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让我们谈谈,那些使你遍体鳞伤的爱
日期:2019-08-22 21:18:33 作者:妙元 来源:师父曰 阅读:

让我们谈谈,那些使你遍体鳞伤的爱

  一次回家看望父母,只能在家短暂停留几天。期间,我对一个声音印象极深,至今仍然记忆犹新。每到下午黄昏之时,夕阳西下,映出晚霞,理应是很美的时刻。但对面单元楼中的一户人家,总是在这个时候,一位四十来岁的女人,站在阳台上,趁着日落浇花水。她一开始说话比较小声,语速较快,似乎和一个家中的人聊天,又似乎在通话。随后声音越来越大,像是和电话那端的聊天对象开始争吵。再接着,花也不浇了,指着阳台防盗窗外对着空气污言秽语谩骂起来。所骂的内容极其恶劣,甚至侮辱对方人格。如若仔细听,似乎是在骂两个人,一个是她的丈夫,另一个则是抢了她丈夫的女人。长达一个小时左右的咒骂,应是用尽了她所有能想到的恶毒词汇全身力气可怕的是,天天如此。母亲说,她应该是有心理疾病了,但可怜没人管她。再后来,我要离开家返回学校的前一天夜里,大概凌晨两点左右,又听到她以同样的方式对着空气上演骂战。不同以往的是,她骂到最后,开始哭泣,很伤心的哭泣。分明是深爱着那个再也不管她的男人的,也分明由这份背叛,受伤到极致,也恨到了极致。黑夜中,无人理会的她,哀怨无奈的哭泣说明了一切——她不是大家听到的那么强势报复心强的女人;甚至可能她再也不可能见到她所憎恶的那个男人和女人,她其实很脆弱,也很无助。她被自己的那份情执所囚禁、生无可恋,如同她被关在这所空洞房子中、求出无期。知道自己改变不了什么,但她不甘心。 不甘心,成了我们绝大多数人为爱所困的最大症结这个世界,整天上演着千千万万形异质同的爱恨情仇,而这些比起“死别”还要让人痛不欲生的“生离”,让人无可奈何同时面目全非。我曾看到那人,为了一个人而丢了半条命,烂醉马路卧室割腕、医院洗胃救活,如同行尸走肉、度日如年,整个世界与他无关;我也曾听到那人,常年不断、风雨无阻地每晚准点在观音殿前磕头,不停地磕,边磕边呼唤菩萨,边呼唤边哭泣,只为了再见一个人一眼;我曾看到那人,在没几人关注微博里,每天写一封信给一个人,分手以后从不间断,日益累积,年复一年,尽管对方从来看不到。林林总总,有情众生,由爱生恨,由恨成悲。多少泪水流干在得不到的失望里,多少伤痛埋藏在放不下的懦弱中,循环往复,死不足惜。那些为挽回一个人而卑微尘埃里的人、为得到一个人而失去最后一丝尊严的人、为成全一个人而倾囊付出人,最后的结局,都是在失魂落魄遍体鳞伤。试问,在那无数个自伤且彷徨暗夜,有谁能怜悯一丝一毫究竟,是爱出了问题?还是我们对爱的理解出了问题?在佛教看来,爱出自欲望,但世间的欲望也有利弊。比如,对于佛法的希求之欲,称为“善法欲”,这是在发心学佛的过程中值得鼓励的,因为听闻正法可以开启智慧。对于人、事和物质的贪求之欲就是需要克服并尽力去除的,因为这些欲望是导致烦恼习气产生重要因素。如《四十二章经》载:“爱欲之于人,犹执炬火,逆风而行。愚者不释炬,必有烧手之患”,经中还说:“人从爱欲生忧,从忧生畏。无爱即无忧,不忧即无畏。”基于爱欲的复杂性,以及人与人之间感情的特异性,我们可能无法轻易清楚一段感情中的爱,对与错、是与非。但出于在爱中受伤的普遍性,我们不妨稍作以下总结分析,如果你曾经在爱中和挣扎或正在为爱所困,希望以下条目中,你能找到自己,从而看清一些真相。 