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原创江小白:这样的历史不“香”吗
日期:2020-05-25 12:01:56 作者:老倪878 来源:淮安淮安 阅读:

原创江小白:这样的历史不“香”吗

  小时候外婆说,胸前有颗痣是好事,叫“胸有大志”,我胸的正中间就有一颗痣,这不重点,重点是我活到现在才发现我没有什么志向,最大的志向是就是能代表国家足球队踢一次韩国,后来岁数大了,志向也发生改变,最大的志向是,作为教练代表国球队踢一次韩国。深夜,城市寂静无声,隐约地听到很远的地方时不时传来两声狗叫,声音清脆耿直而委婉,越夜越飞扬。

  这几天,车里一直在单曲循环着一首歌,纯音乐版的《铁血丹心》,笛子二胡琵琶古筝,那叫一个纯,比小鹿纯子还纯。笛子悠扬、二胡情深、古筝缘浅、琵琶内敛,居然听出了时间久远、居然听出了空间穿越。觉得,活着,应该对有些人铁血丹,应该对一些事铁血丹心,本真中,自带琴声悠扬,千年琵琶万年筝,一把二胡拉一生唢呐一响全剧终帝王将相富贵傲娇,都敌不过深深黑夜,夜里,你不在,我在,你不再,我再!

  旋律通透,铁血丹心配金庸,就像江小白螃蟹,这就是冤家,遥望于江湖,相于江湖,这就是造化。风吹麦浪中,留下一身豪气山峦之巅上,在仙风道骨中留下一把长长的胡须眼神忧郁意味久远、剑指江湖、不知在岁月里留下了谁的惆怅

  历史都是“被记录”下来的,就拿魏忠贤来说,打记事时起,就知道他是坏人千夫所指的那种,80%的贬义可以用来形容他,80%的形容词可以用来攻击他。我第一次知道魏忠贤的地点,是在学校电脑室,应该是93年,那时候要换拖鞋才能电脑室,我觉得全校神秘高大上的地方就是电脑室,眼睁睁着电脑从286发展到586,还动不动就感慨一下 “科技发达”。但是再怎么发达,我与魏忠贤“见面”的情形久久不能忘记,后来,我所接触到的书本中,基本上都是说他坏的,没有最坏,只有更坏,还是超级坏的那种。

  坦白说,我既不是“厂公粉”也不是“东林党黑”,跟他们不是很熟,无论是魏忠贤把持朝政、残杀忠臣,还是东林党自命清高、空谈误国,真相只有一个,蔡永强的那句话是经典“不是人人都知道真相,但是人人都会成为真相”。无论谁写历史,总会带着自己观点解读。一些标志性的历史事件我其实并不感兴趣,即便是近代有图有真相的历史事件也不是很感兴趣,后人写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但是,我十分关心历史长河中的人,活生生的人,公孙弘、隋文帝、王世贞、常遇春、吴承恩郑成功墨子、霍仲儒、陶宏景、李时珍、徐达、崇祯、永历帝、戴笠等等(排名不分先后),每个人喜怒哀乐构成生动的历史,改变了历史,也成为了历史。相比之下,和这些历史人物“对话”,要比一桌子人先门前两杯,然后再两杯、然后加深半壶,要有趣一些。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凡夫俗子都不会被写进历史,爱恨情愁的像个蝼蚁,只是我们自己还不知道,或者说知道了不想承认,和历史人物对话时,可以跃过一切客观因素,直达他们成功或失败的内心深处,这就是文字的魅力,也是修行的意义。对历史真正的尊重就是不下结论,对人真正的尊重,就是不要伤害。

  最近在网上刻意搜了一些关于魏忠贤的野史,看多了之后,似乎看到了另一个“魏忠贤”,他被“厂公粉”抬升到了“魏忠贤不死大明不灭”高度,恨不得替他翻案,每次跑步时,我都想跑回去看一看,估计即便真的跑回了大明,也找不到真相。这些年,我每年都会去一次故宫,今年还没有成行,周五晚上一个人坐火车从淮安出发,周六早晨到北京,出了北京站后左拐徒步3.8公里直奔故宫,一个人在故宫走一天毫无违和感,晚上再坐火车回淮安,在火车上过夜还省了住宿费,每次去感觉都不一样,很不一样。一个人独自去装逼,尽管装的很厉害,但是特真实,特别是装的样子。

  这二年比较痴迷历史,很痴迷的那种。看历史、写历史的过程中,也深深体会到了历史的魅力所在。所有的历史都是思想史,只有透过历史事件,进入事件背后所蕴含的思想,才能真正了解历史。写历史的过程中,我努力尝试用全新的观点、现代的语言、诙谐的文字,将历史上的人和事真实地展现在自己的脑海中。君请看,骨肉相残之痛、权宦迭起之恨、奸贼横行之怒、宫闱恃宠之躁、忠诚执着之坚、流寇殃民之殇、好一个大明王朝,276年中,每天都有故事发生。

  老倪写历史不是为了展现人情世故,也不是为了让人不痛不痒的感慨,而是为了和历史人物身影交错、携手同游,共同经历盛世兴衰的波澜,体味人生的豪迈与遗憾。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原创江小白:这样的历史不“香”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