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精选
日期:2020-06-15 23:46:04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精选

  《战争与和平》是一本由(俄)列夫·托尔斯泰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1.60元,页数:137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战争和平精选点评

  ●译本超过127万字,即便撇开那些议论,这样的长度也足以形成文本强度,使得故事内核让位于情感渗透,就如同连续剧别于电影,只有在人物身上投射情感才得下去(对作者也是一样毛姆安德烈皮埃尔原型都是托尔斯泰自己)。伟大在于,虽然主要人物仍集中于上流社会,但托尔斯泰展现了一副全景进行历史画卷,就像他写奥斯特利茨和波多金诺战役那样,不光有主干全局形势,也有那些枝枝蔓蔓、却充满启示细节(比如军队的无意识战场医院惨状浮泛舞会与决斗),对我来说,最部分还是几位主角在历史洪流中的蜕变安德烈在战场上的仰望天空、往返老家经历的死树发芽,狩猎归来时娜塔莎尼古拉我们再也不会更快乐了,以及皮埃尔俘虏后的如止水,这让我回想起自己曾有过的高度精神化的青春生活,我们都成长了。

  ●译林出版社的书质量很好,出版了很多经典文学作品世界名著蓝色硬皮本,封面壁纸图案译者态度认真,多次修订,使读者更好地得到启发感动和美感受

  ●9.8分,托翁的这部作品几乎找不到任何大的破绽(除去部分关于卫国战争的重复议论),这对于长篇小说来讲是很难做到的。《战争与和平》几乎可以拿来教科书。这篇一开头就大场景,多人对话,多场次对话,每个人物的出场、转场、退场都安排井井有条一个人出现并不会掩盖另一个人物,人物对话还都各有其特色,甲是甲,乙是乙,写得游刃有余,这么大掌控实在令人生畏。这方面林黛玉进贾府也是,这么大的场景一般作家是hole不住的。我把膝盖给他们。

  ●入木三分笔力,解刨了社交场。看的人如坐针毡。这是我吗?这是你吗?人类悲喜剧到今天也没有新桥段

  ●太过异化,本地化不够

  ●托翁真的是行走的百科全书……

  ●托老的三部曲,最后读的一部。 向托老致敬! 承认人有自由意志,但是无往不在加锁之中。自由,爱,民族,世界,上帝伟人民众。托老想了很多,当然写的也不少。。。。。。

  ●我在台南每天无聊要命,就去租各种武侠小说来看,看了很多还是不够,后来就去租最厚最长的小说,里面有一个老包,拿破仑要攻城了,全城的人都逃跑,只有老包一个人拿着刀子去堵拿破仑,最后还是被警察给抓住了,战争与和平。

  ●这本书都没五星的话,那五星的标准是什么?

  ●不愧为名著...对于作者的历史观,已经接近历史唯物主义了,但...还差点...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一):安德烈公爵的塑造让人无法信服

  集中表现在第二次服役参加战斗时的内心活动,对于一个已经“死”过一次的人来说,这里的描写很难让人信服,这会大大影响阅读体验。

  此外,具备现代科学训练的读者也应对全书的基本立论进行质疑。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二):太太太长了

  看到60%,开始有意识提高阅读速度了,否则我就要失去看这本书的兴趣。实在是太太太太长了。

  有个疑问,玛利亚伯爵小姐在托尔斯泰的笔下怎么这么像一个智障呢?

  凑足140字。凑足140字。凑足140字。凑足140字。凑足140字。凑足140字。凑足140字。凑足140字。凑足140字。凑足140字。凑足140字。凑足140字。凑足140字。凑足140字。凑足140字。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三):引人深思

  一两个月的时间,零零碎碎地看,终于看完了这部巨著。

  刚看10来页,就被吸引住了。为了记住复杂的人物,我还列了一张表。事实证明,很有帮助!

  要说读后感,感觉千言万语不知道从何说起。简单说,我读到了人性,人生的悲欢离合,有时美妙有时凄惨的爱情故事。对俄国社会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对欧洲也有了不同的认识。

  俄国社会完全由贵族统治。贵族生活奢华,贫富差距很大,但他们的确不是草包。他们有才学,而且品德高尚,绝不贪生怕死,像安德烈公爵,尼古拉等都是身先士卒。他们对皇帝的崇拜、爱戴好像是非常真诚,而不是仅仅功利的。

  书中的爱情故事,令人惋惜。哎,说不清楚。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四):战争与和平 人物关系图

  战争与和平 ,在网上找了很多任务关系图感觉都不满意。

  自己动手画了一个, 各位见笑

  为了凑字数:

  1 多洛霍夫给我感觉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 有狠的一面,也有孝顺的一遍。

  2 各种爱恨情仇再残酷的战争勉强都不值一提。

  3 和平的部分感觉像是俄国的红楼梦,贵族生活历历在目。

  4 感觉没有真正的爱的结合都注定是悲剧

  5 战争太残酷了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五):一点想法

  花了半个月时间读完,每天两三个小时,陪伴我进入深冬。在读完上部的时候,突然明白了为什么汉语言要念四年。

  室友说我最近神经错乱,嗯,我自己也感觉到了,原来我有这么多的话要说。像一个被塞的满当当马上爆炸的行李箱,任何细微的小事都评论个没完没了,否定一切,尤其喜欢嘲讽学校的群魔乱舞,傻到了。

  最喜欢鲍尔康斯基一家,如果是玛丽的朋友就好了这样的想法经常出现,甚至想到如果和玛丽通信的是我,我们会聊些什么呢。

  所有的人都是不完美的,尼古拉也好,皮埃尔也好,最开始看到皮埃尔继承财产后的一系列情况,简直想问他在想什么。可是最后却从皮埃尔身上学到了很多,经历过被俘虏又获救,他变的平静,喜爱大家,更多的听和更少的说。我也从这段时间的爆炸状态走出来,平静的看待一切,对于不同意的事情不需要没完没了的说个不停。

  作者对于爱情的描写也足够浪漫,尼古拉和玛丽的初见,尼古拉对玛丽的尊重,对待她不同以往的所有女孩儿。也是从这开始,尼古拉越来越迷人。

  老鲍尔康斯基伯爵临终前的描写戳到泪点,在自习室直接丢人的哭出来,对面的女孩子被吓到,一定认为我是个奇怪的人。

  本来有很多话想说,真正动起手来又不知道说什么了。又卡住了,嗯,就这样。

  我的标点真的很差劲!!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精选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