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认知红利读后感精选10篇
日期:2019-09-02 23:0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认知红利读后感精选10篇

  《认知红利》是一本由谢春霖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假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9.00元,页数:43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认知红利》读后感(一):加工原创区别在于章节间的连贯性

  作者文笔表达能力很强,整合吸收包装复述的水平也是不错,但抄袭的痕迹明显了,最主要单章节内容比较杂,整合不到一起,松松散散的,可能是因为观点产生逻辑并不是一个人推敲发现总结的,章节间的内容矛盾地方。加工的过程中还会加入一些与原创作者表达的想法不同意见容易误导读者。嚼烂的米粉喂来吃吃有没有味道呢?

  《认知红利》读后感(二):讲透了认知升级的一本书

  这本书是知乎大V谢春霖老师的著作。

  在这本书中,谢老师结合当下中国环境提出了大量关于人生进阶、认知升级的干货

  比如在帮助我们如何理性决策,做出更好的决定时,作者提出了准确的标注和基于权重数据模型来帮助我们做出更加理性的判断和决策,而不是采用玄学概念或者无法落地的宏大方法

  看完这本书,你整个人的思考和认知,一定会发生质的变化

  《认知红利》读后感(三):很接地气的认知升级书

  《认知红利》所阐述的认知,更多是关于“创富”的,涵盖关于个人获取成果的各种概念,比如财富时间商人、复利、角色化、元认知、趋势与势能差、多维能力、选择、NLP理解层次背景知识与思考、结构思维系统思维、演化、创新等等。

  最大的特点是作者把每个认知概念都和我们当下的工作生活关联起来,深入浅出呈现给读者,让人能看懂,又能应用

  比如销售时间,原本我有一个基本概念:一份时间可以卖一次,也可以卖多次,卖多次,更有可能倍增甚至百倍增个人收入。但这本书讲时间商人,拿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网红直播对比,指出大家比拼的是“模式”,一下子就把我对时间销售的理解拔高了一个台阶,后面再讲知乎、淘宝等的“抽税模式”,理解起来也没什么困难

  比如复利,原本我基于投资行为形成了“红利再投资构成利滚利”这种理解,但这本书讲到复利时指出了它的基本逻辑:

“当你做了事情A,就会导致结果B,而结果B又会加强A,如此不断循环,循环次数越多,A就越强大。”

  并且拆解出设计复利循环的三个关键步骤:1)找到从A到B的因果关系;2)设计从B到A的增强循环;3)重复耐心。这就让复利这件事变得可以操作了。紧接着又给了两个特殊的复利模型——从加法运算到幂运算和从量变到质量,并且辅以实例详细说明,能让人既能通透理解,又能化为己用。

  再比如创新,我原本觉得就是很随机的事儿,结果书里提出了“新元素价值增量、可实现”这三个要素,立马把创新这件事结构化了。然后又给出了“创新寻宝图”,把创新变成了可操作的!

  这彻底改变了我关于创新“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的看法

  《认知红利》可以说是特别接地气的认知类图书,既高于我们一般人的理解,又提供方法让我们能落地到工作与生活中,希望每个人都可以从中获益。

  《认知红利》读后感(四):如果5年前,看到这本书那一定不会走那么多弯路

  从MBA看到一篇好文提到《认知红利》到购买,到今天彻底看完,然后封底提到富研社公众号,直到关注留言,总共一周时间。 其实看到300多页的时候就有想过要给作者写封信,然后翻到前面找作者的邮箱,偶然看到出版的时间,我惊讶了,这是第一次看到一本刚刚出的新书。作者的逻辑如此清晰一气呵成循序渐进,想必这是打磨了多久,而且一定是阅历丰富高手。因此到封底的时候看到富研社就到此留言了。 虽然与富研社结缘不到几个小时。但是非开心能够找到组织,也非常感谢春霖作家辛苦付出,我一定把书中的方法贯彻到底,直到实现文中开篇梦想

  我对《认知红利》的认可行动

  今天一共跟身边的朋友分享了这本书十余次,以及跟亲哥要求看完,奖励1000元。甚至在300人的自己组织的同学群里再次强烈推荐《认知红利》。未来,我决定把这本书推荐给身边每一位想改变,迷茫挣扎痛苦创业者们,让他们从书中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答案,从痛苦中解脱

  为什么这么喜欢《认知红利》?

  可以说这本书就是我的写照,因为我也一直在研究实践从0到1的路上,在这个过程中十年来连续失败创业很多次,从事过20多个行业,文中提到的很多都是我试错很多次才明白的方法。

  我学到了什么?

  那就是我找到了为什么创业总是失败的底层逻辑。那就是演化,演化,才是这个世界真正的底牌

  这本书为什么必须看?

