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狂人日记读后感1000字
日期:2020-04-15 23:1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狂人日记读后感1000字

  《狂人日记》是一本由鲁迅著作,海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页数:288,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狂人日记》精选点评

  ●人类发展一定是进步的吗?或许有的东西本质来说根本没有改变

  ●这么多年,仍然最祝福》,那种浓烈隐喻抨击过目难忘

  ●微信阅读 6个多小时 还是要读第二遍的

  ●幼时不懂鲁迅,长大方先生

  ●#65微读

  ●心有余而力不足

  ●常读常新

  ●鲁迅先生还是杂文写得好,小说一般,虽然如此,仅阿Q正传一篇也够得上四星了

  ●振农发聩!一语中的我们嘲笑孔乙己、阿Q、祥林嫂,其实我们就是孔乙己、阿Q、祥林嫂,鲁迅的话着实刺进了每个中国人的痛处

  ●狂人是相对的,与常人相比狂人就凸现了出来。狂人是无力的先觉者,沉睡的人多于醒觉的人,于是世道便是沉睡的世道。这世道便如那昏沉的夜,漆漆黑黑,愚昧可悲。让醒觉的人无法忍受,誓要打破这昏沉沉世界。便是这夜再漫长,也会被扫个干干净净。

  《狂人日记》读后感(一):依然是从来如此

  小的时候读鲁迅,记得是在语文课本上有一篇《孔乙己》,听着老师分析,貌似懂了,实则没有。现在读《狂人日记》,确实懂了,但并无太多感触,是因为社会进步衣食无忧?还是因为吃人的人藏得更深,我被蒙蔽了,亦或是麻痹了。我觉得二者是同一的。

  “吃人”的历史还在继续,他们藏的更深,更隐蔽,不被人发觉,发觉了的人也不会说,不敢说,不能说。只能削尖了脑袋往“吃人”者的队伍里钻。

  现在的铁屋子,有了窗户,有了光,有了空气,但铁屋子却更加坚固了,里面的人有了希望,得到了一些,便自以为不在这铁屋子里了。他们甘愿如此,因为周围的人都是如此。 中国人历来都善于做妥协,美名知足常乐。得到了一些的他们甚至自愿去加固这铁屋子,被别人吃的时候还在大喊:“吃得好!”

  依然是从来如此。从来如此,便对吗?

