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水流深:深度价值投资札记》是一本由张延昆 著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胶订图书,本书定价:88元,页数:2019-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总结下:ROE区分企业属性,市盈率、市盈率、股息率寻找价值股。市场底、业绩底、估值底,买买买;市场顶、估值顶,卖卖卖(业绩顶,貌似没讨论)。心态上,保留现金、极度保守,宁可错过不可错入,活着最重要。 总的来说,也许因为成书于熊市,重点是在讲熊市选股等待牛市。估值是静态而非动态讨论。 一句话:熊市中寻找被错杀的稳定分红的龙头股。
●非常啰嗦,特别啰嗦,但在思维方面讲的挺全(不够深),也有不少思维方面的实操方法,书不算白看。
●有些干货,只是读起来有些一言难尽,随笔不像随笔,系统的方法论也不算。
●听完的书,还可以
●深度价值投资的巅峰之作
●杂乱无章东拉西扯反反复咾咾叨叼,看不到任何行业,投资方法,竞争优势等方面的深入分析,大多是一些感悟概叹,不明白评分为何那么高!
《静水流深:深度价值投资札记》读后感(一):混沌的锚也是锚
陆续买了好几本投资的书,这是其中之一。作者是实践派,有些观点倒不见得完全对,或者多深刻,但对照自己的投资经历,也算有所体会。
一是价值投资与趋势投资不可并用
价值投资是越跌越买,趋势投资是越涨越买。挺简单的道理,一个左侧,一个右侧。所以,你即价值又趋势,是矛盾的。另一方面,价值投资根本上,讲的是当前的价值,是要摒弃对未来尤其是宏观经济的猜测;而他摒弃的,正是趋势投资的基本分析内容。
看任何一支股票的K线图的时候,总觉得趋势很明显,那么多历史大底。为什么当时不敢抄底,因为恐慌。恐慌并非不合逻辑,相反,他从来都不是毫无根据的,是很有逻辑的。比如八项规定白酒跌,股权分置改革出台前,大盘跌破1000点。前段时间我喜欢加杠杆做大盘指数,现在觉得不行,因为下跌的时候,你根本不知道会跌到哪,各种图形分析没法战胜恐慌,当然本身我也不相信图形分析。换句话说,就像游泳初学者,如果不知道水有多深,一旦脚够不到地,就会吓得瞎扑腾。不管你做的是不是价值投资,内心要有价值之锚,了解你说买入的标的,最悲观会跌到哪个区间。
机会是跌出来的。怕错过赚钱机会,所以大部分人在熊市最后一跌前,子弹已经打完。
三是,为啥价值投资这么难
滚雪球,基本是复利原则。作者也多次讲,一旦亏损,是严重影响复利。所以要极端保守,不要亏损。可作者又说,价值投资是左侧交易,分批买入。那完美的一次投资,至少买入的前半个阶段,都是越买与越赔的。作者的建议是,买入后第一阶段是定投式的,如果持续跌,从定投式买入改为每跌5%买入。操作上没毛病,但大概率已经深套。并且很可能被动重仓、满仓一直股票。这又与作者说的,不要重仓一支、一类股票矛盾。
四是,股息是安慰剂,市场过激是兴奋剂
强调股息的作用,在于你能看到“回头钱”,能在非牛市时比较各类投资手段时,感觉没那么亏。换句话说,合适的股息率让你能拿住股票。即使市场长期不向上过激,也是个稳定的投资。而市场过激,则是股市引人入胜的地方。
《静水流深:深度价值投资札记》读后感(二):修养生息,厚积薄发——保守主义战胜股灾
说实话对作者并不是很熟悉,只是在图书馆看到这本新书就随手借了过来,第一遍粗翻了一下,没啥感觉。第二遍精读了一下,还是有点收获的。尤其在外面市场一片鬼哭狼嚎的跳水大赛情景下,这本书提到的保守投资方法尤其让人深思。
作者在价值投资的基础上发展出自己的一套方法,那就是熊市把股票当债券,买高息股,保证现金不损失。在牛市的时候逐步建仓,获取利润。尤其是获取利润后不要急于在牛市中投资新项目,而是继续等待市场的错杀或下一轮牛。所以作者把它总结成”熊市债券,牛市取半”。这其实对于我大A熊长牛短的特征来说是非常有效的一个价值投资的方式,就像本书的标题的静水流深,表面上很平静的河水,深处却流速飞快。
