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乾隆韵事》读后感10篇
日期:2019-08-26 23:44: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乾隆韵事》读后感10篇

  《乾隆韵事》是一本由高阳著作,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528,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乾隆韵事》读后感(一):独特角度识乾隆

  乾隆皇帝作为一位在位六十年的统治者,他同样又可称得上是中国古代杰出政治家战略家,于他统治时期,中国无疑发展达到清朝历史最高峰。于是乎,这样的一代帝王自然有着太多的看点耐人追味好奇

  市面有关于乾隆皇帝的文字读本,又或者是影视剧作其实不胜枚举。究其出处,其实我们很多的时候早已经无从考证真实与否。但是,关于乾隆大帝这位人物话题,总可以激发起人强烈好奇心。就是怀着这样的好奇心,我开读了高阳所著的《乾隆韵事》。

  作为皇帝,哪里没有韵事一说。而就是这样的一个跳脱的“韵”事,我觉得本书就此更加地吸引读者的眼球。毕竟,皇帝的风流韵事自是有着太多让人新奇发现通篇的翻读,我觉得这本书和我以前读到的关于乾隆的故事文字还是颇有区别的。那就是着本书不是就历史写历史。这本书更是以历史中的人物创作而出的历史故事。尽管写的是历史上曾经的一个辉煌人物,但是本书又很是入木三分刻画勾勒下了相关人物的心理动态。这无异于是其他历史类书籍无法读到的亮点。于传统意义上的历史人物传记而言,我们可能更侧重于透过人物看历史。而这本《乾隆韵事》则是将历史人物融汇入了故事,更借由着这样的人物折射出他当时当地的所思所想所感,也就是所谓的心理活动轨迹。于是乎,人物的形象更加地饱满生动,立体直观。不得不说这里写的是历史的人物,但是于历史的前沿更是众生的百态。

  很是佩服作者丰富渊博的历史功底,我们不难在读小说同时时刻触及着曾经的史实。当然,这样的史又截然不同于以往那般枯燥通俗的历史。因为这里写生动了人物,更写活了历史。这是一部以小说为定位,更是以历史为依仗,且又是交融穿插入了历史典故等诸多元素在内的历史小说。不枯燥,不呆板,却又时刻历史的影子自在其中。无疑,这足以明证着作者自身强大的历史专业功底,以及生动刻画的人物个性,乃至于让作品也变得动感有趣

  一气呵成地读着这本《乾隆韵事》,我觉得乾隆这个帝王的形象和他身边一众的人物都是那般地栩栩如生。乾隆因为这些人物的陪衬变得更加地完整立体。而一众的人物又各放异彩地折射出了当时朝野后宫的人物众生相成就了一个有韵事的乾隆。

  总体而言,这部作品是精彩的,耐看的,有趣的,让人欲罢不能的。不过,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我个人觉得假若这本书册可以辅佐以目录,切割分章。如果有这样的编辑排版,我想这可能更方便类似于我这样的读者对应性查看翻读所需的章节内容了。

