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张靓颖:要有多大勇气,才敢在跟了渣男16年后依然相信爱情?
日期:2019-12-31 08:17:43 作者:壹心理主笔团 来源:壹心理 阅读:

张靓颖:要有多大勇气,才敢在跟了渣男16年后依然相信爱情?

  壹心理主笔团 | 碗仔

  张靓颖,哭了。

  距离上次痛哭,已经一年了。

  她说,哭是有时限的,她只允许自己

  3 分钟。

  说实话,我对她的记忆来源于万人轰动的“大型逼婚现场”。

  4 年过去了,在反抗母亲去“结婚”,婚后不到 2 年又“离婚”的一地鸡毛后,最近却在一档《人生选择题》的综艺节目里,忍不住落泪。

  当她笑着说,自己还渴望爱情时候,我很是心疼

  一个噬爱如命的人,得有多大勇气,才敢在爱错渣男 10 多年后,依然相信爱情啊?

  2016 年,张靓颖几乎与妈妈“决裂”。

  她不惜一切代价,都要跟妈妈眼中的“渣男”冯轲结婚。

  渣男到底有多渣?

  妈妈控诉

  “俩人恋爱的时候,和前妻纠缠不清,张靓颖‘被小三’;

  在张靓颖不知情的情况下,转移资产。他呢?成了公司的最大股东

  10 多年来,张靓颖只能“被拥有”一张信用卡。他倒好,打赏女主播从不手软”。

  句句珠玑,声泪俱下

  但,张靓颖就是非他不嫁,跑到意大利办婚礼去了。

  原以为,这段闹剧随着婚礼结束,就大结局了。

  结果,俩人去年就传出分居,且办完婚礼后一直没领证的消息

  好友纷纷为张靓颖打抱不平,还暗戳戳地踩了冯轲一脚。

  明明就是盖章公认的“渣男”,为什么她就是不离开

  或许,一切都得从她的童年说起。

  张靓颖曾在采访中透露,小学一二年级爸妈就分开了。

  那时候,她对离婚还没有概念内心充满着各种疑惑

  “为什么爸爸好长时间都不回家?

  为什么他像是“人间蒸发”一样,从我的生活忽然消失了?

  过生日那天,爸爸终于回来了。可为什么他连我几岁,喜欢什么,都一概不知?”。

  殊不知,这场灾难才刚刚开始

  15 岁那年,爸爸得了肺癌,从发现到去世,不到一个月。

  她哭得很惨,“我突然觉得,爸爸对我还是很重要的”。

  那一刻,心底里的那个洞,随着爸爸被火化,也一并埋葬。

  直到冯轲出现,她只有 18 岁,而他 37 岁左右。

  这个男人,是伯乐一手将她从小酒吧带到格莱美、维密的舞台

  是男友,给了她爱的希望

  更重要的,是她情感投射的“爸爸”。

  18 岁,她是懵懂少女

  她享受被他照顾安全感,例如送她回家,买衣服给她。

  她依赖他,“超级女声比赛期间,他动用一切朋友关系,四处为她拉票。

  她只需要歌唱好,其他的都由这个男人,替她做好。包括保护她、支持她。

  那一刻,心里的那个洞,被他“补好”了。那是她曾以为永远缺失的“父爱”。

  我不想妄下定论说,这对她而言,是好还是不好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互相成就

  冯轲欣赏张靓颖的才华,张靓颖依赖于冯轲的臂膀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不幸的童年经历影响了她的择偶观。

  她需要一个比她大很多的恋人,来充当“爸爸”的角色

  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恋父情结(Daddy Issue)。

  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她都甘愿顺从他。

  尽管有时候是不平等,甚至受控制的关系,但她始终不愿意离开。

  她对父爱的渴求,比任何人都要强烈

  同样,她也更害怕,“他会离开我”。

  具有恋父情结的人会以为,是“爸爸抛弃了我和妈妈”;或者“因为我,爸妈才离婚的”。

  在依恋关系中,她需要一根确切的“救命稻草”(如结婚证承诺),才能确认“他真的爱我”。

  一旦发现对方可能会离开,就会拼命地将他抓得更紧。

  她接受鲁豫的采访时说过:

  “我很没安全感,甚至因此错过一些好的东西,所以我要求自己不能主动失去”。

  于是, 2015 年,她毫无预兆地,主动向冯轲求婚了。

  她无法想象,没了他,要怎么获得,“在爸爸身上没有得到过的爱”。

  “人生下来就应该有危机感”。

  听到她说这句话,我很压抑

  我无法想象,她到底经历了什么?