办法说起来非常容易,但是真正要做起来是相当有难度的。可以想象的是难度最大的是在心理这一关,也就是”静”。这里的静是业绩上的平稳,较少的回撤。同时也是内心的平静,能抗住熊市的寂寞和牛市的诱惑。平静意味着你需要一个合适的复利目标每年10%,保守的仓位管理,长期保持20%现金,苛刻的交易条件,等待过激的机会发生。平静的同时也是在蓄势,等待市场错杀的机会,这里作者提出了自己的选股方法那就是等英雄落难,平时把自己心目中英雄收藏好,等待英雄落难的机会,果断出击。听上去是不是就已经有点没啥意思了,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也没有荡气回肠的经历,是的这就作者所提倡的深度价值投资,一种保守的价值投资方法,一种中庸的投资方法,当然最关键的是被作者验证下来是有效而成功的投资秘诀。
本书的大部分内容来自于作者的内心感悟,也是作者悟道的心路历程。这也是本书的重点,这对于国内的投资方法论点来说是难能可贵的。当然作者在后半部分也介绍具体的术,就像选公司,选行业,ROE,PE等。不过这些只是基础,更重要的是要有个自我稳定的心态。就如作者在前言里面写的:
“”必须学会孤独地思考,因为没有人会到达并深入你的精神世界,来帮你完成自己的事业。每个人不可复制,投资更是如此,没有强大的内心,就算你能掌握最好的投资理念,也无法长期坚持付诸实施。
最后的最后,内容上本书是札记所以给人感觉会有比较多的重复,但是我更欣赏的是作者能够把自己的方法拿出来分享,丰富大家的投资视野。如果说真的要形成一种投资理论的话,还需要进一步提炼。我给4颗星。
《静水流深:深度价值投资札记》读后感(三):投资中的那些事儿:“行”比“知”更重要
依据深度价值投资理念,作者在书中提出“深度价值,持股守息;等待过激,三步取利”十六字方针,并围绕这一方针构建起自己的投资系统。
首先是选股,在行业方面,作者认为吃喝、穿住、用行、医药等生活必需品相关的行业是主要目标,并且更喜欢大行业中排名前两位或细分行业中排名第一的企业,它们有着宽阔的护城河。此外,所选企业的股票最好有连续稳定的股息或分红,这不仅代表企业有着稳定的业绩支撑,而且能让投资者在漫漫熊市中安心持股。
在选好股之后,就要“放长线,钓大鱼”,为好股的下跌做准备,潜伏“黄金坑”。那么如何认定股票到达可以买入的价格呢?作者综合考虑市盈率、市净率、股息率等指标,并与历史熊市当中股价底部时的估值进行对比,从而找到买入的“安全边际”。价值投资者会等待好股被“错杀”,等到股价在安全边际内分批买入。
在买入的环节,很多投资者总是后悔“买入过早了”。作者本着“不怕错过,就怕不苛刻”的思想,提出三种解决方案:第一,固定跟踪,量化买入价格和买入的仓位尺度;第二,不在盘中交易,因为盘中交易很容易受情绪的左右,而是要提前几周甚至几个月做好投资计划;第三,渐进式买入,有仓位上限的严格控制,绝不满仓。
在买入后,最难的就是“少看,少动”,少盯盘,少看干扰性的无效信息,少交易。简单的事对于很多投机者而言反而更难。而真正的价值投资者则过上了悠闲的慢生活。那么应该在什么时候卖出?当市场由于过热,大多数投资者产生过激的做多情绪时。书中提出了“三步取利法”:第一步,足利卖出,当单只股票上涨50%以上,可卖出一部分;第二步,高估卖出,当股价已到历史高点区域,明显被高估,可以实施第二步卖出;第三步,“彻底坏”卖出,当整体市场泡沫严重,市场估值达到历史估值顶峰时,清仓卖出。不同于一次性卖出,作者多年的投资经验告诉我们,分步减仓通常能够帮助投资者收获更高利润。
在市场中,胜利者往往是逆潮流而动,在大多数人贪婪时恐惧,在大多数人恐惧时贪婪,并且能够长期坚持准则。所以,投资终归是一件孤独的事,当你不被大多数人理解时,你正走在穿越黑暗的隧道,坚持正确的方向,光明在前方。
劲书评:聚焦人文与商业领域的书籍推介
更多精彩书评,请关注我的个人公众号:
《静水流深:深度价值投资札记》读后感(四):关于投资,这里有你不知道的事
对投资有了解的朋友一定知道股神巴菲特,知道巴菲特的朋友一定听说过价值投资。价值投资是以资产价值为“主心骨”的投资理念和方式,它的精髓在于投资者在价格低于内在价值时买入,并以更小的风险获得更高的预期收益。价值投资常常伴随着长期持有优秀的资产,而不随市场价格的变化频繁交易,在资产被明显高估时选择卖出。
那么作者提出的“深度价值投资”是指什么?书中对“深度”这一形容词做了四重解释:
基本深度,在定性分析和苛刻基本面审查的基础上选股;
思想深度,贯彻始终的较高的“价值投资”思想境界和认识水平;
策略深度,利用严谨的、全方位的仓位管理策略,保障组合投资的整体业绩;
价格深度,在比较确切的安全边际打折基础上买入。