  《乾隆韵事》读后感(二):有井水处有金庸,有村镇处有高阳

  关于金庸,我们当然是相当熟悉了,虽然很多人并未看他的武侠书,但铺天盖地、不断被翻拍的电影电视剧,让我们对这位文坛大侠名气如雷贯耳。 我们知道,金庸的武侠小说一般都是以一个很明确的历史背景展开事情节,并与一些在历史上确有其人的人之间偶尔发生些勾连,比如郭靖与铁木真就称兄道弟,王重阳嫡传弟子丘处机还是他师傅。不过,金庸故事的主人公可是他完全杜撰的,就像我们无所事事白日梦,把自己、把身边的人与历史重要人物扯一块,与历史著名事件沾点边,好像觉得自己也混了个不错朋友圈一样,平时可以沾沾自喜地拿来吹嘘一番,满足了每个人有个英雄梦的想法。 而相对金庸,高阳在我们普通民众心目中的地位逊色得多了,更别说,像我之前对高阳这样一无所知的人一定有很多。说起高阳,为什么会在文学界与金庸齐名呢,是因为他们都以真实历史人物、事件进行发散,然后把故事深藏于民间。 但高阳不同于金庸,只以历史背景和人物为卖点推销自己的故事与思想,而是从历史的可疑之处,搜集历史掌故,于古人所留笔记野史、杂著、诗人及民间传说中,把正史与之外的信息重脍一炉,试图复原当时更加具体更加生动更加有血有肉的故事情节,或把民间传说嵌入真实的历史中,其中亦真亦假,让人难以分辨。 比如在《乾隆韵事》这本书里,他就讲了三大秘闻的详细细节原由,让你对官方说法怀疑地方释疑。读的时候觉得非常过瘾,但在你真的读完之后,就会产生疑问:你说的这些都是真的吗?发生这些事的时候你又不在场,你怎么可能知道,还知道的这么详细?但是你去收集证据想推翻他的说法的时候,你收集的那些证据却恰恰能证明他说的是非常有道理。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高阳觉得值得入小说的历史人物不外圣君、贤相、良将、高僧名士美人六者,他写的小说也大抵就是这些人。这些人会在历史上留下他们的足迹,有证可考,即正史所录或较权威的官方记载,但既是小说就有他可能虚构部分。 而高阳的历史小说妙就妙在他虚构的部分。他虚构的部分不像金庸的小说完全来自于自己的创造,而是基于民间传闻和野史等丰满骨肉近似于还原当时景象。他对历史事件当时一物一景的描写好像历历在目,对当时人一举一动心理的描写也像是看得见人物所经历的一切,甚是个丫鬟小卒,高阳对她们的家庭状况生活习性也非常了解,好像就是身边知根知底的人一样。这种事是而非,接近纪实又不是纪实的虚构手法,真的是会让人叹为观止。 那《乾隆韵事》讲了哪三大秘闻呢?一个是乾隆的身世之谜,一个是雍正的继位之谜,一个是富察家族傅恒与其三子福康安的受宠之谜。 想知道乾隆更多不为人知的风流韵事,就打开《乾隆韵事》看一下吧,其中的隐秘事件一定会让你大为惊奇

  《乾隆韵事》读后感(三):别样的乾隆

  关于乾隆皇帝,可能大家都不陌生,因为在现在的影视作品当中,经常能够看到和这位皇帝有关的题材,当然了对于乾隆皇帝的褒贬也是不一,有的认为他是一位明君继承发扬了康乾盛世,也有人认为乾隆好大喜功,把清朝带入了没落。其实谁人无过啊,好大喜功本身也是无可厚非的,谁不想被人们记住啊,有了功绩谁不想被人赞扬,何况是高高在上的皇帝,更是喜欢被人奉承。而且乾隆也确实有一些值得骄傲资本,所以不管怎样的评论,也不可否认这是一位确实很了不起的皇帝。而且在所有的皇帝之中,可以说是寿命最长的皇帝,在位的时间加上太上皇的时间也是最长的了。

  乾隆在位的时候,整个国家都是比较太平的,人们也是安居乐业出现了清朝最为鼎盛的繁华。这些有着上辈皇帝打下的基础,但是也与乾隆的努力是不可分的,只是从后期开始国家开始进入了颓废的时期,这也是历史发展的规律,不可能一帆风顺永远繁荣。所以在历史上人们对于这位君主评价也是众说纷纭,在位期间,乾隆为人民也是作了一些实事,而且在戏说乾隆故事中,人们也看到了这位帝王经常南下体民情,所以这也是一位比较不错的好帝王了。

  关于乾隆的身世,有着很多的流传,很多的书籍说乾隆可能不是雍正的亲生儿子,还有其他的说法,都是无从考证的。 今天我看到了《乾隆韵事》这本书,书中对于乾隆的身世有了另一个版本的说法,也是比较出人意料的。这本书的作者是高阳,作者本名许晏骈,谱名儒鸿,字雁冰,浙江杭州人,出身于钱塘望族,也是中国当代历史小说巨匠,因其地位之高、受欢迎范围之广,素有“有井水处有金庸,有村镇处有高阳”之说。 这些足以说明作者的文学地位。作者成名作是《李娃》,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作者开始创作出很多脍炙人口佳作,被人们所关注和喜欢。而本书也是作者的一本代表作

