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 南屏晚钟》是一部由相梓执导,南吉 / 娜仁花 / 吴任远主演的一部剧情 / 同性 / 家庭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苦苦挣扎的一家人,因为不能说出口的性取向,久久折磨。电影里的邪教究竟是那不上道的佛法还是这摧人心智的隐痛。女儿苦劝离婚,父亲冷冷淡淡,自己爱人的孩子也已经长大,只剩自己,给自己治病,给丈夫治病,轻描淡写等一个退休。等你长大 ,我就去离婚,等你结婚我就去离婚,等你生孩子,我去道场居住。
《再见 南屏晚钟》影评(二):中国越来越好,加油。
这大概是最好的同妻题材,也希望能有许多复杂的情况,各种题材都能好好地拍起来,那就这样吧,好好拍出能带来思考复杂的人生戏。
反正我没看过。我只是觉得要好好拍出有思考能力的,也挺好的。加油加油加油
好吧。我觉得这大概是最好的,用影片来影响一下那些对同妻和同夫还有一些复杂的事情,都要好好地解决一下。
《再见 南屏晚钟》影评(三):一个女同性恋为了世俗的眼光隐藏扭曲自己
故事的时间线有点乱,我觉得这就是一个自己从开始做了错误选择,然后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放弃了自己的爱情,不仅仅对于家人是一种折磨,对于自己更是,把自己的一辈子都毁了,然后各种责怪别人,认为自己已经为了世俗改变了,为什么还有别人没有改变,各种自怨自哀,到最后甘心被洗脑,来解脱自己。所以啊,不要为了周围人的看法,而扭曲自己,勇敢做自己吧
这部片子整体节奏不算拖拉,除了母亲一直想因为学佛可以让她老公戒掉同性恋的心病有点刻意。但是总体看起来简单干净。这部片子很像要刻意去刻画同性恋这个特殊群体在中国特有思维下的固化和刻板。
故事的串联很有意思,开头就是普普通通大学之间的恋爱,慢慢的母亲大学和寝室的好友的回忆在此展开。原来母亲一直讨厌的人物关系潜移默化中是她害怕真实的自己。
绿叶阳光,佼人白窗; 对镜梳妆,成对成双。 奸情曝光,请邀议商; 来迟不慌,肚大菜香。 情书烧光,叱女无良; 死路高墙,歇斯膏肓。 ①她曾美好。她本可以继续美好。 ②她想做一个正常人;她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一个男人,被背叛了,她不肯放手;她不甘心。 ③她直至耗尽了自己一生;她没有过好自己的一生,他也别想。 ④她可以做一个正常人,他为什么不能。 ⑤他追她,是因为他以为她是同性恋。 ⑥她为了他,放弃了自己的同性恋。
《再见 南屏晚钟》影评(六):关于剧中出现的形婚和宗教
不管形婚还是痴迷于宗教,都是对对现实生活的逃避或者是不满,形婚可以逃避亲朋好友的口舌,不敢正视自己,也是对未来的恐惧,总之是自己精神不够强大,没勇气去寻找自己的路随大流也许是认知里轻松的路。这是自己以前的想法,现在自己住后,感觉有掌控感,也不会听到所谓父母的为你好,还有宗教并不能解决现实问题,也是逃避人生的表现,经文上还有所谓的生为男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还有各种恐吓不孝顺,会下地狱,我觉得好的信仰就是让人友善,心情平和的,不会这样让人不舒服。
《再见 南屏晚钟》影评(七):家庭是一个缩影
1⃣电影涉及了好多。 这个家庭基本上算是中国社会的缩影了,所有有争议的内容都出现在这里:同性恋,同妻,不婚…这些都被统称为“有病”。 写到这里,忽然有一个想法,为什么是母亲独自一人宣称这些都是病,有没有这样的原因——我们一般都称呼她为“母亲”。所以,有这个隐喻吗?
