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木兰湾是同事极力推荐的游览点,但可惜我们一直都没有行动。借着这次来铺前镇,便遂了心愿。单独把它作为一篇公众文展示,实在是被其美景给惊动。沙清水白天蓝石拙,海天神韵,人尽其欢。
▲一直在下雨,但W君还是坚持驶向木兰湾的方向。很幸运,雨渐渐停了下来。颇具盛名的木兰灯塔,被称为“亚洲第一灯塔”。以下文字源自百度:“该塔立在木兰湾的西南角的木兰港岸边,海拔97.2米,灯塔建筑高度为72.12米,是一座颇为现代化的航标灯塔,曾上过中国邮票,沿海24海里范围内的船只都可以见到。木兰湾灯塔是世界第二亚洲最高的航标灯塔,也是交通运输部国家南海航海保障中心。”
▲百度百科之海南角,“海南角俗称木栏头,海南角东临南海,西与海口隔海相望,北临琼州海峡。由木栏头、木兰湾和30平方公里的宽阔腹地组成,与七星岭相连,最北端突出岬角的前方有着号称海水流速为世界第二的"急水门",海水流速仅次于英吉利海峡第一急水门。这里海况极其复杂,暗礁密布,水速极快,如果没有航标,船只一旦误入,定然有来无回。因为以前老有木船遇险,船板被海浪推积岸边腐烂,因此而得名木烂头。”
▲经过一段高高低低的沙滩路,绕过两旁的树丛,海天相连的盛况,一涌而出。留影一张,只为证实世间所有风景最动人的时刻,都在“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时。
▲像我们这种经常和大海打照面的人,为什么一到海边,还是陷入失语的境地?有时我很羡慕那些在美景面前依然能滔滔不绝的人,而我时常只想也只能安静或傻笑,呆若木鸡,像个傻子。
▲镜头就是我们的语言,我们的态度,我们的心境。有网友说有些地方在我们的镜头里比真实还要美。这不仅仅因为镜头有选择和加工的功效,更重要的是,你要打心底认为这个地方值得你为之创作与歌颂,并加之一定的技术处理,它也才会高度配合你的镜头。拍照一定选好角度,传图之前一定要修图,努力还原,尽量满足,不做夸饰,也绝不减分。
▲因为我们是定焦镜头,所以风景被拍出来后,很多时候真的只能充当背景。反而是手机拍摄出来的更写实,色泽更饱满炽烈。但无论怎样的摄影工具,都不如畅快地坐在美景里,沉沉地赖上它一阵子。
▲有时候觉得“海枯石烂”“地老天荒”这样的词语很烂俗,但人一旦置身于辽阔无垠之中,就会情不自禁地考虑永远与短暂的话题。世间一切幽奇豪壮,不过是为了烛照你我的襟怀。百年之后,若能有回响,但求天地替我传声,岁月不曾负我,我亦不曾负过岁月。
▲灯塔本身就象征着诸多意义,毕竟它是集合了时间与永恒的复合体。无论是在航行的旅途中,抑或是生活的行进里,有些灯塔成了人文地理的坐标,但有些灯塔始终高悬在心口。我不知道未来的生活会遇到什么,但走过的天地,见过的山水,读过的书,沉淀的思绪都在告诉我,向前走,永永远远向前走!
▲夜幕渐渐降临,W君去远处拍“角南岛”的地标,我留在沙滩上捡石子。远远地给他抓拍了两张,如果没有那几位小哥在捉鱼捕蟹,仿佛一个人到了世界的尽头。而此时,浓云下涌现出一缕倔强的霞光,也算是为今日战胜雨天做最后的宣告。
▲灯塔亮了起来,仿佛在催着我们踏上告别的路。想起前几天邂逅罗文的老歌《几许风雨》,里面的歌词尽得我心。“一生之中谁没痛苦得失少不免,看透世态每种风雨披身打我面,身处高峰尝尽雨丝轻风的加勉,偶尔碰上了急风步伐未凌乱。”再会,木兰湾。下次相逢时,定在晚霞漫天里。
没有船舶的夜晚。
雾笛向积云鸣响,
你仍然活着,被光吸引,
仿佛僧侣守护的一团火。
——卡罗琳·佛雪《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