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改变者》是一部由路易·西霍尤斯执导,阿诺·施瓦辛格 / James Wilks / Patrik Baboumian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游戏改变者》影评(一):不知道这片背后是谁给投的钱
这片的存在就是提醒观众,看纪录片千万不能全信。放弃纪录片都是本着开化心智的目的追求真理的知识传递者这种印象吧。
纪录片照样会说谎,有时出于错误的观念,大多数时候是为了迎合某种利益,隐瞒知识的全部内容,让人们看到他们筛选并包装后的已经残疾的片面观点,并用精心策划的游说手段,无意或绝大多数时候故意地欺骗大多数无知观众。
《游戏改变者》影评(二):很好的教育片
看了澳大利亚首映。不知道为什么成龙参与制片的片子为什么在华语圈没有一点宣传。客观就观影体验来说稍微有点散乱,因为等完字幕以后的卡梅隆老爷子和运动员们的个人访谈很长(二十分钟以上)而且跟正片有数秒画面是重复的。但是影片内容的教育意义、逻辑联系以及煽情点、笑点和爆点都可以说把握得恰到好处。但是因为这片子会颠覆全球上万亿美元行业的发展,必然从各个层面受到抵制。影片中也提到和抵制香烟一样,这事需要几十年两三代人的努力。你我能做的,只是从自己开始一点点的改变,当时代来临时不要站在对立面。
《游戏改变者》影评(三):片子大概讲这些内容
1 素食不会导致营养不良。有一些高水平运动员素食之后成绩有提高
2 肉食的问题不仅仅是脂肪和胆固醇,动物蛋白本身就和心血管疾病有相关
4 肉食的喜好是宣传导致的
:片子里还做了一个小实验,关于饮食与男性勃起的关系,结果令人掉下巴。
在现阶段 根据他的结论 这只适合于那种对身体进行严格监控并且拥有专业营养师的运动员
对于普通人来说既做不到严格监控身体指标 也没有专业营养师的水平
盲目尝试结果可能是长期吃素导致营养不良而不自知 对于普通人来讲 这片子科普意义远大于指导意义
另外片子里那句牛吃草也那么壮 印象很深 这句话看似有些道理但是很无理
我去查了牛的寿命只有30年 牛吃草虽然很壮但是他们只能活30年 这同样是一句很无理但是能反驳那个观点的话
不过这个电影让我想到了小说里几十几百年后 假如地球上的动物饲养成本极高 普通人类只能吃蔬菜、营养素和合成肉的时代。。。
《游戏改变者》影评(五):《游戏改变者》其实是素实倡导者
《游戏改变者》其实是素实倡导者
The.Game.Changers,看这个片名,应该是一名商业动作片才对,原来它是一部纪录片。影片用从科学角度较为深入地研究、讲解为什么要素食,素食有什么好处,肉都有什么不好处,用名人实例和实据来展示,目的就是倡导素食。讲得很在道理、很有说服力,没有什么漏洞。看完后,我决定从一位肉食者转变为素食者。
第二天睡醒后,发觉当然的决定是冲动了。原来凡是有一定影响的决定最好不要马上决定,很可能那只是一时的冲动,大家都说要冷静,那什么是冷静呢?怎么冷静呢?扭过头来、深呼吸几下、闭眼想一想,这样能不能做到冷静呢?好象没那么简单。
为了说明某一个观点是正确的,可以找到大量的实例,大量的数据、各种各样的道理来进行陈述,但同一观点,站在对立的位置是同样可以找到实例、数据和道题的。素食有好处、肉食有害处,但素食有不足、肉食也有其需要性。目前的我观点是:从进化角度来说,人是杂食动物,应该是素食为主,肉食为辅,从世界环保、资源角度来说,素食确实有其必要性,只是现代社会物质丰盛,从自然人的素主肉辅变成了肉主素辅,那什么会变成这样呢?是进化的结果吗?是合理的必然性吗?不是的,是因为欲望放纵、认知缺失、社会文化影响、商业推动等等一系列原因交叉、纠缠、时间沉积的结果。
扯得远了,影片个人觉得成年都应该看一下,多少会影响你的饮食习惯,我认为那会有好处的。
——————————————————penss 20191009
《游戏改变者》影评(六):走近伪科学
看完了《The Game Changers》,真的是糟点满满,让我们一起来走近伪科学……
一个受伤的搏击运动员康复的过程中进行了饮食方面的研究,发现吃全素好牛逼啊,然后吃了两个月,受伤前他战绳锻炼的纪录是8分钟,现在他坚持了一个小时,连汗都没怎么出,并声称他还能继续……耐力提高了6倍不止。继续吃全素他可能就变超人了呢。
影片接下来举了很多顶尖的运动员也吃全素的例子。我的问题是,如果吃全素和取得好成绩有因果关系,那为什么不是全体顶尖运动员都吃全素,还用你们这么费力地去挑例子吗?
