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信息泛滥的智能时代,文字事工有何意义?
日期:2019-09-19 11:01:04 作者:约瑟的家 约瑟的家v 约 来源:约瑟的家v 阅读:

信息泛滥的智能时代,文字事工有何意义?

  前面的话

  Rainbow Bridge

智能化将阅读进一步普及化的同时,也撕碎了这一堪称高贵生活方式,同时将文学踩在了脚下,成为鱼龙混杂的大烩菜,或多或少影响人类,使大家越来越不愿思考,更不会思考。这种情形之下,一份文字事工处境似乎很尴尬,多一个信息不多,少一个信息不少,为何还要坚持听听今天的王牧师怎么说吧! 有两件不大不小事情想跟大家分享,也希望大家能参与讨论给出意见。近来有个新近从事文字事工的弟兄分享,对于他从事的文字事工,教会里有一些让他颇为困惑回应。有人认为,他既然蒙神呼召从事了几十年的教牧工作,而且在这方面经验能力,就不应该改行去从事文字这样的工作,更何况,教会很需要他这样的牧者。 最近与几位弟兄姊妹谈心,鼓励他们能够用他们的文学恩赐创作更多的文字作品,用文字来传福音,为主做见证。他们的回应也让我陷入深思,他们说,现今已进入网络时代,大家都习惯迅速手机上刷屏,真正喜欢在网络上阅读的人少之又少。他们的回应,的确反映了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社会现实。如此这般,文字写作又有何功效? 其实,我自己对当前科技高度发展情况下,要不要发展文字事工?如何发展基督教文字事工?也有着一定的困惑和挑战,所以希望通过与读者的分享,为当代文字工作的发展找到出路面对现实,我也希望分享一点自己在文字工作方面的信心经历,作为与大家共同讨论的起点。 

  01

文字的运用普及到社会每个角落文字,是神创造的人之智慧产物,作为口头语言的一种补充,使转瞬即逝言语通过文字得以保存。文字不仅通过文化的普及,成为另一途径交流工具,进而延伸成为记载思想活动和智慧结晶的工具,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对话藉着文字,超越时间空间历史,使得我们能够与不同地域的人对话、聆听古人教导、与神交流。真是奇妙无比! 文字的产生,使人的思想和智慧得以更广泛地运用到人类社会,在通过文字被人共同认知认同基础上,逐渐建立社会规范,树立公共道德建造社会文明构建社会法治等;文字的发展,也深化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度交流,在文字交流的过程之中,更能激发人的主观意愿个人感觉,这些个人化、情绪化、思想化、图像化、音乐化的文字或通过书信,或公众读物表达出来,便形成文学,即用文字表达的艺术。 文字的发展也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当人类文明藉著文字普及到社会最基层时候,文字的个人化、社会化功用便渗透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 当代社会,正是文字的功用得到最完美的发展与运用的时候,就算是手机也离不开文字,每个人都会拿着手机刷屏,然而,在手机上出现最多的,也是刷屏手机者接触最多的,也是打印文字,而影像画面只是文字语言的辅助说明,文字表达之外的一种补充。 因此,无论是过去以书本为主要读物的时代,还是现在网络交流和交通的时代,文字都不可或缺发挥重要作用

  02

  文以载道,文亦载恶

文字作为工具,是中性的,可掌握在不同人手中,就会传递不同的内容和思想,使之变成圣洁或者邪恶。文字既有这样的功效,必然成为不同思想争夺战场使用良善者的手中,便成为传递良善的工具,使用在邪恶者的手中,就成为散布邪恶的手段。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个视频讲座,内容有关商鞅代表法家思想,及由法家产生的一整套邪恶的愚民、弱民的策略,如何践踏人的尊严破坏着人类文明,并对现世人的思想与意识形态依然产生巨大影响。法家的系列文字作品,对这一邪恶理论的形成,传播与发展,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众所周知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在历史上也是藉着文字在表达与传递,并借以形成我们引以为傲的中华文明。 神也使用文字成为传扬真道的载体,和传递祂救恩计划美好工具。古人把祂通过历史上的人传递的信息综合起来,汇总成集,就是我们手上的圣经。圣经是神文字化的话语,祂要让世界所有被祂创造的人都能听到和明白祂的话语,于是,在祂永恒的计划之中,圣经在形成之后就不断地通过翻译和抄写,向不同的文化和文字地区扩散。 目前,据专门从事圣经翻译的威克里夫圣经公会统计,迄今,圣经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已有超过3350种不同语言的版本,据世界联合圣经公会的统计,圣经从出版至今,累计发行量超过40亿本,目前,全世界仍以年销量约3000万左右的速度,呈上升趋势发行

