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不争对错,是对父母最好的孝顺
日期:2019-09-28 12:45:12 作者:碧读·奇妙鱼 来源:碧读好书指南 阅读:

不争对错,是对父母最好的孝顺

  好书碧玉一般珍贵

  原创美文、好书好课、必读书单等,伴你成长

  文 | 奇妙

  最近,我把母亲气得高血压犯了。

  我给母亲报了个夕阳红旅游团,趁她身体尚好,出去玩一次。

  出发的前两天, 母亲吞吞吐吐地问我:“咱能不能不去啊?这几天我一直头晕没力气,身体怕吃不消。”

  我一听就急了:“当初你答应好好的,临出发了反悔?钱都交了咋退?你总是这样,不叫人省心!”

  我连发火带数落,直到母亲脸色发白,摇摇晃晃,赶紧住了嘴。

  那次妈妈血压升到200。

  老妈清醒后说:这几天血压高,我本来想着,把血压降下来,不耽误行程。吃几天药还是感觉不好,是真不能冒险。

  瘦弱的母亲自责“不中用,拖了孩子后腿”,我也很后悔自己的冲撞。

  父母对我买的礼物,报的旅游团,一直是全盘接受

  以前没细究过,今天才知道,其实是怕我失望难过

  我爱在表面,为了自己满足。父母爱心底,为了成全孝心

  不考虑父母感受,看似对父母好,其实是一种自私

  与其花钱买礼物,不如好好说句话。

  与其遇事争对错,不如笑着说没事。

  老人年龄大了,对于物质需求不高。不惹父母生气,就是最大的孝。

  让老人顺心顺意过日子,比吃什么保健品有效,比去什么旅游胜地开心

   01 

  不争对错,接纳父母的弱

  网上一则视频,让很多人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老妈拿着手机儿子:“你昨天买的这手机,我弄不来呀!”

  儿子边过来边说道:“不是刚教过你了吗,怎么又忘了?”

  母亲戴着老花镜努力拨弄手机:“解不开啊”

  儿子的眼睛斜着,嘴巴撇着,手指点着:“右手!右手!食指!食指!”“哎呀,算了算了,你还是听歌吧!你点一下”

  “用点劲儿不行?你这么摁着也没用啊!”

  儿子的脸色越发难看声音提高了几度:“点一下就行了!点一下!点一下都不会?”

  最后忍不住大叫“算了算了!”转身就走,扔下一脸惶惑的母亲。

  儿子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表情都在告诉母亲:你真笨!

  在我们的眼里,老年人东西慢,反应迟缓思想落伍,一举一动都令人着急

  “你别这样弄,那不行!”

  “跟你说多少次不要你做,做又做不好!”

  “你什么都不懂,真唠叨!”

  老人很想为子女做点什么,却总是被否定,被拒绝。我们居高临下态度,像极了强势霸道上司

  我们在外面彬彬有礼,懂得说话分场合,懂得照顾别人的情绪,在家却从不考虑父母的感受。

  世间悲凉的事莫过于白发苍苍之际,还要看儿女脸色,受儿女数落,拼尽全力浑身是错。

  父母年龄越来越大,身体机能越来越差,眼睛慢慢看不清东西,记忆力衰退,甚至卧床不起

  世上最爱我们的人老了。他们没有能力给我们更多,对我们的爱却从未减少

  不与老人争对错,是儿女最大的善意

   02 

  换位思考理解父母苦心

  电视剧大江大河》中,宋运辉姐弟考上了大学,因家庭出身不好,政审不过关。

  父亲宋季山私下找刁难他们的雷干部,送上两服中药并道歉。后来雷干部将此作为宋家贿赂证据,向公社抖搂出来,阻挠姐弟两人上大学。

  图/《大江大河》

  为此宋运辉对父亲怒吼,责怪父亲害他们姐弟上不了大学。父亲狠狠抽打自己的头,气火攻心,被送进医院

  宋运辉只图一时痛快发泄不满,差点失去父亲。

  家里成分不好,不由父亲决定。给雷干部送礼,为子女谋前程

  父亲一片苦心,结果适得其反。本来心里就难受,再被儿子一顿大吼,双重打击可想而知

  网上有句话:父母的爱,只有深浅,没有对错。

  泰戈尔曾在书中写道:爱是理解的别名

  当我们伸手指责父母时,忘记了另外四根手指,正对着自己。

  在我们眼里,父母的思想老旧,生活习惯差。

  比如逼着你考公务员、催婚催生,比如吃剩饭剩菜,洗脸洗澡水冲厕所

  但是,换个角度想,假如我到了父母那个年龄,又能做得比他们好多少?

