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文
电视剧《隐秘的角落》爆红网络,扑朔迷离的剧情和细致入微的人物刻画都让人津津乐道。朱朝阳,年级第一名,从不惹事生非,沉默寡言,专注于学习——一个努力学习的学霸形象跃入眼前。
但是,向杀人犯敲诈30万,向警察隐瞒妹妹坠楼真相,偷钥匙协助杀人犯处理尸体……这些事情居然也是他做的,不禁让人唏嘘:天使形象的背后居然暗藏魔鬼。孩子心中的魔鬼从何而来呢?这就不得不提到朱朝阳原生家庭。
妈妈周春红是一名单亲妈妈,一边努力工作,一边照顾孩子。为了不影响孩子学习,连恋爱都要偷偷摸摸地进行;为了更好地照顾孩子,想要换一个离家更近的工作;看到孩子被欺负了会不顾一切地冲上前保护…….周春红坚强得让人心疼。
周春红为孩子忽略了自己的情感,舍弃掉自己的精彩人生,一心一意只想让孩子拥有更好的学习环境。周春红如此付出最后换来的是孩子的冷漠与恨意,这又是为什么呢?
01
剧中,周春红对孩子的学习投入了全部的精力,在她眼中,学习是孩子唯一的任务,其他任何事情都是不必要的。
关注学习本没有错,但你会发现学习成为她与孩子沟通的唯一话题,饭桌上聊学习,叮嘱唠叨的都是学习。但是孩子在学校里的生活怎么样,和同学关系怎么样,她不知道也不关心,因为人际关系在她眼中不是学生应该关注的事情。这导致孩子受到校园暴力也不会和她说,只能一个人默默的承受。
剧中,周春红曾声嘶力竭的对孩子怒吼:“你只管好好学习,等你长大了什么事儿就没有了”。这种屏蔽一切,只关注学习的教育理念,让人恐惧反感。
仔细想想,其实很多父母都会陷入这样的教育陷阱:学生时代只学习,长大了什么都懂了。
小时候:“你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习”
长大了:“怎么还不谈恋爱?”
家长就会觉得很委屈:“我给你吃给你穿,全部时间照顾你学习,你怎么不能体谅我的辛苦呢?”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学习、人际关系、性教育和心理健康都是重要的成长议题。如果只关注学习而忽略孩子的内心世界,实则关闭了和孩子沟通的心门,给亲子关系上了锁。
02
控制孩子而不是爱孩子
剧中,周春红对孩子的控制欲很强,从买菜记账到喝牛奶,无一不透露着妈妈对孩子的掌控欲望:你是我生的,你就该听我的。
作为一个离异独自抚养孩子的妈妈,她可以和孩子相互依靠,相依为命,但因为过于害怕孩子离她而去,尤其是看到孩子和前夫感情日益浓厚,她心里愈加愤怒不安,只能通过对儿子全方位的掌控来宣誓主权。
孩子在妈妈的注视下,被迫喝下略烫的牛奶,满足了妈妈的控制欲。但他看着妈妈的眼神也开始染上恨意,这个镜头让观众不寒而栗。原来孩子的恨,是从妈妈的控制欲开始的。在医院里孩子为了前夫对警察撒谎,被妈妈视作背叛。而妈妈对前夫的怨恨,也被放大并强加于下一代。妈妈的安全感来自于对儿子的掌控感。
03
孩子成为垃圾桶和背锅侠
从当前的社会环境来看,孩子的确会影响女性的职业生涯与人生规划,妈妈为孩子辞职,为孩子焦头烂额,为孩子牺牲自己的情感生活,这些都是妈妈们的现实写照。有时在外面受到委屈,回到家可能会向家人出气,处在弱势的孩子就成为家长情绪的垃圾桶。但是连家长都消化不了的负面情绪,孩子又怎么能够处理好呢?感受到负面氛围的孩子,只想逃得越远越好。
有时候妈妈们会产生“如果不是因为生了孩子,我就可能…….”、“如果我没有辞掉工作照顾孩子,我就不会…….”此类念头。当妈妈们在现实生活中受到挫折,感到自己命运曲折之时,往往会将孩子作为“罪魁祸首”,孩子成为了自己悲惨命运的源头。当孩子不听话时,妈妈就会脱口而出”都是因为你!”,孩子听到这样的话,要么会当真,认为自己是一切悲剧的根源;要么会不服气,觉得家长是拿自己出气。无论是哪一种,孩子的心都会离家长越来越远。
为人父母,都是伟大且不易,父母为孩子付出了心血,肯定不希望换来孩子的怨恨。既然如此,作为父母可以做些什么来避免这样的局面呢?
01
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处于成长期的孩子其实面临诸多压力:升学的压力,亲子关系的紧张,外部环境的影响, 感情的困惑,自身的性格缺陷……这些都容易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波动和不安。
一项全国中小学生心理抽样检测结果表明,约有30%的学生存在心理异常现象。
一项跨越四年,对近2000个家庭的追踪研究发现,家庭教养方式,尤其是母亲教养方式对孩子的抑郁水平起到重要的影响。由此看来,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构建和谐的家庭生态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石。
02
和孩子相互需要
家长要懂得,孩子既不是你的附属品,也不是你的“拖油瓶”。也许你的确为了孩子放弃了很多,但这不是孩子的选择,孩子不应该成为你后悔时的“背锅侠”。
家长和孩子的关系应该是相互需要,彼此依靠,从对方身上汲取能量,而不是父母一味地付出早已枯竭的爱。向孩子表达自己的需要,而不是通过暴力的方式宣誓自己的主权。
当你需要孩子的时候,孩子也需要你。
03
孩子是宝贝不是原罪
孩子是家长的宝贝,而不是影响自己发展的原罪。家长将自己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最后归结到孩子身上,是逃避现实和不负责任。当你感到自己为孩子放弃了很多时,可以换个角度,想想孩子给你带来了什么。
孩子是一份珍贵的礼物,需要家长仔细领悟。
04
活出自己的人生也很重要
孩子也不应该成为家长的全部,当你感觉到孩子束缚了你的发展,有可能孩子也觉得你限制了TA的成长,所以给孩子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也是给自己一片生活的天地。如果你的生活中只有孩子,那么从孩子的生活中退出一步,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让孩子,可亲可靠可依偎
让父母,可敬可爱不可恨
为人父母的你,还有机会。
你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吗?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读懂孩子的心
“渡过”团队向上千位家长征集需求,筛选出了抑郁症孩子家长最关心的十二个问题,并对这些问题从“现象--原因—应对”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制作成十二堂课——《读懂孩子的心》。欢迎扫描图中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