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雨姐姐上周末终于把热播剧《三十而已》刷完了。不得不说,顾佳这个角色等得到大部分人的喜爱,真是有原因的。
在剧中,她是三个主演中唯一一个母亲,而且是最出色的母亲——因为她够“狠”。
顾佳对欺负她儿子的人狠,对孩子也“狠”,但这都是出于爱和有远见。
01
很多家长在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总会喜欢讲些不痛不痒的大道理。
说实在的,小雨姐姐觉得,讲一万句道理,都不如狠心让孩子去体味后果有效。
有一天,她的儿子不想去幼儿园,但她没有说教,而是问孩子,你不读书,能做什么呢?孩子说自己可以捡垃圾赚钱。
他们在外面捡了一整天的垃圾,孩子被热得满头大汗。最后捡垃圾卖的钱,还不够坐公交车的。
孩子又累又饿,哭着跟妈妈说,自己要去上学,再也不想捡垃圾了。
02
2岁跟随父母来到北京学艺。
家不富裕只能住郊区,从家到舞蹈室,往返要4小时,但妈妈从没让他缺过一节课。
上学后,他每天6点起床,挤2小时地铁去上课,下午坐公交去学舞,晚上坐末班车回家。吃饭、写作业都在车上解决。
妈妈随身带的一块板,是他写作业的课桌,如果在车上作业没做完,凌晨到家后继续完成。
钢琴、架子鼓、笛子、吉他、民族舞,街舞,拉丁舞、书法、国画、跆拳道、魔术……他都称得上精通,妥妥的“别人家的孩子“。
成就他的,就是他小时候觉得有些“狠”的妈妈。
03
成立音乐工作室是彼得的梦想,但这需要很大一笔钱。于是他就去找父亲,看看能不能借点。
巴菲特宁肯逼着小儿子去银行贷款,也不肯借钱给他。只因他明白,不将孩子推到悬崖边上,他不肯飞翔。
巴菲特说:你要学会用自己挣的钱,去做更大的梦。
后来的一天,彼得的邻居把他介绍给自己从事动画制作的女婿,为一个新成立的有线电视频道做10秒插播广告,报酬是1000美元。
这是彼得这一生最大的转折点,从此他的音乐生涯步入正轨。再往后的日子里,他结婚、租房族、购置许多昂贵的衣服等等,用的都是自己赚的钱。
没有了父亲的庇护,能遇见更多,体验也更多,这让彼得创造出前所未有的音乐。
巴菲特看似无情的背后,其实是对彼得更大的成全,轻推一下让他飞得更坚决、更无畏。
没有哪个父母能保护孩子一辈子,所以尽早舍得让孩子去受苦、去拼搏,才是对孩子最好的选择。
孩子学到的所有技能,都是他们未来生活的筹码,总有一天,他们会感激父母曾经的“狠”。
喜欢的话,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