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生态文明该如何构建
日期:2020-04-22 14:43:26 作者:文明 来源:文明 阅读:

生态文明该如何构建

  生态文明该如何构建

  发表时间:2016-01-11 来源常德文明网 字体:[大][中][小] [打印] [关闭]

  2016年伊始,一场突入其来的重度雾霾笼罩在以环境优美、宜居舒适著称的常德城区。广大市民密切关注雾霾天气难以置信常德会在“雾霾榜”上名列前茅,都在纷纷查找或者猜测原因。随后,一条常德电厂排污导致雾霾天气的信息在各大论坛朋友圈、QQ群中刷屏,一时间常德电厂成了罪魁祸首众矢之的,质疑、声讨、谩骂纷至沓来。1月6日,常德市环保局公布了比较专业数据详实的雾霾分析报告,显示常德电厂1#、2#机组分别于去年12月23日、30日已停机,网上盛传的冒着浓烟烟囱并非出自常德电厂。此次雾霾不仅暴露了生态环境问题,也足以窥见网络生态的失序。笔者拟借此谈一谈网络生态文明的构建,概括讲就是要做到“三多三少”:

  多一点理性,少一点从众。常德“荣登”雾霾城市榜首之后,网上就出现一条把雾霾天气全部归因于常德电厂的“段子”,附一张浓烟滚滚照片以及“常德人应该要转起来”之类的话。随后,这条息刷爆朋友圈。网络上以讹传讹情况时有发生新闻报道出来的已经不少,而身边的QQ群、微信群里也经常会出现一些有明显逻辑硬伤常识错误内容,被广泛传播。因为传播的低成本、追责力度的缺位,往往从众态占了主流——“别人可以发我就可以发,先传播了再说,管他是真是假,有点道理就行了”,很少去分析内容的可信度。因此,营造讲文明、有质量的网络环境,首先要求每一名网民都要约束自己行为,多一点理性,少一点从众,做信息的把关者、筛选者,祛除糟粕传递正能量

  多一点责任,少一点随性刑法对编造传播虚假灾情、警情,以及传播虚假信息严重社会秩序的行为,给予最高7年的刑罚规定,这实际上是在督促广大网民在虚拟世界里多一点责任感,对营造有序的网络环境有很大的震慑作用。但是法律并不是万能的,不能够渗透现实社会和网络世界的各个角落我们赖以生存的社会,又是一个权利义务高度交织集合体,某一个个体负责任的行为必然伤害到另一个个体的感情利益甚至是权利,无论是否受到法律惩罚或者责任追求,这种伤害是客观存在的。比如此次常德雾霾,常德电厂实际上是“背了黑锅”,对于企业形象而言无疑是一种伤害,严格地讲,那些发表和传播不负责言论的网民应该对这种伤害负责。而那些在网络上随意互相中伤、谩骂,搞地域歧视职业歧视、性别歧视的更是数不胜数,这种随性而不负责任的行为,污染了网络环境。我们倡议广大网民多一点责任、少一点随性,加强自身约束,增强社会责任感、道德感和规则意识。

  多一点引导,少一点放任。对于网络生态文明的构建,涉及到政府有关部门的,及时引导是第一原则,最忌讳的是隐瞒遮掩和放任自流。雾霾天气突然来袭,常德市环保局第一时间发布雾霾成因分析报告,没有任何隐瞒和放任,一时间将各类谣传驱散,我们要为常德市环保局点个赞!网络文明志愿者服务队伍也是营造文明网络环境不可或缺的力量,通过志愿者的舆论引导,能够起到净化网络环境的作用。常德市文明办倡导各个单位建立网络文明志愿服务队,效果很好。当然,每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网民都可以成为网络生态文明的维护者、引导者。常德论坛中活跃的不少用户就做得很到位,经常性的正面引导,尽个人的能力避免去放任一些不良、虚假、负能量的信息传播。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生态文明该如何构建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