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每周二晚
带你揭开《尘封的真相》
揭秘奥运绝缘体东京:第31届延期,80年前就曾停办
作者/Beyond
上:
解密尘封已久的案件,揭开迷雾之后的真相,欢迎收听《尘封的真相》,我是彼岸。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在全世界迅速蔓延开来,西班牙、意大利、俄罗斯、中东、北美等国纷纷中招,各地累计确诊人数不断飙升,已经演化成为全球流行病。
根据我们用一个春节宅在家里总结出来的抗击病毒的经验:防止疫情大规模扩散最有效办法的就是隔离。这是个最原始也最为有效的办法,所以很多聚集性的公共活动都要延迟甚至取消。NBA停摆、学校延迟开学、企业推迟复工,各类经济峰会、学术论坛、体育赛事等也都受到影响。非常不凑巧的是,今年正是2020奥运年,如果没有疫情,4年一度的全球体育盛事——东京奥运会将在今年夏天如期举行。如今眼看开幕进入倒计时,但疫情愈演愈烈,加拿大等国甚至放出了“如果正常举行将不会派代表团参加”的狠话,话糙理不糙,因为如此大规模的群众聚集,很容易发生交叉传播感染,谁也承担不起开赛的后果。安全起见,国际奥委会经过多次研究讨论最终决定,推迟奥运会。
这样一来,受伤最大的还是日本。2013年经过两轮艰难地投票,日本东京战胜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和西班牙马德里获得2020年夏季奥运会主办权。举国上下都相当重视此次运动会,相关准备活动和项目工程已经进行了数年。政府想借此机会拉动国内经济增长,顺便还要向全世界展现日本高昂的精神面貌。所以取消奥运会是日本国民万万不能接受的。早在3月11日《华尔街日报》就曾报道,东京奥组委成员高桥治之表示:如果无法在夏季举办,最现实的选择是推迟1-2年。
由此可见日本是很苦恼的,一方面如期举办风险很大,另一方面不管是停办还是无现场观众开办,都将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折中下国际奥委会最终选择了推迟,但即使是这样,日本也损失很大,包括门票、宣传、场馆维护等开销,估计损失在6400亿日元。
2020年举办是彻底凉了,但也不是东京奥运会首次出幺蛾子,80年前就曾在军方干预下停办,多少有点“奥运绝缘体”的意味,今天彼岸就带你了解下。
让我们回到上个世纪30年代。1933年阿道夫 希特勒出任德国元首后,立即展现出了战争狂魔的一面,他迅速着手扩军备战,使得整个欧洲大陆都弥漫出法西斯的狂热气氛。为欺骗世人,希特勒还通过种种手段伪装自己,比如举办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1936年是现代奥运会的第十一届,希特勒希望通过这场盛大的体育赛事,在全世界面前将自己包装成和平开明的政治家。
时人被纳粹的烟雾弹所迷惑,很多人认为战争离我们很远,所以在柏林筹备奥运会期间,国际奥委会就在物色下一届奥运会的举办地。当时包括意大利罗马、加拿大多伦多、芬兰赫尔辛基、英国伦敦、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等14个城市参选。在“展示日本世界级的体育水平,激励国民体育事业”的口号中,1931年6月28日,东京市议会通过了关于申办奥运会的决议,经过长期讨论准备,第二年大日本体育协会也向国际奥组委提交了申请。
我们都知道现代奥运会的是欧美人创办的,1894年6月16日在皮埃尔·德·顾拜旦的不懈努力下,20个国家代表在法国巴黎举行了了第一届“重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国际会议”。会上大家达成了一致共识,两年后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希腊雅典举行。事实上,直到1940年之前,奥运会也从来没有离开过欧美,日本虽然发展很快,但比不上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强国。再说日本远在亚欧大陆东方,让欧美运动员舟车劳顿赶往日本,想必高傲自大的他们也不会乐意。
但,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日本需要这样一个机会,将自己打成焦点吸引全世界的注意。俗话说,朝中有人好说话。1909年,在法国驻日大使的帮助下,日本著名教育家和武道家嘉纳治五郎加入了国际奥委会,他也是国际奥委会第一位亚洲成员。此次祖国在申奥,嘉纳治五郎自然要不遗余力地为东京奔走呼号而上票。但形势并不乐观,首先意大利这一关就过不了,罗马是文明古城,欧洲人对其有很深的感情,相对于万里之外的日本,显然它更合适。所以要想申奥成功就先得把罗马扳倒。当时的意大利统治者是墨索里尼,就是那个在全世界率先举起法西斯大旗的战争犯子。