  哪个小孩从生下来的那刻,就已经缺乏安全感?

  她笑着说,我一生下来,我爸就问了我妈一句话:“是不是抱错了?”。

  我不知道她是否在逃避事实,所以才为爸爸开脱:“可能是一句玩笑话”。

  事实又偏偏告诉她,就是这样的。

  他渴望男孩可惜她不是。

  所以,无论哥哥怎么调皮,打烂什么东西,他们都一副无所谓态度

  毕竟,孩子嘛,孰能无错?

  但是,只要她犯一丁点错,重男轻女奶奶,就会跟妈妈告状。

  好双标哦,也很残酷

  小小年纪的张靓颖,活得很卑微:“凭什么?”。

  还没等她想明白,父爱就缺失了。

  母爱呢?又过于“溺爱”。

  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宠爱,而是像武志红老师说的,近乎控制的爱。

  张靓颖说:“我妈对我的教育说一不二的,她为我做决定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离婚后的妈妈,与女儿相依为命

  我已经失去丈夫,不能再失去女儿了啊。所以,无论大小事,她都要控制。

  张靓颖与冯轲在一起,长达 10 多年。

  在这期间,她明明可以用各种方式说服女儿。

  很显然,她没有这么做。

  反而是在女儿以结婚的方式,来“脱离”她的时候,她意识到,自己要“失去”她了。

  所以,她要控制:“户口本在我这,你根本结不了婚”。

  不可置否的是,妈妈很爱张靓颖。但这种胁迫的爱,无疑是控制。

  如此一来,张靓颖不但没有获得爱,反而更缺爱。

  当主持人华少问她:“你能接受中年仍旧孤身一人吗?”的游戏设定时,她不接受。

  整场游戏下来,无论她被设定遭遇了多大的困难,都选择接受。

  除了“背上巨额债务”和“孤身一人”。

  因为,这都是她亲身经历的痛苦

  她实在太渴望爱情了。

  也就是“恋爱饥渴症”,但这不是贬义词。

  对她来说,只有爱情可以获得安全感、被爱的满足感、被关心重视感。

  这种“索取爱”的方式,表面是依赖,实质恐惧

  她害怕不被需要,害怕不被关心。究其根本,是缺乏自我价值感。

  只有在她被爱的时候,被需要的时候,她才觉得自己在爱情里,是有价值的。

  爱情是必要的吗?

  在她的世界里,是的

  “缺爱”这个词对我来说,并不陌生

  我也是其中之一。

  只是,当咨询师问我:“为什么你总把自己放在受害者位置?”时,我开始思考,它存在人生中分量

  缺爱的人,真的很惨吗?

  大家看完节目后,都在哀叹“张靓颖,好惨一女的”。

  我却为这个傻女孩,感到骄傲

  以前,她从不会思考“我要反抗”这件事情

  现在,她和妈妈的关系是:

  “你表达你的观点,我也表达我的观点,但你不要让我认同你的观点”。

  这种转变关键点在于:离开冯轲后,她开始寻求,真正意义上的“独立”。

  很少人知道,张靓颖最羡慕歌手,是 Taylor Swift (泰勒斯威夫特)。

  她羡慕她的自由,羡慕她的特立独行

  更重要的是,她羡慕她敢于“表达”。

  表达是件很幸福的事情。因为内心痛苦的人,都是会有很多顾忌的。

  小时候家庭重男轻女被忽视,她害怕:“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

  出道后,因为艺人身份关注,她恐惧:“我会不会说错什么?”。

  谨小慎微谨言慎行

  可是,一直的退让拒绝,“并没有让我对这个世界更简单直接一些”。

  与其让自己活得这么痛苦,不如过得自在一些。

  这份羡慕,给她带来勇气

  她学着让自己去表达,“什么可以,什么是不可以”。

  我喜欢这样的她:对自己的人生,拥有主动掌控权利

  华少问她:“父母制造压力催婚,你接受吗?”。

  我明显感觉到,她与妈妈的关系,有了几分“自我觉醒”的味道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你只是把他带到这个世界上来,你们之间有亲情联系,有交流

  你可以先带着他一起,传达你对这个世界的第一认知观感。直到,他建立属于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

  但你不可能把你心里想的百分之百建立在他身上,这是一种压力。

  你可以把它描述成一种爱,但它仍然是一种压力。”

  我不能说,她已经走出旧的人生模式

  至少,比起被动接受,现在的她内心藏着一股“升级打怪”的力量

  我忽然明白,为什么爱错渣男 10 多年之久,她对爱情,依然渴望?

