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这届年轻人为了省钱,连富二代都开始淘二手
日期:2020-06-20 00:00:15 作者:郑立颖 来源:Vista看天下 阅读:

这届年轻人为了省钱,连富二代都开始淘二手

  本文首发于Vista看天下杂志491期,原文标题《这届年轻人越来越“抠门”》,本刊记者郑立颖/文

  疯狂消费年轻人总是相似的,疯狂抠门和攒钱的年轻人却各有各的不同

  2018年8月29日,上海的一个小伙子正在展示收集的各种优惠卡。(Sipa图)

  6月7日,插画师露露和朋友约在上海五角场,这天傍晚她们一起吃了一顿饭,花费是358元。拿到账单的露露不自觉地心头一紧。

  “尽管AA制消费,一顿饭就花了180块,还是心疼”,露露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坦言,这是她步入2020年以来第二次在外面“下馆子”,也是这半年来花销最大的一顿饭。虽然在国外留学时,露露也是吃西餐价的主儿,但这一刻,她默默告诉自己:以后还是尽量不要在外面吃。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社会正常运转的节奏。五一前后,很多机构基于2003年非典后的消费情况预测称,解除隔离后,人们一定会掀起一波报复性消费。

  然而,报复性消费并未如期而至。据央行发布的数据,2020年的前五个月里,住户部门存款却大幅增加

  “你们报复性消费吧,我要报复性存钱。”事实上,这届年轻人早就不再是人们印象中动辄“买、买、买”,大手大脚月光族,而成了储蓄大军里的中坚力量

  在豆瓣上,活跃着这么一群年轻人,他们加入小组,有“抠门男性联合会”、“抠门女性联合会”、“低消费研究所”、还有“用利息生活”等。他们的故事外人看来,或许会觉得搞笑离谱,但这群年轻人却在用低消费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目前,仅“抠门男性联合会”、“抠门女性联合会”、“丧心病狂攒钱小组”三个小组组员总数就达到了近百万人。

  “抠,就是该花的一分不少,不该花的一文不多花;抠,就是能节省的尽量节省,能不浪费的绝不浪费;抠,不是小气,是把财物功效最大化,是对各种资源的最佳利用。”这群年轻人开始尝试重新定义理性消费,改变传统“抠”的贬义属性

  疯狂消费的年轻人总是相似的,疯狂抠门和攒钱的年轻人却各有各的不同。

  插画师露露精准地把每个月的生活费控制在1500元以内;家道中落的“富二代小山开始研究起如何淘“二手”而不失昔日富家公子体面形象北漂青年小鹏出租屋中动手制作起各种日常生活所需的小物件……

  01

  万物皆可DIY

  如何抠门地吃蒜:“6月是大蒜成熟上市的季节此时的均价是2元一斤,将喝完的饮料瓶洗净沥干水分,大蒜掰成蒜瓣放在瓶子里,然后放在冰箱冷藏,这样就算之后蒜价大涨,至少几个月时间里都可以吃到便宜新鲜的蒜!”

  如何抠门地吃鸡蛋:“最好的方式是将鸡蛋打成蛋液,然后倒进冰格里面,吃的时候掰一格下来,冷开水化开或者直接热水冲都可以。”

  豆瓣小组中有很多类似的抠门经验交流帖,在这里人们总能将手中的金钱效力最大化。“抠门男性小组”组长卢十四说,2015年,结婚两年的他,看到老婆涂洗面奶,水龙头里的水却还在哗哗流着,还能用半个月的牙膏被老婆扔掉,每当这时,他都会小翼翼地把水龙头关好,把牙膏从垃圾桶里捡出来,洗一洗继续用。为了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他于同年创建了“抠门男性小组”。

  “看到这个小组,我就觉得自己找到了组织,因为我挺抠的。”小鹏说,他是一个多月前加入小组的。入组后,他的手工DIY帖子因为覆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成为精华讨论帖。用废弃月饼盒和一次性筷子改造的手机支架,给宠物龟打造的二层小,用废弃快递纸盒做的鞋柜……他的帖子迅速走红。

