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人民日报》发文点评"明星人设"问题,文中指出:"再精心打造的,也不过是一种刻意呈现出来的形象,并不一定是真的,本质上是一种营销行为,粉丝和观众都需要理性看待。
近些年问题明星层出不穷,但"人设"终究是人为设定,如果名实不副、德不配位,形象就会逆转崩塌。从早年全网炮轰的“好男人”文章,到最近才女人设全面崩塌的江一燕,翻车艺人屡见不鲜。
这边明星卖人设不遗余力,另一侧吃瓜群众也练就了火眼金睛。除了年幼的粉丝的盲目支持,只要人设翻车、黑料见诸网络,路人缘的损毁已然注定。
你表现的=你本人:表里一致;你表现的>你本人:维持人设;你表现的<你本人:藏拙。
说白了,人设就是一层羊皮,披着羊皮的狼,就是那些靠卖人设圈粉的明星们。
兢兢业业的用作品打动粉丝的明星终是少数,更何况火爆十几年的艺人,越发屈指可数。
如果说曾经的周杰伦、许嵩靠着作品打天下,现在早就换了天地。如今艺人只要有蹿红的机会,随后而来的便是营销、水军、炒作、抢IP、撕番位。
优质艺人越来越少,流量明星越来越多。当他们将大把的时间浪费在这些无聊的事情上,本职工作自然衰落。劣币驱逐良币的道理,在哪个场合都适用。
但人设不同,这种特质极大的保全了明星的特色与利益,早就是娱乐公司宣传包装的话题。
早年范冰冰的成功,除了高频度靠作品刷脸和感情炒作,更重要是的她精准的打造出“范爷”这一人设,吃到了第一口红利,进而全面出圈。
“我能经得住多大诋毁,就能经得住多少赞美”、“我不嫁豪门,因为我就是豪门”、“我的龙袍你未必敢穿”,哪怕作品不算优秀,但凭借精准的人设炒作和话题焦点,范冰冰整整红了十年,维持着娱乐圈一线花旦的地位。
名气大,财富自然滚滚而来。范冰冰赚了个盆满钵满,其余的人自然眼馋。
比如文章,他的人设是深爱妻子的好男人,谁能想到表面温柔款款的演员,背后耍大牌暴脾气会出轨?
比如靳东,他的人设是有文化的老干部,谁能想到”诺贝尔数学奖“被拆穿后却毫不心虚?
比如薛之谦,他的人设是为了唱歌而发展副业的深情段子手,谁能想到现实生活竟是一个爱炒作的渣男?
人设这种东西,说白了就是一个符号。符号深入人心,明星自然就火了。但没有作品仅靠人设,一旦形象崩塌,带来的就是摧枯拉朽的影响。
这次人民日报批明星人设,在某种程度上算是一个预警,劝告娱乐圈的明星谨言慎行。
今年翻车的艺人屡见不鲜,凭借自己的知名度抢占其他领域的资源,造成了极坏的风气与影响。
从年初吴秀波与陈昱林牵扯的感情中,我们看到表面善良儒雅的大叔,转头就能以法律手段控告你,令人不寒而栗。
热搜撤的很快,谁料这件事被王思聪插了一脚。凭借巨大的流量与关注度,三条微博直指吴秀波的劣行,根本压不住。
陈昱林的消息回应寥寥,但吴秀波也没好到哪里去。卫视录制的节目被剪,参与作品姓名打码,微博上的回应与自证,招来的都是嘲笑与谩骂,人设全面崩塌。
几个月后,翟天临凭借一句:”知网是什么“,掀起了学术界的打假风潮。曾经北大博士是风光荣耀,如今则成了催命枷锁。道歉没人买账,背后的关系运作成为争吵焦点。原本上升期的演艺事业一朝损毁,实乃咎由自取。
再之后,王源抽烟的视频被曝,全网哗然。TFboys的形象一直是积极健康正能量,乖乖的王源在镜头背后,竟然是吞云吐雾的老烟枪。虽然他回应了抽烟一事,并进行了道歉,但王源"乖孩子"的形象却再难复原。
如今,参加真人秀的明星纷纷成了放大镜,一举一动都接受着网友的审视。当性格放在镜头下,所有的举动都会被剖析。