影片还举了罗马角斗士的例子,说他们那么强壮,你猜他们吃啥,对啦,他们吃素!我去翻了翻相关的文章,发现角斗士吃大量碳水是为了增加脂肪(更不容易被砍死)而非变得更强壮。
甚至说到了人类这个物种就不适合吃肉,我们的祖先就吃素的呀……那男打猎女采集干嘛呢,都采集不就行了,人类要不是发明了造火术,吃上了熟肉,会有人类今天?
后面就更扯了,找了三个男大学生(对你没看错,就三个人)做“实验”,第一天吃的饭里有肉,第二天吃的饭里没有肉,对比之下,第二天晚上勃起硬度和时长都有了飞越的进步。影片里的医生自己都说,这个理论还没有得到科学论证,但很高兴看到这样的结果。没论证你在这忽悠谁呢?
后面有个大哥居然在影片里说大猩猩可以2秒就撂掉你,可它们吃啥呢?我靠,那你猜狮子弄死你用几秒,你再猜它们吃啥?哦不用猜了,你已经死了……骚瑞~~~~~
影片接近尾声时还举了个香烟的例子,说当年烟商都告诉你们香烟对身体有好处呢,结果呢,香烟致癌,忽悠你还不是为了卖钱,现在各种广告忽悠你吃肉健康,结果呢,吃肉致癌,忽悠你还不是为了卖钱。讽刺的是,这个影片的制片人就是开公司卖植物蛋白的。
整个影片完全站在素食有多好,我们应该吃全素的角度去聊的。素食的益处不等于肉食的短处,影片多处片面的呈现事实,让人非常怀疑它的动机。
总之就是一部侮辱智商浪费生命的广告片。***。
《游戏改变者》影评(七):并没有很convincing...