  03

  文字作为神恩典的工具能改变人的一生

除了圣经以外,以圣经为蓝本的解经释经书,和个人灵修心得的作品就更多了,这些书广为传播,在无数人生命中发挥奇妙的作为和功效,现以两位很多人都知道的历史人物作为见证,看神如何藉着文字作品改变了人的一生。1.圣经改变了奥古斯丁的生命 我们都知道奥古斯丁这个人。奥氏于公元三五四年十一月十三日,生于努米底亚(Numidia)塔迦斯特(Tagaste),以现在的地理方位来说,在阿尔及利亚(Algeria) 康士坦丁区苏克阿拉(SukAhras)。他的父亲名帕特利修(Patricius),是个很有地位的异教徒,贪恋世俗,直到临终时才信奉基督教。他的母亲摩尼加(Monnica)却是个忠诚基督徒,很关心儿子前程 。 早年,奥古斯丁专攻修辞学。十九岁时,因读西塞罗(Cicero)的《霍尔登修(Hortensius)》一书(此书现已几乎全无可考),“就改变了我心所爱慕的,使我祷告的心上升到你自己面前,主啊!” 由于读了大量世俗书籍,他对圣经的认识只在一个很肤浅的认识上,他曾经这样说:“但圣经对于我好似没有价值不足媲美于西色柔的庄严文笔”。这两种不同的文字学习,使他在两者的影响下走了一条折衷路线,即两种思想混合的二元主义,后称为摩尼教者。 由于生命中没有神,所以他当时的生活非常荒淫。有一天,他心中被重担压着,一人跑到花园中,仿佛听见邻家儿童声音说“拿起来读吧!”于是拿起一本他所读过的书信,打开来看,他的视线落在这几句话上“不可荒宴醉酒;不可好色邪荡;不可争竞嫉妒。总要披戴主耶稣基督,不要为肉体安排放纵私欲。” 自此以后,奥古斯丁心中有了来自于天上的平安,而且感觉有从上帝而来的能力胜过罪恶,是他从前所追求不到的。随即,他放弃了以往矢志不移的世俗道路,全身心投入到对神话语的研读之中,最后成为造就他那个时代乃至今日的圣徒。 2.一张福音单张改变了戴德生的一生 一八四九年六月,一个炎热的中午,十七岁的戴德生走进父亲的书房,随手拿起一份单张阅读。他虽然生长在基督徒家庭,也信有神,却觉得自己永远无法到达神的标准不配做基督徒。 但是,那天他所读到的单张有一句话深深触动他:“基督做成的工”。他好奇继续读下去,知道主耶稣在十字架上已经“成了”救赎大工,我们可以因信称义,不是靠行为。这时,单张上的白纸黑字不再只是符号,而成为生命之道,纾解了他心灵中的郁结,他终于停止了六年之久的挣扎,成为蒙恩得救的人,很快地,他决志献身中国。 一八六五年他成立了中国内地会。时至今日,仍有千万的西方宣教士和中国信徒因这信心差会而蒙召得福。这源远流长属灵巨河,竟始于一位不知名作者所写的单张! 从这两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文字工作对引导人领受主的救恩和生命的长进是多么重要。其实,我们每个人在自己的生命中都因为不同的文字作品受益。即使有人说,我到如今也没有阅读过任何的文字作品,我也一样信了主,生命也一样得到造就。我相信,在一个人的生命之中,主有不同的恩典和带领,但即使我们没有接触过任何的文字作品,我们也必然阅读过圣经,而圣经就是一个文字作品,是用文字记载的神的话语。并且他也难以避免受到文字作品的间接影响,神从古至今都在藉着文字对我们说话。

