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城》是一部由孙亮执导,马成龙 / 肖利滨 / 王大元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疲城》影评(一):想逃又逃不掉的疲惫,7/10
《疲城》一部很少见的西北公路片,荒芜贫瘠的丘岭让我想起了宁南赤红色的裸露山丘,同样的绵延不绝中一条公路蜿蜒向远方,巨大的白色风力发电机,自由和恐惧交织。老旧、脏污的建筑,与丘岭同色的灰黄色调,衰颓的建筑气息中又因为人的存在多了一份安全感。室外基本都是在逃亡的路上,是恐惧、压抑,室内的片刻歇息是温暖、放松。鸽子、狗、马(或是驴我分不大清),不断出现的动物形象表现出主人公内心的柔软。主角曾是个公务员,尽管外表一副虬髯大汉的土匪形象,却没有真的想过杀害任何人。 不断出现的红色,红色桑塔纳,红色领带,女人的红色衣服,像是压抑的毛线怎么扯也扯不掉。不断闪现的梦境和幻想,一方面是主角被命运锁住脖子无法拜托的束缚的表现,另一方面是潜意识中意淫挣脱束缚得到释放的快感。一些小细节譬如幻想中主角和一群人打麻将,流露出一种讽刺的幽默。 感觉不足之处是影片节奏还差些,有的地方有点儿乱,看的时候可能一走神就凌乱了,还有压抑的情绪积累不够就释放了,而且压抑 释放压抑 压抑 释放压抑的循环容易让人观影疲劳。
《疲城》影评(二):《疲城》之谜!
《盗梦空间》和《无人区》的合体混入人格分裂成分,导演实现了把镜头探进了人的脑子梦想! 现实男主在一个工厂上班!因为现实比较矛盾,他不想上班,听刺激他说:“你不是在银行干过,你去抢银行,来钱快!”他对现实很不满(或者是作者对现实不满),就在睡觉做了一个抢运钞车的梦,之后就是他抢了运钞车导致的两种结果!第一种是他在逃亡的过程中被骗光了钱,第二种是他被抓了! 第一种结果中是他抢银行之后走上了逃亡之路,在这层梦之上还有一个他扎着红领带迎亲失败的梦(第二重),直到第一个结果里两重梦境(迎亲失败、被骗光了抢来的钱)都破灭了,一无所有他对自己的影子开了枪。转到第二种结果,这个结果很简单就是他的兄弟东子背叛了他,他杀了东子,拿钱想走却被抓了!东子在这部戏里死了两回,两种死法。 而在梦里学戏的这一段是给两种结果的梦境套上了一个壳子,让他们融为一体,用一句“小鬼你那里逃”反复来强调,抢银行不是一个明智之举!寓意可能是作者想表达,人做事情都要脚踏实地,人生没有捷径,更多的是孤寂、苦痛!《疲城》之名,或许也是寓意精神世界的疲惫吧!似乎一个人就是一座城! 缺点是梦境与现实的区别不处理的太明显,让大家看的有点懵!有些地方好像与整体联系还不够紧密,需要加强!还有就是我们看完了之后也不知道戏中主角叫什么名字,这一点以后要注意一下! 以上是我个人对这部片子的理解。谁也不能保证一开始就十全十美,希望导演继续努力,期待更好的作品,加油!