这个纪录片从头到尾只想讲一件事就是:学会吃素吧愚蠢的人类!花了很大的篇幅论证吃素的好处和吃肉的坏处。
结构方面, 这个argument由取得优异成绩素食运动员的自述、专家学者出示相关研究结论、现场进行实验这三大部分组成,辅之以阐述和挑战一些小的概念。
首先,素食的现役运动员主要选用了澳大利亚400米短跑冠军Morgan Mitchell、美国年龄最大的室内自行车奥运金牌获得者Dotsie Bauschl、举重冠军Kendrick Farris、力量型运动员Patrik Baboumian,cover到了不同性别和从纤瘦到壮汉的不同对象。其中不少运动员训练的具有力量感的有爆发力的镜头,特别是Patrik Baboumian徒手举起一辆车子这种画面,再配上他讲述自己吃素的事实,一瞬间仿佛令人不得不信服。 这些运动员表示吃素让自己更快的从伤病中恢复,饮食是自己取得优异成绩的秘密武器(secret weapon)。
为了在形成感性认知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其中的科学道理,此时片中出现了研究人员和学者来加深专业领域的理性认知,他们拿出各种专业名词和相关研究来说明吃素的好处。主要论点就是一直以来“肉里才有蛋白质”的所谓常识是错误的,植物里不仅富含蛋白质,而且是比动物蛋白质更优质的蛋白质。反观动物蛋白质,里面有很多对运动员不利的炎症分子和血红素铁(并不知道是什么- -)之类的东西。
接下来就到了现场实验的部分。首先找到了三位男性运动员,让他们分别吃鸡肉、牛肉和豆子做主食的晚餐,然后抽血,用离心率分离血液,看分层物质的浑浊程度,结果只有吃素的是清澈的。然后制片本人用自己的身体做了实验,吃素6星期之后,本来只能做8分钟battle rope的他,忽然能做60分钟还觉得根本停不下来。之后他还在社区的消防站开始了让大家吃素一周的实验,影片结尾处揭示结果,吃素一周的这些人血压都下降了。最后一个实验是想要破除“吃素让男性性功能下降”的谣言,实验对象同样是三位男性,经过一餐素食之后,他们的勃起频率、程度和持续时长,都惊人地增加了(....)。
到这里主要论证已经完成了。如果说运动员的例子还能用emotional的画面展示来说服我一点的话,这些实验hmmmmm,样本量小、时间很短且没有排除任何其他可能干扰试验结果的因素,让我怎么想都觉得,不是很科学呢...
除此之外,本片还讲到了考古学中祖先的饮食习惯,说现有的祖先吃肉的认知是因为植物的分子比较难以保存,但现在已经有考古学家找到了祖先吃素的证据;以及稍微提到了肉类饮食流行起来的阴谋论还有以环保人士视角对吃肉这件事的控诉。
最后我的key takeaway是,对于美国那样的饮食结构,提倡多一点素食是没有坏处的。但是要说服大家成为完全的素食主义者,现有的事实和数据还不够用有说服力啊。
《游戏改变者》影评(八):作为一名积极的运动爱好者,当我尝试了素食
想借用这部片子发表一下我对素食的看法。
自从3年前开始健身+爬山+滑雪,运动量剧增,我开始研究自己的饮食习惯:到底吃什么是对自己身体好?吃什么可以更有力量?吃什么既要自己很有力但又不能胖?
作为一个四川人,从开始运动起就不怎么吃辣的了,因为1.辣的东西太刺激食欲,食欲一高容易乱吃东西 2. 四川的辣菜一般油都太多。生菜沙拉+鸡胸肉牛排吃了一年后,然后突然发现1. 西方的蔬菜做法真的非常单一!且不够美味(对比亚洲菜来说)这也可能是为什么大部分白人吃肉多的原因 2. 肉真的比菜便宜,特别是美国,2块钱一个汉堡全是肉和油还特别好吃。这么说来,其实让白人多吃的菜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非你有特别的宗教信仰和生活态度)。
回到素食的问题,在健身第二年的时候我开始尝试素食,想看看是否对自己的运动和健康有帮助。我并不是完全的素食者,但是我一般一个星期只有一顿饭里面会有肉。这样做了一年之后,得到了身边很多人的不理解,特别是中国人。我妈知道我开始不怎么吃肉之后很生气,说温哥华那么冷的地方你得多吃点肉保暖,女孩子不能阴虚。除了我爸妈,周围的中国朋友一般都表示不理解,觉得菜在中医里偏凉,对女孩子气血不好。我完全理解他们对我的关心,所以每次我都会很耐心的告诉他们为什么我不怎么吃肉。根据我看过的纪录片,网上调查研究,文章阅读,周围运动很强的人采访,我对素食的理解是:
