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就在前几天,这个视频在网上流出之后,包括我在内,大家的反应都非常一致:怎么回事?林志玲整容了?
但看着照片里的大眼小嘴、高鼻梁和尖下巴,这妥妥的网红风,反而让网友们更加一言难尽。
曾有诗云:不同网红相同颜,十遍磨皮不嫌烦;入云山根锥子脸,欧式平行外形眼。
不知道从哪天起,这种所谓的网红审美突然火了起来,大眼睛、双眼皮、水光肌、高鼻梁、小嘴巴、尖下巴、巴掌脸······
在把“美”的标准统一了之后,不仅“美人”消失了,人的审美力也随之不见了。
早在几年前,就有数据显示,美图秀秀以近18亿的累计下载量,登顶APP榜首。
自拍者在美化照片上,平均花费的时间足足高达40分钟,甚至超过了化妆,什么瘦脸、磨皮、消除黑眼圈、放大眼睛、瘦身、拉腿······
俨然一个大型创作现场。
当“网红脸”成为美的标准,大家逐渐形成了“三步走”的默契:化妆、开美颜滤镜、P图,任何一个环节都含糊不得。
而随着技术的发展,这个流程也在精简,化妆用不上了,一个头套就能搞定。
尤其随着直播行业的兴起,各种“换头术”层出不穷,隔着滤镜,你永远不知道屏幕那头藏着多少个“乔碧萝”。
还记得之前被自己吓到的佘诗曼吗?看着屏幕的一瞬间,她内心估计也在OS:这人谁啊。
同样在网红直播间被公开“处刑”的,还有郭富城,多帅的一张脸,在网红滤镜下成了这副鬼样子。
网红审美的走红诞生了越来越多的网红,而这些人的走红,又让网红审美更加“正确”。
最后,在一个巨大的充斥着虚伪和欺骗的名利场,有人赚得盆满钵满,美和审美的能力,只能被践踏得体无完肤。
在我看来,网红审美最可怕的,不是说纵容欺骗,不是鼓励颜值主义,而是——
为什么越来越多人沉溺于美颜相机无法自拔?
那是因为她们愿意相信,自己眼睛够大才好看,下巴更尖才好看,皮肤更白才好看。
真的是那样吗?
有粉丝曾经把舒淇的照片重度磨皮,然后打上柔光,黄皮肤的她瞬间变身白皮肤。
粉丝沾沾自喜,没想到直接被舒淇怼了过来:你怎么不去粉一个白人呢?
看着“美图后”皮肤白皙、还没有皱纹的自己,她的回应可以说是很真实了:呕吐。
网红世界产生的病态审美,在这些历经时光考验的真正的美人眼里,那就是怪物。
她们的美,早已超脱了颜值的限定,取之而来的是真实,和刻在骨子里的自信。
为什么现代人总喜欢怀念90年的港台明星?
因为她们的美,不仅扛得起镜头,还扛得住观众的眼睛,她们不需要修饰,美的真实不做作。
你注意到了吗,遍地网红,却没有谁能成为明星。
为什么?
因为我们终究生活在一个真实的世界里,而这个世界,是没有滤镜的。
你可以隔着滤镜获得人们的赞美,填补自己的虚荣心。
但这些声音改变不了什么,反而会让你在虚拟网络中,逐渐迷失自己。
反而那些被网红审美的人,在拒绝了统一的标准之后,能够有效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
到最后,她们反而可以接纳自己,欣赏自己。
有个词叫体象障碍,说的是,有人明明长得很好看,却对自己评价很低,不认为自己长得好看。
显然,网红审美正在把越来越多人,推向这样的焦虑和困顿之中。
但到底什么是美?
很久之前,我就收藏过这样一段话:
我以前对美有很狭隘的偏见,绝的美就是白皮肤、大眼睛、长发和细腿,后来看见其他国家种族的人,才惊觉美是一件很丰富的事情。
七十岁涂口红穿大露背的old lady,裹着头巾一笑露出洁白牙齿的中东少女;
跳弗拉明戈的胖女人,皮肤晒得黑里透红的南法姑娘;
赤脚奔跑在非洲草原上的姑娘,那些都是极美的。
你不会去管她们的身形是高矮胖瘦,肤色是黑白红黄,不论五官精致与否,她们实在太生动丰富,生机勃勃而又从容不迫,让人信服的美。
这段话来自某国外网友,却让千里之外的我产生了某种共鸣,是啊,“美”首先应该是丰富的。
难道双眼皮就比单眼皮闪亮吗?高鼻梁就比塌鼻子性感吗?锥子脸就比大圆脸高级吗?
我想,审美本身就是多元的,那么美,也该是多姿多彩的,不同的样貌都将流露出不同的美。
更重要的是,如果仅仅把美停留在外表的“完美”上,那才是对“美”最大的羞辱。
王尔德曾说过,只有肤浅的人,才不以貌取人。
但以貌取人,取得并不是美貌,而是好看,它是眉梢眼角清风明月,是举手投足里赏心悦目,是在最落魄的岁月里依然保持优雅从容。
好看,绝非肤浅的美丽,它是一个人剥离了外表之后的素养,是放在瀚海人群里也能一眼分辨出来的气场。
这是灵魂的样子。
你要知道,人生是没有滤镜的。
岁月总会带走你的胶原蛋白,留下些皱纹和干瘪,但它也是和善的,同时不忘把经历和智慧留给你。
有朋友曾告诉我,她的手机里没有美颜——
“怕用了之后,我都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皱纹,人没了老去的印记,是不是就像记忆断片了一样,再想着去寻找那部分,何其难。”
听这话的时候,我的内心震荡不已。
对啊,一个人真正变丑的标志,不是长出皱纹,而是害怕长出皱纹。
那么多的人在追求年轻和完美的道路上,不甘地和岁月做着无谓的抗争。
她们去掉了斑点、去掉了皱纹,以为可以这样永远年轻。
但岁月的河流冲刷着每个人,谁也在劫难逃。
而总有人早就看透了这一切,她们也早就摆脱了外表的桎梏,转而和自己和解,和岁月和解。
《无声告白》里说过,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我想,真正的自己,一定是避开了那些浅薄而空洞的滤镜的。
远离网红审美吧,最好的滤镜,永远藏在那些懂得欣赏自己的人的眼睛里。
作者:张树一,幸福芬空间特邀作者,为你传递更幸福的生活方式。微博@张数一一;文章首发于幸福芬空间()中国新女性成长平台,养身、养心、养颜,提升万千女性的幸福感,转载需联系平台授权。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阅读原文<<
扫码关注,和德芬老师一起研习幸福
喜欢这篇文章的话,记得点击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