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少年维特的烦恼读后感100字
日期:2020-05-03 23:3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少年维特的烦恼读后感100字

  《少年维特的烦恼》是一本由[德] 歌德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6.00元,页数:16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少年维特的烦恼》精选点评

  ●中文的文笔已经很高超了,但还是限于翻译而无法舒展,德语不会,无法评价本身的文学价值情绪表达的很浓烈故事性实在无趣

  ●「我又是多么羡慕你的精神失常知觉紊乱呵!你满怀着希望到野外来,为你的女王采摘鲜花,在冬天里。」真好,一想起我们人类潜藏着像维特一般丰沛纯情如诗的情感热血便涌满了

  ●为而死,是极为幸福的。

  ●似懂非懂吧。我的烦恼又并非如此

  ●2.坏脾气的人剥夺别人心产生快乐,便是最大的罪恶。 1.不要让想象力恣意在痛苦回忆纠缠中,放过自己,全心投入下。 3.一个人受到外界影响而产生了想法走向偏执 就和重病走向死亡的人同样道理 无法改变

  ●真正的青年之歌,对青春期的刻画极其诗意深刻

  ●感情过度消耗悲剧

  ●前面不及后面好,有些浮华,少年不知愁滋味,斧凿痕迹有些明显。不过,25岁作,不失为优秀作品。很好奇的事,维特,于连弗雷德里克,拉斯蒂涅,乃至巴尔扎克福楼拜咋都觉得人妻好呢?握草真有那么有味道吗?

  ●书信小说。 维特的感情太激烈了。对于有男朋友或者丈夫女人,应该避免过多交往,以防陷得太深。

  ●为了爱情而自杀的年轻人啊,不仅仅是爱情,还有那些不理解你的人,没有什么快乐了。

  《少年维特的烦恼》读后感(一):一点看法

  都说是经典,但我没觉得有多好看也许是我已经不再年少原因。维特太敏感了,我深感同情,因为有时候我也会这样感伤失去东西,或者陷入想得而得不到的痛苦之中,但我毕竟已经过了把敏感当做宝石阶段,人不能只在自己的理想天空荡,总要落地去和现实抗争,妥协。不然后果可能就是像维特这样自杀,或者疯掉。由此我想到人不能太孤独,太自我,这样容易偏激,每个人关注自我的同时也要分一些注意力给他人,要能容纳另一种可能性。 维特的爱情很打动人,但是他一直没有勇气作出选择,他作为后到的“第三者”,是不可能谁都不伤害就娶到一个有夫之妇的,要么他完全不顾伦理道德说服绿蒂跟他私奔,要么想办法阿尔伯特跟绿蒂离婚三角恋,必有一伤,实际往往是三个人都受伤,没有完美解决方案

  维特的悲剧是他的个性遭遇共同造成的,主要在于个性。这个世界让他这么不惯,而他自己也没有能力创造一个他自己能看惯的世界,诗人的感伤往往就源于这种无奈,因为他不想妥协。想到这里,我能理解为何艺术往往都很偏激了,艺术和理智是两回事,我敬佩这种偏激,有时候自己也很偏激,但我还是尽量保持理智,尽管理智有时候显得自私和冷酷,但未必不能包含一些善意在内,所以维特的价值观我不是很赞同。

  之前看到知乎上有懂哲学的网友说,歌德作为一个文学家,哺育了后面好几代的德国哲学家,特别是尼采,想读懂尼采,要先读懂歌德。读完本书,我大概知道点了,也许尼采会很喜欢维特,他们的结局还有点类似,一个自杀,一个疯掉。如果早几年看,我也会很喜欢。但是现在的我的态度是这样的:即使真觉得人生没有出路,也要去反抗,去战斗,哪怕当个积极的悲观主义者。

