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八点引读。
“他们不知疲劳,拥有令人惊异的,旺盛的生命力,从早到晚蹦蹦跳跳,喊喊叫叫,打架了又和好,飞奔着跑远。
夜晚静静的安睡,竟是为了明日能够跟太阳一同起床,然后反复他们的游戏。”
与大自然最亲近的是儿童,在王立春老师的笔下,孩子眼中的大自然是活泼的、美妙的,神秘的。
“常常地,光着脚扒着窗子往外望,外面的世界勾走了我的魂儿,光溜溜的小河里泥鳅鱼多得要爬出来了;皱皱纹的田野里躺着流甜甜汁的秫秸秆;悠忽忽的南山,软绵绵的白云,诱惑得我烦躁极了。
渴望的心急急地盼着妈妈的身影出现,急急地盼着打开瘸瘸腿的大门,我便像一发炮弹射出去,从妈妈的身旁挤过,鞋子踢踏踏,伸长脖子喊三儿,头也不回地跑出去了。
真的,我已不愿理睬小屋了,小屋也渐渐变得陌生起来了,我竟想摆脱小屋的羁绊了。
喜欢久久地泡在小河里,用水把耳朵堵住,好听不见妈妈唤我回家的声音;紧紧地伏在能盖住头的草丛里,偷偷地窥视妈妈来回寻找我的身影,怨怨地想,我为什么要有名字呢?”
如果说要用一个词语来形容童年时是怎样“玩”的,我想“风雨无阻”最贴切,晴天田间小路奔跑,那下雨天要做什么?
“水牛儿,实在是神奇,只在下雨天来,不下雨,不管你用什么招数,人家就是不出来。
它们是从哪里出来,又消失到哪里去了?”
正是因为这水牛儿它很神奇,所以只能雨天捉水牛儿,还要掌握好时机:
“得趁着下雨的时候,雨下得不大最好,下大了不行---水牛儿倒是可着性子出来了,人出不去呀。”
胖的是母的,肚子又圆又大,飞不动,只在地上爬,好抓,扑过去,用手捏住它的后半身,它的脖子硬,两只大牙扭不过来咬手,一抬手,“当啷”入瓶。
况且,20世纪70年代的乡下,一年到头连肉都吃不着,吃一顿水牛儿肉,那叫改善伙食。
让纠缠在一起的水牛儿互相掐,等它们掐到筋疲力竭,才好下手。
烤熟了,去掉外壳,满口喷香,那滋味,胜过任何美食。”
作者珍视大自然的馈赠,热爱这片土地,生活在乡村的孩子们,更多的是去实践,也多是靠自己的双手去获得大自然馈赠的礼物。
除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探索,儿童天生还是一个思想家,对待事物都有不同于大人的情感认识和态度。
这在书《洋鸡》这一辑中体现最明显,在作者笔下一切都是有生命的,动物们有自己的脾气秉性和生活状态。
“小芦花最嫉妒的是后到我们家来的那只洋鸡。
洋鸡是从城里来的,能生白色的蛋,小芦花不能。
小芦花没进过城,不知道怎么生白蛋,她的蛋很普通,红皮的。
小芦花大概对此很惭愧,每次生完蛋,自己都不像别的母鸡那样扯着嗓子叫。
只低低的叫两三声,瞅瞅蛋,脸通红。”
洋鸡之所以“洋”,确实因为她是从城里来的。
我爸用一只鞋盒装洋鸡回来给我时,就证明了她的出身。
洋鸡身材好,长得又白又大,走路从来都挺胸抬头,目不斜视。
有一天,我家洋鸡从院子里溜达出去了,好久没回来,我找到她时,她在东边房山那里站着。
公鸡们围着她,一大群,几乎全村的公鸡都在。
更有意思的是,对面的沟沿上,站着一黑公鸡,又大又壮,一边踱来踱去望向这边,一边咕噜咕噜乱叫。
瞧咱这洋鸡,一出场赚个全彩,本村的、邻村的公鸡都被震住了那才叫阵势。
这就是骄傲的洋鸡。
童年的世界拥有一个独特的精神天地,有自己的价值评判标准。
看作者笔下红冠子绿尾巴的公鸡:“他就像个流氓似的,整天追着洋鸡跑。他对其他母鸡大声呵斥,对洋鸡却低声下气,一副低眉顺眼的怂样儿。”
要是不考虑到还能让母鸡生出蛋孵出小鸡来,公鸡一点儿用都没有。
一首童谣“红公鸡,绿尾巴,一头钻到地底下。”
贴切的形容公鸡遇事的怯懦。
纵观公鸡一生,直到生命的最后就是,人们常说,来来来,尝尝这只小公鸡,味道鲜美,不可多得。
作者的视野可远不止这些家禽,还有生活在山林间的白脸狼。
说到狼,你对它有什么看法?
《东郭先生和狼》里它是一只忘恩负义的狼,《狼来了》这个故事里,它又是一只人人喊打的狼.....
但是,在书的第二辑“想念小野狼”这个故事中,听说白脸狼在半夜三更总是一声接一声的号叫,专吃小孩儿。
大冷的冬天夜晚,只要我的小北窗哗啦啦震响,我就吓得缩成一团,我怕那是绿眼睛的白脸狼在屋后,用尖利的爪子击打我的小窗。
我虽心有余悸,却依然热爱敬畏着狼,作者说老虎听话钻火圈,大象可以被驯服,可没听说过狼被谁驯服过。
在姜戎的《狼图腾》中是这样写的,狼死了,身子不倒下,而是坐着,坚挺地坐着---坐成一尊狼雕像。
瞧,这狼很不一般吧。
空想不仅是儿童的第一个乐趣,也是自由的标识,更是生命飞跃的现象。
在今天的阅读中,我们走进作者童年对大自然的神往,独特的心灵感受,细腻的情感体验,不同的评价标准,这就是作者的童心。
无论对错,一切都已经沉淀在岁月的长河里,那是只属于童年的童心。
拥有童心的孩子们会让美丽的梦驰骋在云端上,没有忧愁,没有私心,没有负担,只管幸福的游玩。
人生短暂的岁月中,只有童年这一段无须承担生活的重担和烦恼,过着甘美的,愉快的年华。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两个人交换后,每个人手里仍然只有一个苹果。
你有一种智慧,我有一种智慧,相互交流后,每个人都会增长智慧。
读书的过程就是我们在与作者心灵隔空交流。
希望通过今天的阅读,你能对周围的世界有自己的思考,感悟自己的内心体验,品尝到童年甘美的味道。
今天就读到这里,下期见,晚安!
↓↓↓点击“阅读原文”进行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