我们通常说知易行难,做到知行合一才是关键,经过修行才能抵达高境界。在这本书中,作者从“知、行、境”三个层次来详述他的投资体系,本文先来介绍“知”的部分。
思想决定行为,我们知道在投资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逻辑和操作风格,有人做短线也有人做长线,有追涨杀跌也有逢跌补仓,有人轻仓也有人重仓,可谓是各显神通,但结果却大有不同,也因此而带来悲欢离合。
在深度价值投资的理念中,对企业的基本面分析是第一步。企业的生意简单易懂,有宽阔的护城河,行业地位突出,经营能力强,治理体系完善,品牌影响力大等等都是好企业的标准。从财务指标上看,企业长期维持行业领先的毛利率、净资产收益率,长期持续发放较高的股息分红更是优中选优的关键。
然而好企业的股票未必立刻出现好的价格。股价在很大程度上是投资者情绪的反映,在高估与低估之间循环往复,反映的是人心理中的贪婪与恐惧。例如,在最近的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之下,全球各国投资者都出现恐慌情绪,纷纷抛售股票和基金,导致很多公司的股价从高空坠落,其中当然也包含不少好企业的股票。在羊群效应之下,很多好企业的股价实际上是被错杀的,而价值投资者此时已蠢蠢欲动。
深度价值投资理念更是反人性的,熊市带来了更好的买进时机,作者在此强调的是“安全边际”和“价格深度”,当价格在“安全边际”的基础上打折的时候,才迎来买进的时机。而经过岁月更迭,繁华再起,牛市来临,投机者因贪婪而进入到狂欢状态,深度价值投资者却已逐步退出泡沫的盛宴,静静等待下一次买入的时机。
在深度价值投资中,“保守”、“风控”、“中庸”都是关键词,它意味着不受情绪的支配、保护本金的安全、保持合理的仓位,降低投资的风险。即便面对好企业好价格,也不主张一把梭哈,而是逐步买入,并且强调永不满仓,因为某些风险是我们无法预测到的。
书中多次强调投资者要修炼自己的“心性”,学会孤独地思考,将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才能收获长期的复利。不投机、不赌博、不随风摇摆,静水方能流深,就如文章开头对联的智慧:向宽处行。
下一篇,我们来谈如何“行”动。
劲书评:聚焦人文与商业领域的书籍推介
更多精彩书评,请关注我的个人公众号:
《静水流深:深度价值投资札记》读后感(五):静水流深
投资是一件“知不易、行更难,知行合一难上难”的事。
必须学会孤独的思考,因为没有人会到达并深入你的精神世界,来帮你完成自己的事业。每个人不可复制,投资更是如此,没有强大的内心,就算你能掌握最好的投资理念,也无法长期坚持付诸实施!
只要能够长期存活,最后的投资成功便是自然的事情。
你的资产账户就是你的“金融帝国”,做到最后,做的就是一种修养、气度和胸襟,一种处事哲学,一种“治国”态度。
最有价值的投资手段正如“静水”一样,是一种安静独享的智慧;而“深”是根本,只有具备一定的深度,才可能包容,才可能持久,才可能积聚力量、有长期复利不断流进。
股市的财富再分配规律:心如止水者不断收获情绪剧烈波动者贡献的利润,在每一场牛市熊市之后,都是平静者分享了躁动者的财富。
本质上,其实不是“行”有难度,而是践行者的“知”不够深刻。只有彻彻底底看透事物本质,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才不会轻易被市场诱惑所裹挟,才能够一以贯之的按照价值规律来认真“出牌”,并且坚持打好每一张牌。因为思想深度决定了行动的力度和眼界的高度,这是毋庸置疑的,所以投资者一定要通过不断的实践、阅读、学习、总结来提升自己的思想深度。
所谓“投资者的思想深度”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反复学习总结和不断实践积累的结果,只有多思考、多感悟才可能有思想的升华。
基本面深度又可以分为四个维度:1. 历史财务指标是否确定性的优秀;2. 行业属性和地位是否突出;3. 公司治理方面是否具有独特的优势;4. 经营是否具有确定性的光明前景。
寻找市场价格与当前企业内在价值存在巨大扭曲的公司有两重内涵:第一种扭曲主要原因是企业股票备受冷落或市场环境非常恶劣,这是偏静态看当前低估程度;第二种扭曲原因是企业的升值潜力巨大,这是偏动态看未来成长。
