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我被家人指责:“你现在不用钱了,就不找你爸爸了对吧?”
日期:2020-06-27 11:01:42 作者:杨小米 来源:遇见小mi 阅读:

我被家人指责:“你现在不用钱了,就不找你爸爸了对吧?”

  ▲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 ▲

  文/杨小米+君君

  微博/@杨小米1988

  小米说

  我很感谢同事们对我的任,工作之外的一些事情,也会问问我的建议。工作上,我是很严格的,私底下,还是能一个亲切大姐姐。

  在过去的文章中,君君写过不少庭的事情,从最初边写边哭,到慢慢接受释怀,我到了她的成长

  这篇文章,她分享了和爸爸关系一个电话,一件礼物,是改变开始

  正 文/

  01

  自从爸妈离婚后,我跟爸爸就很少见面了,上学期间,我跟他见面的原因大概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我没钱了;

  有必要参加的家庭聚会

  过年;

  偶尔一次的探望。

  毕业工作后,我们见面的机会就更少了,直接变为:

  过年;

  偶尔一次的探望。

  我跟爸爸交流和见面的时间少,其实不是因为我讨厌爸爸,也不是对他没感情。只是从小爸爸陪伴我的时间少,加上他年轻脾气很差,所以我一直很怕他。

  现在长大了,虽然不再怕他,但相处起来总有些尴尬再加上谁也不会主动表达关心,索性基本上就不联系了。

  不过,家里的长辈们,特别爷爷奶奶,就有点看不下去了。

  从我高二爸妈分开,今年为止,爸妈离婚8年了,我和妹妹判给了爸爸,但平时都跟妈妈一起住着,因为觉得更自在,所以一直到现在,我回家都是回妈妈这边,爸爸那里很少去。

  从他们真正分家的那一刻起,我每年见到家里长辈时,都会被问到相似问题你回来,跟你爸爸说了吗?你爸爸知道吗?你去看你爸爸了没?

  很凑巧的是,我每一次都回答“还没有”。

  最近一次的“灵魂拷问”,是五一假期,经过一段时间了,但还是让我内有了很大起伏。

  02

  我和堂妹都在上海,五一假期,一起回家的,到了机场,是堂妹爸妈(我二伯)接我们回家的。

  上车后,二伯和二伯母开始寒暄,问我的近况,几个“问答题结束后,终于进入了“终极问答环节

  问:“你这次回家,跟你爸爸说了吗?”

  答:“还没有。”

  问:“为什么不说呢?回家还是要跟爸爸说一声呀。”

  .......

  跟长辈聊天,我总是很谦逊,虽然我抵触这样的问题,但我还是会嘻嘻哈哈地回应,不过这件事情,确实是忘记了,很巧的是,我总是记,这样的提问场景也不是一次两次。

  随后,我打开手机,删删改改思考了十几秒,终于把内容发了出去:爸爸,我回来了,有时间就去看看你们。

  这句话,我说得很有心思一方面,我达到了“报备”的目的,另一方面,我可以借“没时间”这个理由,不用去爸爸那里。

  这只是开始,堂妹告诉我,奶奶最近身体不太好,我们专门抽了时间去看她,到了家里,饭还没开始吃,那个万年不变的问题又来了。

  奶奶问我:你这次回来,去爸爸那里了吗?

  我:还没有。

  奶奶:为什么?

  我:时间有点紧张,不太够。

  这个时候,爷爷冒出来:不用钱了,肯定就不用去了呀!

  奶奶配合道:你爸爸这些年在你们身上花的钱不少了,别不用钱了就不联系了。

  爷爷和奶奶的语气很恶劣,言外之意,好像在说我没有感恩之心,觉得我不懂事,我很生气,也觉得委屈。

  我一时哑口,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们,闷闷地吃完一顿饭便走了。

  爷爷的话杀伤力很大,直到返程上海,我还是没有主动去看望爸爸,但我一直耿耿于怀,这件事情是不是我做错了?

