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发生在一个三代单身的祖孙三代女性家庭的故事,被作者鲤鱼戏称为“百年孤独”的祖孙三代。
因为疫情,原本各自忙碌的祖孙三代们如今被迫“关”在一个屋檐下,各自尘封的往事和相互敏感的情绪又被重新提起。
以下,是鲤鱼的故事。
文 | 鲤鱼
编辑 | 艺拉图
▲ 主播/ 夏忆 ,配乐/蔡琴《那些事那些人》、 解男 《朝霞》、 马路通《一个人的星空》
“方片三”,外婆将扑克轻轻压在桌上,而后用手撑着脸颊,一脸倦意地看着我和妈妈。
这是疫情隔离期间的一个以消磨时间为目的的牌局,参与者是我、妈妈,以及外婆,三个单身的女人。
01.
外婆
外婆生于40年代的一个大家族,是家中的长女。祖父的院子前有一片橘林,骑马巡逻的祖父一旦归家,“答答”的马蹄声便会将年幼的外婆从家中唤出,并嚷着要骑马。每逢此时,祖父便会将外婆抱起放于马背上——两只麻花辫在胸前摆动,外婆在青皮的橘林中骄傲又得意。
外婆在号召下成为了一名接线员,二十四小时必须到岗的她不得已住在了办公室。夜色下幽静的办公楼,外婆与窗外的燃情岁月被轻轻隔开了。在十九岁那年,外婆经人介绍嫁给了我的外公,一名军人。
妈妈说外婆和外公之间是没有爱情可言的,外婆是从小娇惯的大小姐,自生下来就在城市里生活;而外公出生于乡村,且长年在部队,粗鲁的处事风格和极度贫穷家庭背景养成的小气性格,让他在家中仿佛总抬不起头来。
我常觉得外婆的生活是不需要男人的,自外公去世后,她的生活仿佛一点改变都没有,照样是摇着蒲扇听戏、麻将和手搓洗被子,她甚至没有流眼泪。
执拗的外婆,甚至可以用朋克来形容——在这个5G年代,她不仅不使用包括手机在内的任何高科技用品,就连洗衣机她都不屑一顾。固执、挑剔又敏感的她,每当说起邻里家常的时候,总是滔滔不绝,可提起外公她却总含糊其辞,在她逼仄的家中,除了一张外公的黑白照外,几乎再看不见一点外公曾存在的痕迹。
▲《桃姐》剧照。
妈妈提起往昔旧事,时不时会打趣外婆总是“欺负”外公,外公每每归家总是嘲讽的时候多,而温馨的时候少。外婆每次听到便会大发雷霆,再一个人躲在阳台默默流泪。
逢年过节听亲戚们说,外婆在年轻时总是独自带着一双儿女,三个人生活在公社狭窄办公楼里,长长的电话线那头是他人的叮咛嘱咐。那是一切都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日子,而外婆的生活里饱含着的是现实主义的辛苦与孤独,除了默默承受以外,她无枝可依。感情生活中一帆风顺、如鱼得水和美满结局大概是编剧们的谎言,现实生活中满是负累、羁绊与力不从心。
▲《归来》剧照。
我放下一张“黑桃九”,突发奇想问外婆为什么当初要嫁给外公。
“那个时候不就是别人做介绍咯……”外婆欲言又止,瞥了瞥我的牌,似乎一下子从倦意中清醒了过来。
“那你不爱他吗?不爱怎么能结婚呢。”
“打牌打牌!”外婆向着妈妈的方向拍了拍桌,堵住了我想继续问下去的嘴,野蛮得一如那个年代人们的爱情。
02.