  《狂人日记》读后感(二):我乃狂人 吃不得我

  你一脸无辜 我看到的是你丑陋不堪

  你仁义道德 我看到的是你青面獠牙

  我根本睡不着 我多少次想到半夜 终于从你那张面目可憎脸上读出了两个字

  吃人

  你那个想法子遮掩冠冕堂皇漏洞百出毫无智商样子 真是笑死我了

  你们那个口齿不清含含糊糊一副“海乙那”嘴脸但仁义却被“海乙那”(或者他们本家)吃了的样子 真是笑哭了我

  明明是太阳下 明明天气很好

  却觉得万分沉重 动弹不得

  怎么这几千年了 吃人这件事 还是没变过

  好在我是狂人

  你们动了吃狂人的思 你们也会自损八百

  你们终究会变成丑恶的虫子

  oh no 你们已然是了

  是我太狂了 没把这脚下的玩意儿放在眼里

  可惜我还打算狂下去

  我心里明镜儿似的 吃人的人 是劝转不了的 她已经丧尽天良九条大虫也拉不回了

  只好鄙视和诅咒了

  鄙视你们那个一有风吹草动就担惊受怕苦憋坏水的样子 你们自己不知道你们嶙峋狰狞的脸上

  清晰现着害怕两个字吗 真是笑极了我

  而且我还打算狂下去 因为我有狂的资本

  而你行将就木了 你没得救了

  你们没得救了

  《狂人日记》读后感(三):你辟出一条荒道,现已成了路

  本来对于鲁迅先生的作品,是不敢大言不惭打出“评”这个字的,思想拉锯一会儿,又觉得看完整本,留下一点拙见才算真正拜读过。 这本里几乎涵盖了先生所有的小说内容,写童年、写市井、写官场、写革命、写婚姻、写爱情、写命运、写人生,笔墨所过之处,刻画出先生那个时代,革新路程上的迂,和愚昧封建里的光。 现在为止我仍然最觉得先生的文章应该位居首列,他是敢说的人,其以笔为剑斩讽社会败坏面的词句,放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也同样适用。 实在些讲,在如今这个社会环境里,或许先生仍会面临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境况,毕竟“看客”也好,“阿Q”也罢,在百年后也依然没消灭干净。 引先生《自序》里那段名句: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 他所期盼的社会已有进步,也仍亟待进步。

封面

  《狂人日记》读后感(四):时代不同,铁屋子却无处不在

  印象里“看”过《狂人日记》,那已经记不清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但当时那种完全不知所云的感觉却一点没,心想鲁迅写得是什么玩意儿,小说没小说的样子,散文又不是散文,啰啰嗦嗦一大堆,什么意思!

  那时看《狂人日记》就像看代码,字母符号都认得,但完全不懂,一点都不懂,因此心里就愤愤不平,怪鲁迅有那么大名声,却写这么一种常人看不懂的文章。

  不知道是年岁到了,还是缘分到了,这一年看了余秋雨又看了余华,他们最好的谈创作的书都不约而同地提到鲁迅,那一瞬间,好像一个聋子忽然听到脑袋里轰地一声巨响,多年铁板一块的愚钝开了一条缝隙,我窥见了鲁迅的伟大。

  再读《狂人日记》,忽然就明白了他哪里写的一个疯子,分明写的是铁屋子里唯一一个清醒的人!

  我得出这样一个感觉后,一不小心看到鲁迅写的序,惊觉原来铁屋子就是他写作的初衷!

  彼时,鲁迅还在S会馆里抄古碑,老朋友金心异邀请他做点文章,他们正在办《新青年》,但鲁迅心灰意懒,按照他自己的言语就是“再没有青年时候慷慨激昂的意思”,于是打了一个后来极为著名的比喻,他说,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哪怕是深感寂寞和悲哀的鲁迅,也不敢抹杀希望的存在,于是便答应了朋友的请求,这便有了《狂人日记》。

  伟大的作品不受时代的局限,所以哪怕早不是鲁迅所深处的情景,但铁屋子却仍旧存在,只是换了一种样式,房地产是一座铁屋子,疫苗是一座铁屋子,食品安全是一座铁屋子,滴滴是另一种铁屋子,清醒的人不是没有,可这铁屋子太牢固,大攻不破,渐渐地也都心灰意懒,不了了之,待到过几年再发生相似的事情,再哄闹一阵子,时局如此。

  而更多的人还是愿意息事宁人,对于不肯罢休的人他们投射的目光,仿佛是他一个异类,好心一点的会劝服他别像狗一样嚷嚷,但大部分人便像对疯狗一样敬而远之。

  《狂人日记》读后感(五):摘记

  第一辑 《呐喊》

  标注(黄色) - 自序 > 位置 58

  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

  标注(黄色) - 自序 > 位置 80

  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

  标注(黄色) - 自序 > 位置 89

  凡有一人的主张,得了赞和,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呵,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

  标注(黄色) - 自序 > 位置 93

  只是我自己的寂寞是不可不驱除的,因为这于我太痛苦。我于是用了种种法,来麻醉自己的灵魂,使我沉入于国民中,使我回到古代去,后来也亲历或旁观过几样更寂寞更悲哀的事,都为我所不愿追怀,甘心使他们和我的脑一同消灭在泥土里的,但我的麻醉法却也似乎已经奏了功,再没有青年时候的慷慨激昂的意思了。

  标注(黄色) - 自序 > 位置 105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标注(黄色) - 狂人日记 > 位置 151

  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标注(黄色) - 狂人日记 > 位置 169

  吃人的是我哥哥!我是吃人的人的兄弟!我自己被人吃了,可仍然是吃人的人的兄弟!