  书中讲述的故事,是关于乾隆的,却是从承德避暑山庄围猎展开了序幕,承德避暑山庄是清朝的皇家园林,经常在那里打猎。而康熙的四阿哥,也就是雍正皇帝在打猎的过程中,因为饮食了鹿血而难以忍耐,和一个叫李金桂的丑陋宫女生下了弘历,因为李金桂的丑陋和身份低下,所以认雍正的正夫人为亲生母亲,当然这些都没有告诉弘历。这些就是乾隆皇帝的身世来历,这个弘历也是非常聪明的,受到康熙的喜爱。有的人说,康熙是因为喜欢乾隆所以才立雍正为皇帝,想传位与乾隆,可是在本书中却没有这种说法。而是还像世间传说一般,是雍正利用隆科多改了康熙的遗嘱。也就是传位于十四皇子,把十改成于。这个是大众最为代表性的版本,也是最具有戏剧性的。历史到底是怎样,现在还很难考证,也许有一天科技发达的时候,一切都不在是迷,迷局也终将揭开。

  《乾隆韵事》是一本非常有趣的历史小说,作者是我国的文学巨匠高阳,在书中,作者用细腻笔触为读者讲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历史故事,让我们对于满清的那段历史有了一个更加深刻认识。作者的语言通俗易懂幽默。非常不错的一本书,很喜欢

  《乾隆韵事》读后感(四):小说与历史

  有井水处有金庸,有村镇处有高阳。

  金庸的大戏年年都有旧瓶装新酒的演绎,一代一代的爱豆们都挤破头的想压一脚,这些故事,这些情节跌宕起伏的故事,本身就是收视的保证,即使我们看过10遍了,也仍会希望知道,这一版的张无忌该怎样与武当派的师叔伯们相认,又是怎样的四美同舟风光旖旎

  而高阳的书,在小时候那一波“戏说大潮”后似乎鲜有再翻拍,仔细回想,即使在那时,也大多是借壳发挥吧,从始至终忠实原著的又有几部?

  如今,已是中年少女的年纪,重读高阳不仅有所思、有所悟。是了,即使夹杂了民间野史与乡间传说,老先生的叔仍然是考据的。就像张大春先生所评价的,“与其说是依仗‘正史’而生却始终附丽于‘正史’之下的小说,毋宁说是透过看似小说的雄辩整体,搜罗各种容或不出于‘正史’典故知识来重新建筑一套可以和‘正史’之经典地位等量齐观的历史论述。”很中肯的评价,就以手边的这册《乾隆韵事》为例,书中亦写到野史广为流传的“热河李姑娘”、“福康安身世”这些颇为香艳的“秘辛”,但却到底是有文人气节的,不在“荤段子”上着力,点到为止

  对于雍正朝的“九王夺嫡”、“杀弟诛子”也写得既详实、又合理尊重史实才能讲好故事,比如八王、九王之辱之死,虽然清史典籍语焉不详,但是口耳相传的只言片语,都在逻辑伦常之内,于是老先生就认真书写。而对于弘时暴毙,则仍让他成为悬案一桩,若换成现下的流量作家,又怎么回放过这片空白凶手是谁?雍正还是乾隆?名侦探柯南都会穿越过来吧。

  读至书的后半阙,我又遇到了今年的第三个版本的富察皇后

富察皇后像 (清.郎世宁 绘)来源网络

  比起《延禧攻略》里的“白月光”,《如懿传》里的“腹黑女”,《乾隆韵事》里的这一位正统又憋屈,并没有矫情的邀宠,也没有恶毒的害人,只是戏剧性的命运推她一步一步地走入悲剧,最后的死亡更是偶然的像是寻常人家“一哭、二闹、三上吊”式的赌气,可堂堂的一朝国母竟就这样薨逝了......