乖乖女李兰迪原来情商低、脾气暴;《中餐厅》让“明学”发扬光大,黄晓明成了众矢之的;周一围对朱丹的贬低,在鲁豫的采访中全面展示,后期的秀恩爱纯粹亡羊补牢;《女儿们的恋爱》展示了郑爽的神经质,脆弱的感情根本经不起考量。
明星翻车的太多了,多到让网友麻木,也昭示着娱乐圈的水太深。很多人不能深究,否则吃瓜获得的愉悦,都成了人设拆穿后的恶心。
这不,江一燕营销翻车,被建筑界人士和学子群起攻之,不就是娱乐圈“求荣反辱”的最新一例。
没本事还非跨界卖精英人设,也不怕步子太大,摔碎过往的财富与荣誉。
今日,吴秀波息影一年首露面的消息出现在微博上,这时网友才发现,原来距离王思聪炮轰的日子,已经过了这么久。
当年高调的王校长,如今债台高筑,收敛起了自己嚣张的气焰。曾经风度翩翩的吴大叔,胡子拉碴的为艺考学子录制祝福视频。
可没人买账,隔了一年的时光,他依旧被钉在耻辱柱上。眉开眼笑的背后,是无法抹去的狠厉举动。
他如此,其他人也没有好到哪去。炒作很爽,但炒糊了更爽。人设翻车的比比皆是,公益成了劣迹艺人洗白的手段。
被曝吸毒的陈羽凡,抱着吉他去天使之家看望那些没有爸爸妈妈的孩子们;学术造假的翟天临,穿着夹脚拖鞋在四川宜宾帮忙救灾;伪装建筑家的江一燕,坦诚道歉老实演戏;税务风波的范冰冰,公益活动参与不断。
手段很多,花样繁复,但很少有人买账。毕竟,人设类似明星给自己买的保险,有了它可以限制缺点的暴露。但这本质意义上就是一种欺骗,一旦拆穿造成伤害,苦果只能自己承担。
好笑的是,如今的娱乐圈明星知道自己能力的不足,于是纷纷玩起了营销,吹起了颜值。当年因为抠图事件口碑大跌的杨颖,竟敢光明正大的在娱乐场上演了“抠图典礼”的操作。
虽然官方下场解释了杨颖由于通告紧密,导致不能参加典礼,但这不应该成为抠图上榜的借口。倘若这种事情也能拿钱刷波知名度,那么5G时代来临,艺人们是不是还能搞起全息影像?
那我买什么票打什么榜看什么演唱会?在家里吃水果吹空调,看直播撸视频不好嘛。
娱乐圈很乱,明星示范效应愈演愈烈的当下,更需要艺人做好表率。高以翔意外离世牵动所有人的心,竟然还有一大批明星趁着热点,吹职业高危。这种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掌握着资源高地还卖惨,造成的影响真是太坏了。
黑夜越暗,星星越亮。尽管一大批卖人设的艺人纷纷翻车,让人看到了娱乐圈的晦暗。但也有很多的艺人,坚持着自己的信念,敬畏着自己的职业。
比如公开指责节目组管理不到位的徐峥,靠着话语权引导大众思考悲剧的原因;比如杨天真带头发声表明行业高危,但旗下的艺人白宇、朱亚文却缄默反抗;比如探讨明星人设的话题,雷佳音直言"很害怕",他清楚被赋予的人设很危险,早晚都会挨骂。
这几年凭借演技翻红的袁泉,一直以知性睿智的形象,深受大众喜欢。面对人设问题,她的回应直截了当:“那都是宣传中的样子,我不想要任何人设,人设是一件太累的事情。"
哪怕美艳如林志玲,因为一口娃娃音和娇弱的形象,被说了好几年的花瓶。可她却直面批评,坦言:“哪怕做花瓶,我也要做最好看的”。
所以,卖人设不可怕,表里如一实力加持,这种放大的特质反倒是加分项。但没有实力盲目营销,尬吹自己神仙演技美人落泪,除了厌恶嘲笑,没有任何益处。
这种人设,卖不卖又有什么差别?有这个时间,锻炼一下演技不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