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巴尔干边界》经典观后感10篇
日期:2019-08-28 23:06: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巴尔干边界》经典观后感10篇

  《巴尔干边界》是一部由安德烈·沃金执导,安东·庞布施尼 / 尤里·库琴科 / 米洛斯·比柯维奇主演的一部动作 / 战争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巴尔干边界》观后感(一):一眼尬,拖看完

  开场极端尬打,low的一逼的慢动作和无所适从镜头,噼里啪啦一个敌人都没有不知道打的谁。角色塑造基本靠吼,情节安排强硬安插,好像是到了10分钟了一定要有这个情节了,到了45分钟了一定要有这个情节突出人物情怀色调不搭,尤其中间接受任务时,绿色古风,配上粉色字体就是迈哈密性喜剧风。

  《巴尔干边界》观后感(二):在哪里看巴尔干边界

  求求大家推荐一下,电影非常好看想知道在哪里了喜欢看,各位姥爷们,求帮助,小弟优秀汝此优秀的电影,希望以后了带来更多的影视作品,巴尔干边界是一部很有男人味的影片还好还好哈还好还好哈还好还好哈还好还好哈high还好还好哈还好还好哈还好还好哈还好还好哈还好还好哈哈还好还好哈还好还好哈还好还好哈还好还好哈哈high还好还好哈谢谢大家了

  《巴尔干边界》观后感(三):好久没有这么爽的看一部电影了

  整体氛围非常协调音乐节奏给人战争来临时的恐惧压抑。唯一想说的就是女主角存在,很大一部分多此一举。每一个细节音乐点,镜头都是用心了。国产的红海行动,有的一比。最重要的是投资才2300万的电影,大视觉,给人非常震撼的感观。文戏较少是我觉得这部电影的加分项,都有一开始会有一些没头没脑,后面就好了。另外如果是俄语配音起码4.5分是有的。

  《巴尔干边界》观后感(四):战斗民族问题由战斗来解决

  影片中所讲述的对科索沃机场的远程突袭,在当时是震惊世界新闻,是教科书般的经典战例。影片给我们讲述的是经典战例背后的惨烈事实。从战术运用上讲,毛子的作战手法确实是糙了些,与以色列的突袭贝鲁特和恩德培七天相比,差距还是比较大的。但是从俄国国内政治斗争到前线作战这一整套体系来看,战斗民族的习惯决定了战斗民族会遇到的问题,也只能由战斗民族的作风来解决。

  《巴尔干边界》观后感(五):来自俄国的铁血柔情

  影片虽长,但无尿点,剧情模式陈旧,奈何最是中意恐怖分子的惨无人性,铁血汉子无所畏惧无辜百姓的世界末日美女医生的欲火重生权利政客尔虞我诈,激战前的宁静视死如归坦然……音效摄影很棒。。每每看别人的战争后,总会很庆幸自己有一个强大祖国,很幸运生活中没有硝烟土地,每天早上起床吃早点上班,下班回家,看电影睡觉,周末到处走走,难道这还不是幸福吗?

  《巴尔干边界》观后感(六):配音毁所有!

  抛开时间事件真实性,当个故事看还是不错的,就是配音太出戏!!!有字幕的嘛大哥!两种声音还要看字,看人物...好尴尬!俄语又难听关键!整片要是能精简些,最好120分钟以内,去掉一些不痛不痒地方,让节奏快起来,我会给4颗星,最后一小时很燃,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典型的俄式主旋律意淫,毛子开心就好,随意,反正我是看战争场面的,还要说说女主———大胸妹,好像可有可无作用不大,去掉多好

  《巴尔干边界》观后感(七):信仰决定实力

  在世界得知俄军200空降兵占领斯拉蒂纳机场阻止北约军队军事行动后,危机调节谈判终于启动!莫斯科也获得了科索沃北部部署维和部队权力。谈判中还强调,俄军将留在斯拉蒂纳机场,但所有人都可以使用座机场。1999年1月15日,这座机场转为民用。当时时任俄罗斯总统的叶利钦在听闻普京回报的军事报告感慨:“我们终于捏弹了北约的鼻子……”!汇报军事报告的普京却说,您不是弹了鼻子,而是打了他们的脸。

  《巴尔干边界》观后感(八):导演心中的意淫,观众眼中的“过家家

  一场彻头彻尾的闹剧

  原本波澜壮阔的民族恨、国家仇、袍泽情,被导演拍成了个人意淫的事件。整部影片中,导演想仿照美国的价值观处理镜头和情节,可士兵一再的妇人之仁,让观众看成了“过家家”——那是战争啊,你死我活战场生死以秒为单位,哪有什么阿尔巴尼亚和塞尔维亚的两个士兵,会在家恨国仇以及死亡的阴影下,无聊地为价值观掐架?哪有什么职业特种兵为了一个偶遇女子,泄漏自己住所、扑上去挡子弹,非要这么狗血吗?导演就这么缺乏爱吗?

  如果真的值得一看的话,反派的角色倒是可圈可点演出味道,也更符合那段历史

  《巴尔干边界》观后感(九):燃爆

  俄式主旋律战争片,波黑内战为塞族站台。和18年前的《深入敌后》刚好是对立面。顺带一提可怜大使馆。如果换做是现在,不知道会不会炸回去。 这世界上也就只有毛子敢硬刚美国和北约了。虽然特效场面也是好莱坞式的,属于真香系列,可冲着血腥战争场景和多处爆头画面,还是五星推荐了。特别是最后1小时的机场大战,各种热兵器轮番上场,肾上腺爆表了。 类似这种小分队对抗大部队的情节,在《危机13小时》中,已有淋漓精致表现。只是本片更粗犷一些。同时因为夹杂了民族情绪情感线更复杂些。 战争是痛苦的,内战更是手足相残,所以用无底线手段维护疆域完整,没错。

  《巴尔干边界》观后感(十):战争是人类永远流血的伤口

  #SIFF2019#电影节译为《绝密突袭》,原来叫《巴尔干边界》也很有意味传统的俄罗斯式电影,俄版的红海行动。三条线共同展示一个故事线,最终交汇!但是这个电影没有刻意去宣传任何一方,不同宗教的人在日落时分一起对着各自信仰的神祈祷,然后拿起枪一起奋战。无论有多么冠冕堂皇的政治理由,战争对于所有人而言都是残酷的,战争所带来的TPSD的影响甚至可能终其一生无法消除。这片子比我想象的更加精彩演员们情绪和演技都很到位,最后一幕导演皮了一下演了一位出租车司机撮合了男女主,让这个残酷的战争片有那么一丝温情。另外想说,最后一个强壮的俄国大兵单手抱起死里逃生身上脏兮兮脸上全是泪痕小女孩那一幕让我也很感触…或许这样的一幕才能人心灵的慰藉吧……但是不管怎么说……发自内心真诚的祈祷:愿世界和平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巴尔干边界》经典观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