1. 人类(智人)其实自古以来就是杂食动物,所以其实什么都吃一点是最好的。
2. 现在都市的人吃进去的肉,里面残留物特别多,比如antibiltics。这是因为当家禽被工厂化养殖,人们会给他们打一些抗生素防止他们生病(用药的多少和成分每个国家不一样,比如加拿大对这个管的很严,但是美国的法律对这个比较松)。这些药动物吃进去之后会留一部分在体内,最后会被人吃进去。
3. 鸡,猪,牛这些被我们关起来,养大,再杀掉吃了的动物,这一整个过程对我来说是非常残忍的。我不太确定这些动物还能不能被叫做“动物”,因为他们的出生是为了死亡,是为了让我们享受肉食。从一出生开始就被关在笼子里直到死去。多看几部关于养殖场的纪录片你就知道有多残忍。。
4. 从营养学/科学角度来讲,你想从肉类里面获得的营养,靠吃菜也可以获得,特别是protein蛋白质(大多数人觉得肉里面蛋白质会多一些)
以上是我开始尝试素食的原因,到现在快2年了。我没办法去证实是否因为吃素我的运动效能有变强,但是我也没有因为不吃肉而变弱。我也不鼓励所有人立马,完全变成素食主义,但是我确实希望人们开始有意识的,减少肉的摄取(这对我爸来说简直是mission impossible, 他太喜欢吃肉了,我劝了特别久他才同意少吃一点点点,有改变也好,我觉得也够了)。
anyways, 这些和the game changers这部片子走远了。我感觉这部片子的target audiences 还是白人(特别是北美)所以着重强调了素食的重要。但是对于中国人来说,我个人的观点是:其实我们吃素还挺多的,大部分的肉都会配一个蔬菜,像牛排那种纯肉吃下去其实很少。所以不用太担心,亚洲餐整体来说真的就是比北美/欧洲的餐更健康和多样化。
《游戏改变者》影评(九):谁说吃素不会壮!
这部纪录片是在2019年9月16日(美国)上映的,全球多个国家/地区都有同步上映,遗憾的是国内没有上映。
看到有评论说“运动员的饮食和一般人不同,纪录片仅仅通过一些运动员案例就想证明素食的科学性,这是不合理的”,那我真的很怀疑写这种评论的人,是没认真看呢?还是跳着看的呢?也许影片中那一行行的研究数据在一些人看来就是摆设吧。。为什么要用运动员做案例?尽管素食运动员们往往比常人更加注重饮食结构,可能也有专业的营养师去做指导(无论是否素食者,多数专业运动员都有营养师进行指导),但因为运动员对营养需求的标准更高,而且影片中很多素食者都还是运动领域中的重量级人物!那么这至少就可以证明在合理安排膳食结构的情况下,素食者的运动效果并不会因为吃素就变得比非素食者差,而且可能还会带来明显的提升效果(影片中有详细提及)。对于一般人来说,只需要保证健康的饮食方式自然要比专业运动员容易的多了,如果这部纪录片是以一般人为案例来叙述的,那么这部纪录片还有必要再拍出来吗?文献资料一查一大片多得是。。说白了,这部纪录片就是拍给不相信素食也可以很强壮的人看的,目的就是要打破一般人的刻板印象!这也正是本片最核心的看点!
让观众了解那些素食运动员在吃素后的变化以及素食如何帮助他们获得更好的运动表现,再加上很多专家学者的详细解说,这部纪录片就已经称得上十分完美了!也许你认为片中的研究数据还不够充分,但前面我已经说过了,这部纪录片的重点并不是要列举多么多么详细的研究数据来证明素食的科学性,如果要把更多研究数据统统都列举出来进行解说,恐怕纪录片的时长要大大增加,那样可不符合影片的风格,只会让不少观众对影片失去兴趣。那些真正对影片有疑问,想要更深入了解素食的人自然会去搜索相关研究资料(也欢迎到我主页去查阅我所收集到的一些资料),况且我认为这部纪录片已经很好的解释了很多素食方面最常见的问题。
话说这部纪录片真的已经很克制了!除了极少数素食者表达了自己对动物同情外,影片的核心都是围绕在健康问题上的,如果这都会触及到一些人的神经,那就真没什么可说的了。。
要是纪录片也对Frank Medrano做一个采访,那就更完美了,Frank可绝对是健身界的牛人!各种挑战人体极限的高难度动作统统不在话下!
