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电影《大鱼海棠》时,我哭得很厉害。隐隐约约觉得剧里的大鱼鲲像自己,而椿姑娘像我的一位老师。
我管孙老师叫菠萝,当初认识菠萝时,她在我眼中是一个标新立异的老师。素有“大众情人”的菠萝,令许多学生在初次上课时便喜欢上她。菠萝不算高,身材很好,是标准的北方地域的南方姑娘。笑起来格外甜,又不失柔美,长在皖北,却像极了南方的水乡姑娘。
初次见面的一见钟情不是因为其优雅的外表,而是她颇为传奇的人生。22岁大学毕业,菠萝没能在安徽的一所一本大学安安稳稳地待上一年,就带着那颗不甘沉寂的心西行抵达武汉。在武汉的五六年,执教于当地一所“211”大学,她几乎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早上8点上课,7点半就要提前站在教室门口等学生,学校的硬性条例几乎是变态无常的,上课到课率、听课率等一系列指标都与教师本人有直接关系。
按菠萝的口吻,武汉的教书生涯颇为艰辛,却苦中带甜,也在一种艰难的生活里磨砺出了最真实的自己。她的人生座右铭是:不吃苦的人生,不能称作圆满。
在武汉的五六年,让菠萝深深地认识到,教书就是要让双方互相融入彼此,绝非是一种等级式的压迫。
菠萝不喜欢把我们囚禁在一个狭小的圈子里,以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灌输知识,似乎无拘无束、畅所欲言才是她更热爱的课堂模式。诸多的老师在学生面前会情不自禁地害羞,甚至不愿向学生敞开心扉,而菠萝却最擅用肢体语言来表现生动灵活的单词。一次课上,某同学演讲中出现“望梅止渴”一词,口译的宗旨无非是用最简单灵活的语言解释晦涩难懂的英语词汇。菠萝当即聚了一口唾沫,然后全盘吞下,口水的咕噜声居然像流水声一样哗啦啦流过我们耳边。
含蓄内敛的性格使然,菠萝不曾说过那些令我们伤透脑筋的话,只是旁敲侧击地说过,既然选择,就要热爱。而“热爱”对刚入门的我们来说,几乎是不曾富含色彩的单调词语,菠萝也并未真正跟我们解释过到底什么是热爱。
一个学期下来,大量生僻难懂的口译练习接踵而来,我们的神情充满了不解,抠着脑门去听、去翻译,一串口译练习的结束如同一场战争的告终,精疲力尽的我们看着菠萝,她仿佛满血复活般吆喝道:“真舒服!”大概这就是热爱吧,无须用语言去描绘,只是发自心底的一种情感流露。
我和菠萝开始变得熟悉,是在考学那段时间。我们去学校对面一家辣味十足的川菜馆吃饭,常遇到她,就叫上幾道热腾腾的四川菜,边吃边聊。时而就着饭菜香,探讨一下遇到的学习难题,经过不断地交流,继而达成一致意见。
她常夸我很聪明,我却在心底暗暗苦笑。复习之初,我最开始介入的复习内容是翻译。第一次做完练习,拿给她看,她明明知道我做得不好,还是充满笑意地说,翻译并无大碍,就是不够出彩。接二连三的练习题拿给她,她总是以平淡如水的表情督促着我。想想自己并不是个脑袋灵光的学生,对于她提出的要求,就像在心中架起一座空中楼阁一样,望尘莫及。
英语专业的学生都知道,学习英语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提升翻译能力更不是一蹴而就的。半年光景,于我是惨淡无味的萧索时光,我根本打不开翻译的大门,只是在门前空手徘徊。半年时光里,我给菠萝看了上百篇翻译,每一次递交作业,我心里忐忑的小鼓从来没有停止,而每次我非但没有受到批评,菠萝还会对我大加赞赏。
后来,我特别骄傲,觉得自己的翻译做得是最好的。过度自信开始麻痹大脑,我的翻译能力如坐云霄飞车的速度一路倒回原点。一个假期之后,我连最简单的主谓宾都分不清,更莫谈去翻译出精辟的句子。
问题像脓包一样越胀越大,它无法逃过菠萝的法眼。她很生气,眼睛里闪烁的每一片光都透着凝重,火还是硬生生地被她压了下去。四目相对之时,她认真地问我热爱与否。我记得,那天自己向她表明了坚定的态度。
菠萝说过,学习这碗香喷喷的米饭,须小火慢炖煮着香,切勿以急火相逼,要让这饭自己在尝试中去慢慢找到最适合的味道。如果曾经看见我满目狼藉的翻译,就一顿怒骂,恐怕再精良的大米都等不到煮熟的那一天了。
有一次送菠萝去车站,我问她,年轻的时候,为什么要一意孤行地去武汉。那时正值油菜花开放的季节,她望了眼路边金灿灿的花海,笑着说:“因为在最美丽的季节,就要努力地让它迎着阳光绽放。”
次年春天,我考学成功。经历过寒冬的洗礼,我猛地感受到在最美的季节,迎着阳光绽放的欣慰,就连流动的空气里都徘徊着一种愉悦。
进入新的学校,没有了菠萝的陪伴,人潮间涌动着一张张陌生的面孔。我时常想起她时,就微微闭上双眼,面对太阳的方向,总能感觉到我被大大的温暖包裹,仿佛徜徉在最美丽的季节。而在这座城市,菠萝也变成了我心中如亲人般温暖的人。
我再次见到菠萝,是去年冬天。我逃了人生第一节课,辗转换了两班公交车,走街串巷,历时一个半小时,从城市的一头飘到另一头,见到了想念的菠萝。
还是那家川菜馆,我和菠萝点了以往最爱吃的铁板虾,这一次不再谈论学习。她坐在靠近窗户,阳光能照进来的地方,询问我如今的感受。我看了一眼窗外直射的阳光,头转向太阳的方向,告诉她:“谢谢。”
认识菠萝以来,她一直在不遗余力地想要告诉我们,只要选择,就要热爱。在她和学生的相处模式里,学习是一门融入生活的艺术,它并非是刺入学生心中的匕首,而是一缕春风,在潜移默化中迎刃心房。
参加同学聚会,有同学问我,最喜欢的老师是谁。我不假思索地告诉她,这个人一定是菠萝。
现在虽身处同一座城市,我和菠萝却鲜少见面。有时,我在为着接踵而来的考试以及各种竞赛忙碌着,我知道,菠萝也一定正穿行在这座城市的某个地方,以自己的阳光教育继续治愈着那些空乏的心。
而今,我在这里过得挺好,像过去一样每天努力学一点,学校虽然有点小,但足够我填补大大的梦想。如果再让我做一次选择,我还愿意和你遇见,和你一起坐在阳光下,探索密密麻麻的英文世界,这一次,我保证不再焦躁,不再偷懒,和你一起努力地把学习这碗饭煮熟。
每当看到你,我就看见了阳光照耀的地方有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