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夏天、烟火和我的尸体》经典读后感10篇
日期:2019-10-18 23:28: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夏天、烟火和我的尸体》经典读后感10篇

  《夏天烟火和我的尸体》是一本由[日] 乙一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页数:19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夏天、烟火和我的尸体》读后感(一):除我之外的每个人都活着。

  最近几天秋意浓,身体所感到的寒冷好像已经无法满足我,所以开始寻找心灵上的寒冷。先声明一下,我从小胆子就不大,从来没有正儿八经的看过一部完整恐怖片。但是我又喜欢事儿刺激,恐怖悬疑片里的情节灯光音效总是能勾的我心里一颤一颤的。所以前几天为了响应秋意浓,我找了几部日系恐怖悬疑推理片来看,恐怖程度也就那样,以校园背景居多,时不时来个血腥爆头断肢什么的,但是绝对不是那种会让人做噩梦睡不着觉然后惦记好几个礼拜的恐怖感。

  今天心情烦躁极限,看了点村上春树散文小说,有点不耐烦了,然后便找了这本从名字就能感觉到情节性和一丝丝寒意的小说。

  果然没有让我失望

  我一气呵成把两篇故事读完,然后感叹乙一才16岁时就能写出这样的故事。虽然情节有些地方明显漏洞逻辑上有时不太顺畅,但是毕竟人家写这本书时才16啊!文中的内容已经早就超出作者年龄段应该有的成熟了。怪诞的恐怖,扭曲的情感独特叙述都让我欲罢不能,无法放下它。我感觉乙一是大胆的,他把人性中小小的阴暗面无限地放大,用夸张到超现实方式表现了出来。虽然两个故事里的内容都不可能在现实中发生,但是它里面描写人物关系心态恐怕在生活中就太常见了。看完了乙一的故事真心觉得健康心理只有一种,变态扭曲的心理真的是千千万万种。细思极恐。。。人在江湖混,还是安全第一吧。

  《夏天、烟火和我的尸体》读后感(二):人之初,性本…?

  说实在的,刚开始没看主要内容,亚马逊推送给我的悬疑小说刚好书荒就买来看了。

  整本书分为两个短篇:夏天、烟火和我的尸体;优子。整本书给我的感觉就是两字:诡异

  先说《我的尸体》吧,刚看开头以为是描写温馨孩童故事,直到弥生把五月从树上推下,略显诡异,同胞兄妹妹妹喜欢哥哥到如此地步竟能将自己从小到大的玩伴推下树去。11岁的少年健没有想到告诉父母,而是诡异的笑着安慰弥生我们来把尸体藏起来,弥生也诡异的笑着答应了。整个事件就此开始,藏匿尸体的描写紧凑字里行间都显示出了画面感,让人也不禁捏把汗。我觉得这个故事妙的地方在于他不仅仅是在描写如何藏匿五月的尸体,同时增加了一个人物“绿姐姐”让整个故事的诡异提升了一个高度。在这个故事里好像所有的人都喜欢健,五月、弥生、五月妈妈、雷公爷爷,甚至是绿姐姐,所以才会诱拐了很多跟健相似男孩吧,所以才会帮助健藏匿尸体吧。还好,最后的五月不孤单了。到底是人之初性本善吗?可能每个人经历不同答案也不同吧,但是利己终究是人的本性,整篇文章善良的只有五月了。

  《优子》其实看的有点背后发凉,刚开始有点没懂,直到看到最后。整篇文章其实的角度根据清音来写的,所以我们也会根据她的角度代入,进入到她认为的世界,一个跟常规世界相悖的世界确实她认为正确的世界。我还蛮喜欢这种写法的,这篇就不多说了吧~打算看看乙一别的书,毕竟我16岁是写不出这种故事的……hhh

  《夏天、烟火和我的尸体》读后感(三):读后感

  两个故事组成的一本书,很短时间就可以读完。书名里有着夏天有着烟火,作为喜欢日漫的人,大概已经联想到夏日焰火晚会热闹浪漫氛围,却突然一转到我的尸体,令人愕然之余也吊起兴趣,这个书名取得倒也是不错

  第一个故事正是书名的故事。其实这个故事给我带来的冲击蛮大,毕竟受日漫影响,夏日烟火晚会呈现的总是沁着友爱或是青涩的爱情那样的美妙形象,但这个故事一反我的刻板印象,大概给日本人民带来的冲击会更大。在这样一个夏日故事,作者的笔触异常的冰凉,描写的是儿童作恶的故事,实际上是很寻常的故事,但在那种盛大烟火氛围的映衬下显得邪恶无比。

  第二个故事反转也有点出乎我意料,有给到我惊喜的感觉。一个从未出现的并从他人口中得知已过世两年夫人和经常在摆着诡异人偶的夫人房中独自与夫人吃每人半份的餐食的老爷,在这样娓娓描述下的人物形象,脑海自然呈现了一个发疯偏执企图以人偶苟延与死去夫人的姻缘的老爷形象。但故事却恰巧在一场大火跌宕起伏峰回路转,导致前面我觉得啰嗦铺垫情节也显得很合理了。

  但在仔细想来,其实无论是故事一还是故事二,缺少了些许留白给人带来的艺术体验。我觉得写得太满了,像是故事二若果能呈现两个令人难辨的两个形象,会更加出色。故事一则是善于以总体氛围反衬紧张氛围,但故事实在不值得深究,反而是读完书后在豆瓣的一个书评令我更加毛骨悚然。

