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别认为我忘了:柬埔寨失去的摇滚乐》的观后感大全
日期:2020-03-13 22:12:05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别认为我忘了:柬埔寨失去的摇滚乐》的观后感大全

  《别认为我了:柬埔寨失去摇滚乐》是一部由John Pirozzi执导,Norodom Sirivudh / 诺罗敦·西哈努克 / Sisowath Kossamak主演的一部纪录片 / 音乐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别认为我忘了:柬埔寨失去的摇滚乐》精选点评

  ●前有冲浪,后有硬摇滚、funk,风格可称成熟,可红色一来,竟都荡然无存,甚至变成了“旧社会的”。(电影不行散乱离题,政治出发点明显,摇滚乐的部分太少。话语非常西方,“平反”也浮于表面。相关影像资料还是匮乏迷恋Flash,剪辑基本是意淫式地把异国风情和摇滚、集权符号拼在一块。

  ●强力推荐啊 哈哈哈 屌

  ●“摇滚”天然带着政治敏感,不管他们愿不愿意,有些东西总是要找个替代品硬要按在头顶。 台湾解严前也有警察在街头逮长发男孩呢。 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流行音乐”才是当权者剥夺不了的时代旋律。 要是有人拍个捷克的宇宙塑胶人这样的纪录片就好了。

  ●别人有寻找小糖人,柬埔寨只有寻找孤魂残骸,本来可能产生伟大乐队音乐家土壤迷幻、放克、雷鬼学习西方又土生土长,红色高棉一来,多数艺术家屠杀灭口,可以和纪录柬埔寨电影史的《金对照观看。片中残留于世的专辑,有几张还能够在虾米网站听到,知道这些歌在唱什么时,会被感动

  ●#SIFF2015#其实主要depict的还是类似邓丽君那样的流行音乐唉,而且Dengue Fever主唱也没有在片中出现吧,摇骗人

  ●伟大的社会主义政权人类历史上的又一次壮举!我猜,下一次光辉壮举,又该轮到我们这片神州大地啦!

  ●wonderfully nostalgic pre-Khmer Rouge archival footage, cool animation of album covers, great music, but got a bit too cheesy dramatic during the war sequence and the ending felt contrived and too short

  ●西哈努克的法语说得好好,人温柔天真。回老爸一起补了一下历史课。柬埔寨的舞非常强调手腕动作帽子清奇所谓摇滚歌手比较喜欢的是写了number one的Yol Aularong

  ●没有共产阴影时的柬埔寨妖艳一塌糊涂

  ●访谈记录、历史影像与动听音乐剪辑相结合讲述20世纪6-70年代柬埔寨受西方文化影响兴起短暂绚烂的现代流行音乐风潮。一片快乐美好。但在红色高棉政权仅3年的摧残下,百姓生灵涂炭,音乐万马齐喑。歌手被处死,摇滚的种子被扼杀在摇篮中。红色政权所过之处,艺术土壤寸草不生。柬埔寨3年,中国30年

  《别认为我忘了:柬埔寨失去的摇滚乐》观后感(一):生活总要继续

  今晚→《别认为我忘了,柬埔寨失去的摇滚乐》

  透过柬埔寨摇滚乐的变迁,看到了那个国家社会历史变迁,以及他们民族所历经的,自由苦难迷惘……

  那是他们所承受的历史

  今天上午老师讲课刚好讲到伤痕文学 反思文学和改革文学,晚上又看了这样一部纪录片,实在感触颇多

  所以忘记拍定帧图了哈哈哈

  我们都曾有弥留的创伤

  而那些深重与辉煌,也往往相伴而生

  感谢@D纪录 为我们放映了这样一部优秀的影片

日常表白这些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艺术家们

  《别认为我忘了:柬埔寨失去的摇滚乐》观后感(二):自由灵魂,无处可逃(短评写不下)