纯素食街健大师最后再补充一点,全球最大的权威营养学机构——美国营养与饮食学会(AND)对素食的立场是:对于所有年龄和生理阶段的人群,包括孕妇、哺乳期妇女、婴儿、儿童、和运动员,规划好的素食,包括纯素食都很健康,可以提供足够的营养,并且能够帮助防治慢性病。(https://www.eatrightpro.org/-/media/eatrightpro-files/practice/position-and-practice-papers/position-papers/vegetarian-diet.pdf)
《游戏改变者》影评(十):素食的力量
纪录片跟随一位格斗专家:詹姆斯·威尔克斯的视角,围绕着对饮食营养极度重视的运动员人群,展开了对他们素食选择的认识和探讨,记录中包括大量的真实案例、营养学知识、社会信息以及宝贵的真实情感流露。
该片与其说是一种科教,不如说一种探索,你可以是小白或是评判者,但只要愿意去了解,一定会在结尾有惊喜的收获。
人们对素食一直存在着理解障碍,很多质疑其实是反复出现的,我们可以重点去攻破它:
1. 食素十分小众,可能集中在宗教信仰或是个别理由的人群,普通人有生活生产需要,根本不会选择食素。
首先不要以个人周边的素食氛围去臆断全球的素食规模,你可以去查询了解,然后会发现全球有很多崇尚素食的城市、大量的素食人群、大量的素食餐厅、大量的公立或私立的素食文化组织等等,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是在你所未知的领域蓬勃发展着的。
而如果你觉得那些概念性的普通人,无法打动你,那么在纪录片中,作者展示了很多素食精英运动员的案例,包括拳击手,马拉松运动员,短跑运动员,自行车运动员,举重运动员,橄榄球运动员,大力项目者等等,不断地以生动的方式枚举,感染你对素食氛围的认识。要知道对于任何信息都不可能穷举,所以你不必偏激的去认为这些仍是特例,那徒劳无功,作者的出发点是让你转变固有的封闭的认识,以开放的、修正的心态去了解。
而当你开启式的发现:原来会有很多高能量需求者选择食素、原来古代的角斗士选择食素,你也不必着急去理解他们的理由和分享,因为你一定难以感同身受,那些看似会影响你的话语,会让你产生模仿的渴望,实际是不稳定的,因为你还有着很深的质疑未被解答(这将是我们接下来要做的事情),而到此阶段,你只需要改观从前对素食群体的片面认识,就成功了。
2. 素食真的可以获取足够营养么?
这是一个最为普遍的问题,即便有很多人选择了素食,即便他们都健康但也难以打消人们的疑虑,所以需要用科学去彻底解答。人类的生存需要从外界获取食物,用食物帮助人类生长和提供能量。权威的说法是:人类需要从外界获取: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膳食纤维、水和矿物质,其中最具争议的就是蛋白质的获取来源。
第一个认识误区是:我们需要蛋白质来补充能量。但能量实际是源自摄入的碳水化合物(并以糖原的形式储存在肌肉中),并非蛋白质。而当我们将注意力过度的放在蛋白质补充上时,会导致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含量失衡,不但因为缺少碳水化合物而导致无法补充足够的新能量,也会导致已有的碳水化合物或糖原的长期损耗,从能量的角度,会导致长期疲劳、失去耐力。因此首先调整的认识是,将注意力部分转移到碳水化合物的补充上。碳水化合物的主要食物来源有:糖类、谷物(如水稻、小麦、玉米、大麦、燕麦、高粱等)、水果(如甘蔗、甜瓜、西瓜、香蕉、葡萄等)、干果类、干豆类、根茎蔬菜类(如胡萝卜、番薯等)。
第二个认识误区是:对蛋白质的补充,动物蛋白更优质,而植物蛋白是劣质的,不适合人类的。