《疲城》影评(三):中国艺术电影的发展
看过此片,觉得三星半。从艺术形式和作者性上来说,都很独特。众多所谓影评人对国内电影先给一星,随后加价再说片子的好,这种卖良心的事情,我觉得他们还是不要干电影。以骂别人电影喧哗,表以自我存在,实在恶心,还不如卖北京的房子来的快。佩服老兽的导演,杀死影评人。记得特吕弗的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操守,公民凯恩上映后一片恶潮,特吕弗发现了一部好电影,就像他的书一样。导演的处女作请别杀死在萌芽,发现闪光之处和不足,才是艺术电影可持续的路子。在中国电影界都呈帮派,有钱有势,拍的一般的片子也会被吹为十佳电影。 中国艺术电影的路仍路途遥远,新导演出头一方面靠才华,一方面还得找个卖房子的人。试图看第六代导演之后的青年导演,能站立脚步,不为下一部片子小投资发愁的没几个人。而那几个导演李睿珺《告诉他们,乘白鹤去了》,毕赣《路边野餐》,张大磊《八月》,忻钰坤《心迷宫》等导演,他们都是自己想办法找钱,在电影节上一举成名,才找到了后续的公司。几十年过去,在国际有头角的还是那几个人,而且国际版权销售,又有几个中国导演能有一席之地。中国艺术电影产业循环发展也是个问题,大部分导演拍完片子,已经没什么资金,宣传发行也就搁浅,视频网站对艺术电影又是一种抵触状态,除非在三大电影节入选主竞赛,或者金马提名,才有可能回收成本。其他去了B类电影节,也不太好使。昨天去看电影,影厅爆满,一群小朋友观众,看《厉害了,我的国》,如果再不支持有想法的导演,他们有可能放弃或者拍主旋律的电影,自己才能告别穷迫的生活。但牺牲的是时间,还有理想。
《疲城》影评(四):做电影难,没钱做电影更难
看到豆瓣评分这么低,所以我打五颗星。每年我都会故意这样给几个片子打高星,因为我觉得分数可以更高些,6.0~6.5我觉得比较符合我的预期。
本以为片子分这么低,应该很难看吧,但其实还好,尽管叙述上存在混乱不清晰等问题。但还可以看下去,毕竟不能按照常规的叙事方式去看这部电影,有时候看电影,我愿意选择相信荧幕所再现的世界,享受其中不去戳穿,这样会收获更多内心的满足。
非线性的剪辑,黑白与彩色的转化,甘肃戈壁特有的地貌,以及人物活在剧中的状态共同营造出了个人化极强的电影风格。有时候我不喜欢过度解释影片中物象的隐喻,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其实就可以了。如果过度解释,好像打碎了什么,本应多义的东西,反而变的扁平失去了活力。
主人公的身边总有些动物相伴,这是一个多么孤独的人。我喜欢一场戏,隔壁传来男女寻欢的声音,主人公把门开开,坐在门口,后来我记得鸽子好像就在那屋子里飞,让我一下子就很喜欢了。一望无际的戈壁,鼓起的一座座矮小的山包,个体显得那么渺小。尽管这部片子,那么自我,探讨困境,心灵等等显的好像显得那么小,不够沉稳。但这种不想接受,是否也是由于内心对于不够成熟自我的排斥呢?源于不敢面对自我,不敢面对空空如也的心灵。
我喜欢打麻将那段的戏虐,歪头傻子不断的扔出一张张牌,嘴里念的却都是“二万”,“二万”。我佩服毕业后继续做自己想做电影的勇气与魄力,这真令人羡慕。更欣赏,动脑拍片,尊重观众的人,这至少认真在说出自己想说的话比有些电影强很多。
电影可是在造梦,剧中人的梦,也是剧外人的梦。有时候又像毒品,所以做电影难,没钱做电影更难。但有时候想要说的话,又怎么会轻易憋得住,拍电影的时候其实真美好。
《疲城》影评(五):其实没看懂
刚看完,不好意思,没看懂,睡着了一会。 片子取景很好,摄影功底到位,音乐好听,演员演出来了导演想要的效果,片子带着导演强烈的个人色彩,剪辑很任性,更多想展现的不是一个完整的故事,而是反映人的一种状态,回忆和梦交织,光怪陆离。
