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早前知乎有个提问:
为什么动摇?
因为同是大学生,人家年纪轻轻就可以享受各种高端生活,而自己只能埋头苦读,以期毕业后找份好工作,但有可能熬个十几年也享受不到这种风光。
怎能不让人羡慕嫉妒恨!
于是很多女大学生禁不住捷径的诱惑,想要“放手一搏”,以攫取人生第一桶金。
大一时,茜茜通过社团商演活动认识了老男人——茜茜习惯称“情人”为老男人,这样似乎更贴合他们之间的关系。
老男人是个富商,认识茜茜时36岁,长相一般,身高只比茜茜高一点,体重70公斤左右。
他具体有多少财产,茜茜并不知晓,看得见的,有一辆“四个圈”的小车,还有一些房产。
当时茜茜才进大学2个月,还没有遇到心仪的男生,就跟老男人在一起了。
老男人对茜茜也很好,4年有3次中秋节都陪她过,两人一般每周见一次面。每次他都会给茜茜带礼物,吃的用的都有,价格不菲。
甚至有一次,老男人从北京出差回来,给茜茜带的礼物还是金项链和钻戒。
所以,茜茜觉得,“虽然也遇到过喜欢的男生,但始终觉得不好,所以4年只有老男人一个人。”
读了4年大学,茜茜风光了4年。
老男人负责给她提供最好的生活,她负责定期和老男人相会。
毕业后,班上的同学为工作四处奔走,茜茜却顺利地进了老男人的公司,当起了私人秘书。
但纸是包不住火的,终于有一天,老男人的妻子大张旗鼓地杀到公司,在众人面前对茜茜破口大骂,让她受尽羞辱,以致在同事面前再也抬不起头。
她才猛然意识到:
后来,被包养的事情越传越广,亲戚、朋友、同学人尽皆知。最后茜茜辞了职,回到家中待了整整一年,才有勇气迈出家门。
02
有人为了名利被包养,有人却因生活所迫被包养。
试想一下,你来自一个穷困的单亲家庭,可能因没钱而无法完成大学学业。这时突然从天而降一个机会,只需花费相应代价,就可以脱离困境。
20岁的陈其做出了她的选择。
陈其来自苏北某县城一个单亲家庭,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大二她就开始找各类兼职赚钱。
刘先生,40岁,未婚,个头中等,虽然看起来已不年轻,但脸部轮廓分明,散发出一股成熟男人的魅力。
后来,刘先生经常路过陈其的学校,将她约出来喝咖啡、吃西餐,两人聊得很投机,陈其有一种遇到忘年交的感觉。
但刘先生也很直白,说只需要陈其的陪伴,为此,他每周会给陈其1000块钱。
陈其一想,这不就是那种事吗?但是又一想,这可能是目前解决自己困难最快的方式了。而且感情是可以慢慢培养的,万一最后处成男朋友了呢,于是她便答应了。
两人在一起后,刘先生经常带陈其出入一些生意场所,豪车接送,陈其遇到什么不懂的问题,刘先生都能帮她一一解答。
两人的关系一直维持到陈其毕业。
刘先生对陈其很好,陈其心里是清楚的。相处下来,陈其开始觉得刘先生是个可以依赖的人,决定改变这种相处模式,却不知,噩梦已来。
其实和刘先生在一起一年后,陈其隐约感到身体不适,但没太在意。
这次,她又明显感觉不舒服,就去医院做了个检查,医生告诉她,是染上了性病。
犹如晴天霹雳,陈其打电话给刘先生,没想到他像是变了个人,曾对她无比贴心的男人,只丢出一句:你自己看着办。
03
这句话同样适用于那些被包养的女孩,却并没有人听进去。
国外有个叫Seeking Arrangement的网站,用户数达到1000多万,号称能“让成功人士牵手魅力甜心”。
其中80%是“糖宝”,她们大多数都是20多岁的在校女大学生。
20%是“糖爹”,他们近半数是有家庭的中年男士。
这些人毫不忌讳地将人进行明码标价,就像走进了一个宠物市场,根据“品种毛发”,待价而沽。
去年,该网站的仿制版“甜蜜定制”在国内登录,一上线,便冲到了软件市场社交榜第一。
甚至有人做过调查,数据显示,女大学生被包养的比列高达9.7%,也就是说,10个女大学生中,就有一个被包养。
但无论比例有多高,仍有90%的女大学生在坚守自己的尊严与人格。
年年的朋友小苒就是这样一个女子。
她不仅有傲人的外表,还有优秀的学业,也曾有富商男子向她发出暗示,想要包养她。
但小苒拒绝了。
在小苒的观念里,女性就应该独立,倘若把生活的幸福感完全建立在另一个人对自己物质的馈赠上,这种幸福感迟早是要破灭的。
正所谓,那个养你的男人,最后会废了你。
所以,在被包养女生豪车接送出入高档酒会时,小苒在挤公交地铁四处奔波找工作;在被包养女生名牌裹身日日休闲美容时,小苒穿着一身地摊货成天想着如何给产品开拓市场。
但最终,当被包养女生遭富商抛弃时,小苒却在职场一路晋升,直至坐上了总经理的位置。
这世界,长路、短路,都没有白走的路。
有些路看上去弯弯拐拐磕磕碰碰,但只要迈过去,就是晴空万里;有些路看上去宽阔顺畅一马平川,但只要走进去,就是万劫不复。
04
选择被包养的女生基本分三种:
1、的确被生活所迫;
有些人被包养后,人生变得面目全非,像茜茜和陈其。
还有些人走上这条路后,在欲望里越陷越深,甚至做起了肉体买卖。
有人说,这并非十恶不赦,每个人生活处境不一样,选择便也不会相同,法律之上即自由。
但自由原则不承认一个人拥有不要自由的自由。你想要割让自己自由的行为,算不上所谓的自由。
剥开幸福感的结构,很重要一个内核是,通过自己艰难的努力后获得的奖赏——也就是你的成就感,以及对自我的认可。
“我相信,到了你这个年纪,我会有更强烈的幸福感。但今天我接受你的包养,这一天就永远不会来。”
可是,人生永远没有捷径可走,那些你以为的捷径,翻过去就是悬崖,就是绝路。
而你踏踏实实踩下的每一步,可能充满艰辛、疲惫与泪水,但都会在未来得到积极的反馈。
作者:年年,单身女青年一枚;喜欢美食、美景,爱好阅读、写作、追剧;从18芳华到28轻熟,我是你时光里的记述者。
年年微信公众号:青年里 (),一个年轻人用思想深入世界的聚集地。学得好不如嫁得好,你觉得有道理吗?
-留言评论-
抽取1位粉丝送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