首先,人类所摄入的蛋白质,无论动物蛋白还是植物蛋白都是大分子物质,人类无法直接吸收同时也不是人类机体运行真正需要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进入人体后,会被分解为氨基酸,再度合称为人类所需的各类蛋白质。因此氨基酸才是蛋白质的价值。而人类需要通过从外界摄入蛋白质以获得氨基酸的原因是,有8种氨基酸(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亮氨酸、异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是人类无法在内部合成的,也就是人类必需氨基酸。
其次,“植物蛋白是劣质的”说法源自“植物蛋白是非完全蛋白,不能提供足够的人类必需氨基酸”,这种理论其实是错误的,因为科学证明:所有的植物都包含人类必须氨基酸,而动物只是一个传播的中介,两种蛋白质之间的差别只是所含必需氨基酸的比例不同。因此,通过补充植物来获取完整的氨基酸或者优质蛋白,是完全可以的。而研究也证明,对于人类来讲,只要氨基酸的摄取量适宜,源于植物还是动物并不重要。而对于“摄取适量”的问题,只要科学的去了解植物中的所含氨基酸的比例情况,就可以轻松达成,毕竟或许你对自己摄入的动物蛋白氨基酸情况也不曾真的了解过。(例如:大米的必需氨基酸中赖氨酸含量较低,而大豆的赖氨酸含量较高,如将大米和大豆混合食用,其赖氨酸可以互相补充就有利于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
最后,关于“植物蛋白的消化吸收率低于动物蛋白”的说法,整体来讲的确如此,植物蛋白由于被纤维素包围,使其与消化酶接触的程度较差,因此消化率低。但植物性食品经过加工烹调,其纤维素被破坏、软化或除去,可使植物性蛋白质消化率得到提高,这就需要我们去了解植物食品的特性,选择合理的方式去摄入,毕竟我们应该是知道我们在吃什么和怎么去吃。
至此,你应该解开了一个关键的认识,不再懵懂的回避,接下来就可以去了解素食给人体带来的影响会是什么。
3. 素食会让人体更健康?
在相同所需营养的补给下,除了可以维持人类正常的生长和活动,“更健康”意味着“正向的可持续的循环”,在不断吸收和消耗过程中,保证我们身体器官的健康运转就是另外一个话题。我们所摄入的食物与身体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先抛结论:食物与我们的内皮细胞功能有着直接的关系。
先来解释内皮细胞功能有什么用?我们的身体是一个精密的系统,所有的器官都在系统调节中有序的运转着,而内皮细胞就是调度整个系统血液流动的关键,它的功能是通过灵活的舒展或收缩血管,保障各个器官按需获得血液。而研究表明,动物蛋白和脂肪对内皮细胞会造成负面影响,导致其舒展和收缩血管的能力降低,影响整个机体的正常运作,并且该影响可持续高达6-7个小时。而植物类食物可以帮助内皮细胞,提升其功能(记录片中也有多项数据说明,如运动员的恢复能力的提升等),这个原理可从植物食品的抗氧化能力高于动物食品来解释,通过有效的降低了内皮细胞的氧化压力实现其功能的提升。
除了对血液流动的造成阻碍,动物蛋白更容易引起身体中的炎症(如果你了解营养学,就会知道心脑血管疾病,癌症,关节炎等实际都是炎症引起人类疾病)。动物蛋白中本身就含有炎症分子,细菌内毒素,血红素铁等不良因子,同时动物类食物进入我们体内后,还会改变我们内脏内的微生物群,触发炎症的菌种过度生长,生成炎症因子。而炎症发生之处,无论是在动脉、肌肤或关节、甚至大脑中,人体就会患病。而获取的植物作为是抗氧化物(所含抗氧化物成分是动物类的64倍),所提供的植物素,矿物质,维生素,可以缓解炎症(实验数据:食素三个星期,身体的炎症程度可以缓解29%),充分利用微生物群,保证机体各方面的健康运转。
有关人类如何饮食更健康,防止疾病,还有很多引导是不正确的,读者可以通过认识疾病生成的原因,慢慢了解,你会发现素食会让人体更健康是不争的事实。
4. 为何多年来社会都在崇尚动物类食物,难道大众都错了么?
