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女生被夸50天变漂亮:你的话能成就一个人,也能毁掉一个人
日期:2019-08-11 06:45:09 作者:何似 精读 精读 微信号 来源:精读 阅读:

女生被夸50天变漂亮:你的话能成就一个人,也能毁掉一个人

  今天是精读陪伴终身成长的第2128天

1

  被夸50天,竟然会变漂亮

  “你的眼镜可爱。”

  “黑色头发红色镜框般配呢。”

  “你的笑容很可爱。”

  如果有人不断地这么夸奖你,你会有什么感受呢?

  日本之前就有个综艺节目记录一个女孩被夸奖50天后的变化

  起初,这位相貌平平、不太自信女孩,出门时总是带着口罩

  但在每天的夸奖里,女孩开始悄悄地发生改变

  起先,她开始收拾自己杂乱房间、不再带着口罩出门,后面慢慢开始学习化妆、打扮自己,改变形象展现自信笑容。

  人们惊讶发现,女孩在没有整形,也没有刻意减肥的情况下,变得眼睛明亮,笑容灿烂五官更加玲珑精致气质上也显得更加自信,完全像换了一个人

  这50天的惊人变化,不禁让人感叹:夸奖的力量,真的了不起

2

  植物也能被活生生骂枯萎

  想到去年看到的一个实验:《人类言语能量到底有多大?》

  这个实验刚开始并不起眼,但实验的结果,却震惊全世界...…

  实验发生在阿联酋的宜家。他们在自己店里挑了两株,长得差不多的植物盆栽

  将植物盆栽套上透明罩子,放在一所学校里。

  在同样的环境里,每天给它们施一样的肥,浇一样的水,晒太阳也是同进同出。

  唯一不同的是,这两株盆栽每天接受的“问候”不太一样。

  左边的盆栽标注着“这株植物被霸凌”;右边的则标注了“这株植物被褒奖”。

  实验者找了很多学生,提前录好音,然后把音频在植物“耳边”循环播放

  被骂的盆栽每天都会听到这样的话:

  “你就是个废物,你一无是处!”

  “你长得一点都不绿!”

  “你看起来像快烂了一样”

  “你一点都不招人喜欢,要你有什么用!”

  相反,被夸的盆栽听到的都是:

  “我喜欢你做自己的样子

  “一见你我就特开心

  “你真的很美!”

  “这个世界因你而改变”

  “你好棒啊!”

  一边是语言暴力侮辱,一边是暖心赞美和夸奖,就这样,这个实验持续进行了30天。

  最后的实验结果,可以说是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

  左边那盆被“语言暴力”了30天的植物,活生生被骂“枯”了。

  而右边那株每天夸奖的那株,则依然长得好好的、绿油油的。

  我们虽然无法明确解释这其中的原理,也没有明确的依据,但依然可以给我一些启示

  《人性弱点》里也曾提到:

闻名遐迩心理学家史金勒通过动物实验证明:因好行为受到奖赏的动物, 其学习速度快,持续时间也更久;因坏行为而受处罚的动物,则不论速度或持续力都比较差。

  研究显示,这个原则用在人身上也有同样的结果。

  批评不但不会改变事实,反而只会招致愤恨。 

  电影搜索》里高圆圆饰演的蓝秋,就是因为语言暴力而不堪心理重负结束自己的生命

  语言的力量,真的不容小觑。

3

  我们都可能成为,语言暴力的始作俑者

  语言暴力的现象,在生活中并不少见

  比如前段时间的一个报道:一位女生班主任足足辱骂半年,让她觉得学校就像地狱

  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语言暴力的受害者,但也可能是语言暴力的始作俑者。

  所以,不要把自己看得很弱小,我们最需要做的一件事,是时刻警惕,不要成为语言暴力的帮凶

  精读君在《终身成长词典词条《254:非暴力沟通》中提到:

  那些无心或有意的暴力沟通方式,有时甚至比肉体伤害让人痛苦。它会让人与人变得冷漠隔阂甚至敌视。

  古语说“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语言暴力给人带来的创伤,远比很多人想象的更深。

  有些时候我们无意中产生语言暴力的原因,是在沟通过程中,常常没有区分清楚这3组内容

  ①观察评论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最高形式。”

  很多时候我们下意识地想要评论别人,而不自知。

  非暴力沟通要求我们区分观察和评论。观察应是清楚地表达观察结果,只说出你看到的,而非是判断评估

  比如说,“你脾气暴躁”是评论,而“你今天发了三次脾气了”就是比较具体的观察。

  ②感受和想法

  我们要能够真实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而非想法。例如:

  “我觉得我吉他弹得不好。”

  这个句子中,我评价自己吉他弹得不好,是想法,而没有表达感受。

  “作为吉他手,我有些失落郁闷苦恼)。”

  这个句子,表达了认为自己吉他弹得不好时,我的心理感受。

  当我们说“我觉得”时,常常并不是在表达感受,而是在表达想法。

  ③请求命令

  如果请求未能得到满足提出请求的人批评和指责对方,或者想利用对方的内疚来达到目的,那么这就是命令。

  比如说,A对他的朋友B说:“我跟孤单,你今晚能陪我聊聊吗?”B回答说:“我今天很累,如果你想今晚有人陪你,你去找其他人好不好?”

  此时,如果A接着说:“你这人怎么这样,真自私!”那么,他的提议实际上是命令,因为他并没有重视B休息的需要,而开始指责他。

  我们不妨自我反思一下自己的沟通方式,不要让自己在无意中形成了语言暴力;也不要让任何人,成为语言暴力的牺牲品

4

  曾经有位诗人谈及言语的力量,她说:

  言辞就像小小的能量子弹,射入肉眼所不能见的生命领域

  我们虽看不见言辞,它们却成为一种能量,充满在房间、家庭、环境和我们心里。

  《圣经》里也说:

  不去论断人,你就不会被论断;不去定别人的罪,你就不会被定罪;选择宽恕,你才能获得别人的宽恕。

  如果你真的爱一个人,请让你口中的言语,不要再成为扎在对方身上的利刃

  去用最美好的语言,正确的沟通方式,陪伴对方成为一个更棒的人。

  共勉。关联拓展阅读254:非暴力沟通512:原则248:内疚173:反思160:自信↓怎样不知不觉,构建你的知识体系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女生被夸50天变漂亮:你的话能成就一个人,也能毁掉一个人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