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曾哥看完B站宣传片《后浪》之后,写了一篇文章看完B站后浪,说点不一样的!
这篇文章的重点在于,想要过上《后浪》中那种生活,买自己喜欢的电子设备;有空闲的时间去参加各种展览;还有出国旅行,去看更大的世界。
很多时候,我们常常会误以为,学习是自己一个人的事情,什么事情,都必须靠「内部驱动」,才能长久地做下去,效果也才会更好。
就拿学习来说吧,曾哥小学、初中都是在农村读的,不是说所有的老师都不好。
但确实有不少老师,照本宣科,加上自己能力实在是有限,讲的知识点,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
更可况,曾哥之前只是因为数学不好,就被老师当众拿课本狠狠地敲头;加上周围都是农村子弟,很多人看不到读书的好处,家长也不重视,学习气氛,更是无从谈起。
再加上家里实在是太穷,当别人在讲究什么营养均衡,什么多补充蛋白质,多喝牛奶,少喝粥,不吃糖分。
所有的这些,我老妈完全没有概念,毕竟赚钱来养家糊口,已经占据她太多注意力了。
所以,很多人之所以读书读不下去,早早辍学,真不能全部归咎于他。
那些认定学习是个人的事情,只要自己足够努力,就能至少考个211大学,持有这种想法的人,往往会陷入「公平世界谬误」之中。
无可自拔。
所谓的公平世界假设谬误,就是认定这个世界,是公平的,好人就会受到嘉奖,坏人就会得到应有的惩罚。
所以,当他们听到有人被强奸,往往不会去谴责加害人,而是反过来,去指责受害人。
每当看到有人说什么,穷人家的孩子,不够努力,只要努努力,就什么事情就能做成。
我都很想把这个思维谬误,甩给他们看,好让他们醒醒,不要动不动就站在道德高地上,随意指责别人。
因为曾哥知道,任何事情,都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所以,我非常清楚的知道,那些家庭不好的大学生,他们好不容易考上一所大学,中间,需要付出比其他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可是,即使他们好不容易上了大学,不管是二本,还是三本,很快就会发现,大学不少老师,讲课极其乏味,枯燥。
学生刚进去是一个又一个新鲜的葡萄,等他们上完课,个个成为了葡萄干。
都说屁股决定脑袋,大学老师之所以如此,真正的原因,就是教不好你们,对他们来说,影响微乎其微。
他们真正在乎的是什么?
是职称的评定,是学术论文的发表,是人际关系的处理以及维护,至于你们的学习,排在第四吧。
学校越差,这样的老师就越多,这样的老师越多,学生就会越以为,读书没有用,越会本末倒置,去混什么学生会,去学生会搞官僚主义作风。
以前,因为没有什么在线学习视频,学生在没有对比之前,确实也很难发现,同样都是老师,为什么差距就这么巨大呢?
后来,自从有了网易公开课、B站、中国慕课网,这些在线学习网站之后,我们就能借助小小的屏幕,看到各所名牌大学所开设的公开课课程。
学习固然很重要,但在开始学习之前,选择对的老师,选择对的入门课程,决定了你今后的成败。
曾哥之前看《红楼梦》,老是看不下去,总觉人物过多,而且现在都21世纪了,看了又有什么用呢?
后来,看了欧丽娟老师讲解的《红楼梦》课程,兴趣大门,才被完全打开,我不仅把她所有视频给看了,而且还啃完原著,受益终身。
同样的,因为之前推荐过陈宝国老师的《普通心理学》公开课,有粉丝看完之后,对心理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她还去看我之前推荐的心理学入门书籍。
等她全部看完之后,就励志要考北师大心理学的研究生。
还有,之前曾哥也推荐过罗翔老师在B站,开设的课程,有粉丝去看了之后,发现对法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他利用下班回家的空闲时间,一集一集啃,一集一集看,希望能考个在职法律研究生。
我相信,中国有太多的年轻人,有太多的后浪,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他们不能去到更好的大学,或者说,在高考中,败下阵来。
但只要你愿意,你手头上,真的握有选择。
网络上有那么多高质量的公开课,静下心来选一门,然后用心把它给认真看完 ,如果觉得还不满足,可以把讲课老师,推荐的书籍、课程,给一一买回来,详加阅读。
相信我,只要你能坚持下去,不用半年的时间,你对这个学科的认知,一定会上个大台阶。
但能这样做的人,实在是太少太少了。
因为啥?
因为绝大多数人,只会抱怨,抱怨自己上了一所不好的大学;遇人不淑,遇到了糟糕透顶的老师;遇到了一群傻逼舍友。
不是找朋友抱怨,就是在朋友圈里抱怨。
抱怨完之后,该打游戏,继续打游戏,该叫外卖 ,继续叫外卖,把眼睛闭起来,就可以把所有问题,视而不见了。
抱怨除了会让人,印证自我实现预言之外,没有任何好处。
也就是说,你经常抱怨的事情,非但不会有任何改善的可能性,而且还会增加它们成为现实的可能性。
真正能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就是行动,行动,再行动。
觉得学校不好,要么准备考研,要么早点出去实习;
觉得老师不好,自学是最好的选择,网上有那么多和罗翔类似的老师,要懂得珍惜;
觉得舍友傻逼,那就主动去结交别的好友,主动结交的朋友,主动打造的朋友圈,比不得不相处的所谓舍友,感情更深,更牢固。
传播学有一个名为「知识沟」的理论,指的是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新信息极速喷涌而出,人人都能通过手机获取新信息,这看似缩小了人与人之间知识的差距。
但实则不然。
因为信息有好坏之分,有些人获得高质量的信息,而有些人则获得垃圾的信息,短时间,看不出差距,久而久之,会有天壤之别。
同一名学生,好的老师和不好的老师,教出来的,肯定不一样。
我们这些后浪,确实没有选择去浪的权利。
但我们有选择高质量信息,选择好老师的权利,要时时刻刻,握紧这难能可能的权利。
这是曾少最近写的干货:
3个重要提醒
B站绝对是个好东西!
看完B站后浪,说点不一样的!
给现在那些低学历的年轻人一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