  2015年生物学研究生毕业后,小鹏开始了北漂的租房生活。“对于漂泊在外的人来说,我们总是会搬家,或者可能会换一个城市发展,买那么多东西很麻烦,搬家不带走很心疼,带走却更麻烦。这不一定是金钱上的负担,更是心理上的负担。”

  受访者小鹏手工制作的手机支架和乌龟房。(受访者供图)

  在小鹏的房间里,可以看到各种他动手制作的小家具,鞋柜、刀架、笔筒、挂饰和收纳袋……“多做一个物件,就少花一笔钱”,小鹏给自己的手工DIY行动总结了三个意义,“第一,符合抠组精神,那就是省钱;第二,乐在其中,做东西本身就是乐趣,和养花种草一个概念;第三,环保,原材料都是生活中的废品,物尽其用。”

  由于第一个帖子就被组长加了精华,后来,小鹏又陆续发了20多个实用DIY教程帖。

  “虽然获得很多点赞和讨论,但真正学习起来的人并不多”,小鹏表示,“我身边的男生很多也是比较节省,一件衣服穿六七年很正常。其实从省钱角度来看,做小家具并不会省太多钱。”

  进入抠组后,小鹏发现最该节省的是每天都要花的成本。首先是房租、手机费和通勤费等固定消费,组里会有很多交流帖,分享如何提升住房利用率,把手机月费降到最低,如何节省通勤费等。此外,就是餐费。“每一餐点外卖看起来钱不多,但日积月累就是一笔巨额开销。”小鹏已经开始学做饭,尽量减少点外卖次数。

  小鹏坦言,自己一直比较节俭,不太懂得奢侈品,也看不出来别人穿了名牌,从生活品质来说,他并不觉得现在和过去有什么太大变化。他认为这也是值得庆幸的一点,“人们都说由俭入奢易,而由奢入俭难。如果让一个富人变成穷人,那打击就太大了。”

  02

  “富二代”的抠门生活

  由富人变成穷人的这种打击,湖南青年小山就正在经历。作为一位前富二代,曾经的他坚信,“穿什么”很重要,“如何玩”更重要。

  “几年前,我还是一名安心的啃老族。”小山用标准的普通话、温润的嗓音告诉本刊记者,他本科学的是播音主持专业,当时身边同学家境也都很好。

  小山的父母做生意。他上学时包括最初工作的几年,只要没钱了家里就会给,一个月生活费大几千甚至过万。

  “最开始工作的时候,同事都纠结什么时候发工资,而我几个月才会查一次。那个时候,那点工资压根就不叫钱。”小山笑称,当时非常大手大脚,一身行头下来,就要几千上万。

  大学刚毕业的几年,他曾做过公司总裁助理、电视台编导、报社策划。他最常出现的地方,是位于长沙解放西的酒吧一条街。“当时,一个晚上可以混四个场子,随便开几瓶酒,大几千就花出去了。”

  然而,2015年,小山家的生意出了问题,坏消息不断传来,“都是几十万、几百万地赔钱。”小山说,2015年给他的感受是“以后要靠工资活了”。

  那个时候,小山在当地的省报工作。很快他就感受到,工资根本不够用。“父母养老保险每年都要交,水电煤气也要交,这些之前都不用自己管,当真要去支付这笔钱时,才懂得生活不易,才想怎么去赚更多的钱”。

  “以前我有很不好的习惯,钱不够用就去借,以为周转一下就可以,后来发现没有家里帮忙根本还不起。”小山说,以前觉得是小钱的几万块,现在靠每月几千的工资去还,真的很难。

  “很难”两个字说出的瞬间,小山表情复杂。“过去几千块钱的衣服随便买,喜欢就好,现在不是喜不喜欢,很喜欢也只能算了。”他苦笑。

  2019年11月4日,成都一家“闲品再生商店”,主打二手物品再利用。(@视觉中国图)