  因为,她开始不再依附,而是选择自救

  尽管过程很艰难,但比起园囿于固有的模式,她更愿意带着伤痛走出去。

  精神分析学家施琪嘉说:“没有没有创伤的人生,只有没有创伤的结果”。

  每个人不可避免地遭遇各种创伤,但不是所有创伤,就一定导致负面影响。

  因为我们的内在世界需要构建

  就像你裤子破了个洞,你会想办法去补,而不是逢人就哀嚎“我真的很惨”。

  当然,每个人占据的比例不同。可能我只占四分之一,而你却占了二分之一。

  但我们最终目的是一样的,那就是——

  修复

  人生总是相似又不同,不同的人有相似的尘世和相似的愁。

  对于缺爱的人来说,亲密关系是一道坎。

  要想改变,首先且必要做的事情是:觉察。

  思考一下,最近引起你强烈情绪(恐婚、愤怒悲伤)的事情是什么?

  然后,想想你的人生里,这种情绪最早被你捕捉到,是什么时候?

  找出隐藏在你心中的内在小孩。

  心理咨询让我受益最多的是:“质疑”情绪。

  你可以不断去想,为什么我会这样?

  想想自己的行为背后,是否藏着这些观念:“我不值得被爱”、“我害怕被抛弃”。

  当你学会看见行为背后的模式,来一次自我对话:“我为什么想要爱情?”。

  如果你渴望恋爱、希望恋爱,只是因为对方需要你的时候,能给你带来自我价值感。

  那么,我建议你先冷静,不要过于着急进入恋情

  因为,自我价值感,从来都不只是由爱情来定义,你要先学会“自我接纳”。

  你可以给予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我会欣赏自己”、“我会学着爱自己”。

  然后,像张靓颖一样,踏出你“第二人生”的第一步。

  做一些让你觉得有成就感的事情,不依附于别人,是真的感觉到“我是有价值的”。

  因为这些价值的存在,你值得被爱。

  而当你完全接纳自己之后,你才能遇见,同样接纳你的人。

  这段关系,是真实的,是纯粹的,是具备更多安全感的。

  毕竟,安全感是相互的,只有当你自身拥有时,对方也能感觉到。

  所以,好好爱自己,依然相信爱,渴望爱,是一个人最好的状态

  我很喜欢做的一件事是,从别人的人生里,看自己的人生。

  时常在想,遭遇这样的经历,你扪心自问,还对爱情有信心吗?

  我觉得,还是会有。

  对待爱情对待生命,不妨借用《冷暖人生》主编季业老师的词:

  “如果天空黑暗的,那就摸黑生存;

  如果发出声音危险的,那就保持沉默

  如果自觉无力发光的,那就蜷伏于墙角

  但不要习惯了黑暗就为黑暗辩护;

  不要为自己的苟且得意

  不要嘲讽那些比自己更勇敢热情人们

  我们可以卑微如尘土,不可扭曲如蛆虫。”

  世界和我爱着你。

  PS:

  1.文中截图来源:综艺节目《人生选择题》

  2.相关采访资料来源:

  (1)《鲁豫有约大咖一日行》.2017.11.08

  (2)《背后的故事》之《张靓颖:我用所有报答爱》.2007.04.29

  - The End -

  我们的 2020 即将到来

  人生这么难,

  你对爱情还有信心吗?

  请来留言区

  分享你的想法

  想要彻底走出“缺爱”困境,真正接纳自己,归根结底是要从源头补足童年时的缺失。

  童年在家庭中缺少爱、陪伴、重视、肯定的人,内心缺乏最关键的“心理营养”,如果不被补偿,终其一生都可能会:

  认为自己不值得被爱、在关系中不断讨好,委屈求全

  不自信、拼命嫌弃自己,焦虑抑郁,缺少安全感

  为人父母后,还会在无意识中把这种缺失“遗传”给孩子

  但童年已经不能重来,我们该怎么办?

  向你推荐这门带领12155+人带来改变的课程——《童年缺失的心理营养,如何在成年后补足》,亚洲顶级心理导师文采,教你做“自己的父母”,从源头补足缺失的认可、接纳、赞美等心理营养。

  ↓ 长按扫码开始学习

  分享邀请卡还可拿奖学金

  点个“在看”,今天要比昨天更爱自己一点?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张靓颖:要有多大勇气,才敢在跟了渣男16年后依然相信爱情?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