和导演自己讲的故事梗概完全不同。我理解的故事是这样的:男主在工厂工作,原来准备迎亲了,洋溢着幸福,然而工厂破产,他下岗了,他需要一笔结婚的钱抑或彩礼,想起来有人说过抢银行来钱快,于是他和好朋友东子策划了押运车劫案,富贵押运,打劫成功就是大富大贵,然而东子带他去看了整容医生,本是计划打劫时顺手干掉他,然后整容成他的样子去睡他的未婚妻,甚至可能他发现东子和未婚妻有奸情。于是他不但完成了打劫还杀了东子…然后逃亡…他被警察和东子哥哥两路人马追捕,一种惶惶不可终日的疲态,内心中他也想早点被警察抓了去,解脱自己,但是求生的本能还是驱使他漫无目的地逃…
关于学戏,其实是一种隐喻,人生如戏全靠演技,他是传统意义上的失败者,所以他想学戏,然而卖汽油的孩子,出老千的麻将客,都只是想要他的钱,他还没学会演戏就一直在亏,他发现演戏太累了,他放弃了…他不太敢与人打交道,不管是约炮窘态还是借宿遇到困难他都用钱去解决问题。他对小动物和不更事的小娃都很好,因为他们是纯真的,不会伤害他,不会坑他…
片子中很多隐喻的元素,和《暴裂无声》有些像,比如疲和餋的车牌号等等,和第一次看《东邪西毒》的感觉有点像,然而东邪西毒就像毒品一样吸引人一遍遍去刷,本片并没有,起码对我没有。我想导演在剪片子的时候基本上没有考虑普通观众的感觉吧,纯按照自己的梦信马由缰,中国电影市场很大,应该鼓励年轻导演多做尝试。祝愿你们也能坚持自己的电影梦。
《疲城》影评(六):业余打劫(故事线索)
在张金生的一生里,他只记得自己在银行里工作过,尽管他才28岁,一辈子他算是看明白了。
他两年前辞去了银行押运员的工作,这个工作对他来说很兴奋,可以看到很多人的血汗钱,有的人一辈子都看不到。但是时间长了,他会觉得很痛苦,就辞了工作。这个工作的事情,时不时在他的梦中闪回。
现在张金生又准备辞去工厂技术员的工作。理由对他来说很简单,太疲倦,太
单调。
张金生的辞职也不是很顺利,他跟车间主人打了一架,,他骑着摩托车欢快的离开。
张金生离开了工厂,一出门生活就发生了奇妙的变化,既神秘又有新鲜感。
他骑着摩托车,穿行在漫天飞舞的大雪中,不时听到了秦腔的伴奏声,随着声音,他来到了一个露天戏台。
戏台下,大家穿着同样的衣服,举着旗帜,静观舞台上的演出。
张金生想方设法加入了秦剧团。
在剧团一次排练的过程中,他做了一个很长时间的梦,他梦到自己在银行工作的那段时光。
风雪中,一辆运钞车停在一个荒野的山地里,张金生拿着枪杀了几个同事,他匆忙的翻找出钥匙,打开了保险柜的门。
他拖着钱袋离开了运钞车,但是走了半截,他停了下来。等了半许,开始四周张望,他好像等朋友的到来,但是过了好长时间,朋友还是没有来。等运钞车开走的时候,他朋友的尸体,躺在地上。
张金生突然不知道自己为何要打劫,他扔了自己手上的枪和钱袋。他开始奔跑,精神有点恍惚。他感觉自己累了,累的什么也记不清楚。他用雪洗漱自己的脸,他以为自己短暂性的失忆,会忘记发生的这一切,他还哼起歌来。
他站在山顶,四周荒凉,没什么人。
他回头看远处,运钞车还停在哪儿。
他好像记得跟一个朋友东子约定好,打劫完,一起分完钱,离开这个地方。而且,他们准备好了给自己做一个改装,就是换一张人皮。
张金生思绪错乱,似乎明白了什么,似乎又不明白。
运钞车不远处,停放了一台红色桑塔纳,张金生带着钱和枪,自己开着车走了。
张金生到了一家跟东子约定好的整容店,问东子来过没。
张金生打算在一个新的城市重新生活,他不承认自己的同事,是被自己所杀,开始纠结,开始挥霍。
警察开始寻找到线索,张金生又开始逃亡。
在逃亡的过程当中,张金生的钱被人偷了,他失去了方向。他在太阳下拿着枪走了很久,枪击自己的影子。他喝了很多酒,睡了过去,第二天早上,有人撞击自己的门,他从窗子跳跃出去,一路奔跑,最后被捕。
梦醒,张金生的命运又发生了颠覆,他开始朝着相反的方向走。
