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空头》是一部由亚当·麦凯执导,克里斯蒂安·贝尔 / 史蒂夫·卡瑞尔 / 瑞恩·高斯林主演的一部剧情 / 传记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08年金融危机真实事件。这是我第一次看这部电影,一头雾水:因为里面有很多专业术语和行业常识,我从头到尾都很蒙圈。但并不妨碍这部电影传达给我的主题:这是个市场经济时代,社会因经济(就是
电影引起对经济学的浓重兴趣,高质量,讲诉的简单易懂,了解了美国07开始的次贷危机,席卷了全球。有时普通人在宏观经济前如此渺小,像是科教版的华尔街之狼。不只是一部电影,而是对某个时代的历史记忆,对经济也是种讽刺。电影演员打破次元墙和三个独立且同事推进的相互故事,确实是部好电影,引人深思。
《大空头》影评(三):虽然离满分还差一点但看到四大型男就没办法扣分
本是15年就出的电影,直到今天才在另一部金融电影得知,感谢贝尔 卡瑞尔 高司令 皮特 ,全程高潮直到结束半夜还是意犹未尽,如果08年美国最终以5万亿为代价做空房贷那么天朝的房产永不会崩盘 ,只求你慢点增长 我们这样奋斗在第一线的脱贫人民太辛苦了 ,共产主义的我们一定会共同富裕的对吧。
《大空头》影评(四):真实的视角
电影关键是高度真实还原了08年金融海啸的整个过程。期间,各种乱入、上帝视角、黑色幽默通俗易懂地解释了很多金融专业术语,并巧妙的融入到影片里,不显突兀。当然,影星们对人物情绪的拿捏可谓精准到位,在这次“大规模的做空行动”中,每个人所背负的道德压力、精神压力和舆论压力是空前的,非常人可以为之。
作为一个学金融的在看第一遍的时候只能说似懂非懂,虽然说有各种乱入的明星来一场通俗易懂的解释(真的觉得傻脸娜一直都很漂亮),以后二刷,看到了一些第一次没有发现的点,贡献了第一次的短评哈哈哈。里面的主角人物写的本书Liar's poker 是难得的我除了教科书外接触的金融读物了...
《大空头》影评(六):The ones who look
世界不缺乏“聪明人” 只是他们都在睡觉 只有一些看的人 才会发现 这个世界的运作很大程度上都是基于巨大的谎言 自以为聪明的人 只是其中的一粒棋子 戳破谎言 世界都会为之颤抖
The truth is like poetry, but most people just hate poetry.
《大空头》里主要描述了2008年以美国为主的次贷危机,当银行业在沉醉在金钱带来的快乐时,电影的主人翁们发现了次贷的弊端,并由此开始做空次贷基金,他们在狂欢中逐渐唤醒起人性,并思考这场危机最终的受害者,而真正受到制裁的金融从业者也仅仅只是换另外个工作而已。电影以最普通的拍摄方式,为我们展开了那场危机前因后果。
《大空头》影评(八):中国大而不倒?
电影中提到的5%贷款买5套房,还贷违约指数超过8%,通货膨胀2倍,ODC被套了20层这种情况,中国远还没出现。毕竟中国的城市还是差异化还是多,类似十个欧盟(三个美国、百个日本)的结构,即使粗线有些城市倒闭先兆,国家也会出来救活,左手倒右手,别人三年死一个,我们三十年才死。所以活路还是多。但我们的下一辈怎么办?
《大空头》影评(九):泡沫爆了就爆了
对经济一窍不通的我看这部电影还是很费劲的,幸好影片运用独特易懂的方式为我们这些小白讲解了难懂的经济术语,虽然看起来磕磕绊绊,但还是大致了解金融危机的始末。几位主演就不用说了,贝尔演的太好了,但戏份太少了,史蒂夫卡瑞尔看起来才是整个片子的半主角~影片最后的讽刺很到位,泡沫爆了,就只是爆了,没有办法,也没有作为...
《大空头》影评(十):是道德家还是投机者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本片用最容易理解的叙事顺序与方式讲述了08年次贷危机背后的获利者。从他们的角度,资本家的嘴脸,社会的丑态和世人的盲从被揭露得连腿毛都没放过。life is like poetry,but people fucking hate poetry. 最后重复一次这不是喜剧,是五大投行被拔下的鼻毛,全tm是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