第一, 有时,爱是占有都说爱是自私的,容忍不了丝毫背叛。我们自开始爱一个人的那一刻,便不舍得与之分开。而这种不舍得,本质实为一种占有。我们所爱之人,必须听话、顺从、忠诚,必须不离不弃,必须逐渐变成我们所期待样子为此,我们开始管理、打点对方,我们开始包装、矫正对方,甚至,我们想要重塑对方。而我们往往忘记了,所有的“必须”,都是自己主观的预设。我们以爱之名,成为一个不自知的奴隶主,对方成了我们的奴隶。所以,我们都是对的,对方都是无理取闹,我们有权评判,对方不能反抗可惜,对方不是盆栽泥塑,我们技艺再好,不可能在一个独立的人格面前任意施展、无度挥霍。当对方对我们最后一丝承受底线崩塌时,千斤巨石终究会压垮一个被折磨奄奄一息的人。那时,哀莫大于心死,当你还迷惑“为什么我所有的付出他都不理解”时,对方已经不可能再回头。 第二, 有时,爱是我执。被爱的人,往往有恃无恐。自我执著给我们带来的,一开始就是一段不平等的爱。我们备受宠爱,所以我们肆意妄为。我们开始“作”,开始任性、开始无理取闹。我们所有不满足,都归结于对方“不够好、不够爱”,我们忘记了付出,却一味索取。争吵中,如果对方服软认输,我们则会认为是自己的成功,于是变本加厉。我们把自己看成皇室权贵,对方只是一个我们怜悯的小丑。我们可以肆无忌惮猜忌、耍赖、逞强,我们可以折腾考验、求证对方的心意。殊不知,爱是最经不起拷问的,一旦有疑惑,就会滋生裂痕愈演愈烈,裂痕扩散,无法修补,最终破裂。我们根本不会爱一个人,我们爱的,其实,只是自己。 第三, 有时,爱是交换往往在爱的世界里,我们成了最能够算计明眼人。我们太清楚自己一分一厘的感情、物质上的付出,我们也随时掂量着对方的回馈。所以,鲜花少了,我们会不满意,因为我们曾经给过对方更多的花;信息少了,我们会不高兴,因为我们曾经是那么真诚地时刻不离对话框,等待回复。于是我们开始变本加厉,彩礼少了、房子小了、车子次了,我们都会咬牙切齿,悔不当初我们从来没有关心过对方想要的是什么,我们只盯着自己在这份爱中的获得与付出是否等价。我们忘记了,爱的多少,本就不是一件应该计较的事。爱得真诚才是应该努力的。 第四, 有时,爱是赌注我们太感性,所以听信那些美好誓言,以为当下即是永恒。我们甘愿倾其所有,为那些如烟花般不真实的将来埋单,我们毫无保留疯狂痴迷投入感情。爱得太聪明,彼此会很累,爱得太傻,最终无法自保。我们以为自己足够忠诚,就能换来对方的真心,我们以为自己的不离不弃,就能得到对方的生死相依,我们甚至认为只要抓紧绳子,对方也会不松手。我们将赌注全压在一个人身上,对方成了我们的光芒、我们全部的理想。当彼此都变得面目全非之时,我们只会看到,一切都是自己的固执一厢情愿。最终输得血本无归时,我们的世界开始崩塌。无人怜悯。 第五, 有时,爱是伪装我们自开始初见对方,彼此都是最好的模样言谈举止无不端庄得体日子久了,我们身上所有的好都逐渐消失了,我们不再彼此彬彬有礼。我们开始关注对方的小动作、小毛病、坏习惯。对方的后知后觉、懒惰、计较、粗俗,慢慢成了我们定义对方的全部。我们开始怀疑自己的眼光、开始嫌弃自己的选择,开始憎恶对方。一方面,我们忘记了,一切事物刹那生灭,无常迅速,我们和对方其实都在变,多数时候,会变得让我们心生恐惧。另一方面,我们只是没有展露一个不完美的自己,我们也没能在一开始就看到一个立体的对方。所以,与其说人变了,不如说我们当初都伪装的太好了。反而现在看到更多了,我们接受不了了。 谈了这么多,似乎都是爱的“负面”价值,有人会质疑,爱有什么不好?