熹望主播:许娟
人生只有几次
写在前面:
正值毕业季,“如何缩小与同龄人之间的差距?”“如何摆脱初入社会的迷茫?”“毕业后去大城市还是留在家乡?”以上成为各大社交平台的热门问题。下面整理了熹文的思考和建议,希望能够给你带去些许启发。
才能跑在同龄人前面
趁年轻多学点什么,别怕现在辛苦,很多现在你觉得用不上的东西,以后都会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
人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为什么就不肯相信自己可以成为一个更棒的人?
我坚信任何知识都有能派上用场的那一天,因此毕业之后,即使生活忙碌也坚持寻找新的知识。
我常年在车里放日语碟,堵车的时候就跟着重复读单词练句子;我看英文电影看英文电视,看到不会的词汇或者优美的句子马上记下来;我去学打咖啡学调酒学一切令我着迷的文化。
我非常相信,人生是个厚积薄发的过程,我愿意通过不断的学习,看到每天进步着的自己,一点点去靠近那些看似遥远的梦想。
不要觉得学习是无用的,很多时候,知识是你的底气,是你的修养,是你的杀手锏,是很多人嘲笑你质疑你反对你时,你可以用来证明自己的最有效的武器。
我自始至终都觉得,有很多机会不是等你准备好才出现的,有些人之所以能够在人生中获得成就,是因为当机会来临的时候,他们已经是准备好了的状态。
就像蔡康永说过,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
也许十几年后,我们都成了心事重重的中年人,能让那时的我们拉开距离的,就是从现在开始不间断的自我学习。
无论是学一种语言,一种技能,甚至坚持读书坚持写字,或许都能让我们的人生因此拥有更好的发展。
大学毕业后坚持学习有什么用?
想摆脱迷茫
直到来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见到了把我的人生观价值观重塑的人和事,我才明白,人生的流水线从没有停止的时候。
我们从一条成绩的传送带上下来,有时必须跳上一条金钱的传送带,有时会跳上一条感情的传送带,无论你在哪条传送带上被贴上“优等产品”的标签,你也无法得到一劳永逸的资格。
社会是人生多么全面的展现,二十几岁的迷茫,不是中止于“我想成为谁”的开窍,是来自“不想成为哪样的人”的所见。
我不想成为纸醉金迷的留学生,几年后败掉了家底灰头土脸地回家去,我不想成为一事无成的女青年,只能靠嫁人显示自己的价值,我不想成为斤斤计较的妇人,在金钱面前面目可憎……
当你确定了不想成为谁,想成为谁的画面才渐渐清晰起来。
我想美,想瘦,想爱,想赚很多钱,想有自己的事业,想成为作家,想过上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日子。“是走500米去校外吃寿司,还是退而求其次去吃100米外的煎饼果子”,这种问题再也难不倒我,我学会了煮饭,并且还有了梦想。
人在青春的最初,总是会选择更容易的方式度过,也必定经历一段“知道自己不该这样子但就是不知道我该怎样活”的时期。
你也许爱吃,也许贪爱,也许抱着手机看一宿的肥皂剧,但你的迷茫恰恰证明了你对现状的不满,有一天它会把你带到一个地方,在那里你所有的迷茫都不见了,你会一心一意完成对自己的定位。而那时你不再怀念从前了,反正你爱过吃过玩过了。
二十几岁的迷茫,它并没有那么糟糕,那是你在见过更广阔的世界之前必经的阶段。
你可以贪玩,可以后退,你可以随波逐流那么一小会儿,别害怕生命会因此陷入永久的下沉,我一路到了三十岁,也依旧能做个善良积极热忱的大人。
二十几岁的迷茫虽然不可怕,但你也可以从现在开始,问问自己,要跳上哪一条传送带。
你不必选择看起来最正确的那一条,也不必选择人最多的那一条,去选择你最喜欢的。别担心当下的犹豫让你落后于人,找对了方向,今后你会奔跑着去向你最爱的生活。
那之后,你要记得,去社会中,去世界里,去看看那些不同层面的人生。
总有人过着你不想要的人生,也总有人过上了你想要的人生。也总有一瞬间击中你,自此彻底结束了你的迷茫时代。
二十几岁的迷茫,
它并没有那么糟糕
(点击蓝色标题即可阅读本文)
去心仪的大城市
增长见识
为什么大学时一心一意想去跨省的学校?为什么毕业后想去远离家乡的城市工作?为什么上班几年后会有留学的想法?为什么繁忙时只要看一眼办公桌上纽约或巴黎的照片就会斗志昂扬?