  标注(黄色) - 孔乙己 > 位置 274

  有几回,邻居孩子听得笑声,也赶热闹,围住了孔乙己。他便给他们茴香豆吃,一人一颗。孩子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着碟子。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直起身又看一看豆,自己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

  标注(黄色) - 故乡 > 位置 773

  狗气杀(这是我们这里养鸡的器具,木盘上面有着栅栏,内盛食料,鸡可以伸进颈子去啄,狗却不能,只能看着气死),

  标注(黄色) - 故乡 > 位置 778

  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标注(黄色) - 故乡 > 位置 784

  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标注(黄色) - 阿Q正传 > 位置 847

  闲人还不完,只撩他,于是终而至于打。阿 Q在形式上打败了,被人揪住黄辫子,在壁上碰了四五个响头,闲人这才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阿 Q站了一刻,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于是也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阿 Q想在心里的,后来每每说出口来,所以凡是和阿 Q玩笑的人们,几乎全知道他有这一种精神上的胜利法,此后每逢揪住他黄辫子的时候,人就先一着对他说:“阿 Q,这不是儿子打老子,是人打畜生。自己说:人打畜生!”

  标注(黄色) - 阿Q正传 > 位置 924

  “这断子绝孙的阿 Q!”远远地听得小尼姑的带哭的声音。“哈哈哈!”阿 Q十分得意的笑。“哈哈哈!”酒店里的人也九分得意的笑。

  第二辑 《彷徨》

  标注(黄色) - 孤独者 > 位置 2679

  “你的客厅这么荒凉……。近来客人不多了么?”“没有了。他们以为我心境不佳,来也无意味。心境不佳,实在是可以给人们不舒服的。冬天的公园,就没有人去……。”

  标注(黄色) - 伤逝 > 位置 2878

  她却是什么都记得:我的言辞,竟至于读熟了的一般,能够滔滔背诵;我的举动,就如有一张我所看不见的影片挂在眼下,叙述得如生,很细微,自然连那使我不愿再想的浅薄的电影的一闪。夜阑人静,是相对温习的时候了,我常是被质问,被考验,并且被命复述当时的言语,然而常须由她补足,由她纠正,像一个丁等的学生。

  标注(黄色) - 伤逝 > 位置 2903

  这是真的,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我和子君说起这,她也领会地点点头。

  标注(黄色) - 伤逝 > 位置 2905

  安宁和幸福是要凝固的,永久是这样的安宁和幸福。我们在会馆里时,还偶有议论的冲突和意思的误会,自从到吉兆胡同以来,连这一点也没有了;我们只在灯下对坐的怀旧谭中,回味那时冲突以后的和解的重生一般的乐趣。

  标注(黄色) - 伤逝 > 位置 2977

  待到孤身枯坐,回忆从前,这才觉得大半年来,只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的要义全盘疏忽了。第一,便是生活。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世界上并非没有为了奋斗者而开的活路;我也还未忘却翅子的扇动,虽然比先前已经颓唐得多……。

  标注(黄色) - 伤逝 > 位置 3042

  我不应该将真实说给子君,我们相爱过,我应该永久奉献她我的说谎。如果真实可以宝贵,这在子君就不该是一个沉重的空虚。谎语当然也是一个空虚,然而临末,至多也不过这样地沉重。我以为将真实说给子君,她便可以毫无顾虑,坚决地毅然前行,一如我们将要同居时那样。但这恐怕是我错误了。她当时的勇敢和无畏是因为爱。我没有负着虚伪的重担的勇气,却将真实的重担卸给她了。她爱我之后,就要负了这重担,在严威和冷眼中走着所谓人生的路。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狂人日记读后感10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