  后来小山回到老家,考进当地的电视台,由于交际圈和职业原因,小山仍需维持自己的形象。他开始从过去最在乎的衣着上抠了起来,“买纯白纯黑没logo的T恤;买普通的衣服,再花十块左右去剪裁得更合身,让衣服看起来更有档次,更像大牌;买深色的衬衫,这样更不易损耗,一件可以穿很多年;手表等饰品要擦亮眼睛去淘二手。”

  也是因为自己精准淘二手的眼光,朋友推荐他加入抠门小组分享经验。他洋洋洒洒写下一长篇文章,从衣食住行讲了一遍自己如何去节省,有意思的是,在很多抠组资深成员看来,小山现在的生活还是有些奢侈。毕竟,对他们来说,不花钱才是真的抠。

  “每个人对抠的定义不同,省钱的方式也不同,我还是希望用精致的抠门方式,让自己看起来还可以。”小山说。

  不久前,小山和朋友出去玩了一次,看着三千多的最低消费,他陷入了沉默。“这些钱可能够我吃一个月夜宵了。”

  03

  安全感来自精打细算

  “由富变穷”的落差,插画师露露多少也体会到一些。在国外上学时,家里每月会打生活费,自己兼职画画也会赚一些小钱,那时过了今天不想明天,会有比较放纵的消费。比如买1000多元的鞋,花7000多元买iPad,不爱做饭,几乎每天都出去吃。

  2018年夏天留学归来,当时的露露满心畅想着回国后精致白领的小资生活画面。

  但现实将她所畅想的“小资生活”无情碾压。回国后,她先是和异地男友分了手,然后辗转两个城市,最后在上海落脚。国内房租都是押一付三,已经毕业的露露不想再伸手向家里要钱,只好在借款平台上贷款,2019年到上海时,她已累计负债1万多。

  在上海租好房子后,露露马上给自己定下了每个月1500元的生活费标准。这样她只能尽量减少社交活动,一个月最多出去吃两次饭。午饭会算计着点最便宜的外卖或者套餐,晚饭就吃同事不要的加班餐。地铁十站以内3块钱,太贵!办共享单车月卡更便宜,夏天的话还可以走走路,半个多小时也就到了。

  露露计算着她到手的9000元工资,在长达一年时间里,每个月工资一发下来就要还债,然后下个月再刷信用卡生活。“我唯一的高消费就是租房子,我不吃零食,其他女生会点奶茶、咖啡、可乐,我都不用。”

  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渐有忧虑的露露,去年开始为自己买了好几份保险,“意外险、重疾险、分红保险我都买了,我想我未来可能不会结婚,也买不起房子,只能赚一点花一点,万一我生病住院了,保险金还能支持我去治病。”

  “抠门女性联合会”小组的组长坦言,组里的很多人“抠门”并不是为了搞笑,而是真心实意地在省钱——年轻人“抠门”,是为了更有安全感地活着。随着90后逐渐步入社会,被迫面对更多现实问题,他们发现,经济上足够充裕才能带来安全感,所以从前大手大脚的人也开始精打细算地过日子。

  疫情过后,露露看到了海底捞涨价的新闻,不过她暗自笑了笑,“这与我无关,我上次吃海底捞还是5年前。”

  04

  攒钱像国家五年计划

  露露现在最大的愿望是好好工作,努力赚钱。和多数人不同,露露所从事的线上教育行业在疫情期间一路逆行而上,露露也因此涨了800元的工资,这让她高兴了很久。“我现在每天7点起床画草稿,白天工作希望把工时刷到平均每天10小时,未来我希望画艺精进,年薪达到20万。”

  疫情期间,露露已经算是幸运儿。在“丧心病狂攒钱小组”2月至4月的讨论内容中,很多人都面临经济窘迫的局面,如工资延迟发放或只发基本工资;有人前一天还在讨论工作如何执行,第二天就丢了工作。但房租还要交,房贷、车贷依然要扣费,口罩还要买,猪肉涨价,家庭开销甚至比之前更多。