  《少年维特的烦恼》读后感(二):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如雷贯耳的杰作,读的第一部歌德的作品。虽然篇幅不大,但是故事很完整,主人公刻画得很成功。他的思想、心理和行为的转变最耐人寻味。一个涉世未深的少年,他是无忧无虑、天真烂漫、单纯无邪的,像一张洁白的画纸,充满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在他眼里世间万物都是美好纯洁的,天气永远都是阳光明媚、晴空万里的。这是由他接触的事物和他的生活环境决定的,而最主要的是由他纯净的思想和质朴的心态决定的。 曾经在网上看到这样的文章,说“孩子,你要珍惜你的学生时期,当你结束学业、走向社会,你将离开那个天堂,步入尘世”。当少年长大,步入社会,他豁然发现,原来世事这么复杂和艰辛,爱情不都是甜蜜,也有苦涩。面对着阶级的歧视,仕途的险恶,爱情的落空,如天使般的少年被这些烦恼不断地折磨羁绊,思想和心理也逐渐蜕变,最终走上了自绝于人世之路。 爱情这个人类恒古不变、无法破解的潘多拉魔盒,变着花样地折磨着世上的善男女。想必每个人都受过它的诱惑和磨砺,有的受到眷顾,得到幸福;有的受到抛弃,得到痛苦。伟大之如歌德,也难逃此劫,他自己也被爱情困扰了许久。 维特在无法得到爱情的情况下,自我不能正确处理,失去理智,失去生的信念,走上绝路,可谓刚烈冲动、偏狭愚钝。这种极端的爱情观是危害剧烈的,也往往是这个年龄少年所易于产生的。歌德用这个烟花似的悲剧爱情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讴歌可歌可泣的爱情,鞭挞世俗社会的弊症,呼吁社会对青少年的关爱和保护,还是对少年成长烦恼的理性思辨。 总之,故事很精彩,结局发人深省。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少年维特的烦恼》读后感(三):不理解维特的人应该都没有痴狂过

  这本小书是以书信方式展现了维特的爱情悲剧,同时这也是歌德的爱情生活写照,他但也曾为爱疯狂,并屡次想要自杀过。

  维特,是一个与众不同,和社会大部分人物格格不入的人。他热爱自然,认为艺术源于自然,并反感庸俗的仕途和那些顽固不化的老贵族,他深刻理解那些为爱而自杀的人,认为人就是要为痴狂而丧失理智,人之常情,这一点我深表同意,只是像绿蒂未婚夫之流的正常人永远也无法理解,怎么会如此极端,我觉得是因为他未曾痴狂过,未曾深深爱过她。

  因为维特喜欢小孩子,觉得只有他们才和自己的心很接近,所以才会爱上同样纯洁的绿蒂,并为之疯狂丧失理智,像个幸福的疯子,眼里只有她而无他物。小说里还讲到一个也曾疯狂爱过她的疯子,因为遭到拒绝而精神失常,可在维特眼里这个疯子却如此幸福,要比那些精神正常的普通人幸福得多。另外还有一个深爱自己主人的农民,因爱的太深,而杀死主人想要嫁的新长工,维特非常震惊也非常同情他,极力为他游说觉得他是无罪的,是爱惹的祸。这2个情节都加速了维特想要寻死的念头。在被绿蒂明确表示不要再单独相见后,痛不欲生,用了她亲手给他的手枪结束了生命,只希望和他来世再见!

  关于自杀是不是懦弱的,我倒是同意维特的观点,也许这也是一种反抗现状的一种形式罢了。时间到底医不医得好内心的创伤?苟且的活着到底有没有意义?一个患了热死证的人就不会被埋怨她没有等到医术能医好她的那一天才死去,一个内心极度忧伤的人就会被认为懦弱到等不到时间来医好她的伤口!

  这世上有多轰烈的爱情,就有多惨烈的人生!想要长久的婚姻,就只能爱的平淡一些。

  《少年维特的烦恼》读后感(四):前半部分有多明媚,后半部分就有多压抑

  本书主要是书信体。维特写给一个叫威廉的朋友的信,前后持续了两年。开篇便是维特离开了家,到一个城外的山庄居住,他喜欢这片自然的土地,沉迷于景色,甚至忘了画画。他对人友善、真诚、乐于助人。不管人或事物,他都能发现很多细腻的美好,并且有着自己的思考。就这样适应着新的平静的生活。直到一次舞会遇到绿蒂,整个人像被摄魂一般爱上了她。可这个姑娘已有未婚夫,但维特依然控制不住内心的爱,纵使未婚夫归来,维特也很喜欢和敬佩未婚夫,却依然无法改变对绿蒂的爱。

  直到已快迷失,便接受了威廉的建议去讨个事做。所跟着谋事的公使,其做作、自大、咬文嚼字的作为维特并不喜欢,后来维特与某公爵交往较好时,发现此地人对他的阶层很是鄙视,工作不顺加之人际不畅,他怒而辞职,回去奔向想念已久的绿蒂,虽然她已在这段时间内结婚。