《疲城》影评(七):《疲城》不仅是个梦,一个没有出路的梦,同时也是人性荒诞的寓言。
影片剧照这是一个关于心灵的故事
故事荒诞离奇,看似像一块的镜子,破碎在一个荒芜的旷野,反射着迷离的光斑。主人公作为一个年轻的运钞员,表面老实厚道,然而内心却在这个充满了欲望的世界慌乱地奔跑,永不停歇地慌乱奔跑。貌似缺乏逻辑而混乱的世界,实际上只是一个内心荒芜的年轻人的欲望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主人公带着成堆的金钱,最终并没有收获梦想中酣畅淋漓的畅快,只落得一身无法自拔的疲倦,最终印证了这部电影的名字:《疲城》译《Kill The Shadow》
这样的一部影片,他到底想跟人讲述什么呢?一种失落?一种批判?还是一种呻吟。都不是,只是一个梦。这个梦被一个扭曲的欲望压迫着,朝着一条没有出路的死胡同无力奔去。现实在这里被这个卑微的运钞员肢解成了一堆一点即着的欲望。作者似乎想通过这么一个荒诞的故事传递出自己对人性的认识,一个眼中只有欲望的人,实际只能成为自己的囚徒,欲望即枷锁。剧中的主人公只是作者眼中如同威廉毛姆的披着人性的枷锁的一个活生生的隐喻。
影片剧照《疲城》不仅是个梦,一个没有出路的梦,同时也是人性荒诞的寓言。人用最渴望的东西,把自己牢牢套住,拴在了坚硬的地上,永远无法获得自由的能力,永远无法获得飞翔的力量。有的只是在泥泞中虚弱的挣扎,像一只被一块腐烂的肉吸引落入陷阱的鬣狗,带着绝望的哀嚎。
影片中警察,同样只是个隐喻,这个隐喻与其说法律的象征,不如说是现实的修正,更不如说是一种自我的反省。整个剧本,如同四十多年前西班牙电影大师《资产阶级的审慎情感》一样,是用一连串暗语,一连串暗喻连成一串链子,穿在剧中年轻人的脖子上,随着他的疲惫的奔走,逃离而发出一阵阵来自心灵内在的声音,无论这种声音如何刺耳,如何让人感到不适,却真实有力,敲击着读者的心,被迫对于自己发出审视的追捕令。
假如我们站在窗口,审视眼前的现实生活,会看到它的残酷和令人炫目的虚伪,然而当我们有勇气站在自己欲望前审视自己,我们可以听见一种撕心裂肺,令人不寒而栗的嚎叫,它则来自于地狱。
美的价值,正是来自这样自我审视的勇气。
《疲城》影评(八):《疲城》一路得到,一路失去
我是一名编导工作者,从事电影这个行业从求学到工作也有六七年了,不能说阅片无数,也算是个电影爱好者。
昨天有幸在上海天山电影院观看了《疲城》的公映和发布会,契机也好,感触颇深也罢,确实很有影响力,值得赢得所有人的掌声。剧情类的电影需要把它的故事情节,塑造的人物形象深入人心,但是意识流派的电影不同,它的成功更难得可贵,在于你需要把一部默片甚至说一部你自己都看不懂的电影,表述出来,更着重在镜头衔接和运用,光影等等,需要把一个很空泛的表象拼凑构造出来,让摄影摄像后期等演职人员都领会到那个点,所以很多人都觉得学艺术的人是疯子,《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就有一句话说的很好,你看到的世界其实就是你自己的样子。
学电影这个行业,一直很希望自己所喜欢的东西能受众于大众,近些年来国内文艺片也有《无问西东》《芳华》等很棒的系列电影,但是这部《疲城》跟他们都不同,他无关青春,无关青涩懵懂,他所有的行为做法都是一个成年人,更多的是对主角心理描写,用心感悟,每个眼神都有很多故事,“他”的身上看到了很多人的影子。他是一个成年人对自我的审视的一个个过程,一个个梦发生在我们每个人身上。
起初看这部电影,是奔着贾樟柯贾导去的,听说这部电影的导演已经把片子给贾导看过,贾樟柯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好导演之一,《山河故人》也非常经典,当时想的是能在国际电影节获奖的片子,肯定有它的亮点所在,带着这份期待去了,果然不负厚望。