  不过也算是能在夏日清凉些许的小短篇吧,想到作者十六岁写下第一篇,是真的很了不起了。

  《夏天、烟火和我的尸体》读后感(四):读书|孩子的另一个世界——《夏天、烟火和我的尸体》

  朋友强烈推荐的日本小说,遂去豆瓣看了下这本书的介绍,被称为天下的乙乙16岁写就的成名作,于是马上去微信阅读看了下。基本几个小时就看完了,两天的地铁通勤时间和中午午休时间看到停不下来。虽然看的时候觉得特别惊悚,但是又有很想读下去的欲望。 很长一段时间,看书的时候总想着,我读这本书会有什么用处,所以在读小说的时候会有一种内疚感,因为觉得小说并不会给你带来什么,这就是所谓读书的功利心。读完这本小说我确实也没有觉得的什么的心灵的震撼,但是一直以来如果是看的写关于小孩的,都会觉得特别温暖,但是这本小说从开始就是很惊悚,以我的尸体的口吻,写了弥生(尸体的好朋友也是杀害我的凶手)和健生(我喜欢的人)藏匿丢弃我的尸体的全过程,他们作为朋友,却是凶手和帮凶,对于尸体没有一点点的愧疚伤心,只是当作理所当然的运送某个无生命东西而已。这时候的尸体也和夏天的烟火大会形成鲜明对比。最后我的尸体在绿姐姐(喜欢像健一样男生)的帮助下运送到她做冰淇淋的冷库,而我不再孤单,因为里面全是像健一样的男孩的尸体。想想这个画面就想到了《轮到你了》中的挂在屠宰场的尸体,简直惊悚到无法睡觉。 第二个故事是《优子》,本来以为是一个痴情爱情故事,政义男主人妻子死去用人偶代替思念,而身为仆人的清音为了主人能回到现实生活,就把人偶全部烧掉。这个故事真真假假,一直到最后反转出结局。这个故事对宅子的描写笼罩阴森惊悚的氛围,通过周围人的眼神寨子的描写对主人的描写引起读者兴趣。 读完两个故事,惊异于一个16岁的孩子能写出如此顺畅而惊悚的故事,尤其第一个故事以尸体的口吻,冷冷讲述着兄妹俩的罪行,而身边的人也是帮凶,太邪恶的童话

  《夏天、烟火和我的尸体》读后感(五):小孩子做的恶

  小孩子在我眼里一直都是邪恶的,他们心智完全,他们不用负责任,他们用矮小的身体在人群里穿行,窸窸窣窣的在低海拔的世界里做着不为人知坏事,抬起头,却一脸天使样子

  小孩子是残忍生物,我也是。

  电影《电影往事》里有一个桥段女主带着年幼弟弟楼顶看远处的电影,弟弟一不小心从楼顶掉下去,当场摔死了。后来爸爸巴掌扇聋了女主的一只耳朵。只是一只耳朵,她不用偿命,因为她不是故意的。

  小时候一起玩的团体,简直像个犯罪团伙。那些喜欢把我压在身下做出猥琐动作的七八岁男孩子,那些打碎了别人玻璃钻进去偷东西的小天使,那些杀猫打狗烧大雁宝宝,为了好玩去祸祸庄稼的好朋友,用枕头按住我的头就为了让我不要再喊叫的堂哥,用绳子把我绑在床杆上任我哭闹的隔壁学长

  小时候的同龄人在我眼里总是一副狰狞嘴脸,大家就像是天生的恶人,那种野生的残忍。跟小朋友打架,小朋友眼睛里总是会露出“今天你非死不可”的表情,长大后的人们倾向制服对方。我一直都能记得那个因为丢了橡皮而折我的手腕女孩儿脸上的表情,她如果力气足够,她会折断我的手腕的。但是她只有六岁,于是她发狠的扭青了我的手腕,我在她额头留下三道血印子。

  这种暴躁我也有,有个邻居的孩子三岁了还不会说话,只会在地上躺着打滚。倒不是智商问题,主要是妈妈17岁嫁人,每天只抱着孩子但从来不教他,这孩子就像野人一样长到三岁。

  那时候我11岁,大人有事去忙,这个胖孩子就留给我照顾。虽然他才三岁,但是他的体重已经接近我了,他在我眼里就像汤婆婆家的那个大胖小子,力气很大,什么都要拿去捏一捏。我如临大敌观察着他,及时的从他手里抢回不能乱捏的东西。实际上什么东西我都不会给他捏的。抢过的第一个东西就是我家的大橘猫,他看着手里剩下的一撮毛,一边嚎啕大哭,一边扬起手朝我打过来。我心里烦躁的不行,就躲开了,他坐在地上就开始打滚,尖叫,窗外的火鸡像是合声一样的一起叫起来,连同看门狗也叫起来。我觉得当时我的表情一定跟折我手腕的女孩一样恐怖,我冲过去揪着他的领子把他拽起来,像打玩偶一样狠狠的在他后脑勺拍了几巴掌,他叫的更加大声了,我又把他推倒,在身上胡乱的踩了几脚。他终于害怕了,爬到墙角缩起来。我从内心涌起了一阵爽感,他缩在墙角抽抽嗒嗒的样子很合我的心意

  小孩子的恶就是一直在互相传染的,我被我堂哥用枕头蒙起来,改天我就抓着邻居坐轮椅的男孩子的头发往墙上磕。前一天我跟朋友一起从一个没人住的房子窗户钻进去探险,下个月她就钻进了邻居家偷了钱出来。他们顶着天使的脸庞偷东西,殴打小孩儿,在地上挖坑绊倒路人,猥亵更小的孩子。他们作恶,但是他们是孩子。我们是孩子,我们在能力之内做着我们能做的恶。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夏天、烟火和我的尸体》经典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