而面对这样强大的对手,嘉纳治五郎竟然也有办法。他在1933年11月提出了游说意大利政府放弃申奥的想法。这个看似异想天开的计划竟然成功了,在日本驻意大使杉村阳太郎的帮助下,墨索里尼同意退出。无利不起早,很快全世界就明白了原因:1935年10月意大利法西斯武装入侵东北非国家埃塞俄比亚时,日本公开表示了对意大利的支持。不管何种方式,最强大的对手已经出局。
这样的政治交换全世界都心知肚明,尽管奥林匹克的精神是体育与政治无关,但即便是在远离战争的当代都无法做到,更不要说法西斯势力抬头,帝国主义矛盾尖锐的二战前了。纯粹的体育精神也只能是乌托邦时式的理想化状态。
搞定了罗马后,东京胜算明显提高,但出人意料的是,英国伦敦又提交了申请。英国在欧洲的地位比意大利更牛,伦敦的威胁比罗马更大。关键时刻,又是日本驻意大使杉村阳太郎站了出来,他故技重施找到国际奥委会英国代表谈判,甚至找到伦敦市长交涉。最终,英国政府不想使日英关系复杂也卖个人情,顺水推舟放弃了申奥。
外交上,杉村阳太郎搞定了罗马伦敦两个强大的对手,体育上,嘉纳治五郎也用“日本将更好地证明奥运精神的普世价值”搞定了国际奥委会拉图尔主席。1936年拉图尔还亲自到达东京考察访问,主观上开始倾向日本。
经过前期的众多铺垫,1936年7月19日在第十一届柏林奥运会开幕前夕,数番发言和多轮角逐后,最终东京以37票比26票,战胜芬兰赫尔辛基取得1940年第12届夏季奥运会的举办权,时间是1940年9月21日-10月6日。
可以看出,东京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没有放弃,经过政治家们多方面的谈判斡旋,终于笑到了最后。那么如此得之不易的机会,为何要放弃呢?请听彼岸下回为您讲解。
下:
如果一切正常,这将是日本首次举办奥运会!日本政府也将其视为国际上对自己国家发展建设的认可,所以多家报纸在头版头条大幅报道这一事件,消息传到国内日本举国欢腾。许多东京百姓听到报道后,自发走上街头游行高呼,当局甚至安排3架小型飞机在首都上空散播庆祝宣传单,据称至少有20万份印有“祝!纪元二六零零年,东京奥运会召开决定”字样的传单被投放。东京全城是一片沸腾,大家都洋溢在喜悦的气氛中。
至于纪元2600年的说法需要这样计算:1940年是日本神武纪元2600年,2600年—1940年=660年。根据《日本书纪》记载:公元前660年,神武天皇在大和橿(jiang,音同僵)原宫即位。该年被认为是日本纪元元年,这种纪年方法一直持续到二战时期。按照宣传本意,日本将用举办奥运会纪念这个特殊的年份,结果“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个日期竟成为后来停办的借口。
1936年取得主办权后,就要着手准备各项事务了,相对于国际舞台上为拉票而奔走呼号来说,国内筹备应该比较轻松,但问题就出在这:右翼势力和军队少壮派的权力越来越大。
早在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关东军就在东北柳条湖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开始局部侵略我国东三省。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使得大好河山直接落入日寇的手中。得来全不费工夫,尝到甜头的日军少壮派开始酝酿更大规模的侵略活动。1936年,东京虽然在体育上的获选,并没有改变日本在军事上的扩张。1937年7月7日蓄谋已久的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开启全面侵华的进程,其间东亚、东南亚、东北亚等地都受到铁蹄的践踏。
随着侵华战争的全面爆发和国家总动员法的实施,日本国内的各类资源都慢慢转向军用,以满足日军对外扩张的需要。奥运会虽然能带来巨大的潜在利益,提升日本形象,但也需要大量资源和精力投入,右翼势力和军部当然不想这么多。政友会议员河野一郎甚至还在1937年3月公开表示应返还奥运主办权。而东京奥组委的成员也鱼龙混杂,除了支持举办的体育界人士外,还有许多政客和军方官员。
内部不团结,外部也不安定。随着德日意已经结成了事实上的邪恶轴心同盟,法西斯在全世界展开侵略,以中国为代表的许多国家纷纷抗议日本,要求奥委会剥夺其举办第十二届奥运会的权利。日本奥组委当然不干了,好容易争取来的机会,岂能就此放弃!
