文章吧手机版
北上广的小房间,也许有无数这样的年轻人
日期:2020-08-21 20:16:53 作者:鱼田 来源:中国青年杂志 阅读:

北上广的小房间,也许有无数这样的年轻人

  欢迎关注中国青年杂志官方微信

  原载于《中国青年》杂志2020年第16期

  @文/

  北上广的小房间里,也许有过无数个这样的年轻人

  吃便利店或路边摊便宜又顶饱的食物,背文件电脑,在每一个早晚高峰挤进地铁车厢,成为罐头里的一只沙丁鱼

  虽然未来不明朗,但恪守“只要努力就能出人头地”的信条。再苦的日子也不觉得,似乎一切都是为那个遥远美好明天铺路。

  偶尔不加班的周末,城中有数不清的免费博物馆、聊以放松公园看看美院毕业画展听听还未走红的乐队live,告诉自己生活没有那么糟,至少,精神生活还算丰富

  给里打电话总是报喜不报忧。爸妈提起自己,总有一丝骄傲:“孩子在北京工作呢。”似乎大城市名字就绑定着拼搏、奋斗成功

  三年、五年、十年,直到“北漂”这个字眼都变成了积尘的旧话。某天猛然发觉,收入的上涨速度赶不上生活开销涨幅,摇号的购车名额七年还没排上。也许你有了买房资格户口家人东拼西凑拿了首付,你想有一个自己的家,但把生活和房贷“锁定”,无疑需要许许多多次的“下定决心”。

  从前以为只有大城市才能安放灵魂,但生活琐事四面伏击,许多个懵然的夜晚,忽然察觉自己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坚强

  大城市的街灯底下,年轻我们来了又去。而逐离开,并不仅是一则谈资。新闻上说,应届毕业生在京就业比例近三年连续呈下降趋势,而在这个逐梦的城市,“北漂”三年减少近60万人。在top高校,这也并不鲜见,据清华大学发布的2019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清华毕业生京外单位就业率连续7年超50%。

  许多年前,我们谈论“逃离北上广”。而在“95后”成为职场新兴力量下,在毕业季为自己选择一个未来发展的城市,已成为毋庸赘言的必答题

  “新一线城市”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论是拥有多个互联网“大厂”的杭州,中部的武汉,或西部的西安、成都、重庆。为自己选一个落脚的城市,就是选择一处容纳生活的容器

  好友秋招时找到一个条件尚佳的地产公司,在公司的催促下赶紧签了三方协议。签完却几番犹豫光鲜背后是一线城市的诸多隐性生活成本,一个月后,她决定毁约,回到家省会城市当选调生。翻翻她的朋友圈乡音好友,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当然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退路”。很多没那么幸运的人,也许家乡地理位置偏远或发展滞后,无法提供合适的工作岗位。几经权衡,也有人选熟悉仪的地域落脚,比如在浙江的安徽人;在成都、重庆的西南人;来自陕甘宁,选择西安落脚的年轻人。

  对他们而言,无论北上广深,还是二线城市,大概都是一样陌生。没有资源和亲友,总要付出许许多多的努力,才能拥有日常的自在。竞争激烈的职场,其实也有“北上广同款”的“996”甚至“007”。

  闺蜜在父母的劝说下回到三线城市工作,与她想象中的安逸不同,每天都要面对成山的文件、会议、通知。一周总有三四天要加班到九点,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容易”二字。

  从大城市离开,并不全是服输;去大城市闯荡,有时也是某种逃避。际遇与抉择有关,但并无对错。也许旖旎,也许泥泞,不过,我们永远无从揣测,未选择的“平行世界”里,会有怎样的景致和天气。既如此,无须回望,愿此途心安。

  监制:皮钧

  终审:蔺玉红

  审校:陈敏 刘晓

  责编:申西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北上广的小房间,也许有无数这样的年轻人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