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都说“养儿方知父母恩”,真的是半点也没错。
等自己养起了孩子,苦啊累啊气啊笑啊,真的是百般滋味在心头,往往看着自己的孩子还会怀疑一下:难道我小时候也是这样的吗?
体谅父母当然是应该的,可是新手爸妈们也要注意体谅孩子哟,有些在自己父母辈身上已经犯过的错误,就不要再在自己孩子身上再犯了。
No.1
明确表达爱
在我国,关于“爱”的教育还是相对缺乏,在我周围,其实有很大一部分父母都表示,对孩子说出“我爱你”会感觉不自在,也不会对自己的父母这样说,他们仍然认为,在日常生活中表示出对对方的关心,就已经是爱意的表达了。
这样的做法在以前相当封闭的环境里缺陷还不算太明显,可是现在,社会环境越来越开放,如果我们的家庭在情感表达上还是那么封闭,会让孩子变得不自信。
因为孩子会通过开放的环境看到外面的父母是如何对孩子表达感情的,从而会下意识地比较,当孩子心里认为父母没有那么爱他,他就会自卑。
对孩子说“我爱你”,并不是一些父母心里认为的无所谓的语言,而是通过这三个字,让孩子明白自己并不孤单,从而有勇气面对成长道路上的一切挑战!
No.2
孩子成长的过程里,挑战会非常多,小到学习走、跑,大到迎接学业或事业上的失败,父母如果不帮助孩子做好充分的心理建设,孩子很可能就会在某次打击下消沉下来,丧失斗志。
发掘潜力,除了适当的“挫折教育”以及口头鼓励,还有一样事情父母一定要做到位:挖掘孩子的潜力。
比如让孩子跑步,今天跑10分钟,明天跑11分钟,慢慢给他加时间,开始孩子肯定觉得没什么,但当时间加到20、30分钟的时候,孩子可能就难受了,不想跑了。
这时候就需要父母去鼓励他:
“宝贝加油!我们相信你能行!”“看!我就知道,你能做到!你干得棒极了!”当孩子发现自己的极限不止于自己想象的时候,他就会爆发极大的热情,发挥出让父母都吃惊的潜力,并能将潜力变成实力!
No.3
拿别人家的孩子来做例子,无非是想给孩子竖立一个榜样,但家长们往往忽略了,自己才是孩子身边的榜样。
我听过有孩子吐槽:“总是要我学班上第一名怎样怎样,可是我爸没事就喝酒打牌,我妈就爱玩手机,他们凭什么非要我学啊!”
父母们该警惕了:别人家的榜样,远远没有你这个榜样更实际更生动!
No.4
说起尊重,其实最基本的一点就是愿意听对方好好说话。
但是很多父母往往强调孩子“必须听自己的”,却不愿意好好听一听孩子的话,这对亲子沟通是一个非常大的伤害,也是大部分孩子行为、心理出现问题的源头。
小到穿衣吃饭,大到定各种家庭计划,比如旅行、购物,还有制订学习章程,大事小事,无一不可以和孩子商量,倾听孩子的意见其实是非常重要的。
不要以“小孩子懂什么”总把孩子排除在外,相反,孩子敏锐的观察力和强大的学习能力能帮助他们迅速成长起来。与之相对的,反而是大人们如果停下学习的脚步,会逐渐被孩子反超,甚至渐渐失去威信。
No.5
孩子进步的根源就是让孩子明白努力的价值,懂得唯有付出汗水才能收获成功,没有谁可以躺着就能取得成绩,自己辛苦努力取得的成绩更值得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