电影的导演者孙亮,一个90后,和我一样的年纪,他把一个剧本做活了,演员也把这个角色演活了,当时看完这部电影,我想到我们上大学的时候,经常拍作业,因为故事片,纪录片,爱情片等等都老掉牙了,我们怀揣着一颗对梦想的执着和与现实碰撞的心,也拍意识流的电影,记得那会儿我们拍了一个艾斯伯格病症人格的自述,用病态的视角展现他所看到的和向往的两个平行世界,当然,稚嫩的我们拍的相当失败,也不告而终了。
影片开始,一个硬汉缓慢走入镜头,洗脸,离去,拉开序幕。这是我们每个人的日常,平凡,浑浑噩噩的过着每一天周而复始的生活和动作。男主角张金生,一个普通的工厂工人,几年前在银行工作过,做一个银行押运员,金钱的诱惑和欲望,共事的工人一句“抢银行去呗”也成为后面穿插在电影中的张金生的记忆碎片埋下伏笔。
戏作为一个时间线贯穿整部电影。
他躺在床上醒来,他的眼神里有很多故事,他辞职离开工厂来到戏剧舞台,出于新奇和喜欢,他满脸欣喜对着师傅说我要学戏,师傅说你走吧,但是张金生仍然留下来,甚至说他都不知道为什么要学吧,就像生活中的我们,学习画画学习钢琴学习一切我们感兴趣的新鲜事物,到影片最后,张金生对着师傅说,我不想学戏了,师傅说,“你走吧,等一下.....你走吧”他也试图挽留过这个徒弟,但是这一次张金生头也不回的离开,折射出来的社会现象,谁又能从一而终的去把一件事坚持到最后。这是张金生的第一个梦境,他梦到自己在银行工作的时光,张金生在漫无人烟的荒野里,枪杀了一起运钞的同事,发现了那辆红色桑塔纳,他来到和东子一起预约好的整容所,看到医生桌子上的苹果削了一条,猜到是有人来过了,敏感和愤怒让他离开那里,开车逃离的路上,他遇到了很多形形色色的人和事,他杀人,也救人,他是坏人,也是好人,他把抢来的钱,也好心的多给了很多人,但是他始终都是一个人,老人问他,他也说,一个人挺好的,成长这条路上,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样,我们都是一个人,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人发生很多事,而这些都组成我们的人生。他逃离到一个新地方,在牧民这里,他开车帮牧民送羊,和牧民一起洗澡,他做一切他力所能及的事情,他以为又可以简单开心的生活,结果牧民的儿子偷走了他的车他的包以及所有的钱,包括那只京巴犬,他又一次被人性欺骗了,一次次被背叛欺骗,他拿着枪,在空无一人的山丘上面,对着自己的影子,开了一枪,我觉得这意味着,杀死了他所有善良的灵魂,杀死了那个善良的张金生,也是警示自己,以后不要那么相信别人,那样的张金生,已经死了。
他和这个杀手不太冷莱昂有点像,也有点不同,莱昂是杀手,而他是杀人犯。他躲在破旧的小旅馆,窗台上飞来受伤的鸽子,他带去急诊室医疗,鸽子是唯一愿意生活在他身边的生命,他是孤独的,对面住客识别出他是杀人犯之后,假惺惺献殷勤给他买了鸟笼子,送早饭,并说认识就是朋友,没有那么多心眼的张金生甚至天真以为是对他好,他把早饭的第一口喂给鸽子,笨拙的手法和硬汉这个形象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没想到鸽子居然被毒死,人性的丑恶再一次被揭穿。
他也曾相信朋友,一起去抢运钞车,结果朋友把他锁在床上,铁链锁住了他的头,警察在门口敲门,朋友夺走了他心爱的女人,出于愤怒他一枪杀死了他的朋友,被警察抓走,在警车上,他笑了,是释怀的笑,影片结束,这是他的第二个梦境。
他看了牛肉面家老板的孩子那么小,给了一塌钱离开;他帮助卖油的小孩送爷爷;已经挖了坑打算活埋那个在戏院勒死他的男人,却没有杀了他开车离去;他拿着鲜花坐着去省城的车带着对爱情的憧憬和喜悦惨遭背叛.....