  回去后,维特的频繁出现便影响了绿蒂和丈夫阿尔伯特的生活。维特自己也很苦恼,求而不得太久,慢慢地由失望而绝望,整个精神也不太正常,最后终于自杀……

  夜半读此书,真是越读越压抑……刚读的时候划了好些句子,有点像《平凡的世界》引导和鼓励年轻人一样,很多句子让我感受到力量,感受到维特对这个世界的爱,对自然的向往,对自由的追求,与自己内心的对话,以及对那个姑娘的无限热爱……不仅有情感,还有哲理。但自从跟着公使做事受挫以后,整个人就变了,越来越压抑,思想越来越走极端……后来甚至多次合书不敢看下去,深怕这种纠结、矛盾、挣扎、痛苦、阴暗的心理影响了自己的生活……随着作者的记录,我接触到了一个人逐渐走向死亡的心理,缓慢的、挣扎的,太容易被带动……还好最后还有个“编者致读者”的部分,作者跳出这些书信,从旁观的角度写事情的发展、绿蒂的心理,让我也从维特的心理逐渐走了出来。

  维特还很年轻,他是一个理想化的孩子,还不够成熟,遇到认为不对的事、不喜欢的人,他就会表现出来,甚至与人争辩。但他对人真诚有礼,心怀善意,会照顾孩子,会给穷人硬币,对大多数人的评价都是从好的一方面出发,他不过就是一个善良、真诚、细腻、敏感、有冲劲又有冲动的年轻人。对爱情有热望,但也很偏执,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用他在认识绿蒂以前的信里的想法来看,他借由其他人的故事表示,他也不想控制自己的这种情感。

  绿蒂这个人通过维特的评价,应该是活泼、可爱、纯净、善良的姑娘,很有大姐的样子,照顾着一群弟弟妹妹,在聚会上停电时能够给大家聚起来调动气氛玩游戏,能很有爱心地去看望和陪伴行将就木的老人……她对维特的情感始终很克制,直到最后一次见面时发生接吻的行为,随后也很后悔……但是对这个姑娘,我却是越读越生气,用现在的话说,这不就是绿茶婊吗……装作对维特的情感不闻不问,任随其发展而不制止,享受着被两个男人同时爱着,在结婚之后甚至还与维特亲吻……最后因为怕丈夫责骂而不敢告诉丈夫自己对维特可能自杀的预感……

  看了后面的译者后记,大概了解成书的背景,虽然它在思想的启蒙、潮流的带动、平等的意义、社会阶层的批判、社会现实的描述等方面有着不俗的成绩,尤其是现在我看来,也能感受到这样的力量。不过对于书里描述的这份偏执的感情,我可能还是没办法接受……

  或许维特的死,也是对这样感情的最好结果。

  有时我会觉得,维特这样纯粹的思想也没有什么错,他是那么直接而坦荡地表达着自己对万事万物的感受……是不是自己已不再年轻,接受了社会和世俗的观念,才对他的有些想法无法理解?但我也觉得,做人总没有办法太绝对和太纯粹的,毕竟事情还有很多面,当你太纯粹地认定自己的想法,其实就是偏执地忽略了事情的其他方面。年轻人要有热情和冲劲,但也要用对地方,成熟的人,是考虑更多的方面、考虑更多的后果,更在意其他人的感受,至少不能意气用事给其他人带来痛苦。

  做人呐,不能太理想、太纯粹、太偏执,也要学着成熟一点。

  大概我还不够成熟,但也要带着书里前半段的哲理箴言,明媚地努力!

  《少年维特的烦恼》读后感(五):我可能没有读懂它

  闲谈。 ——2019-03-29

  对作者歌德,我是怀着敬畏之心的。但价值观不同,恕不能苟同。

  本书的形式,很新颖。以书信体的方式让我们与主人公开展直接的精神交流,让我们体会他的感受,感受他的遭遇,与维特产生共情。

  本书的情节,恕我不能理解。我不明白在珍贵的爱情面前,伦理道德应该摆在何处。我的人生阅历告诉我,人生在世,不能事事都为自己。当阿尔伯特在意维特和绿蒂的亲近时,他应该默默走开地,可是他选择的却是,用阿尔伯特的枪了结自己,他没有考虑过这会给阿尔伯特带来怎样的精神压力,这是十分自私的行为。而绿蒂,说真的,在当代应该是绿茶,享受着两个人给她带来的优越和欢愉,一方面不舍阿尔伯特带来的安全感,一方面又不舍维特带来的精神上的共鸣,在两人之间她又起着调度作用,期待两个人都不要离开他。我还真的是心疼阿尔伯特呢。

  本书背后的意义,可能是对封建的反抗与讽喻,但是若是寄托在这样的情节上,恕我不能理解。难道让所有青年奔走相告“初恋是伟大的,爱情是至上的”,这样就是好的吗?