2⃣感觉导演真的很了解中国大部分家庭的普遍特征了。 会因为生肖相克选择流产,这不正是中国从古代流传下来的嘛?古代结亲要“八字相合”,现在结婚也要属相相合,属虎的属羊的不适合在一起。 父母不离婚都是为了孩子;女孩子发育得早成为被攻击“淫荡”的理由,更让人伤心的是,同为女性的母亲也这样认为;成人后的孩子与父母的相处,总是静默无声的,要么就是争吵;还有,邪教,不正是那些儿女一次次拿出证据为父母辟谣却不行的东西嘛;哦,还有,这部电影又一次指出了中国
《再见 南屏晚钟》影评(八):再见南屏晚钟
影片整体比较压抑,不论是从调色还是从情节和对话来看。在拍摄手法上,有很多画面和演员台词比较偏向戏剧,对我来说还是比较新鲜的。
在看的时候难免会想到《谁先爱上他的》,两部电影都得过奖但侧重不同,《再见南屏晚钟》讨论同性恋骗婚对家庭的影响、父母对子女的教育、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逃避操蛋生活的方式以及其他生活中的歇斯底里;而《谁先爱上他的》虽然母亲的角色也是啰嗦烦躁的,但她也是真的不明白,到最后尝试去理解另一种爱,比较理想化。
后者重点刻画了不能公之于众的爱情,影片中的女人也是纯粹的受害者,而这一部中的母亲更像是在做错了选择题之后还想努力掰正,在一次次徒劳中疯狂。有趣的是当她被问到她是否是同性恋时,她在最后选择了沉默。 唾沫可以压死人,不爱的生活则是漫长的折磨。她第一个和曾经的女孩开心地跳舞,最后只能自己淋一场雨。
《再见 南屏晚钟》影评(九):二零一九年末看到的佳片
妻子角色既不为夫又不为子 久经岁月的挤压成了刻薄狼狈的模样 极度贴近现实的无信仰人群 依附在滑稽可笑来自人类杜撰的虚无 避重就轻 不敢面对
丈夫角色虽为追求本体的自由 似乎比前者胜一筹 获得青睐 却完全以婚姻的幌子为自己的不负责任打点了半辈子
他们彼此日渐褪掉生活的热情 或许在影片开始我们能约莫察觉到幻想出的能量
延续婚姻的行为 找到一个所谓爱的人 一个根本没法进入这一狼狈家庭的人才能为筱妤留有梦与休息的空间 于是早熟 于是沉浸音乐 于是捧起瓦尔登湖 试过与专制争吵 试过与封闭搏击 试过与杂乱叫嚣 但最终只有碰壁 如此野蛮生长却坚强到顶天立地 因为 当她开始洞悉生活 冰冷即刻开始
片尾的交谊舞真的让我看出眼泪
此刻 突然想到上一部影片记忆犹新的台词大部分的人 既骗不了自己 也骗不了别人
《再见 南屏晚钟》影评(十):原来同妻才是深柜!好惊悚好混乱!
的确比 《谁先爱上他的》 更好一些
直觉这个是作者的亲身经历 真是个文学青年会自我剖析
母亲年轻时期片段 有想到 《少女哪吒》
在看到 《瓦尔登湖》和《资治通鉴》 时 好像看到自己 有共鸣和笑点 不过那个年代的老师应该还是会骂我们的 迂腐啊
女主一度以为是yoyo在演
从小一直容易把《南屏晚钟》和《绿岛小夜曲》这两首歌搞混
一开始居然把同志归结于没有出生的儿子身上也是没谁了 为什么不走恋童癖路线
后来看到被邪教洗脑也是迟早跑不脱的
最匪夷所思的是作者居然让同妻走向深柜之路 看来探索的野心不小
只是按照常规 逻辑上怎么过得去 如果深柜也不可能想得出那些“邪教类想法的”(如果是我 我绝对不会朝那方面去想)
看来人终将是复杂的多面性的 是不可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