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玩家》经典观后感集
日期:2020-03-29 22:19:05 来源:文章吧 阅读:

《玩家》经典观后感集

  《玩家》是一部由李寿根 / 金东炫 / 李伊庚执导,真人秀主演的一部韩国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玩精选点评

  ●节目组很精了,搞这种憋笑的内容一能让观众看得高兴,二还能把付的演出费都收回来,三给了很多艺人露脸机会,挺不错的。 看多了韩综的人就是看这几个嘉宾都很有趣了。每集有个主题的这种设定也很好玩

  ●还是更偏爱黄金搭档一点,但恶搞PD和SMTM的几期真的笑吐了,笑到打嗝和肺疼!!!!

  ●핰헠 坐等第二季

  ●有的地方普通好笑的地方笑得我喷水

  ●看完之后我学会了蝉叫,哔呦丝~哔呦丝~~

  ●挑着看看还行

  ●好看的韩综太多 显得这个一般了

  ●可能永远不会get姜line人的综艺

  ●c位出道李秀根 全能ace李秀根!

  ●-_-吃飯不能看,會笑噴的。

  《玩家》观后感(一):是真的会做综艺 nb

  西游记食堂 大逃脱 玩家

  看到玩家感觉大家都在疯狂的即兴演出。搞笑,看起来更像是综艺自带的基因 。能把看节目的观众、看戏的玩家带入场景,那什么都太好笑了吧。一开始设计的憋笑挑战马上就把观众带到场景里了(开始憋笑hhh感觉能笑可太幸福

  综艺就是要搞笑吗!搞笑真的很难。况且现在国内没有综艺可以看了

  《玩家》观后感(二):根叔这该史的魅力ya

  看到姜食堂两个大朋友耍赖不去冰岛来的,通宵看完玩家。

  前两集笑到我满床打滚←_←后面就逐渐脱力。四颗星一半给前两集,一半给秀跟的人格魅力o>_<o

  没想到根叔那么胆小,顿时好想看他和虎冬一起玩大逃脱~他俩的化学反应想想就超好笑☜ 套路有点像日本早年有个综艺绝对不准笑系列,不过节目风格很不一样,是韩综式搞笑。日本那个让我笑的停不下来流泪,☞这个让我笑到捧着手机不停踢腿~ 之前从不看综艺,如今看来我是无法自拔了。笑的脑阔疼的时候什么也想不到就是真的开

  《玩家》观后感(三):一档从设定上就注定好笑的,简直就是我的人间开心果节目

  《Player 2》第二季中团战是重点,嘉宾们本着每笑一次头上的环就喷水,并扣除演出费直至扣光为止,所以为了死守演出费,拼命的忍住笑,独特反差引发笑点。玩家们需要尝试多种play,每次出场的服装化妆就已经达到了很好笑的程度。“无用大制作”场景更是非成功吸引了观众的目光,比如第三集对《show me the money》的整套场景模拟,请来了说唱冠军Bewhy和正经音乐人导师,很少见的将不同类型的综艺节目之间强联系了起来,打破了思维常规,激起了观众极大热情

  为了突出真人秀的戏剧性,整季节目中都采用了星素搭配方式,素人们带来的笑果非常惊艳,是观众完全设想不到的人物设定以及行为走向(比如第一集教室里坐满的学生,第三集里唱歌跑调破音却被众人夸赞的选手)。

  节目组不仅深挖七位嘉宾的搞笑才能,并且对游戏主题和情境表演的精心策划,每集主题都讲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有逻辑也有层次,难度逐渐增加,使得所有角色之间碰撞出强烈的化学反应,状况连连,引发爆笑反应。

  因为笑点内容本来就非常集中,所以后期不做花俏繁多的包装,顺着情节发展剪辑,只抓住梗点做脑洞发散,保证了不打断节奏。

  官方话说完了,作为一个总是哭的人,这个节目真的是我的救命稻草了,毫不夸张,看着他们我也能笑到前仰后翻的,谢谢啊,给了我一些温暖。

  《玩家》观后感(四):一个“我要是出演这个节目,一期下来不光可能一分钱拿不到,还可能欠一屁股债”的有毒节目

  tvn真的是“想一出是一出”的梗王电视台。看了上个周末上新的新综艺player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要是出演这个节目,一期下来不光可能一分钱拿不到,还可能欠一屁股债。

  最绝的是这个设定简直赢在起跑线上—无论是真人秀节目还是脱口秀节目笑点都是自然而然随着情节推进而产生的,所以笑点的密集程度受出演者的状态,和节目组状态以及后期制作能力影响,而player这个“憋笑”设定就把节目性质变成了为了逗笑而必须加大笑点密度和节奏的节目。一群本来就自带各种梗的嘉宾这一集节目下来为了逗笑使出浑身解数,那搞笑程度从开始就是爆表的好吗?反正我非常顺从内心高频度笑出鹅叫。看弹幕上说嘉宾头上粘的小馒头都化了,我真的笑到担心有人报警。纳凉部分也是真的绝,太真实了—比起恐怖体验,在恐怖的情境下人最下意识的反应真的是最好笑的,根叔极度惊吓中赵四的步伐真的让我从此告别高能君。

  其实想想,人还真的是拧巴,越是不让出声(黄金搭档)不让笑(player)笑出鹅叫的欲望就越强烈。再加上代入感非常强烈,隔着荧幕的观众也莫名其妙的产生了参与感。那么下面,我们来摸着良心说一下,看《黄金搭档》沉默的游戏和《player》的时候有没有跟着一起憋笑不敢出声音?

