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统计局和民政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 年全国离婚登记人数为 380.1 万对,在结婚率连续 5 年下降的同时,离婚率却连续 15 年上升。
有多少人在婚后一言不合就毫不留情离婚,又有多少人在婚姻里痛苦难耐。
心姐认为,婚姻的幸福各有姿态,而过不好的理由却多有类似。不管你和谁结婚,都请记住这 3 条忠告:
有这么一个调查:
结果 7 成男性毫不犹豫选择了单身,多数女性也做出同样的选择。
婚姻里,紧紧盯着对方的缺点不放,只会让对方无奈或是越来越讨厌,而你也深陷负面情绪的泥潭中难以自拔,两人势必不断争执或无话可说。
黄执中在《奇葩说》中说过,人生的困扰,十之八九都出在关系上;而关系上的困扰,十之八九都是因为沟通出了问题。
的确,能说的人很多,会说的人很少,会听的人则是少之又少。
从沟通心理学上讲,倾听是去听对方语言背后的需求,进而才能读懂对方内心的真实想法,走进对方的生活。
正如能和你一起看电影的人很多,但是能和你一起分享电影心得的人却少之又少。
结婚后,鸡毛蒜皮的小事日益增多,别因此消磨了共同交流的耐心,别以为住在一起就不用多说话了,别沉迷于日复一日的忙碌懒得沟通,缺少精神陪伴的关系,索然无味,裂缝只会越来越大。
有位朋友在后台留言,结婚七年,日子平淡如水,早已习惯老公的忙碌,他也习惯了我对家务事的操心。我们之间早已没了爱情,只有亲情的陪伴。是不是别的夫妻也会如此,从甜蜜到平淡是每对夫妻的必经过程吧?
或许这位朋友的情况,应验了最近常常出现的那句话:和谁结婚都一样。
心姐并不这么认为,每个人的原生家庭、成长环境不同,性格不同,兴趣爱好不同,三观也不同,和谁结婚,真的不一样。
但是,无论和谁过日子,磕磕碰碰都在所难免,都需要一样的包容心。
金星说过,“爱情可以抛开生活去谈,但是婚姻不是,婚姻就是生活。”
选择一个伴侣 = 选择一种生活方式
两个人在一起,不一定要有完全契合的生活方式,但一定要能接纳彼此的生活方式。
找到三观完全相同的那个人是极不现实的,比三观一致更重要的,是不争对错。
Ta 对一些事有自己的主见,你能尊重 Ta 的想法,理解 Ta 的行为,包容 Ta 的与众不同,你可以向 Ta 提一些建议,但绝不强求不压迫,而 Ta 也能顾及你的感受,Ta 的规划里有你,你们能在沟通后达成共识,愿意为对方付出,一起过好每天的生活,这些才是最重要、最实在的。
与其取悦别人,不如丰富自己
心姐请你们记住,把安全感寄托在别人身上,是最没有安全感的事情。
安全感不是爱人秒回的信息,也不是入手的奢侈品,而是懂得善待自己,清楚自己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别过分依赖别人,经济和精神上都有独立的能力,有能力给予自己希望,就能给自己安全感。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生活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如果没有一颗强大的内心,几乎无法坦然走过这一生。
别因为一时的争吵和不合就要死要活,婚姻不是雪中送炭,只是锦上添花罢了,真正的幸福还是要靠自己。
对自己好一点,善待自己,始终保持独立,不丧失自我,才能对未来抱有期待,也更能让婚姻得到爱的滋养,让感情更为持久深厚。
称心如意的婚姻,两个人在相持相携中白头,彼此成全,幸福一生;
事与愿违的婚姻,两个人在斗嘴打架中衰老,彼此折磨,消耗殆尽。
心姐嘱咐大家,婚姻不是儿戏,婚前请慎重决定,婚后请用心经营!
*图丨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