  如常,下面是书中触动我的文字:

  1、人们要是不这么没完没了地运用想象力去唤起昔日痛苦的回忆——上帝才知道为什么把人造成这个样子——而是多考虑考虑如何挨过眼前的话,人间的痛苦本来就会少一些的。

  2、我自己也把我这颗心当作一个生病的孩子,对其有求必应。

  3、我尝尝看见人的创造力和洞察力都受到局限;我常常看见人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满足某些需要,而这些需要除去延长我们可怜的生存,本身又毫无任何目的。

  4、每当我心烦意的时候,只要看见这样一个心平气和的人,我便可安定下来。这种人乐天知命,过一天是一天,看见树叶落时,只会想“冬天快到啦”,除此就别无思虑。

  5、通过她情人的青眼去看她,岂不更好。她要真来到我面前,也许就不再如我眼下想象的样子,我又何必破坏这美的形象呢?

  6、自此,日月星辰尽可以安安静静地升起又落下,我却再也分不清白天和黑夜,周围的整个世界全给抛到了脑后。

  7、我们人呵,常常抱怨好日子如此少,坏日子如此多;依我想来,这种抱怨多半都没有道理。只要我们总是心胸开阔,享受上帝每天赏赐给我们的欢乐,那么,我们也会有足够的力量承担一旦到来的痛苦。

  8、我们应该每天对自己讲:你只能对朋友做一件事,即让他们获得快乐,使他们更加幸福,并同他们一起分享这幸福。

  9、某些行为无论如何都是罪过,不管它出于什么动机。

  10、一切杰出的人,一切能完成伟大的、看似不可能的事业的人,他们从来都是给世人骂成酒鬼和疯子的。

  11、人生来都有其局限,他们能经受乐、苦、痛到一定的限度;一过这个限度,他们就完啦。我们不应该称一个还寒热病死去的人为胆小鬼,也很难称自杀者是懦夫。

  12、我们总乐于接受第一个印象,人生来如此,即使最荒诞离奇的事,你都能叫他信以为真,并且一下子记牢的。

  13、生活就是这样;而我也不抱怨,生命之花只是过眼烟云而已!多少花朵凋零了,连一点痕迹也不曾留下!能结果的何其少,果实能成熟的就更少了!不过,尽管如此,世间仍存在足够的果实;难道,我们能轻视这些已成熟的果实,对它不闻不问,不去享受它们,任它们白白腐烂掉吗?

  14、的确,我们生来就爱拿自己和其他人反反复复比较;所以,我们是幸福或是不幸,全取决于我们与之相比的是些什么人;所以,最大最大的危险,就莫过于孤身独处了。我们的脑子生就是朝上想的,加之受到诗里的幻境的激发,常常臆造出一些地位无比优越于我们的人来。不仅如此,我们还把自己所有的以及所欠缺的品质全加在他身上,外搭着某种心满意足。这样,一个幸福的人就完成了,只不过是我们自己的创造而已。

  15、在这种情况下,谁是第一号人物呢?我认为是那个眼光超过常人、有足够的魄力和心计把别人的力量与热情全动员起来实现自己计划的人。

  16、内心的平静确是一件珍宝,简直就是欢乐本身。

  17、殊不知我的心才是我唯一的骄傲,才是我的一切力量、一切幸福、一切痛苦以及一切一切的唯一源泉!唉,我知道的东西谁都可以知道;而我的心却为我所独有。

  18、唉,我不过是个漂泊者,是个在地球上来去匆匆的过客!难道你们就不是么?

  19、我还从未看见她的嘴唇如此迷人过,它们微微翕动着,恰似正在吸吮那清泉般从钢琴中涌流出来的一串串妙音;同时,从她的玉口中,也发出神奇的回响。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少年维特的烦恼读后感1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