那是内心有声音在呼喊,不想自己妥协于庸常的生活,不甘心这当下无趣的日子,就是我们一生到达的最高点。
每个毕业季都会有读者问我:我该去哪个城市?
一个城市对一个女孩的影响有多大?最大的影响是,那些热闹的大都市可以很直观地让一个女孩明确要成为哪一种人。事业型的精致女性,搞艺术的朋克一族,诗和远方的自由职业者……是一个个模板,让人潜意识定义自己的角色。这类城市通常有极高的容忍度,它帮你免去大龄、单身、另类恋情和爱做梦等苦恼,让你放心做自己想做的人。
次一级的影响,是文化氛围。
热闹的都市永远走在信息前列,一场电影也许只让人发条朋友圈,一杯咖啡也许只让自己尝尝鲜,但一场艺术展,一次联谊会,一个政策颁发……这里面藏着你意想不到的机会,用来发展未来,也有利于小城女生填补教育背景下缺失的品位和修养。
还有一些影响,来自日常的潜移默化中。
你上下班路过的商铺,公司里同事们谈论的的话题,朋友约你去做的消遣,同龄人的奋斗状态…繁华都市竞争激烈,这份紧迫感永远会在你身后推你向前,你在这里走平路觉得心虚,却已经是别处的进步。
所以每当读者问起该去哪个城市,我认真答复:去外面的世界看看。不去,就不知道还有比现在好太多的自己。
她请了假期,回到那个自己生长的地方,每天听人们谈论“铁饭碗”和“相亲”的话题,忽然间明白一个毫无生气的地方,多么容易瓦解人的野心。就是那一刻让她觉得,自己再也回不到那个25岁不结婚就失败透顶的家乡。她怀念的是,上海每周可以去看一次的戏剧,可以和朋友约去喝咖啡的晚上,可以有付出努力就能升职的工作,还有一群生儿育女了还相约去健身去旅行的姐妹们。
“城市对一个女生的影响,比一个男人都大。”
人生只有几次改变居住城市的机会。大多数人,要么考进去,要么嫁进去。再大胆一些的姑娘,一个人拎着行囊要去赌一场。
越年轻越容易改变居住城市,30岁之后再做这个决定,你做了许久的工作舍得离开吗?你的孩子和老公同意吗?要考虑的问题太多了。
要记得,你住的城市必须是你真心向往的。不要为虚荣一定想要先拿到哪里的户口和房子。你要利用好一个城市的便利条件,有些城市格调高,有些城市底蕴厚,每个城市都有它独特的魅力之处,也是你能提高自己的机会。
做一个大城市的上乘女性,从不是容易的。
在每个城市出人头地,都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不过这些努力从不白白送出去,反作用于自己,就是我们不甘妥协的人生啊。最后再套用《东京女子图鉴》中的一句话:城市和人相互作用,不断彼此净化。
——选自杨熹文原创文章?
城市对一个女生的影响,
比一个男人都大
(点击蓝色标题即可阅读本文)
文末结语:
毕业,是某段旅途的终点,也是新一段路程的起点。只要坚持学习、坚定信念、不断拓宽眼界……相信你的人生,一定能跳上闪闪发光的新台阶。
— not the end —
熹望如你系列主题征文还在继续,感谢全部读者的参与,第八次征文主题是【2020下半年flag 】。
欢迎与我分享你的2020上半年总结和下半年flag,以【2020下半年flag 】为主题,从未在任何平台发表过,请投稿到。邮件标题请注明“【下半年】”字样,篇幅限制在500字内,邮件正文须附微信ID,无截止日期。
发布方式:发布方式:文章一经采用,会在公众号【杨熹文】()首次刊发,并支付相应稿酬,根据读者反馈,我们将选取来稿在拥有数十万粉丝的公众号【请尊重一个姑娘的努力】()转载,并追加稿酬。(P.S. 因来稿量大,如稿件两周内未收到回复,可自行处理。)
?长按识别以下关注【杨熹文】
点击标题,阅读熹文的原创好文~
1、从前真好:只要努力工作,就能搬进洋房
2、2020下半场:我不再是那个只说不做的姑娘
3、“你别看那女的普普通通,其实她一点不简单!”
4、在大城市很孤独,为什么你还不离开?
5、再错的城市,都会被年轻的你给住对了
手 指 点 一 点 , 不 要 和 熹 文 走 散 ~
请尊重一个姑娘的努力
女性丨励志丨成长丨情感
关注
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
X
公众号推出[阅读效率优化]
如果大家不点击“在看”
会在未来几天错过熹文的推送
谢谢你的支持
设置“星标”
??点击“在看”??点个“赞”
看看我一直在更新的正能量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熹望工程打卡社区!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