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花旗松的生命之旅》是一本由(加)铃木大卫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2.00元,页数:2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棵花旗松的生命之旅》读后感(一):树之如人,感之惜之
人和人之间,慢慢越来越浮躁,我只理解你的表面却不了解你的内心,我只认识此刻的你却不知真实的你。对于你,我会揣测会疑问,用尽我的心理资源。或许,回归到与人不一样的东西,好好揣摩这样一种东西,有种融入大世间浩瀚宇宙的安宁感。
在这个时代,我们太需要与人不一样的故事,就像这颗花旗松,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感动与视角。浩瀚宇宙由数以万计星星交织而成,花旗松如同其中的一粒那般渺小,然惊叹其一生默默司其功能,义无反顾与大自然竞争,建构出宽阔隙区供生物相依共存,无怨无悔,何其伟大!
一颗树的生命也有它的精彩!它度过了森林大火,耐过了冬雪,我们以为它的生活沉默无趣,其实,这棵花旗松非常忙碌。三百年前的一次崩塌,使它必须扭曲枝干才能维持站立,造成不可磨灭的改变;它一生不停成长,与其他树种竞争珍贵的阳光,而耐阴植物则在它的枝叶下静静等待机会……这是一个忙碌也热闹的世界。不懂的人只看到树木表面的清欢寂寥,而懂的人却能从中参透整个人生。
我们看着它跳脱出来仿佛看到了自己的人生,可不是嘛,我的人生也是这样有苦有乐,有衰有荣。我要怎样乐乐然几十年扎于这个世间。某一天当别人看到我的一生时,他会像我看花旗松一样充满感动吗?他会感悟到我人生中的意义感吗?
我希望答案会是让我满意的。看着眼前书卷的花旗松,思绪畅游在宏观的生命与人生中,于大千灵魂的世界走了一趟,畅快!
《一棵花旗松的生命之旅》读后感(二):时空错漏,颠倒的平行世界
拿到这本书,就有书的厚重感拿着特别踏实。封面也是接近于大自然的绿色,有一股特别的亲切感。 刚开始, 还以为这是一本有关于美术的书。松鼠、树叶、果实等等,由于经常户外旅行,一切似曾相识。 读着读着,又带着一些哲学的启发。有很多动植物,都是在另一个维度里生存。地底世界、地心世界,乃至于宇宙之中,都存在着短暂一刻到能够存活几亿万年的生物,而我们人类只不过是其中一个。 其实人类经常忘记自己有多么渺小。在这个时空里,高楼大厦、横穿铁路、高架动车等等,现在看起来多么宏伟壮大;在另一个时空,不过是沧海一粟。敦煌莫高窟、古代遗址等等,再多的辉煌最后都归于无。 即使是无,也有脉络。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颗花旗松既承载了万千世界,也囊括了700多年的时空,顺带着他它庇护的一切。也许不是特别的缘分,根本不会遇到花旗松,或别的。当你看到这本书或搜到这本书,也有特别的缘分在里面。 一开始说到拿着有厚重感,知识深度也非常有厚度,一些未听过的知识点也会随着剧情展开,慢慢浮现。仿佛打开一个新世界。 这个平行世界,我们从未去过,幸亏有对花旗松、植物学等研究深入的学者解释给我们听,才得以一窥全貌。 我们探寻世界的角度,一种就是向外探寻,一种就是向内探寻。向外探寻更广阔空间与之相关联的联系,向内探寻构成本质核心的内在联系。无论内外,最后都是对另一个世界的求真。 如果不是有多年深厚的研究,根本无法写出这样一本书,20年亦或是50年,加上前人的几百年、几千年探索研究。更何况,没有这本书,我们根本无法勾勒出另一个平行世界的存在轨迹。 颠倒的平行世界,生命维度不同,故事就不同了。就像旅行,你到了一个你不熟悉的环境,每个地方都散发着文化和不同的气息,节奏和生活方式也非常不同。这其中马上会产生新鲜感和非常不同的体验。这本书也带给我这种体验。 花旗松只是一个引子,真正精彩的展开在正文里。花旗松只是开始,也许适合大家自己去体验。