  我跟堂妹谈起,她瞬间炸毛,开始为我抱不平:“奶奶就是自私,只想到自己儿子的感受,怎么不想想他的问题?你来上海这么久了,他主动打过一次电话问你吗?反正我是没看到,凭什么就怪你?”

  堂妹这把火点得好,我的内疚感一下全没了,底气也回来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腔怒火,心想:“本来就是啊!要不是爸爸没怎么陪过家人,我怎么可能跟他这么生疏?凭什么要我主动?

  这之后,我却越发纠结了,纠结于为什么主动的得是我?

  03

  这件事情,让我很苦恼,我尝试撇开情绪,找问题根源。

  我跟爸爸的性格很相似,“闷葫芦”,啥也不说,啥也不问,没有什么事情,绝对不可能找对方聊闲天。

  久而久之,我习惯了这样的相处模式,导致生活里,“爸爸”这个角色的参与度非常低。

  爷爷奶奶指责我,我很生气,不在于指责内容本身,而在于他们对我的误解。

  所以,根源还是在人,在于我和爸爸。

  我和米姐他们说了这件事,一开始还能理性,说到最后,我很不服气,觉得这件事情是相互的,为什么被指责的总是我?

  米姐听了我的抱怨,告诉我:要解决问题,不能指望爸爸改变,还是要自己主动。如果质问,凭什么主动的不是他?那样,问题又陷入死结了。你很在乎这段父女关系,要不然,就不会纠结这么久了。

  米姐建议我,先从打一个电话开始。

  一个电话的力量有多大呢?

  从我收到米姐的建议,到真正拨出电话,我花了2天左右的时间,对我来说,这件事情真的太难了。

  没有目的性地跟爸爸打电话,对我来说是个不小的考验。我琢磨了很久,这电话该怎么打?

  想来想去,寒暄就算了,我打算做个“检讨”。

  挣扎一番过后,终于按了拨通键,响了5声,爸爸接电话了。

  我:爸爸呀?

  我爸:嗯,啷个哇?(意思是“什么事?”)

  我:我上次回来时间太紧张了,没来得及去你那里,下次回来就去看你们哈。

  天知道,我说出这样的话有多困难,但貌似爸爸也不太习惯,甚至可以说有点慌乱。

  他马上接道:嗯,好。下次再回来吧,你回去上班了?

  防止气氛过于尴尬,我赶紧接话:嗯嗯,我就是跟你说一声,没什么事啦。

  我爸:好嘛,那你自己注意点哦。(意思是照顾好自己)

  我:好的。

  这通电话不到30秒,我们的聊天尴尬到,让我觉得过去了30分钟。

  不过,神奇的事情发生了,经过这次不到30秒的电话沟通,我感觉又一次被治愈了,无比的轻松,解决了心里的那点愧疚感。

  其实,一直以来,我和爸爸最缺乏的,无非是一个主动罢了。

  04

  米姐还告诉我,要给自己时间,不要把自己逼得太紧了。

  现在,我跟爸爸修复感情,没有给自己立一个多大的目标,我打算,不同时期,立一个不同的目标。

  比如现在,一个月打一次电话,对于平常家庭,这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但对于我来说,达到这个目标并不容易,我不仅要克服心里的障碍,还要学会如何跟爸爸沟通、找话题,也算是一个技术活了。

  还有,我提醒自己,下次回家,一定要告诉爸爸回去的事情。

  也许这个电话给了我信心,或许我内心知道想要什么,我又做了一件事,给爸爸买礼物。

  6月1日是儿童节,距离和爸爸的那通电话,已经过去1个月时间了,我最小的妹妹也满1周岁了(爸爸和阿姨的孩子),所以打算给她买点儿童节礼物。

  选礼物的过程中,我突然想起什么,便问堂妹:你觉得,我要不要给我爸买点东西?