为什么不能大胆爱一个人?记得我曾经在一次关于“因缘法”的讲课中提到,你当然可以去爱,我们每个人都有爱的权利,佛教也没有限人们不要去爱。但因缘法告诉我们,在爱之前,需要想清楚以下几点:第一,你会不会越来越执着于这份爱,最终被爱所困,遍体鳞伤?第二,爱的过程中,必然会有彼此的伤害纠缠、折磨和苦楚,你是否在享受这份爱的同时,愿意接受承担负面的东西?第三,你是否愿意接受你的爱人逐渐不爱你,另寻他爱,或者你和爱人因为时间渐久、经历渐多,而逐渐变得不那么爱?第四,你能不能承受最终的不爱和所爱之人的离去缘起缘灭,有聚有散。爱的结局,一定是不再爱、没有爱、失去爱,既然有开始,必定有结束,你准备好了吗?如果以上问题你都能想清楚,你有十足的把握爱而不悔、爱而洒脱、爱而不执着,你可以去爱。 如果你因为爱而变丑、变恶、变消极,以至于面目全非,那么,你应该放慢脚步,有所思考首先,值得被爱。我们应该考虑如何让自己变得可爱——可以值得别人爱。通过修行而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如《别译杂阿含经》中载:“若人自爱己,不以恶加彼,无有造作恶,得于快乐者。若人自爱己,应修诸善业,速疾能获得,种种诸快乐。”修行解脱,首先懂得自爱,恪守且不失原则规范塑造自己,再学会如何爱别人。 其次,能够去爱。在爱中汲取营养感受反思,让自己成长,有能力去爱。我们只有正视爱的本质,并从一段段爱的经历中,认识自己、看清自己,才能在下一段爱的旅程中找到合适位置,摆正心态。所以很多人说,人到中年,不再爱了。其实不然,是看清了爱,而不会轻易任性地爱了。成熟的爱,不是羁绊,不是拴住一个人,更不是依赖一个人。爱是让人懂得接受并包容对方的不完美,爱是在彼此的付出中,看到一个更加真诚的自己,爱是让自己成长的试金石,爱是无私给予,爱是无所得的付出。所以,在多数离散的结局面前,爱是最终的成全,爱是希望对方更好,爱是期待对方拥有最大的自由,爱是最后一句诚意十足的祝福 再次,扩大我们的爱。佛教讲爱欲的自私,同时提倡我们将这份自私的爱升华,由对一个人的爱,扩散为对身边人、陌生人,乃至众生的爱——即慈悲。如同星云大师所说:“真正的情爱不是拥有对方,而是一种生命交流,更是一种对天下苍生的无尽奉献。”此时的爱,是对有情众生开启智慧、觉悟解脱的美好希望。在这份无分彼此的慈悲之中,我们因为爱而提升,因为愿意无私付出而变得不再狭隘 希望我们,最终都因爱生智慧,因爱而慈悲,因爱而不枉此生。祝福每一个有爱而无悔之人。 妙元 合十 ( 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也思考很久,在这里和大家谈爱究竟合不合适。但爱是我们这个世间永恒的的话题,我们可能因为一份爱而更加完整,也可能因为一份爱而空洞。看着身边被爱所困的人越来越多,如同开篇那位中年妇女一样,因为爱而遍体鳞伤,实在可怜、可悲。不在爱中照见自己、看清事实始终会有人身陷爱的囹圄。反之,那些曾经没有击败你的,必将使你更强大。)©文|师父原创

  图|源于网络,侵删有一种高级情商,叫“坦诚待人”细节,最能看出一个人的人品和谁在一起,真的很重要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让我们谈谈,那些使你遍体鳞伤的爱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