投资的过程是一直在思考事物本质的过程。
等待过激:只要你肯愿意付出精力去等待“人性的丑陋”一而再、再而三的爆发,复利就会源源不断的产生。
如果某一板块跑赢大盘的时间持续相对较长,这样的表现一定是从未来“借”来的,将来“还”的方式,要么是未来长期跑输大盘,要么是暴跌。
霍华德·马克思说:“第一个准则,大部分事情都有循环起伏;第二个准则,当其他人忘记第一个准则时,你就有获利的机会。”
想要知道自己的持仓比例是否舒适,首先就要清楚自己投入的资金的风险承受力,比如这些资金能承受的最长、最大回撤是多少。
如果没有适当分散(比如全仓银行股),虽然单一品种看似可能回报比较丰厚,但如果由于各种原因,比如刺激价格上行的因素未能有效汇聚,或运气不在你这边等,就很有可能几年都没有成绩,增加了时间成本,慢慢拖垮了常年的复利水平,甚至破坏了你坚持正确投资理念的信心。
如果你只看到了巴菲特这棵大树上结出的累累果实,只看见那些带着光环的伟大企业,却没有看到巴菲特那种抠门如守财奴、等待安全边际如苦行僧一样的虔诚,那么你永远也无法学会真正的价值投资精髓。
投资的精神支柱永远是自信,而非外物,所以投资最重要的是独孤独思考和树立自信。别人不可能长期支持你,你也不用太关注别人对你的评价。
当市场两三年内不认同你的持股,不给一丁点收益,你还认定在五年甚至更长的周期里,这些品种依旧是大鱼吗?这需要我们静下来细细思考这些企业的本质:1. 行业地位是否稳固?2. 产品是否具有极其广阔的使用空间?3. 产品价格是否不断上涨,可以抵御通胀?4. 品牌忠诚度高不高,是否是随处可见的品牌?5. 历史分红是否高而稳定,不断拓展经营空间的能力强不强?
投资伊始,最重要的事情是要摆正投资心态,将自己的身段放低,再放低,降低自己赚快钱的欲望,降低收益预期。
牛市持续的时间越长,投资者的健忘症就越严重:在持续大约两年的牛市之后,人们甚至不相信会有熊市出现。熊市也一样。
一天一算账的持股者赚不过一月一算账的,一月一算账的赚不过一年一算账的,所以我们争取五年才算一次账。
我们之所以不愿意在市场上炒来炒去,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目的是用减少交易和心平气和来保证长期的身心健康,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延长自己的投资寿命。
那些极少数顶级优质股票,具有可长期持有特性。你会发现:它们在成长之后还会成长,在被高估之后还会被更高估。将最好的企业长期遗忘也是一种理想的投资方式。
聪明如何界定,只能看长期复利水平。活的长、收益满意就是投资中的大聪明。
这是我犯的一个错误,过去我会犯错误,现在以及将来都会不断犯错误。
价值投资需要的是一段马拉松式的长跑,只跑了2千米,胜出200米的又怎么能趾高气扬呢?
投资者的所有行为大多逃不开自己性格因素的影响,性格是支配投资者行为习惯的主要动力。
习惯是一贯的、不知不觉的本性反应,习惯的好坏左右着投资的成败。
投资理念是一种秉性,而不是什么天分或智商的问题。事实上,理想的秉性永远是智商和天才的克星。一旦你为自己构建起一个坚实的理念基石,其他你所需要具备的东西,无非是勤奋、专注、耐心和历练。
绝大多数时候投资是“一个人的战斗”,你的所作所为可能只有你一人理解,你的行事逻辑可能只有你一人领会。因此,有依赖思想或内心不够强大的人很难走完这个孤独、乏味而又艰辛的旅程。
投资如教育。教育的“两立”至关重要,那就是自立和立志。投资一定要争取自立,学习独立思考投资问题,不可人云亦云,现成的果子不好吃。二要立下大志,以投资大势为榜样,结合自身条件,总结出自己的投资正道。
如果投资者总盯住短线的上下起伏,就会以为股市是一个大的资本赌场。着眼大局,你就会看到有那么一大批上市公司,不仅兢兢业业的经营,还老老实实的分红,步步为营的成长。所以,眼光和视角决定你的投资命运。
这世界上最好的资产莫过于“优质企业的股权”。与其拼命挤破脑袋去最好的上市公司应聘,不如在市场低迷期直接拿下他们的股份,哪怕一点点,慢慢享受分红,再后续投资,如此财富积累的效果真有可能远优于在那些企业中工作赚取薪金。这种理念,很有可能造就完全不同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