  但毕竟第一集,很多环节的推动上确实痕迹很明显,甚至有点尴尬。可能是多方面因素导致—剧本问题,嘉宾演技和节奏掌控问题等等。但是因为节目企划上说是每一集的主题都不一样,所以对于之后的节目我还是抱着相当乐观的态度期待着。毕竟下一集里,我们著名的少女选手大逃脱里的精彩表现就要再现了。(至于日本版本因为没有看过也不好瞎对比,瞎评论。只能有一说一的讨论一下初见这个韩国节目设定的感受)

  最近看《黄金搭档》也好还是这几天刚上新的《player》,感觉韩综好像步入了新阶段。就好像“时尚是个圈儿”,综艺仿佛也是这样。这两个综艺的设定都不是完全创新,甚至可以说都是复古之作,但不约而同地添加了新元素。心肺复苏了很多我们多年前看综艺笑到满地滚的经典环节,又融合了相当多当下的新潮流。可以凭回忆怀古,也不会让新观众不知所云。就比如纳凉梗,在韩综里每年按季节供应,从不迟到。但和憋笑结合起来又真的多了一个层次的乐趣。其实季播的《大逃脱》也是同样的情况,烧脑的推理题材,又有近几年在韩国年轻人们聚会最大众化的娱乐方式之一--密室逃脱作为加成,所以收视成绩和口碑都相当优异。

  作为cable channel代表的tvn和综合编程频道的jtbc与传统地上波电视台sbs,mbc,kbs等传统电视频道(韩国的电视节目平台主要分为cable channel,iptv,综合编成频道,以及地上波频道)在韩综风格上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我个人觉得以三大台为代表的地上波频道的综艺主要走稳中求胜路线,内容上比较传统,创新的部分也是稳中求胜,传播最主流价值观。而tvn和jtbc近几年的综艺在进行一种比较大胆的,甚至是猎奇式的内容创新。罗pd团队的几个系列节目,以及jtbc近几年大热的《认识的哥哥》,以及最近的《黄金搭档》都是以比较小众的“猎奇”切点,攻克大众市场。

  看着韩国综艺市场的这种自我审视和集体自觉,真的也忍不住期待我们国内综艺市场的新变化。毕竟无论是历史还是当下新文明,我们自己有太多宝贝可以挖掘。在我们自己的语境和文化背景下,享用没有任何语言和文化隔阂的作品得是件多么欢乐的事儿啊。

  《玩家》观后感(五):全新的喜剧逗笑方式

  目前为止看到韩综中最有日综气质的节目。这种节目的成功既要依靠导演组的编剧能力,更要依靠在棚内的指令员根据实时情况发出最有戏剧冲突的指令。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常常被“喜剧”这个大问题难住,做电影最难搞的是喜剧,做综艺最难搞的也是喜剧,让人发笑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第二季第一次禁语挑战以记者发布会形式展开

  就国内喜剧综艺来看,大多数还是依靠相声、小品、脱口秀等基本的喜剧形态展开,任凭编剧费劲,笑料也就那么多,发笑方式完全依靠故事架构或者语言包袱。并且目前国内喜剧编剧的能力普遍下降,加之喜剧演员匮乏,大多数喜剧综艺完全通过剪辑制造,节目组觉得比较好笑,观众完全笑不出来。

欢乐喜剧人

  但这次《player》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式,尽管它也需要基本的喜剧形态元素例如语言、肢体、表演等为笑料赋能,但是整个情景和执行方式放在了一个很随机,动态的环境中,值得思考。但同时,这种喜剧形式又非常依赖综艺人的艺能感,南韩综艺天才李秀根这种,因为足够有想法和表演欲以及表现力,你才能在逗笑和憋笑一来一回的互动中产生笑声元素。不可否认这种逗笑方式很大程度借鉴了日本的搞笑节目的灵魂,比如服装扮演、角色赋予等等,但是它又是最符合韩国综艺国情的,直接的恶搞方式的恶搞度相对大大降低,但是保留这种恶搞方式的发笑原理,重新套上其他壳子。

阿凡达环节惩罚环节

  除此之外,通过这样的世界观架构,很多综艺节目比如《新西游记》《搞笑演唱会》《show me the money》等等等等节目的经典搞笑设计也可以毫无违和的糅合进来,很多人说中国想要模仿这档节目最难的通过广电总局的审核,没错,但我认为更难的是找到诸如李秀根、黄帝圣这样的喜剧演员,他们是传统的搞笑艺人,但是又能在非传统的搞笑情景中最快速度让你发笑,在中国目测沈腾和贾玲是最接近这种要求的人选,但是人数以及总体能力依然不够。毕竟谁能像李秀根一样想到,在发布会游戏间隙问制作组要一袋洗发水,在再次喷水时直接在现场洗头呢。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玩家》经典观后感集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