所有的树,都证明了演化的奥妙,以及生命适应意外挑战,让自己在一大段时间里永续长存的能力。
内里封面插图插图一棵树的传记 ,所有这颗花旗松是本书的主角,当然也可以是任何一颗别的树。植物总会让人想起光合作用,一棵树的故事,把我们和其他时空及世界各个角落联结起来。这个故事也可以是地球上所有树及所有生命的故事。这本书上架分类是社科科普。我是在一个书店上班,我们主营也是社科人文,博物的书籍卖的不是太好。这本是湖南文艺出版社的书,这个出版社的书我还都蛮喜欢的。
我在此推荐一本塞尔伯恩博物志给大家,是关于鸟的书。
作者非常生动且详尽的介绍了本书的脉络,带领我们一起见证家门口一颗700多年的花旗松的生命之旅:
出生
大约这个时候,我们的种子就浸在阳光里,旁边有些掉落的石头和岩屑,阿兹特克帝国则正在建设首都特诺奇蒂特兰城,现在被称为墨西哥城。
生根
树,虽然喜欢交际,却也相当个人主义,因此,在其一生中,当碰到生死攸关的抉择时,它终究将不假思索地选择对自己生存有利,或对其子孙生存有利的方向。
成长
在春天,当温度升高到五摄氏度以上时,树冠部位分生组织的细胞会产生生长素,它们以每小时五到十厘米的速度往下散布到树干中,促进形成层的生长。
三百年来,我们这棵树一直在九月的和风中散播种子。适逢丰年的时候一如今年,它会产生大量种子。有些年的秋季则一粒种子也没有。
死亡
树虽然死了,它的生命却还没结束。即使树已经停止了所有的新陈代谢活动,它也不会倒,而是以枯立木的方式矗立着。在大自然中,死亡和腐烂支撑着新生命。
任何一棵树的生命历程都充满了风险。树不会动,却必须尽其所能把花粉抛离自己的土地,愈远愈好,然后再把种子散播到自己的势力范围内。
树为了确保非常少数的幸存者,竟是如此放肆浪费。一粒种子,不论落于何处,其命运已定,对大多数的种子而言,这表示它只能期着,暴露于昆虫、鸟类或哺乳类动物的掠食下,在石头上枯死,或在水中
淹死。即使种子落在土壤上,未来也未必高枕无忧。那一丁点的原生质,包含了所有来自亲代的遗传,储存着其首次发芽所需的养分还有一套基因蓝图,通知这株生长中的植物要向下扎根、向上长茎,还告诉它如何抓住能量、水及生命所需的物质。它的生命已经被设计好了。然而,它还必须有足够的灵活性,以应付意想不到的暴风雨、旱灾、火灾和掠食者。
对付掠食者,树无法跑掉、躲藏或攻打,
但它们也不是无助的受害者。它们的树皮就像一层盔甲,而且会制造各种强效化合物,作为毒药或对付人侵者的驱虫剂。树如果遭到昆虫攻击,就会产生挥发性化合物,它不只驱赶昆虫,还可以警告附近的树有危险,刺激它们合成驱虫剂。
树也是慷慨又仁厚的,树的细胞为真菌提供食宿,这些客人则把所制造的避免细菌感染的物质作为回报。如果疾病或害虫得逞,树也许会把受害区域封起来,牺牲枝干或其他部位,以求其余部分得以生存。
没有一棵树是孤岛,树是社区公民,从合作、分享和相互帮忙中获得好处,这和任何生物从参与完整运作的生态系统中所获得的好处是一样的。
树的死亡讯号并不是心跳停止、脑死亡或咽下最后一口气。濒死的树还会断断续续地运作:根企图把养分和水分经由堵塞而残破不堪的管线送回来;光合作用零零星星地进行。最后,树变成了一堆没有生命的枯立木,但依旧支撑着为数庞大的其他生命。当它最终倒下时,腐烂的树身仍旧喂养和支撑着继起生命,达数世纪之久。
我想,这本书着实让我改变了对树的看法,对大自然神奇造化更加敬佩。傻逼年的漫长岁月,它不断成长,也面临考验,它会帮助他人,也会保护自己。作为人类,我们也应该有这样的觉悟和精神。
《一棵花旗松的生命之旅》读后感(五):生命故事——是树的,也是每个人的