  “丧心病狂攒钱小组”组长豆芽向本刊提供了一组数据,小组在2011年成立,2019年平均每月新增人数为9千人,而到了今年2月至4月,每月新增组员高达4万人。整个疫情期间,小组人数增长10万,目前组员总数达到45.7万人。

  在这些不断增长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对消费主义失去兴趣,希望通过低消费,通往安稳生活的年轻人。他们提到过去的时候,常用“很蠢”和“没有计划”来形容自己。

  小鹏的女朋友比他小几岁,一度是个月光族,崇尚“享受当下,开心就好”。“其实我过去也和她一样,空有满腔热血,没有一点计划。”小鹏说,相较于过去的自己,他更会精打细算了。“当一个人开始学省钱,计算自己未来的生活成本,就有了战略眼光,就像国家制定五年计划。”

  在小鹏的耳濡目染之下,女朋友也开始学着攒钱。不过,小鹏表示,“女朋友要真的想买东西,我也不会拦着,毕竟抠组的精神是只抠自己,不抠家人,而且女朋友就一个,钱还可以再挣。”

  对于自己的手工行动,小鹏说会渐渐把它当成一种乐趣。他用长达七年的时间,经营了一个大工程。说到这里,小鹏的语速快了一些,“它像是一种F1赛车,可以变成变形金刚,我换了两家公司,搬了三个地方,但还没有完工。”

  而小山慢慢开始缩减自己的社交应酬次数,他希望自己在做好本职工作之余,还能兼职教好小朋友播音主持。当然,他希望自己再存一存钱。“过去20多年里,我都是接受家里安排,没有规划,以为退路就是继承家产,但现在发现,其实人生并没有什么退路。”

  小山希望攒够钱就去考广州高校的研究生,“这样到了广州,我就又可以体面地抠门了。”他笑着说。

  露露在五角场商业区吃了一顿饭后痛定思痛,想了想对未来的生活期待,“我觉得自己还可以继续压缩一下生活成本,我算了一下,自己做饭的话每个月只需要花600。”不过令她纠结的是,加班的频率太高,好像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做饭。

  在“丧心病狂攒钱小组”一个名为“2020年存钱小分队”的精华帖中,还在不断有人跟帖,写下自己2020年度的攒钱计划。

  “报复性消费在小组是看不到的,大部分人想到的是如何提高自己,报复性攒钱,希望自己越来越好,更体面地增加个人或家庭抗风险能力,而不是几个月工资断档就束手无策,毕竟底层人民抗风险的手段就是攒钱嘛!”组长豆芽对本刊记者说。(本文中露露、小山、小鹏、豆芽均为化名)

  新刊预告 · 时事

  韩国瑜的黄粱一梦 特约撰稿 郑东阳 / 文

  凭高人气为国民党“光复”高雄,成为高雄市长,后被粉丝拱上去参选地区领导人大选,最终落败,此次又被公民团体提出的罢免案成功罢免,韩国瑜的从政起伏恍如黄粱一梦。

  棺材舞者本杰明:一个世界级网红的诞生 特约撰稿 李幸 / 文

  很多人把特朗普的视频分享给非洲加纳的本杰明·艾杜,询问他的看法。英国广播公司(BBC)记者也来采访他,希望他对美国总统发布的这则视频发表评论。

  塔利班领袖被病毒“斩首”? 特约撰稿 郁南 / 文

  对塔利班武装而言,最高领导人感染新冠病毒已经是噩耗,若是真的在治疗过程中死亡,那无疑是雪上加霜,这意味着该组织即将陷入群龙无首的窘境之中。

  好了,文章读完了。如果觉得不错,记得分享到朋友圈哦。也欢迎在留言区写下你的想法。

  对了,提醒你,还是可以扫描下方订阅,全年更优惠噢。你也可以下载App,成为App的新用户,就可以免费看整本杂志了。杂志,一口气读完才过瘾。

  有一种安全感叫

  手里有钱↓↓↓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这届年轻人为了省钱,连富二代都开始淘二手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