  04

神历来都藉着文字对我们说话 毫无疑问,圣经是文字工作重要性的极其有力的见证,如果没有圣经记载下来的神的话语作为信仰根据,人有限记忆必然把神的心意搞得面目全非认真阅读圣经,把神的话语通过文字记载下来,原本就是神的心意。纵观圣经,我们发现: 1.神亲自写了最初的十诫 出埃及记24:12节,“耶和华对摩西说:你上山到我这里来,住在这里,我要将石版并我所写的律法和诫命赐给你,使你可以教训百姓(另参考出32:15、16;34:1、28等)。” 31:18中圣经又这样说:“耶和华在西乃山和摩西说完了话,就把两块法版交给他,是神用指头写的石版。” 原来神给人最早的文字是十诫,而十诫是神亲自用指头写在石版上赐给人类的。这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写在石版上的十诫,构成了人类对神信仰的基础,也是神早于圣经其它经文,留给人类的第一行文字。 2.最初的信仰是建立在以文字记载的神的话语之上的 旧约圣经出埃及记第二十四章3-4节:“摩西下山,将耶和华的命令典章都述说与百姓听。众百姓齐声说:耶和华所吩咐的,我们都必遵行。摩西将耶和华的命令都写上。” 摩西是神重用仆人,神自然给予了他超乎常人的智慧和能力,但信仰的建造并非依靠摩西聪明智慧的大脑,而是记录在案的神的话语。因此,以文字记载的话语就成了我们到今天都能阅读、依靠、仰望信赖的信仰基石。 3.神重视和使用文字来传递祂的心意 圣经多处记载神用文字的方法来传递祂的心意,建立人的信仰。除了以上我们从圣经中知道的内容之外,另外还有很多经文都表达了同样或相似的信息内容,例如: · 把神的话语写在门框上,刻在城门 申命记6:9如此说:“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话都要记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训你的儿女。无论你坐在家里,行在路上,躺下,起来,都要谈论。也要系在手上为记号,戴在额上为经文;又要写在你房屋的门框上,并你的城门上。” 这段话的重点要求以色列人能记住神的话语,但也告诉我们,记住神话语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把神的话语通过文字的方式,让人看得见摸得着,以至于成为随时的提醒。 · 把神的话语写在书上 耶利米书30:2记载:“耶和华的话临到耶利米说: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如此说:你将我对你说过的一切话都写在书上。” 先知预言是一次性的,但神藉着先知表达的信息却有永远的意义,只有通过文字来传承才能在人类社会存在永久。原来,先知耶利米的预言虽然是在他的时代针对当时人状况,同时,他的预言中又有许多内容指向将来要来的主耶稣基督。现今我们读耶利米书,才能真正透过耶稣基督明白预言的意义,而写在书本上的预言又成了如今我们对主耶稣基督信仰的最好见证。 以赛亚书30:8更进一步地表达了神要藉着文字,使祂的话语存在永永远远的美好心意。祂说:“现今你去,在他们面前将这话刻在版上,写在书上,以便传留后世,直到永永远远。”正是藉着神如此的心意,我们有了新旧约圣经,有了代代相传的信仰,有了永永远远都得以靠神的话语受到建造的信仰经历。 神的心意是多么周全美好,难以测度呵! · 把神的话语写在心里 耶利米书31:33记载:“耶和华说:那些日子以后,我与以色列家所立的约乃是这样:我要将我的律法放在他们里面,写在他们心上。我要作他们的神,他们要作我的子民。” 希伯来书10:16说:“圣灵也对我们作见证;因为他既已说过:主说:那些日子以后,我与他们所立的约乃是这样:我要将我的律法写在他们心上,又要放在他们的里面。” 文字是不能写在心里的,这里是藉用文字书写能长期保留的方式作比,神要让祂的子民对祂话语的领受,像写下来的文字长久保存,铭记不忘。 任何比喻都是以比喻的内容本身的意义作为引申的,如果神不看重文字,不看重文字长久保存的价值,不亲自运用文字作为传递祂心意的手段,祂就不会用文字作这样的比喻。可见,文字长久、反复被使用的功能,是任何其他方式不能比拟的。 · 神通过文字向巴比伦王传递自己的心意 但以理书5:5、6,24至28节,“当时,忽有人的指头显出,在王宫与灯台相对的粉墙上写字。王看见写字的指头就变了脸色,心意惊惶,腰骨好像脱节,双膝彼此相碰……因此从神那里显出指头来写这文字。所写的文字是:弥尼,弥尼,提客勒,乌法珥新。讲解是这样:弥尼,就是神已经数算你国的年日到此完毕。提客勒,就是你被称在天平里,显出你的亏欠。毘勒斯(与乌法珥新同义),就是你的国分裂,归与玛代人和波斯人。” 以上经文内容,是先知但以理在巴比伦时,向巴比伦伯沙撒王传递的一段信息。神亲自使用文字向外邦君王传递信息,这真是让我们在现今文化高度普及的今天,不得不重视的一个事实,文字、真的是神向万邦传递祂自己心意的一种手段。 · 神自己也使用有文字记载的册子 玛拉基书3:16有神的话语这样说:“那时,敬畏耶和华的彼此谈论,耶和华侧耳而听,且有纪念册在他面前,记录那敬畏耶和华、思念他名的人。” 启示录3:5说,“凡得胜的必这样穿白衣,我也必不从生命册上涂抹他的名;且要在我父面前,和我父众使者面前,认他的名。” 这两节经文表达的内容是,在神的面前也有册子,册子上记录着有关我们的名字和事迹的文字。我们无法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的册子,也不知道上面写着什么文字,但必然是神记录我们的言行,并最后与我们面对面时可以交流的一种方法。 文字是传递神心意的方法,也是我们领受信息的一种手段,从古到今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及至当今世界,文化发展、教育普及,我们更要使用这个有力的工具广传福音,造就生命。当然,时代的发展,特别是高科技的发展与普及,改变了传统的阅读习惯和信息传递的方式,我们如何面对时代挑战,深化文字事工?的确是一个不得不关注的大问题,欢迎弟兄姊妹发表想法,我也会在以后的文章中,继续与大家一起来思考和探讨当今时代文字事工的出路,请大家继续关注。 

  你我共知的原因,请家人们。天国路上,一家人永不分离!

  更多阅读

✟ 你是否认识“艺术的”上帝?✟ 佛系VS个性至上:青年一代何故人在囧途?✟ 老子的道距离真道究竟有多远?✟ 众人嗟叹世风日下!出路何在?✟ 艺术:别样的牧养路径

  阅读往期内容请点击“阅读原文”——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信息泛滥的智能时代,文字事工有何意义?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