  Cambodian Rocks作为我的秘密歌单足足循环播放了快一年,这部片子却没让我哭。每个被采访者几乎都是家族的唯一幸存人,说起音乐眼里放光,讲到死亡又目中含泪,人似蝼蚁生如浮萍的道理他们太懂了,于是叙述也走向克制。片子里的一些场景于中国人来讲确乎有种理所应当的熟悉感:你会因为错唱一首歌而丢了性命;你也会因为拥有自由的灵魂而死亡;你甚至不因为什么就被无缘无故杀害。艺术全部为政治服务,而人们一听就知道这根本不是艺术。从柬埔寨回来,直观的感受是普通民众的生活挺苦挺穷,但是看完这部片子又觉得这种认识有些浅了,无论是残疾人组成乐队唱歌赚钱还是小女孩拿树枝做笔在泥地上画画,肉体可以被毁灭,记忆却很难被抹去。无论是辛·西萨木、罗赛雷·索西亚、潘兰还是后来的布瓦纳里、约奥·拉容、米娅·萨蒙。他们的声音早已被录在了磁带里,录在了电影里。他们和现在的高棉人一样,都是金边的孩子,都是世界的儿女。

  《别认为我忘了:柬埔寨失去的摇滚乐》观后感(三):Just give me music I will dance

  柬埔寨歌曲通常是忧伤的,There are about break-ups,deception,despair. 法国殖民统治“Souvenir,Souvenir”至今都印在脑海里,Cold War西哈努克保持中立,受到非洲古巴音乐影响.1959年我们组建了乐队(巴色占空)they called me uncle solo I just 14. 当时影子乐队 Cliff Richard都是我们的偶像。南越的美国士兵带来了音乐,德拉卡乐队就是受到了甲壳虫 滚石的影响 重摇滚 嬉皮士 音乐类型趋于多样。Just give me music I will dance.70年代又是转折 约奥拉容是柬埔寨的funk元神。战中的Cambodia 在恐惧中完成一首歌,比美军轰炸更触目惊的是1975年波尔布特执政下的红色高棉大屠杀 200w柬埔寨人死于非命,艺术服务于政治 那根本不是艺术,为了涤清旧社会遗留的思想 就必须消灭所有的艺术家 因为他们离人民最近 影响力最大。3年噩梦,被迫分离 自相残杀 向前看的同时 不应该忘记过去。

  《别认为我忘了:柬埔寨失去的摇滚乐》观后感(四):片中的几位歌者

  被杀害的Sinn Sisamouth是现代柬埔寨最伟大的歌手,被誉为“金边猫王”。他有可能是华人后代,Sinn姓可能是“冼”的音。他的歌一般抒写爱情,他那独特的唱腔以及对各种风格音乐的驾驭力非常惊人。在本片10分30秒时的背景音乐是Sinn唱的,和《功夫》中的《只要为你活一天》的旋律极其相似,有理由怀疑刘家昌借用了Sinn这首歌的旋律。另外,本片中还出现了《绿岛小夜曲》的旋律,或许台柬音乐有过交流。Baksey Cham Krong受The Shadows影响很大,主音吉他手在纪录片里也说了。另外,片中他们的吉他曲B.C.K.在编曲和演绎上几乎是融合了The Shadows和The Ventures。你能听到The Shadows的Apache式的编曲和The Ventures早期Surf Music的演奏方式。在我听来,他用摇把的方式和The Shadows的主音吉他手Hank Marvin如出一辙。最后那个因为坚持在水坝上弹三弦琴而被杀害的歌者Meas Samon的歌非常有趣,他和Pan Ron合唱的Kongkaeb Bong Mouy也是纪录片在介绍他时的背景音乐。这首歌其实是黄歌,寓意男人的“青蛙”没处放想要放到女人的“池塘”里...所以他的歌都很comedy。曾被誉为“东南亚明珠”的金边有许多音乐家,包括柬埔寨传统音乐家,大部分被杀害于红色高棉时期。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别认为我忘了:柬埔寨失去的摇滚乐》的观后感大全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