  你成功速度取决于你的试错的速度,而《认知红利》就是加快你的试错速度,甚至直接避免试错,根本需要系统2来做选择。 我不得不说,5年前如果有这本书,兴许就不会走很多的弯路。

  这本书可以作为人方向指南,既全面又落地。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距是认知的差距,而认知其实就是选择的能力,也决定了我们的努力的结果。

  在心理学里认知是第一堂课,可见认知的重要性。但心理学书里的东西枯燥,而根本没法去理解和使用。《认知红利》却把认知方法论写得通俗易懂,让你看了就很容易悟透,而且很值得去实践操作。这也是认知方法书籍领域先河之作。

  《认知红利》读后感(五):此书对《财富自由之路》的“借鉴问题......

  先上一张图。

知乎某网友关于“如何评价谢春霖”的回答被删

  该知友提到的梁宁《产品思维30讲》等书籍,我都没读过,故不作评论。但是李笑来的《财富自由之路》一书,我却是读过的,我个人感觉,谢春霖老师应该是在写作部分借鉴了李笑来《财富自由之路》的。

  通常来说,国内这类成功学方法论书籍的内容都大同小异,无非就是时间管理、思维方法、高效能人士的7个还是8个习惯番茄钟、1万小时、刻意练习、延迟满足、穷爸爸富爸爸、心流....所以严格来说,这些概念已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借鉴整合,你就当普及读物来看也可。

  但是,问题在于,谢春霖老师这本书的前八章,对李书的借鉴和整合,显得过于系统化了一些,已经不仅仅是几个知识点的借鉴发挥,而是整个段落地、章节地、思路框架上的借鉴,而这些恰恰是李书的最大卖点和最有价值的部分。

  我不是李笑来的拥趸,要在这里为他碰瓷,我也不是对谢春霖有什么恶感(事实上作为一本成功学读物,谢老师的书总结得相当干货,相当精彩),在此,我只能给出在下面给出两本书的一点对比,豆瓣的小伙伴们可以自行判断:

  谢春霖《认知红利》,出版时间:2019年8月(知乎专栏发布时间:2018年4月);

  对比

  李笑来《财富自由之路》,出版时间:2017年10月第一版。

  以下分别简称:谢书、李书——

1.关于不同物种的概念

  谢书前言:升级自己的“操作系统” …… 用一整年的时间,把自己进化成一个完全不同的物种!

  李书第8章《如何优化第三种商业模式》:而这整整一本书,根本目的就是提高你的学习能力,甚至要让你的学习能力更上一层楼:让你进化成一个操作系统能够不断升级的物种……

2.关于“财富自由”的概念

  谢书前言《你做好财富自由的准备了吗》:

  很多人对“财富自由”这个概念本身认知就是不精确的,大多数人对于财富自由的定义来源于一本书《穷爸爸,富爸爸》,书里对财富自由的定义是:“一个人的被动收入必须至少要等于或超过他的日常开支”。

  这个定义有没有问题?它勉强可以算回答了什么是财富自由,但是并不精确,也没有指导意义。财富只是工具,我们真正想要的自由是对时间的自由,因此,更精确的定义应该是:“可以不用为了生活必须再去主动出售自己的时间”,是拥有时间自主权

  李书第3章《究竟什么是“财富自由”?》:

  ....我认为,这个定义勉强做到了清晰,但还远远不够,因为我完全看不出这个定义的知道意义在哪里,反复读过之后,也不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这完全不可行

  直到有一天,我找到了影响行动的关键因素:我们要自由,本质上是时间自主权。所以,我重新提炼了财富自由的定义:所谓个人财富自由,是指某个人再也不用为了满足生活必需而出售自己的时间了。

补充说明:谢书关于财富自由的定义,几乎跟李书一样,谢书还打上了双引号,但是加上双引号并不代表引用,因为没有给出任何引文出处。引用要给出引文出处是写作的起码常识,除非你认为这是自己原创。

3.关于“注意力”的概念

  谢书第1章《你拥有的最宝贵财富是什么》:

  什么是你与生俱来就拥有的最宝贵的财富呢?金钱?金钱本身并不属于你,也是你通过交换得来的。......时间?时间其实也并不属于你,它虽然就在你身边,但你抓不住它,也无法让它停下,更不能拿起它来使用,它就这么自顾自地不断往前流走...…

  .......你的一切价值创造活动,最终都是由你的注意力交换得来的!想一想,你唯一与生俱来的、可以自主控制的并且还能拥有生产力的,除了注意力,还有什么?没有了!注意力,就是你拥有的最宝贵财富!

  李书第10章《究竟什么是“财富自由”?》:

  你可能拥有三种财富:注意力、时间、金钱。当身在起点,你的金钱数量可能不会很多,也可能无法统一地赚到更多的钱……你所拥有的时间和别人一样,每天24小时不多不少...时间绝不受你支配,而且不管你做什么,它都自顾自地流逝

  你的注意力却不一样,要多少有多少,爱怎么用就怎么用,理论上不受他人控制。

  ……注意力是你唯一可以随意调用且能有所产出资源。...注意力是任何地方挖掘价值的最基本工具。....