这里包括两个方面:“我们的确看得到的”和“社会让我们看得到的”。
“我们的确看得到的”:人类认识的建立需要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需要投入人力物力财力的研究,关于素食的真相也是一点点揭开的:有限的考古学证据,让我们很久后才发现人类祖先也是素食者;同时人类的生理结构本就为素食而造……而在这个过程中,“人类适合动物类食物”相关的学术研究、社会认知、商业推动都快速地蔓延,导致真理的声音和行为被埋没。
“社会让我们看得到的”:则是商业游戏的杰作,包括荧屏上报纸上的广告、商场里琳琅满目的产品……商业的影响波及农业、畜牧业、医疗、学术甚至政府,社会上演着商业的戏剧,没有人承诺戏剧是不是真理,试想香烟不是也还在销售?香烟究竟与癌症有无关系的论证还在乐此不疲地循环着,受害的是追逐的民众,而收益的又会是谁?
真理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这条规则还是没有变。
5. 素食可以让个体健康,和保护环境有什么关系?
人类对动物类食品的需求,驱动着巨型的社会生产规模,生产占用大量的土地和海洋,严重破坏了自然生态平衡、造成不可估量的污染、甚至导致大量动植物种类从地球上灭绝。
因为我们需要动物类食品,所以我们要通过畜牧业养殖动物,而为了养好他们,我们需要农业种植谷物和引出水源去喂养他们。当你感谢农民伯伯辛勤劳动为你创造粮食的时候,动物们发出更多的感谢,因为全球83%的农地都是为他们而造的。当你感谢水利工人辛勤劳动为你提供充足的饮用水,动物们也发出了更多的感谢,因为为了他们的需要,全球25%的河流都不再汇入海洋。
我们从小就呼吁热爱森林,但全球每年有700亿头动物需要被养殖,为此每天都有一个橄榄球场大小的森林被推倒。畜牧业早已成为森林砍伐的主因,但人类却无力谈起,唯有在对动物类食品大快朵颐之后,打开某平台应用种上一颗远方的小树。
而再来看下我们对动物的投入产出比又是如何?动物们摄入的蛋白质,却是他们所制造出的六倍。一个汉堡,从生产到运输到我们手中,我们需要赔上2400升水。感谢他们带给我们的“精华”的输出,而动物们还留给了我们一个更大的烂摊子,就是对环境的污染:动物们的排泄物由于数量巨大导致河流,湖泊,地下水的污染,动物们所产生的气体占全球人为气体排放的15%,可以说全民努力绿色出行的同时,或许一头奶牛妈妈打个嗝的功夫就都抵消回来了。
6. 素食保护了人类,对动物又意味着什么?
这实际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也是一个人道的话题。随着需求量的增加,环境的破坏导致野生动物失去家园,濒临灭绝;而对养殖中的动物而言,更是经历着草芥般的生命,当原始的畜牧业已转为工业化生产模式,厂里的动物们正经受着人类难以想象的痛苦。(具体内容暂不在本文展开)
纪录片中的护林员的话语非常打动人:“我没有办法在白天去保护动物,晚上回来却在吃肉。最简单保护动物的方法,就是不把他们当做食物。”
纪录片的最后,还有素食者善意的启迪:“人们决定做一件事的时候,往往觉得不成功便成仁,但不是的。”“不要对他说,你要吃素,而是说‘何不试试用一周少吃一些肉?’”,所以,或许远方很远,但是开始的路就在脚下。
就像大力项目者说的:“重点不是成为最强壮最魁梧的人,重要的是你利用的力量来做什么,如何善用你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