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时候,荻爸回沭阳,拍了一些高炮团南营房,特别是他老连队的照片发给我看。荒草丛生,营房落寞,没有了木兰花树,荒凉高调地昭示着高炮团被尘封起来了。记忆却从凉意中带着丝丝地隐痛挤出来,回到最初我走进它的模样。
荻爸1990年在这里生根成长,我却在1997年的夏季第一次走进来。站排报数、军号声声、歌声嘹亮、饭堂报告……军人火热青春浇灌的励志故事,美酒一样在营区里酝酿。高高的围墙,负责散发沉淀已久的芬芳!
翻开36师高炮团尘封的历史,这是一支组建于1969年4月的安徽滁洲,同年12月迁至江苏沭阳的部队。到2003年11月撤消团编制,历经了34年的辉煌历程。它有过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89年赴京戒严、在“207”活动中运用小高炮击落高速仿真巡航导弹靶标、出色完成上级赋予的“江淮”,“东海”系列演习的光荣历史。
那个夏季,烙在记忆深处是满眼的绿:草木茂盛,整齐划一的蕤蕤蔬菜、藤蔓类的则爬满搭好的长廊,仿佛都是和这群穿着绿军装的军人遥遥呼应。和洁白墙壁呼应的路边玉兰花。
不夜训的时候,会在广场放露天电影。电影正式放映前,会是战士们此起彼伏的赛红歌节目,热闹会冲淡他们浓浓的思乡情吧!瞅个人少的机会,我会央求荻爸给我摘些半开的玉兰花。找个瓶子,装满清水,那如莲般玉兰花吐着沁人心脾的阵阵芬芳,香甜着我的梦。
那时候,他们很忙很忙,忙着各种外训、打靶……忙到每次去探亲时节,都有玉兰花的陪伴。像喜欢青春一样,我迷恋木兰花的传说:
深山里住着名字中都有玉兰的三姐妹,一天下山游玩,发现一片死寂的村子,问后得知,秦始皇赶山填海,杀死了龙虾公主,从此,龙王爷就跟张家界成了仇家,锁了盐库,不让张家界的人吃盐,终于导致了瘟疫发生,死了好多人。三姐妹帮大家讨盐,在遭到龙王多次拒绝以后,用自己酿制的花香迷倒了蟹将军,趁机将盐仓凿穿,把所有的盐都浸入海水中。村子里的人得救了,三姐妹却被龙王变作了花树。人们为了纪念她们,就将那种花树称作玉兰花。
沭阳,又是虞姬的故乡,联系起2千多年前"四面楚歌"的垓下之战,形势万分危急时,为了使项羽没有后顾之忧,虞姬乘项羽不备,提剑自刎了。木兰花树经常在一片绿意盎然中开出大轮的白色花朵,花瓣舒展且厚实饱满,开放时特别绚烂,给人一种一往无前的孤寒和决绝的孤勇感觉,像极了伴军的嫂子!
与破败的南营房相比,是沭阳翻天覆地的变化。97年,我第一次去,从南营区到县城,是坐在自行车后屁股颠疼的石渣路。现在有大城市的繁华。他的繁华,有无数军人青春汗水地浇灌!
“聚成一团火,散作满天星”!荻爸不止一次说过,如果高炮团没有撤编,肯定早脱下了军装,团长只有一个呀!而分散各地的战友,级别高得很多,他自己连队的几个排长也都当了部长,包括沭阳县现在的人武部长。从这里走出去军人,“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源头,永远是虞美人的故乡!
最近,以铁画名扬天下的芜湖,在自己“造”的那坐仿古的徽派建筑“鸠兹古镇”,增加了“打铁花”项目。那四溅的飞花,烫坏了夜黑黑的衣裳!像极了高炮夜巡时,众炮齐鸣,划破高空,张扬着战士们亮眼而又短短的青春。
南营区,聆听了34年战士们铿锵的步伐!碾过了无数战士的青春年华!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瞬,却是那里生活过的军人军属魂牵梦绕的永远的载体。木兰花开在心头,祭奠着逝去的记忆!
编辑:无心
网址:https://81junsao.com
微信公众号:junsao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