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铁生曾说:
我真想告诫所有孩子,千万不要跟最亲爱的人发脾气,我已经懂了,可是我已经来不及了。
是呀,我们组建家庭是为了爱,不是为了生气,也不是为了给自己的情绪找一个垃圾桶。
和家人相处的时候,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后悔莫及。
小说《围城》中,方鸿渐与孙柔嘉的婚姻,一直都不被两家人看好,被两边拼命的阻挠。
压抑的怒火一直得不到发泄,长期以往,原本相爱的两个人,也渐渐开始心生怨念,到最后相互把对方当做出气筒。
婚后的方鸿渐和孙柔嘉,一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生活过得一地鸡毛。
从前受了气,只好闷在心里,不能随意发泄,谁都不是谁的出气筒。
只有太太像《荷马史诗》里风神的皮袋,受气的容量最大,离婚毕竟不容易。
孙柔嘉受气后也不示弱,就挖苦方鸿渐本事不大,脾气不小,骂他“是朋友赵辛楣的走狗”。
把不愉快的情绪迁怒于家人,将心里的不痛快撒在家人身上,是对家人最大的伤害。
对待外人的彬彬有礼,可能只是一种处世的圆滑与世故;而将好情绪留给身边最亲近的人,才是深入骨髓的教养。
真正有修养的人,懂得把最好的情绪留给最爱的人。
迁怒无辜,伤了他人也害了自己
心理学家本恩曾说过:
迁怒者常把怒气发泄到别人身上,让他人来承担自己的过错,使无辜者代替自己遭受折磨。
最近,公司一位经理离职,所以老板想要在员工中间提拔出一位经理。
小王和小李是公司的两名员工,他们业务能力都非常出众,但是性格却大有不同。
小李虽然话不多,但是同事遇到困难的时候,她总是能提供些帮助。
中午的时候,心里憋着一股气的小王就对清洁阿姨百般刁难。
后来这件事传到老板的耳朵里,本来还在犹豫经理人选的他立刻就放弃了小王。
一时的冲动,暴露了她的修养,也让她错失了一次机会。
不得不承认,很多人都是如此,习惯于把坏情绪,发泄在不相关的人身上。
却忽略了,他们根本没有义务去承受。
生活中从来不缺少平时温文尔雅的人,缺的是失意时也能宠辱不惊的人。
发泄情绪是本能,控制情绪是素养。
一味的发泄,迁怒无辜,只会伤人害己,不仅败人品,也败运气。
王安石在《礼乐论》中说:“不迁怒者,求诸己。”
生气的时候,应该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是对周围的人发脾气。
他人不应该是我们的发泄目标,也没有义务去承载我们的怒气。
学会妥善地安放自己的怒气,也是一种修养。
控制情绪,才能控制局面
心理学上有个有趣的说法叫做“踢猫效应”。
一位父亲在公司受到老板批评,回到家把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臭骂一顿。
孩子心里窝火,狠狠去踹身边打滚的猫。
猫逃到街上,正好一辆卡车开过来,司机赶紧避让,却把路边的孩子撞伤了……
这说明迁怒这种情绪是会传染的,当我们迁怒别人时,别人无缘无故受了气,可能也会找另一个人发泄。
最终陷入一个恶性循环,让我们周围的环境变得越来越糟糕,直到彻底失控。
拿破仑说:“能控制好自己情绪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将军更伟大”。
只有控制好情绪,才能控制好局面。
只有控制好情绪,才能把握自己的人生。
那么,如何科学有效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呢?这里提供几条有用的小建议:
1. 先让自己缓一缓
情绪管理专家罗纳德说过:
暴风雨般的愤怒,持续时间往往不超过12秒钟,爆发时摧毁一切但过后却风平浪静,控制好这12秒,就能排解负面情绪。
当你生气的时候,先让自己缓一缓,深呼吸,慢慢从一数到十二,你就会发现自己怒火会平息很多。
2. 愤怒时选择独处
人在愤怒的时候往往会失去理智,看谁都不顺眼,任何一件不经意的小事都会成为我们发泄怒气的借口。
当火气上涌时,有意识地远离他人,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待上几分钟,对自己和他人都有好处。
3. 独处时自我反思
独处反思时我们要学会问自己三个问题:
这件事情的结果可以再改变吗?
纠结于此事能不能让自己变得更好?
迁怒于别人能不能把结果变得更好?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接受事实就是最好的选择。
4. 给情绪找个出口
生气不可怕,可怕的是生闷气。
面对坏情绪,我们一定要学会适当的发泄,给情绪找个出口。
可以去做一些激烈的体育运动,或者是找个空旷的高楼大声喊几句,甚至是大哭一场没问题。
余生,少生气,放过他人也放过自己
愤怒是短暂的疯狂,是长久的悲伤。
一时的冲动,造成的伤痛终身难忘。
人生那么多不如意,为何还要难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