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女泉》是一部由英格玛·伯格曼执导,马克斯·冯·叙多夫 / 贝吉塔·瓦尔堡 / 古内尔·林德布洛姆主演的一部犯罪 / 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4.0/10。我说这片全都在以‘’敬神‘’为卖点吧?装腔作势、故弄玄虚,残暴控们最喜爱的复仇题材一到伯格曼手中就变得不伦不类了。那三个贱男是脑子犯二吧,都杀了处女还敢跑到人家父母那过夜?活该找抽!
●伯格曼问的是无解的命题,什么是罪恶,什么是宽恕。罪与罪相继发生,返回去去找不到源头,当发下誓愿用双手赎罪,一泓清泉就涤净了染过血污的那片土地。片子冷的让人不习惯,直到最后才有隐隐的音乐响起,灵魂被引领飞升。
●这也许是伯格曼最直白的一部电影了,同样是对上帝是否存在的拷问,比起《第七封印》来直白多了。其实无论上帝是否存在,有信仰都是好的。 在伯格曼的电影中,剧情显得不那么重要,真是令人佩服
●我总觉得伯格曼是从中世纪穿越而来的人物,虔诚的宗教感拍摄得非常到位。另外,对电影里卡琳的遭遇毛骨悚然,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是真理中的真理!
●伯格曼代表作,1961奥斯卡最佳外语片。1.这出宗教寓言的复仇架构后被克雷文翻拍成[魔屋]。2.虔诚如此,复仇烈焰终究盖过了信仰基石,直至背对摄影机提出天问:上帝为何允许罪恶与苦难在世间复现轮转?3.摄影考究,暗调高反差布光。4.牧羊人,拔树与洗澡。5.李安说,这是他看的第一部文艺片。(8.5/10)
●用寓言故事新解宗教,伯格曼并不将希望寄托于上帝——上帝只会沉默。事后父亲拔树的镜头极具视觉张力,在那一刻,他就是神的使者,代神公正,结尾处的神迹也证实了这点,处女泉汩汩而流,洗濯了罪恶之血。 P.S.初看就想到了《罗生门》,未成想伯格曼真的说过本片“是对黑泽明的糟糕模仿”。
●影片中两次出现的蟾蜍,也许才正代表了“主”的化身,即面对“嫉妒”时的无能为力,亦如眼见作恶时,只能引起愧疚之人食不下咽的仓皇之心。而那只出现一次的鸟,在目睹“结果”之时无趣的叫了几声,只当作旁观投以软弱的顽石。万物是静默而无用的,且人类最为渺小。在这纯粹而又复杂的命运轮回中,孱弱的人类所能做的也许还是顺势而为再报以对自身的救赎,并将赖以继续活下去。少女身骑白马,被无法拒绝所诱惑,但诱惑与否是无解的。人在信仰征兆面前束手就擒,可无知与贫穷就是这渺小变化多端的恶,因而善成了众矢之的的信仰。无论是否澄澈清泉,世上水源都总是自顾自地向下流淌,而不见上升。
●【B+】①女主乃“真·傻白甜”②我都做好脑细胞自杀的准备了,没想到博格曼居然这么直接简洁的讲了一个故事 ③剧本从中间点一分为二 两段结构几乎一样④凯琳死亡时,投在她身上是树枝影子,不安,压抑,对比强烈。神迹显现时,投在她身上则是摇曳的,柔和的树叶影子
《处女泉》影评(一):心酸的美好
看完此片,内心痛苦,却并不陌生。
从孩童的单纯,到如今的世故与质疑,所经历的也就是电影里所说的这些。
善与恶在自己的这段虽不长的人生路上都有目睹过,体会过,甚至自己执行过。
但是,不管怎样仍然对世间抱有期待,一种美好,虽然心酸。
《处女泉》影评(二):伯格曼最特别的作品
这不是伯格曼最好的作品,但是确实他最特别的作品!影片中还是能够看到伯格曼擅长的隐喻,抓住火、泉水、耶稣像、蟾蜍、雪等最普通的事物,赋予欲望、信仰、嫉妒等内涵。不同以往的是,这次情节简单,更像是一场舞台话剧的路数,借助一个美丽女孩,让所有人心底的魔鬼来了一次干净利索的爆炸。结尾的隐喻运用的也是非常巧妙,非常适合第一次看伯格曼的影迷们。
《处女泉》影评(三):叹红颜
有点沉闷的压抑,破坏完美,却又淋漓尽致地给予恶人严厉惩罚。黑白片给了纯真少女无以复加的洁白无暇的美,她是近乎于完美的,她纯真地信任世间的人(善恶皆信),她集美貌宠幸于一身遭人嫉妒,她命运无奈终结的时候,我仿佛听到了完美的骨瓷碎裂的声音。叹息!何止叹息!这是否又一次印证了“红颜命薄”的自古谶言?李安自传《十年一觉电影梦》里提及,印象深刻,找来看看。
《处女泉》影评(四):对宗教和上帝之外的一点现代人思考
纯真往往意味着虚荣。纯真就可以被赦免?无辜是逃脱痛苦的道德理由?我们为什么要呵护这种无用且虚荣的单纯?
以上是对宗教和上帝之外的一点现代人困惑。(以下为凑字数)如果宗教是文明的产物,那它就已经并非天道,它还有什么必须遵守的价值?
宇宙有信仰吗?如果不是,我们为什么不能安于这种空无?为什么把自身看得那么有意义和圆满?
2014
《处女泉》影评(五):宗教的味道好重,不过反应的人性险恶也是现实世界的写照!
宗教的味道好重,不过反应的人性险恶也是现实世界的写照!这种残酷又略显愚蠢的故事我总是没有耐心仔细看。导演的晦暗世界观让我喘不过气。既然埋怨他,又为什么要相信他并且试图寻找他呢。如果上帝真的是个具象的存在,他早被乱石打死几万次了吧。可真正有错的人难道不是那些过度依赖他的人么?要指望谁才去做善事的人,总有点等价交换的意思,其实骨子里也是恶的吧。导演最后的无助也是心情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