  遥想当年最早的那批读者,或许没耐性去翻那枯燥乏味的《清史稿》,也没经过电视一而再再而三的“轰炸”,彼时看到此处该是多么的震撼!把这么一段精彩的高潮段落,不急不徐的层层铺陈、递进娓娓道来的高阳先生,真的是厉害

  全书的所有人物都是如此,正史塑身,野史着色,虚虚实实,异常生动。

  比如,年羹尧那一段,以有据可考的历史展现他跃上青天又跌落黄泉一生,又不动声色地揉进“密令”与“幕僚先生”这两条“无章可循”的线索末尾更以此天衣无缝的引出“托妻保子”的一则轶事,全无荒腔走板的妄言之感,反而全篇因为它的加入而变得有始有终,更为普罗大众所接受

  时间如不可遏制的急流史官们是筛,为今人记录往昔点点高光时刻。

  而作家是匠,他们挑选打磨、镶嵌.....将蒙尘岁月中的宝石以更美妙华彩示人。少了这一番苦心孤诣,便缺了生动,便是遗憾。可又不能加工太过,讲史毕竟不是造史。

  与其沉迷穿越爽文,远不如在故纸堆里翻翻老先生的旧作。

  《乾隆韵事》读后感(五):乾隆——既是人生赢家也是悲剧帝王

  还记得小时候看《还珠格格》总觉得乾隆是一个心态超正的好爷爷,虽然面上凶了点,但是外冷内热。长大后,看多了清朝读物,又觉得他是一个很能引起话题度的皇帝,有人觉得他把大好局面打成了残品,有人觉得他是个深情男人,有人吐槽他堪比农家乐的审美,还有人说他是一个盖章狂魔,手中的章印多达万种。其实,站在历史的舞台上来看,人们只看结果,这个朝代在你手中开始落寞,那么你便是废物,若是在你手中鼎盛,那么你便是明君。看看曹操,尽管疑心疑虑,还被后世称作枭雄简而言之,想表扬一个人总有词语形容,想败坏一个人什么罪名都能套上。

  高阳对乾隆的评价很中立,肯定了他很多的业绩,也旁敲侧击的说出了他的不足,读完全书,我倒是觉得这个清朝皇帝,是一个人生赢家,也是一个悲剧帝王。

  若是乾隆只活了二十年,那么史册中或许都是他的丰功伟业,可惜后面的六十年,也是风云巨变,也许正是乾隆这么丰富的人生经历,才能一直备受关注,和“九王夺嫡”的雍正比,书都厚了一大截,尽管雍正将清朝推向了盛势,但是仅仅在位13年就过劳死,就是想夸彩虹屁也难上加难呀!

  乾隆真可谓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运气王和捡漏王,继位的时候几乎没有亲王能和他争抢,年纪也是刚好,不需要做谁的傀儡皇帝。最让人羡慕的便是他的寿命,活到了88岁,是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帝。

  其实人要活得快乐,就需要像乾隆那般学会接受生活中的不完美,尽管他的审美仿佛东北大花棉袄一般,尽管他的作品虽多,在现今却不需要学生去背诵,可是他活的时长就足够让人馋哭了。

  高阳很会考古,一把洛阳铲把想要了解的人的祖上三代都能铲的清清楚楚,所以高阳写的每一位历史人物,我都会认真阅读,不过每个人都有一颗八卦的心,高阳特别喜欢谈他笔下人物的感情经历,虽然他作为历史小说家是非常优秀的,但是他写的爱情小说是真的不好看。

  要说乾隆的审美加分项可得靠他在选爱人上来拉高了,他的第一任皇后富察氏可谓是个素颜美人,作为贤内助也是极其合格的,只可惜乾隆的好运气并没有给身边的人,他的孩子接连夭折,最后富察氏也因病离世。乾隆倒也是情种,为富察氏做了很多诗词缅怀,之前说到乾隆的作品多,但是文人多是瞧不上的,唯几的那些让人触动的诗,都是与富察氏有关。

  也许乾隆的政绩不足为外人道也,也许乾隆的身世在那个时代让很多人敢怒不敢言,但是这个专情又悲情的帝王,总是有一段与富察氏的刻骨爱情值得我们这些善男信女掬一把泪。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乾隆韵事》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