他被抓到警车的时候,镜头拉到外面,牧民望着远去的警车,默不作声,更多的是无奈,自己的儿子夺走了张金生的一切,他并没有和儿子一起沉浸在喜悦中,反倒忧心忡忡,也折射了人性的本性善良一面。人都是感情动物,但是生而为人,总要生活下去,不得不做一些背信弃义的事情,这就是人生。
你想去做一件事,然后把一件事做出来,再做的漂亮,是很难的,所以我很佩服导演,他是值得钦佩的。短暂的聊天让我了解到,这部电影拍摄只用了两个礼拜,后期补镜头加了一个礼拜,也就是20多天周期做出来这么一部电影,同时在很多电影节中获奖,相信这也会成为导演和制作团队继续创造更多好的电影信心。
电影这个行业这几年也涌入了很多广泛的人才,商业片的价值往往比文艺片的更吃香,所以市场上确实不占优势,但是从更高层度上来说,这部片子的价值能够让一系列的年轻人引发对自我的拷问,对自我的一个审视,无关结果好坏,它的价值已经是凌驾之上了。
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其实我们都在这个社会疲惫不堪的生活着,疲城只是一个小故事的缩影,折射出在我们每个人身上,我们都带着很多故事的包袱在这个世界行走着。
《疲城》影评(九):我爸觉得我很有钱
北漂了很多年,很久没有回家,有一天收到老家朋友的消息,问我这一段时间有没有钱,他要结婚着急买房子,我说手头很紧张,他再也没回我。随后我问他差多少钱,他说差十二万,我再也没回他。到现在,我爸觉得我很有钱,家也不回。
我拍了一部电影叫《疲城》,《疲城》故事不是发生在城市,发生在我个人内心的一座城。走不出来,如梦魇一样的地方。至今我也不敢相信,我们自己把第一部电影长片拍完了,也许我还在梦魇的余波里。为何要做这样的电影,也许跟这几年的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天,父亲生意暂时放下了不做了,特意从外地赶了回来,跟我外婆一起策划了高考的宴席。父亲平时一直往外随礼,他想借这个喜宴,回收之前随出去的份子钱,一方面我也算是光宗耀祖。宴会来的人很多,饭店门口挤满了车辆,集市上的人群,都回头朝我们这边看,我父亲这次办的比结婚的宴席还要隆重。我披着丝绸大红花,端着酒杯跟叔叔们喝了起来,那也是我平生第一次喝酒,醉醺醺的倒在了床上。整个世界很迷离,不用再考试了,高考我自己选择了一回。
我要特意的感谢我的父亲,因为他,我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事情。父亲要养家,他跑遍很多地方,看有没有发财的机会,但他有个爱好就是看电影,每次出趟远门,带回来的就是光盘,为此我妈骂我爸,让他开个光盘店得了,我爸说光碟不赚钱。因为做生意,他也没时间管我。我也过得洒脱,白天跟一帮朋友出去疯,晚上一个人在家翻看父亲的光碟。那个时候,电视和光碟机也还是很少见的,朋友也喜欢来我们家串门,慢慢的我自己喜欢上了电影。大学让我兴奋,遇到了好老师,遇到了好朋友,遇到了自己的相机。每一个假期,我便会带着一帮同学,去甘肃老家拍片子。十几个人挤在狭小的房间,把旅店的床拼起来,搞了一个大通铺,这样可以省点钱。我们白天拍摄,累了自己回去还可以补个午觉。晚上我们组织人马,欣赏一些不同类型的电影,这种安逸的拍摄,让我们很享受。我们也不敢想想,我们的第一个短片还去了国际电影节。
也许考上大学的宴席太隆重,以至于毕业自己一个人不知道要去什么地方。过年大鱼大肉的日子,也提不起我的神来。正月初四,我给父亲撒了个慌,我说北京有个公司要我去上班,管吃管住还可以做导演。父亲想着儿子果然大学没白学,大过年的,就让去北京,看来公司业务很繁忙。父亲给我卡上存了五千块,还给了我很多现金,说我们北京还有个亲戚,给买点东西,去看看人家。 我们全家人送我到了车站,一种羡慕的眼神,让我心里有点慌乱,又有点踏实。到了北京,街上很冷清,除了楼很高,其他感觉跟我们小县城没什么两样。我按着我妈给的地址,到了北京的亲戚家,纸条上还写着我爸让我买的礼物,我买的比纸条上写的多了一些,我好久没见面,不能太寒碜。