危急时刻,曾经为争取举办权而努力的那帮人又挺身而出。嘉纳治五郎呼吁日本政府应该全权负责奥运会筹办,而不是交给体育协会。杉村阳太郎主张改造外苑体育场的提案也被日本内务省神社局以侵扰明治神宫安宁的理由否定。
国际奥组委了解到日本的混乱情况后,开始考虑是否换地。1938年国际奥委会在埃及开罗举行会议专门讨论东京奥运会,在嘉纳治五郎的努力和保证下,奥委会最终决定暂定先不取消其资格,而是观望局势后再行定夺。但由于其他国家反对的呼声过高,奥委会主席拉图尔也留了后手:将曾在“决赛圈”的争夺中落选的芬兰首都赫尔辛基提上来,随时作为候补城市替代日本东京。
就在开罗会议后,嘉纳治五郎在回国路上感染肺炎去世,这对东京奥运会来说不是一个好兆头。虽然日本奥组委艰难地留住了机会,国内却传来“神助攻”。军方放出消息:要用一场盛大的军事演习纪念神武纪2600年,所以东京将无法举办奥运会。
与日本体育人士竭力争取相反,当时的军方充斥着狂热的年轻少壮派,疯狂对外侵略是他们的主导思想。而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举办奥运会对他们来说,简直太浪费资源。有那些钢材,还不如多造几艘战舰。在当时背景下,体育也只能让位于政治了。1938年6月,在军部的军事演习等多重压力下,内阁总理大臣近卫文麿(音mo,同抹)在内阁会议中发布限除战争以外物资使用的命令。这条命令在事实上宣布了东京奥运会的流产,一个月后的7月14日东京奥组委向国际奥委会返还了主办权。
际奥委会迅速启动备选方案,宣布温和凉爽的赫尔辛基将举办1940年奥运会。第12届夏季奥运会注定命途多舛,就在赫尔辛基“临危受命”准备加班加点大干一场时,苏联人打了过来。亚洲的日本发动侵略后,轴心盟友希特勒也撕下伪装面具,于1939年9月1日闪击波兰拉开欧洲战场序幕,随即纳粹坦克席卷整个欧洲大陆。希特勒在整个欧洲扩张的野心已经昭然若揭,东欧的大国苏联不得不防。虽然当时北欧的芬兰还未卷入二战,但苏联认为他有投靠纳粹的倾向,为避免自己的邻居沦为纳粹帮凶,苏联一直在谈判、威胁芬兰政府就范。其实苏芬矛盾冲突由来已久,两国国土接壤,苏联第二大城市列宁格勒距离边境线较近,苏联政府一直将芬兰视为假想敌。谈判未果后,1939年11月30日苏联发动进攻芬兰的冬季战争,战争一直持续到次年的3月,最终在付出了37万人伤亡后,苏联惨胜。
在战争的影响下,芬兰人保家卫国尚且相当困难,哪里还有精力负责奥运会?最终经过相关项目评估,1940年1月1日赫尔辛基也放弃了这次奥运会。1940年也是二战全面爆发的时期,德国意大利在欧洲,日本在亚洲疯狂发动侵略战争,而奥运会虽然被寄予厚望,但终究无法阻挡政治和战火。至此,第12届夏季奥林匹克奥运会被彻底停办。
奥林匹克运动会最早是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人举办,现代奥运会则是在顾拜旦的倡议下于1896年首次举办,从此4年一届顺延。2020年是第31届,抛开被推迟的此次,共有3届奥运会停办。除去今天说的1940年第12届,还有1916年第6届和1944年的第13届。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各帝国主义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其矛盾纷繁复杂。1912年的欧洲大陆火药味已相当浓厚,顾拜旦希望用体育比赛来转移德国人的军事注意力,所以选定柏林举办1916年奥运会。但他显然是高估了奥运会止战的能力,柏林人竟然将会标设计成驾驶战车的壮汉!1914年一战爆发后,国际奥委会最终取消了第6届奥运会。
而1944年第13届奥运会原定英国伦敦,虽然纳粹当时已显露败势,但二战仍未结束。最终这届奥运会也夭折在战火中。从历史上看,停办的3届奥运会都是受战争影响。枪炮已经多次阻止人类“更快、更高、更强”。
再说1940年奥运会被军方停办后,日本很多国民尤其是体育界人士都非常痛心,数年中做出的努力和政治交换全部打了水漂,甚至大功臣嘉纳治五郎也病死在回国途中。但整个日本已经被强行绑在了军国主义的战车上,根本轮不到体育界的发言。经过几年战争,日本最终战败,而军国主义和右翼势力被清算。经过战后几十年的恢复发展,日本当局又申请并成功举办了1964年的第18届奥运会,算是在20年后圆了当年的梦想。
今年虽没有战争,但突然爆发的疫情又打乱了计划。这样一来,东京已经两次受不可抗力因素影响举办了,大有“奥运绝缘体”的意味。甚至有人称,东京已经陷入举办奥运会的魔咒中。
但话说回来,体育不分国界,在全球疫情肆虐下,还是希望能够尽快控制住病毒。然后各国体育健儿齐聚东京,共同用一场激烈精彩的比赛来提振全球士气。
毕竟,团结一致向前看,才是发展之道。
扫描下方,可添加彼岸微信
解密尘封已久的案件
揭开迷雾之后的真相
长按扫码关注
排版 | 卓
图源 | 网络 侵删
阅读原文收听更多节目 点个好看 一夜好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