补充说明:其他关于“注意力”的论述思路,两书也有类似,兹举一例:谢书:“比如有些人,走在大街上看到一群人围在一起,他就会特别好奇,想过去看一下发生了什么,结果一看就是半小时……”李书:“很多人走在大街上,看到有一大群人围在一起,就会不由自主地走过去,想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

4.关于出售时间的商业模式的概念

  谢书第2章《世界上只卖一种产品》:

  这个世界只会交易一种产品,那就是“时间”,而我们每个人都是“时间商人”。

  时间商人的四种模式:第一种模式零售时间,第二种模式批发时间,第三种模式买卖时间,第四种模式收时间税。

  李书第5章《你认真考虑过自己的商业模式吗》:

  所谓个人商业模式就是一个人出售自己时间的方式。让我们仔细看看个人商业模式的基本分类:

  第一种个人商业模式:一份时间出售1次。第二种个人商业模式:同一份时间出售很多次。第三种个人商业模式:购买他人的时间再卖出去。

补充说明:谢书在李书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第四种模式:收时间税,这算是一个原创点。紧接着,两本书都讨论了优化这些商业模式的方法,比如:谢书:优化方法:首先需要提高你的时间单价,其次,管理好的你的注意力。李书:优化方法:想办法提高单位时间售价,想办法提高时间销售数量。

5.关于多维能力的概念

  谢书第8章《你值多少钱》:

  打造稀缺性有两个方法,方法一:成为第一....成为第一,也就是追求极致,比如体育竞技比赛,大家都会记得第一名,而不会有人记得第二名是谁。

  方法二:成为唯一。……假设平面上有100个点,代表一百种个人能力,如果你会其中的两种能力,概率是多少呢?任意两点的组合数量=100*99/2=4950,也就是4950个人里,才会有一个和你一样,也同时也会这2个能力。

  每多一个能力,你的不可替代性将会大幅度增加!让自己变得稀缺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自己拥有多维度能力!

  ……因此,什么是多维能力?就是能把多个能力结合在一起,能彼此互补借力,为同一个目标服务,这样就会发挥巨大的价值!比如乔布斯,将科技艺术结合在了一起,创造了世界上最漂亮计算机手机

  李书第23章《从平庸走向卓越的最佳策略是什么》:

  在任何单一维度上,都只能有一个人是第一,而剩下的绝大多数人是落后的。……假设在单维度上做到最好取值100,在一个维度上最高值是100,在两个维度上,哪怕分别取值50,面积也已经是2500了……多维度打造竞争力这个策略,我确实实行了很多年……

  史蒂夫·乔布斯的成功也是这种策略的好实例。当早期的极客们痴迷于各种技术参数时,史蒂夫·乔布斯凭直觉给个人电脑加上了一个别人没有甚至也不可能有的维度:艺术设计。时间越久,这个维度带来的合成竞争力就越大。

6.关于镜像世界的概念

  谢书第11章《你这么努力,最后还是输了所有》:

  我们把所有的事情,沿着条横轴一字排开,越是在左侧的,技能占比越高;越是在右侧的,运气占比越高。由此,我们就看到了一个完美对称的镜像世界:

  成功=技能+运气

图片来源:谢春霖知乎专栏

  李书第32章《你知道投资领域实际上是另外一个镜像世界吗》:

  成功=技能+运气

图片来源:李笑来《财富自由之路》其实这幅图不是重点,因为不是他们两人谁的原创,而是来自《The Success Equation》这本书,豆瓣有条目。

7.关于“世界是活的”的概念

  谢书前言《你的运气,为什么一直不好》:

  身处在同一个地方的两个人,你们的世界真的一样吗?你们用不同的方式,交了不同的朋友... 你们用不同的眼光,选了不同的环境... 环境反过来塑造了不同的你们;你们哪怕并排坐在一起,却生活在了截然不同的世界之中...

  你的每一个动作,每一次起心动念,其实都是在构建你自己的世界,而这个世界又会反过来塑造你自己。这一切,便注定了你的命运...这个世界是活的!

  李书第17章《你的世界究竟是活的还是死的》:

  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活在什么样的世界。如果你是好人,这个世界就会对你好一点;如果你是坏人,这个世界就会对你坏一点。……你活在这样的世界里,你的导师活在那样的世界里,你们根本就不在同一个世界里。

  其他还有,谢书第7章《你思考过你的思考吗》和李书第11章《有没有提高注意力效率的科学方法》关于坐享/冥想的讨论、关于元认知的讨论等等,都有可商榷之处。时间、精力有限,就写到这里。真理越辩越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讨论。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认知红利读后感精选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