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书君说
他年纪轻轻就为东吴立下了汗马功劳,却落得个被活活气死的下场。
在三国的诸位英雄中,有一个人是“神一样的开头,神经病一样的结尾”,这个人就是周瑜。
原本能力不俗的周瑜之所以步步溃败、英年早逝,是因为他身上有几个致命的弱点。
那么诸葛亮到底对他做了什么,让他这缺点纷纷暴露呢?
弱点之一
“当然还是投降好,最简单的办法是把大乔、二乔送过去,保准老曹立马退兵。”
周瑜一听这话当时就火了,一下跳了起来,指着北方就开骂(之所以指着北方,是因为当时周瑜在长江南,曹操在长江北)。
要说周瑜也是有身份的人,竟然当着同事和合作伙伴的面,瞬间变身隔空骂街的泼妇。
一天,周瑜站在长江南岸遥看北方曹军,突然天刮起了风,旗子刮到了他脸上,只见他立马吐血,不省人事。
这旗子上难道有毒?
周瑜吐血之后卧病在床,诸葛亮去看他。
让旁人都退下之后,写了张“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纸条,说这才是周瑜的病根。
周瑜没想到诸葛亮能看透这一点,只好承认。
原来周瑜想借东南风火烧曹营,但当时是冬天,旗子显示的风向是北风。
他一想到冬天可能不会刮东南风,焦虑过度就吐血了。
后来诸葛亮说他会奇门遁甲之术,能召来东南风,周瑜这才好了起来。
可见,周瑜这人动不动就发火、焦虑,情绪过于强烈了。
诸葛亮当然早就看出来了,所以到了后来他就故意气周瑜。
比如说周瑜用美人计设计刘备失败的时候,诸葛亮故意让将士们在岸上齐声大喊:
要说周瑜呢,早已结婚生子,成名立业,可就情绪这方面是个硬伤。
所以在别人那里根本无所谓的话,到他这里就气得不行,动不动就“大叫一声,不省人事”。
但如果遇上周瑜这种情绪大于理智的人,那就是杀手锏了。
诸葛亮正是抓住了周瑜的情绪特点,一气二气三气,终于把他气死了。
弱点之二
虽说诸葛亮很厉害,但周瑜也不差。
例如他用反间计杀了曹操的水兵统领蔡瑁和张允,那计谋是环环相扣,严丝合缝,漂亮!
但是,周瑜开小差了。
东吴这边应该没有一个人能想到这个好主意,就是不知道诸葛亮会不会想到,恐怕是瞒不过的。
你说这不是闲的吗?
曹操百万大军压境,之前东吴都差点整个投降了。
现在好容易有了点胜算,不把脑子用在谋划上,反而去打听有没有人比自己更聪明。
诸葛亮也由此明白:长此以往,周瑜的嫉妒必然会牵扯他的精力,影响他的军事谋略。
我们从诸葛亮三气周瑜中就能看出来,周瑜在军事上确实是越来越不用心了。
第一次,周瑜进攻南郡与曹仁对战。
但是他将计就计,用了一个借尸还魂计,大败曹军。
这个时候他的主要精力还在军事上,计谋也还是不错的。
但是到了第二次用美人计的时候,随着诸葛亮三个锦囊依次打开,周瑜对诸葛亮是越来越恨,愤怒和嫉妒竟然让他有时整夜失眠。
这种情形之下还能有什么好主意呢?
孙权的妹妹可不是个面瓜,那可是个花中木兰、女中桂英,又是吴国太心尖尖上的肉,谁敢杀她呀?
周瑜就这么赔了夫人又折兵。
到了第三次,周瑜就更不像样了。
他跟刘备说,要路过刘备的荆州去攻打西川。
这个做法是不是很眼熟?
果然,这一次周瑜不仅没打下荆州,还差点被蜀军活捉。
见不得别人好的人,会把精力逐渐分散到对付别人,而忘了精进自己。
弱点之三
自视过高,搞不清自己的能力边界
周瑜虽然吃了诸葛亮几次亏,但就是不信邪,就是觉得自己能力无限,一定能打败他。
第一次,周瑜去攻打南郡之前,向诸葛亮夸口说:“我要是攻不下,就送给你了”。
鲁肃怪他:“你怎么能瞎说要送给他呢?”
你猜周瑜说什么?
周瑜吹牛吹大了,只好认栽。
第二次,周瑜和孙权两个人一块商量用孙权的妹妹使个美人计把刘备骗来,然后要么杀,要么软禁。
可是周瑜你再厉害,你影响得了孙权,你影响得了吴国太吗?
果然,吴国太知道这事之后,先是把孙权训了一通:“闺女是我的,我说了算!”
啊,你自己打不下荆州,倒用我的闺女去使美人计!”
这话骂得不仅周瑜不敢说什么,就是孙权也得乖乖听着。
周瑜也没搞清楚自己能不能镇住孙权的妹妹。
所以孙权和周瑜派人追杀刘备的时候,孙权的妹妹就正面刚起来了:
“你们怕周瑜杀你们,难道我杀不了周瑜吗?”
此话一出,谁还敢动手?
至于第三次周瑜借道荆州攻打西川的时候,我们已经说过了,周瑜以为自己必胜无疑,却被诸葛亮轻易识破。
所以说,做事一定要明确自己的能力圈,不然一旦超出能力,就可能错漏百出。
诸葛亮正是抓住周瑜这一点,专门在周瑜的疏漏之处下手,所以才能一次次取得胜利。
弱点之四
格局太小,化友为敌
但是周瑜的格局太小,只看见诸葛亮用智商一次次碾压他,却看不到这样的能人对联盟的重要性。
周瑜那一次用反间计杀了曹操的水兵统领蔡瑁和张允之后,不是让鲁肃去打听诸葛亮知不知道自己的计谋吗?
结果发现诸葛亮早就识破了。
这下可把周瑜给气坏了,当时就要杀了诸葛亮。
还是鲁肃说:“你杀了诸葛亮,不正好让曹操看笑话,渔翁得利吗?”
他这才算了。
周瑜动不动就是什么“得赶紧杀了他”、“不杀了他,我晚上都睡不着觉”、“要是不杀诸葛这个老农民,我就要被气死了”……
“杀诸”都快成了周瑜的口头禅了,要不是鲁肃和张昭经常劝着,这孙刘联盟早就被周瑜一撕两半了。
反观诸葛亮,自从在隆中和刘备定下了联合东吴抗曹的决策,不管周瑜再怎么挤兑他,也始终不改这一原则。
他对周瑜的对策基本上是:
你要害我,我就还击;你不害我,我不害你;你要害已,我得劝你。
所以周瑜后来想去攻打西川,诸葛亮给他写了一封信,仔细为他分析利弊,劝他不要去。
原来动不动就生气的周瑜,这次竟然破天荒地长叹了一声,留下一封信给孙权之后,便喊出那句流传千古的“既生瑜,何生亮”。
喊了几声之后,一命呜呼。
周瑜本有雄才大略,却被自己的情绪、心态等弱点一步步带入了地狱,可惜可叹。
?
记 得 拉 至 文 末 为 有 书 君 点 赞 哦 !
《三国》之“谋与略”系列正在连载中
明天我们要讲的是
如果喜欢今天的故事
可以在文末给有书君点个“在看”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