北京的亲戚很陌生,住了两天,我就搬到了别的地方,口袋的盘缠不断的减少,自己也找了很多工作,也干了很长时间,也被开除了很多次,总觉得不是自己想要做的工作。北京的房子,窗户都很小,有点喘不过气。自己也慢慢找到门路,开始跑剧组。有一天一个未曾谋面的朋友,给我打过电话,说他要拍几个小短片,我跟电影制片人认识了,他叫凯文。那段时间日子一下子富裕了起来,心情也好很多。那次拍完,我们晚上喝的迷糊,他突然有了做电影的念头,我以为他开玩笑,也没特别在意,一年后,我们再次见面,他又认真的说起了做电影事情。看到故事,我有点傻了,故事有点老旧,我不知道从何下手。开机之前,他开了一个隆重的新闻发布会,想证明自己的决心。他请了很多富贵达人,他觉得开完发布会后,会有贵人的相助。在我们那个地方,大家都讲究排场,干什么事情,有得先有动静。我心里默默的念想,这新闻发布会的钱,够我拍一部小电影了,我们那天穿着盛装,我还让陌生人帮我,拍了一张照片,发给我爸,并且写了一句话:儿子这次要干一把大的。大家醉醺醺的回去,去了凯文的酒吧,听着酒吧的音乐,我似乎感觉电影已经拍完了。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从入春到秋末,电影还没有动起来,后续的资金没了。这几个月,大家从一开始满满自信,变的慌张。凯文的眼神似乎开始游离,我每天见不到他的踪影,偶尔见到他,他满脸醉意让我相信他,他马上就找到钱了。团队也稀稀拉拉,剩下我们两个。我藏在屋子里,每天陪同我的是一张沙发,和一台破旧电脑。我每天晚上睡不着觉,疯狂的看片子,和写作。只有等天亮了,累了才有睡意。这一段时间幸运的是我们写出了自己的想要做的故事,而且每一步都做的挺踏实,电影所有场景细节,我们都用一副副图画,做了出来。时间长了,我们两个都有点精神恍惚,我也不想再给他经济压力,我做完所有的电影功课,我给他说我得回去了,你也得换个环境,调整一下自己,我们现在不就是差钱嘛,没钱我们可以想其他的办法,比如去电影创投,剧本比赛之类的。凯文也答应了,我回到了北京,他一个人坚守在兰州。
回到北京,我找了一个剪辑的工作,自己的生活也慢慢正常起来,调整好了睡眠,到公司的第一天,遇到了很多同事,我自己开始感概,这么时间,终于遇见一个可以跟自己说话的人了。听凯文说,他也回了趟家,爸妈也去了趟兰州,大家状态都正常起来。慢慢进入工作,我们也联系少了。直到有一天,他给我打电话,问我能不能少花点钱,拍个电影,他真的是电影疯子。随后我开始尝试,在现有的剧本基础上,写了不同版本的故事,直到自己有一天感觉很兴奋,把故事发给了他,他也很兴奋,问我需要多少钱,把这个电影拍完。
2016年北京下了第一场雪,凯文给我打过来电话,他说他来北京了。我们选了一个饺子馆,点了一些菜和啤酒,大家又开始聊起来。我见他的时候,他比以前更慌张,眼神里流露出,生命最后一博了。大家正聊以后怎么实现理想,他突然拿出银行贷款的合同,让我放心,钱真的有了,无论如何都得拍,得给自己一个交代,给大家一个交代。我特别排斥卖房子或者砸锅卖铁去做电影,因为做不好,家都没了。我不知道该怎么说,在这一刻我沉默了,除了喝酒,没有其他的想法。也许我们会有办法,天无绝人之路。他说我们也报电影创投了,没什么消息,只能靠自己了,他让我放心,电影钱的回收,他是清楚的。我们沉默了很久,他再次打过来电话,说过完年我们就开始拍摄。我说你再慎重考虑一下,再想两天,他也让我认真考虑,想两天。因为电影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从开始到见观众,至少得用年来说。
等我们再次通电话的时候,我辞了工作,背着包袱和行李,回到了老家。过年是我父亲生意最忙碌的时候,他笑着问我公司这么早就放假了,我说公司福利好。等自己下定决心的那时候,我给我的同学打了个电话,他也是我大学时候的摄影师,我给他说了这件事,他也二话没说辞了自己的工作,陪我们开机,度难关。2017年2月21我们电影开机,没太多的钱,中途也有很多人离场。也许是我们太拼命,连续七天,每一天我们没睡够三个小时,终于有一天脑子不转了,才慢下来,缓一缓。因为我们拍摄的时候,凯文最终还是借款拍了片子,多一天,对我来说都是负罪感,拍不好也是一种负罪感。每次回到宾馆,累了,我都会给摄影说,拍完我带你去按摩,好好的睡上十天半个月的,至今他都会骂我别吹了。拍摄的中途,我们的钱不够了,器材公司收拾好机器,准备装车离开,我们苦求也没什么用。这一路也遇到了很多贵人,片子才得以拍完。
因为一口气,我们干了一部电影,现在回想起来,我有点后怕。每次害怕的时候,凯文都会骂我,怕什么,我们还不到三十,怕什么怕。我没这样的魄力,只希望电影早日回本,他也能够过个好年。
小时候觉得父亲抽烟不对,到了父亲的年龄,我才深深理解他前所未有的压力。也许很多导演找到了发财致富的路,我还在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