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章 | 转载请注明来源公号名称:简爱格妮斯阅读馆主题曲: 藤田恵美,Rita Eriksen - Down By The Salley Garden
本文共:1520字 预计阅读时间:4 分钟
一大早,就被朋友圈里一篇文章吸引了目光。文章讲述的是82岁作家奶奶姜淑梅的故事。谁也想不到,这位82岁的老人,在60岁之前是大字不识的文盲,但是,她从60岁开始学识字,75岁开始写作,80岁开始学画画,如今,82岁高龄的她,已经写下近60万字,出版了5本书,还画了上百幅的画。这位老人,叫姜淑梅。生于1937年的老人曾是个文盲,60岁时,丈夫去世,为了开导她,女儿开始教她学习识字,15年后,已经75岁的她又开始写作,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写了十几万字,2013年,她的第一部作品《乱时候,穷时候》出版问世。从文盲老人到网红作家,这位82岁的老人用自己创造的“奇迹”告诉我们:人生无论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同样的,还有一位82岁的“学霸奶奶”,在修完了所有的课程之后,拿到了梦寐以求的本科毕业证。薛敏修老人从年轻时就有一个大学梦,梦想着能够有一天可以成为高等学府的毕业生。几十年来,她从来没有放弃过这个梦想,她自学了俄语、拉丁语、英语、法语四门外语,2013年,已经76岁的她报名参加了高考,许多人都以为她是替孙子报名的。大学四年,她比年轻人都刻苦,每天早上五点起床,打开电脑开始学习,由于年龄大,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好,有老师劝她退学去上老年大学,可是,凭着不服输的劲头,遇到听不懂的问题,她就记下来,然后再去翻中学时的课本进行自学。就这样,她终于拿到了天津大学的毕业证。毕业典礼上,她说:“我觉得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不断地挑战自己,完善自己,当你长大,你会发现成功的定义在改变。对我来说,生命中最重要的就是:真实地去生活,不要屈服于同龄人的压力,时间有限,不要囿于成见,不要让别人的观点淹没自己的初衷。最主要的是,要有自己走下去的勇气……”52岁的苏州保安赵传朱,在46岁那年,开始自学法律知识,考完了50门的法学课程,拿到了自考本科毕业证。50岁时,他报名参加了司法考试,并以364分的成绩,通过了被称为“天下第一考”的国家司法考试;84岁的日本老奶奶若宫正子,年过六旬才开始学习电脑,她学了三个月才掌握了最简单的操作。后来,她又专门找到老师学习编程,在她82岁时,开发了一款大受欢迎的游戏(h),而她本人,也特别受到苹果首席执行官司蒂姆.库克的赞誉,成为“全球最高龄程序员”。她说:“当你越来越老,你会失去很多东西:丈夫,工作,头发,视力,生活中的减号数不胜数。但是,如果你学习新的东西,不管是编程还是弹钢琴,这是一个加号,是一种激励。”与这些励志的老人们相反的,是一些“年轻人”,总是习惯用“太晚了”来为自己的懒惰和失败找借口。网上曾有一个新闻,某地的收费站被撤销时,一位36岁的工作人员不满地说:“我今年36了,我的青春都交给收费站了,我现在啥也不会,也没人喜欢我们,我也学不了什么东西了。我们只会收费,如果在饭店端盘子,至少我会报菜名,但现在我啥也不会啊,我就会收费。”她其实只有36岁,相较于60岁才学认字的姜淑梅老人和60岁才开始接触电脑的若宫正子,她实在太年轻了,可是她竟然说:“太晚了,自己什么也学不会了。”这种态度,也是时代抛弃她的原因。什么是最好的年华?也许对每个人而言,青春时期是最好的年华。但是,时间是永远向前的,今天相较于明天,也是最好的最年轻的一天。所以,人生从来不会有太晚的开始,最好的时光就是现在。当下,就是最好的时光。对于有梦想的人,活在当下,珍惜当下,把握当下,永远都不会太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