  年轻大手大脚,老了方知柴米贵。

  饭菜吃不完,下顿接着吃;废水利用冲厕所,能省一点是一点。

  我们的子女大学毕业,是随他们高兴,还是希望孩子考公务员,有稳定生活,不为今后发愁

  我们的子女若人到中年,仍孑然一身,我们能否做到心平气和

  所有的父母都是一样的心,谁也不能免俗。

  所有的父母也都是曾经的儿女,而我们也将成为与儿女格格不入的父母。

  父母的现在,就是20年后我们的未来

  站到父母角度想一想,自然理解父母的苦心和不易

  多一些体谅,就少一些责怪。

   03 

  迂回幽默,是最好的沟通

  孔子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意思是,如果和父母意见不同,劝了几次,父母不听就算了。

  父母与子女之间,并没有是非黑白大事,无非是些鸡毛蒜皮。非要分出对错,必定惹得父母不高兴,顺着老人又何妨?

  一个大款儿子,母亲老了,牙全坏掉了。于是他开车带着母亲去镶牙。

  牙科医生推销他们最名贵的假牙,母亲却选了最便宜的一种。

  医生不甘心地望着那个儿子,耐心地给他们比较好牙与坏牙的不同。大款儿子却无动于衷,只顾着打电话,抽雪茄根本就不理会他。

  医生拗不过母亲,只得同意了母亲的要求。这时,母亲从口袋颤颤巍巍地掏出一个布包,一层一层打开,交了押金约定一周后再来镶牙。

  第二天,大款儿子来到牙科,他说:“医生,麻烦你给我母亲装最好的烤瓷牙,费用我来出,多少钱都无所谓。不过您千万别告诉她实情,我母亲是个非常节俭的人,我不想让她不高兴。”

  你看,面对执拗节俭的母亲,这样的处理多么高明!换了我们,可能又是一通埋怨吧?

  父母想法不对,不需要针锋相对地指责,稍稍拐一个弯就好。

  袁姗姗在《我家闺女》中,被父亲“揭发”不会买菜,不会煎鸡蛋,不会收拾屋子,不会煮水饺。父亲来电话,试探地问她“我老拆你台,会不会生气?”她笑着说“不生气啊,但离你有个女婿又远了一步!”

  父亲在万人瞩目的电视节目里“揭自己的短”,袁姗姗毫不生气,只是幽默地告诉“老袁”这样做的后果

  对待父母的“犯错”,抱怨指责只会激起父母的反抗,迂回和幽默才是最好的处理方式

  《礼记》中说,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

  父母与孩子之间哪有什么是非对错,伤了父母心,才是最大的错。

   04 

  珍惜感恩,是对父母最深的回报

  杨占禹在他的《时光录》里写道:亲情,是世上最纯净感情。除了爱和呵护,还应该有感恩。

  小时候我们总希望快些长大,离开父母的庇佑

  长大了却发现父母一天天变老,留给我们的时间越来越少。

  而这有限时间里,不要让自己的苛责,造成永久的遗憾

  著名作家史铁生写过一篇短文纪念他的母亲。

  史铁生双腿瘫痪后,变得暴怒无常,母亲做什么都惹他发火。

  后来母亲患了肝病去世,临去世的时候,嘴里吐着献血,还在记挂着儿子。

  史铁生悔不当初:“这倔强只留给我痛悔,丝毫没有骄傲。我真想告诫所有孩子,千万不要跟父母来这套倔强,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

  父母在,有人记挂。父母去,后会无期。

  当儿女真的是有期限的,过了这个时间段,就再也没有机会了。不要等失去后才痛哭流涕,悔不当初。

  所谓最好的时光,不过是走过山海,父母健在。

  所谓最好的幸福,不过是母慈子孝,微风轻摇

  珍惜!

  本文为“碧读好书指南”原创,好书像碧玉一般珍贵!原创美文、好书好课、必读书单等,伴你成长。部分图/摄图网

  读一流书,做一流人

  微信公众号:碧读好书指南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人生课堂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不争对错,是对父母最好的孝顺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