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每天都在刷疫情消息,根本停不下来,但心里很不舒服,感觉在崩溃边缘了。”
“隔壁小区有确诊的,你说要不要紧啊,我怎么觉得我也有点发烧啊”
……
最近,铺天盖地的信息,让许多人无力招架,除了身体的健康,许多人的心理防线也开始崩溃。
01
多一点了解
恐慌往往源于未知,所以大家可以多了解一些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内容。
这方面网上的信息很多,大家可能也看烦了,相信许多人都有了充分的认识。
如果还想了解更多,小乐推荐大家看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编写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防护指南》(??点击即可查看),内容十分详细,对于大部分问题都做出了解答。
通常这些公众号会对一些大家更具体问题作出解答,比如居家如何消毒,办公室内要不要戴口罩,如何正确洗手,乘坐公共交通要如何保护自己等等。
对疾病充分认识,做好防护,减少不必要的恐慌,是守护心理健康的关键第一步。
02
每天在网上看到很多让人难过和生气的信息,许多人可能会觉得自己没有资格开心。
“如果能做的行动已经做了,就不要再给自己增加烦恼。做点开心的事,没问题。剩下的交给时间,交给科学,交给自然规律。”
以上是知名心理学家李松蔚老师在最近一期视频里说的,在这里也送给大家。
“你要允许自己有笑的能力,也要允许别人开心。”
越是困难的时候,开心和乐观反而更能支撑大家,笑容确实可以治愈人心。
每个人都开心一点,世界就会好一些,紧张也能缓解一些。这种氛围之下,我们对待别人自然也更和善一些。
应对疫情不是一个人的战斗,专业的人员在奋战,我们照顾好自己,关怀周围的人,也是尽到了责任。
日后回忆起这段时光,不仅仅只是每天刷手机、昏天黑地的惆怅与漫天的不幸,而是确实也有些开心,看到过闪亮的人性,并且心存希望。
03
适当远离手机
毕竟每天看新闻,生气,然后看到辟谣,然后又反转,没有人会不觉得心累。
海量的信息,很容易给人造成巨大的心理负担,因为身心根本处理不过来。
所以建议大家选择几个自己比较相信的媒体,每天花1~2个小时看看,掌握最新进展,足以。
不要睡前看手机,信息过载会影响到睡眠,进而影响健康。
在当下,照顾好自己和家人,其实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在这场战役里,相信专业人士,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添乱,就是最大的支持。
04
宅在家里「充电」
不玩手机,满满时间如何打发?
疫情过后,生活照旧,大部分人还是有生存的压力要面对。
所以,不如趁着这段“人生假期”,好好充实自己,或者做一些一直想做但没时间做的事。
总觉得没有时间好好陪父母,这一次就是很好的机会,和父母多聊一聊,多陪陪他们。
总觉得没有大块的时间可以看书学习,不如把那些攒了很久的书目拿出来读一读。
一直没有时间好好思考自己的职业规划和人生发展,这一次花点时间好好想一想。
什么东西对于自己来说是最重要的,什么最值得去自己追求,重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或者人生计划,也是不错的选择。
如果觉得暂时没法集中精神看书或者学习,也可以选择一些视频内容,追追剧也可以,适当的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或者,在家锻炼也不错,能保证健康的同时,还可以减肥。
等到疫情结束,这段时间大家如何利用的,高下立判,所以千万不要荒废了。
05
重建生活秩序
受到疫情影响,许多人需要在家办公或者暂时没法开工,学校延迟开学,年初做的计划也完全被打乱。
在沮丧和慌乱过后,大家一定要慢慢地重建自己的生活秩序。
失序和混乱带来不确定感,重新建立自己的生活,找回哪怕是一点的熟悉感和稳定感,都会让人安心下来。
大部分的学校都给出了对应的措施,大学生朋友们可以提前在家看看下个学期的参考书目。
家中有孩子的,线下的辅导暂时不能参加,可以看看有没有适合的线上课程。
还没开始工作的,可以做一做2019年的总结,重新规划一下2020年的工作计划。
尽可能维持正常的生活作息,要有适当的休息,尽量保持生活的稳定性。
06
正面思考很重要
有时候,心态比什么都重要。
越是艰难的时刻,越要告诉自己,“我可以战胜它”,“不能让焦虑和生气冲昏了头脑”,不要让负面情绪淹没自己。
多关注正面信息,凡事不要只往坏处看。
也多看看一些最新的好消息,比如越来越多的医院物资紧张情况得到缓解,好心人的捐赠,更多的人治愈出院了,医护人员的坚守,普通人的守望相助等等。
把眼光放长远一些,想一想疫情结束了,最想做的事,列一个清单,到时候就可以一一地去实现了。
如果试了很多方法,还是缓解不了焦虑或者恐慌,也可以找专业的人士寻求咨询和帮助,不要一味硬抗。
当下,疫情的发展到了关键时期,希望我们一起再坚持坚持。
等到春暖花开的日子,大家一起在阳光下见面吧。
参考资料:
1.KnowYourself :《陷入“肺炎恐慌”怎么办?6个方法,应对疫情带来的不良心理反应》
2.李松蔚:《还是可以快乐的》
3.简单心理:《肺炎恐慌下,如何保护自己和家人?|6个心理防护方案》
负面情绪,有时候真的“杀人于无形”
知名情绪导师海蓝博士
汶川地震时,为灾区近10万名师生抚平心理的伤痛
将其20多年的心理实践总结出来
教你感知情绪,学会管理情绪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END-
点个在看
我们一起再坚持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