淡绿色的封面以前没注意到肾厥的数学美渡鸦和人类的故事书里的黑白插图也很美啄木鸟乐章似的章节序幕那些关于树、关于植物、关于生命很美的句子配上音乐一起读吧
某日练琴,技巧卡壳,焦躁地来回揉搓琴弦,乐声遭了罪变成灾难bgm。
想找个安静的出口,房间里暴走的瞬间,发现了书架上的这本《一颗花旗松的生命之旅》。
家里到处放些各不相干的书,偶尔也会帮助到你,就像是游戏闯关隐藏的道具,不定时的会给你些小意外、小惊喜,算是生活回馈给你的小确幸吧。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是偏淡色素雅的绿色,像极了每个生命,丢在宇宙里不起眼,但也是一抹绿。
就如书里所言,这是一课树的故事,也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故事。书里的旅程从一课树的出生、生根、成长、成熟到死亡,而死亡和腐烂又支撑着新的生命,生生不息、循环往复,这让我想起了老子的“反者,道之动”。
在我个人的意识和价值观里,偏爱自然,认为这世界的大多数都是来源且属于自然,均受制“道”的牵引和包围,所以本身会有预防及自愈机制,凡事不过度即可在自我的范围内进行修复及进化。这本书也给了我这样的感觉,身为万物一份子,即渺小又微不足道,但却是这无常世界不可或缺的一份子,无论你是高级动物还是靠风传播的植物。
人类无法与每棵树与生俱来的力量媲美抗衡,一粒种子就是整套宏伟的基因蓝图,只要机会合适,有适量的阳光、空气、养分和微量元素,一课树就能制造出整套、环环相扣的生态系统。即使被摧毁,内里的生命原依然存在,“一部分死亡,一部分新生”。
我没见过花旗松,但书里诸多描述很让人向往,“踏入了一座迷人的野生花园,充满了百合、兰花、石楠草和玫瑰等,色彩鲜艳而且花团锦簇,而人工花园不论被多么细心照顾,都显得可怜而愚蠢”。这是花旗松林下的空地,很美。花旗松也很神奇,比如它的种子可以休眠多年,躺在土壤里,像是上膛的手枪,一直在等待合适的“生”的机会。
树的一生,也可以参悟到人的一生。比如,当遇到生死攸关的抉择时,树会丝毫不犹豫选择对自己、或对子孙有利的方向。趋利避害不止是动物的本能。
另外,书里描述了很多神奇,比如靠火繁殖的美国黑松,保持球果封闭状态达50年,冥冥中等待着一场大火的到来才打开自己。比如公元一世纪,希腊植物家迪奥斯科里季斯《药物论》探讨了600多种植物的药学特性,这比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要早得多,我没有深入研究,不知道他们是否有联系,又或许并不像我以往认识的那样,植物药学源于东方,或许还有可开启其他世界。
有趣的事,作者是名动物爱好者,自诩不爱植物,却偶然间被一课树感动了,这才有了本书。人类和地球上的其他生物都是命运共同体。人类生存环境面临前所未有挑战的当下,地球的绿森林里配有推土机和电锯伐木部队在前进, 就如书中所言一个生态系统丧失了90%的面积时,仍可以保持半数的生物多样性,一旦超过了90%,那剩下的一半生物多样性就彻底一笔勾销了。人类在发展前进的同时,给地球家园造成了道道带血的伤痕,愚蠢成了人类的另一代名词,读读书吧,看看自然吧,真心地去爱我们所处的生态。给孩子看熊大熊二还有光头强,不如把睡前故事换成树的故事,让孩子在睡梦里也能道森林里走一走,看看花旗松,摸摸松鼠,捡捡落叶和松果,让孩子在自然中逐步健全人格,也能受花旗松一生的感染,穿透空气和土壤获取成长养分、磨练韧性、发掘与生俱来的潜能,在成长中也能拥有抵御世事变化的珍贵能力。
书里的插图很美,卷首的那几页彩页,还有内里的黑白,让你看到世界里安静又美丽的存在,配上舒缓的古典乐,还有一杯冒气的香茗,摊开书,这应该是最幸福的样子吧。
阅到书底,我的心也安静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