  我工作以来,一次也没给爸爸买过礼物。

  堂妹答:可以呀,这个月刚好有父亲节,你等节日前一周给他买吧。

  虽然刚好父亲节要来了,但我还是选择跟妹妹的礼物一起寄回去,就当是顺便买的,也不显得尴尬。

  做好决定后,就要思考买什么了。作为新手,我只好求助时不时都会给自己爸妈买礼物的堂妹。

  她建议我买衣服,挑几件看着适合爸爸的款式就好。她还推荐了我几个常光顾的男士服装店,我挑挑选选了很久的款式后,准备下单了。

  面临下单,我又遇到了难题——我不知道爸爸穿多大的尺码。

  我对比了下,堂妹爸爸平时穿xl,我爸爸胖一些,穿xxl应该合适了,大不了不适合再换,我实在开不了口直接问。

  订单成交后,接下来就是等收货了,包裹一般要4-5天才能到我家那边。这几天时间,我随时都在关注包裹动向,又期待又紧张,比等自己的包裹还要上心。

  上周,阿姨(爸爸的老婆)给我发了几个视频,视频里是爸爸在带着妹妹玩我给她买的玩具。

  阿姨跟我发消息说:你爸爸看到衣服很高兴,但他不好意思一直拿着,在身上比划了下就放回房间里了。

  后来,他自己偷偷去房间试衣服去了。

  05

  收到阿姨的消息,我很开心,有一种“幸福感”,是之前没有从爸爸这里体会到的。

  我能感受到爸爸的开心,即使他什么也不对我说。毕竟我还算了解他,我们都是不善于表达的人。

  虽然我在意跟爸爸的这段父女情,但我并不是迫切地希望他能给我多么热烈的回应。

  我需要时间,爸爸更需要时间,他可是当了“闷葫芦”50年的人,只要我一步步朝他靠近,我想他总会感受到的。

  这是我最近最开心和满足的事情了。

  过去,我没能看到问题本身时,我会怨恨,会觉得不公平,有些事情,别人不做,我没理由去做。

  但现在,我更懂得了主动思维的好处,如果一直在意的事情,想要改变它,就不能指望别人,要主动出击,对症下药。

  就算最终结果差强人意,至少我有努力达到过。但我愿意相信,努力后的结果,总是好的比较多。

  一直以来,我很羡慕跟父亲关系亲密的孩子。

  小时候,我会希望自己有一个“别人家的爸爸”;

  长大一些后,我开始告诉自己这不重要;

  但现在我觉得,没关系,我可以改变。

  - END -

  小米说: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一定要学习写作呢?赚钱是一方面,经过3年的打磨,我们写作课已经形成了闭环。看着那么多学员的反馈,我越来越觉得写作这项技能,早日学习就是赚的。

  更重要的是,写作可以帮助梳理逻辑,锻炼表达能力,是非常有价值的,值得做的一件事。

  会写是硬实力,我们第36期写作课报名进行中,如果你也想提高写作能力,拉到文末,点击阅读原文报名写作课。

  公众号平台改变了推送规则,文章更新不再按照推送时间排序,导致更新了也会看不到我的文章,如果你想及时看到我的文章,只需要两步:点星标、点在看。

  ① 设星标。在我的公众号界面,点右上角三个点,再点「设为星标」的框框,就设好了,超简单。

  ② 点在看。记得在每一次阅读后点「在看」哦。

  ▲记得点在看,能留言更好哦

  多互动,多点击,我就会出现在你的常读列表,以后更新都会有提醒,点进来也更方便哦~

  ▲我会出现在这里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到朋友圈,或者转发给家人朋友。也欢迎你在留言区说一说:你和父亲之间关系怎么样呢?

  推荐阅读

  《“媳妇出轨,带着小男友暴打我一顿”:这个狗血的离婚案,让我明白,一定要懂点人性》

  《500元的门票,80元的鸡腿,60元的雨衣,我过了非常糟糕的一天》

  上期文章

  《“30岁,因为一件衣服,我和老公差点离婚”:婚姻中,女人一定要认清这个真相》

  你点的每个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点击阅读原文,报名第36期写作课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我被家人指责:“你现在不用钱了,就不找你爸爸了对吧?”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