妈妈
“梅花Q”,妈妈稳稳地压制住了我的牌,看向外婆。
妈妈生于六十年代末,青春期的她恰巧逢上一段浪漫而自由的时光。赶着《排球女将》等体育题材盛行之时,妈妈组织了小城市里第一支女子足球队,留着一头利落的短发,在翠绿的青草地里挥洒着汗水与热情,笑容灿烂。
▲《排球女将》剧照。
妈妈笑起来总是露出那颗被瓜子劐出小口的牙齿,上抬的高颧骨致使眯缝的眼旁多出许多纹路,好在厚厚的眼镜覆盖住了些许。可她总笑个不停,前仰后合的,矮小而圆润的身躯就在那儿扭动个不停,笑声还格外爽朗有力。
她哭也是可爱的,只是总让人心疼。她哭的时候鼻尖总是红通通的,往日直挺挺的背此时总会些许佝偻,发出嘤嘤声的同时她还总是擤着鼻涕,导致眼镜不断地滑落,又不断地将眼镜扶起。她时常会因为狗血的电视剧而流泪,我曾经一直不明白是她过分敏感还是剧情真的那么动人。而今我知晓了几分,大概是戏如人生,触景伤情罢了。
▲《中国式离婚》剧照。
我常觉得妈妈是一个很果断的人,三段婚姻开始得斩钉截铁,结束得也雷厉风行,我常笑她,奥运会都没我们家男人换届准时。
妈妈无疑是受过伤害的,当面临小三恬不知耻的姿态、家庭冷暴力时,她拒绝隐忍,选择抽身离开。她的忠厚与善良是她无法在感情世界里难以自我保全的软肋,但她的豁达与大度,以及骨子里的天真烂漫,也是她伤痕累累还能够平和面对的理由。
在孩子的眼光中,妈妈总是妈妈,从懂事起便是四十岁,随着岁月流逝,她仿佛一直就在四十来岁。我和妈妈的成长速度似乎是不一样的,我飞也似的长高,而妈妈却好似是缓慢地衰老。这种刻板印象带来的结果就是,当有一天意识到妈妈已经年过半百的时候,诧异与难过都是剧烈的。
一直以来,妈妈为了让我能够不因单亲家庭的身份受到欺侮,她几乎倾尽了所有心血在我身上。如果说许多家庭完满甚至家境优裕的家庭,父母是牵着子女成长的话,我的母亲简直是举着我成长,踮着脚,还不断地呐喊着助威着,像她年轻时那样,充满着热情。
其实说到底,她还是柔弱与天真,若非如此,也不会一次次投入感情世界再被伤害得体无完肤。但是另一方面,她又坚韧而先锋,爱的时候尽全力爱,走的时候也果敢洒脱。复杂多变的婚姻生活向来冷酷无比,比油盐酱醋更令人恐惧的是破碎的油盐酱醋。在爱情世界里,我的妈妈不是胜利者,但也绝不是失败者。
▲《女人,四十》剧照。
我放下扑克,耸耸肩说到,“不好意思,王炸。”
03.
我和我们仨
95后的我,曾经是被称为不可一世非主流的一代中的一员。单一的目标、纯粹的环境,以及对自身的专注,让我的情感经历在同龄人中间总显得特别贫乏。
我经历过的感情大多始于自己,也结束于自己。
如果说外婆的故事是《激情燃烧的岁月》,妈妈是《中国式离婚》,那我的故事应该就是《情书》了吧。
▲《情书》剧照。
在暧昧太过轻易宣之于口的年代里,我总是沉默着。妈妈说我不应该总是逃避亲密关系,但我始终渴望总有一个人会坚定地选择我。我并不是拒绝拥抱,可能是我过分期待古典而唯美的爱情,于是便总是在华丽的暗恋中完成了心动与心碎。
对诺言与真诚的固执,是我单身至今的原因。不是没有努力追求过,可是“所爱隔山海,山海不可平”是自古以来卑微的暗恋者无法逃避的宿命。好在一方面我也享受着独处带来对自我的反思空间,疏离而无羁绊的生活让我得以自省生命的真谛;另一方面家人也颇支持,独身也好、婚嫁也罢,如果能过得开心怎么样都行。
▲《情书》剧照。
最近关注女性的新闻不少,我很庆幸人们对性别议题进行讨论。
当一个又一个来自各个地方的人分享着相似又不尽相同的故事的时候,我惊讶于即使彼此陌生,即使背景千差万别,富有同理心的女人们似乎总能找到一个叙事的切入口,共享相近的情感。
在不同的时代和环境下,看似彼此毫不关联的故事又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在我们内心深处,是对世俗情感模式的抵抗、及对自由与幸福的向往。
生活诚然一地鸡毛,可女人们总不愿为之麻痹——在辛苦而琐碎的日常中,外婆以近乎刻板的方式独自坚守着家长的责任;在动荡的爱情生活中,妈妈直面痛苦,热烈地爱也坦荡地追求自由;在浮躁的消费主义浪潮里,我拒绝快餐般的爱情,慎独地生活,探索自我存在的意义。
我将扑克收罗到一起。在今晚这场角逐里没有获胜者,我们每一个人都参与着博弈,用命运分配的扑克牌自我安排结局。
在特殊的时空内,我们三人的生命被剧烈地挤压和浓缩在一起,虽然母女三代拥有不同的姓氏,却分享着血缘,以及流动在我们之间不言而喻的共通情感。在这个宁静的夜晚,我们围坐在一起,享受着共同度过的怡情时光。
“Always the years between us.
Always the years, always the love.
Always the hours. ”
——电影《时时刻刻》台词
▲《我在伊朗长大》插画。当孙女为了离婚痛苦不堪的时候,外婆说:我还以为出了什么大事呢。
本文作者:鲤鱼,“少说两句话会憋死”。
本文配图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本文封面为《我在伊朗长大》插画。
请留言和我们分享
你和自己的母亲是怎样的关系?
虚度正在招聘
内容运营(全职)/撰稿人(兼职)
我们一起好好虚度时光
点击下图或“阅读原文”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