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20-01-16 来源:常德文明网 字体:[大][中][小] [打印] [关闭]
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引导和对旅游不文明行为的持续约束,我国居民文明旅游素质不断提升,已成为旅游目的地的靓丽风景。调查显示,2019年中国出境游客总体形象持续改善,70%以上国外受访者对中国游客表示欢迎,文明旅游之风已经蔚然兴起。(1月15日新华社)
寒假已至,春节临近,假期为人们的旅游出行提供了更好的机会。伴随着国人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乃至出境游已经成为人们日常休闲娱乐的常规选项。但是一段时间以来,由于游客文明旅游的意识还不够强、自身文明修养还不够高等因素,旅游中的不文明行为没有得到有效禁止,有的甚至产生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后果。好在,通过近年来对文明旅游的持续倡导以及“黑名单”等约束机制的运用,旅游总体形象已经大为改善,文明旅游逐渐蔚然成风。
旅游的目的是为了发现美、感受美、体验美,从中放松身心、愉悦心情,应当是一个美妙的过程。但是有的人对文明选择“习惯性忽视”,过分强调和放纵自身行为,肆意而为甚至胆大妄为,破坏文物、损毁公物、大声喧哗、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不但影响其他游客的旅游体验,也给景区管理带来很大困扰,甚至给国家造成珍贵的文物文化损失。不文明旅游的根本在于部分游客的自私心理,把个人行为凌驾于公共秩序之上,所以文明旅游的关键要靠游客个人的自觉。
春节期间,出门旅游的人数必然会大幅增加,景区的承载能力将经受更大的考验,如果游客不能做到文明旅游,反而用不文明行为给人添堵,那么会极大破坏春节旅游的秩序和环境。出门旅游之前,每个人都需要把文明牢记心间,须知出门在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反映出个人的文明素养,代表着个人和家庭的形象。要充分认识到不文明行为的负面影响以及可能承担的法律后果,自觉检点自己的行为,始终把文明收在自己的行囊里,才能更加舒适愉快地欣赏美丽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