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种子种子有魔力读后感精选10篇
日期:2019-08-08 23:1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种子种子有魔力读后感精选10篇

  《种子种子有魔力》是一本由[澳]纳塔莉·麦金农/文 / [新西兰]玛格丽特·托兰/图著作,明天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018-8-1,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种子种子有魔力》读后感(一):魔力种子结出智慧之果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叶圣陶还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所以论到根本,除了不间断地向着求实的路走去,便没有可靠预备方法。”这句话深刻地指出了生活积累对于写作是多么的重要家长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阅读绘本家庭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家长如果能用童眼观察生活,用童心去阅读绘本,和孩子共同对话,孩子就能体会阅读的快乐,最终达到”我手写我心“,这样的孩子长大成人,也有了灵性情致。 《种子种子有魔力》,写了小蚂蚁每年勤劳寻找食物过冬,聪明的小蜘蛛帮忙织网,五颗小种子经历严寒的冬天,在春雨夏日滋润下,终于结出了多汁的果实。 这本书在故事结尾了做了留白,给小孩很大的空间来续写。例如书上只写小蜘蛛再也听不到小蚂蚁”嘿哟嘿哟“的声音,因为神奇的种子结出了丰硕的果实,足够让小蚂蚁过上一个冬天。孩子在读完这本书后,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想想衣食无忧的小蚂蚁与小蜘蛛会聊些什么内容,用自己的话概述出来,然后角色扮演读出来,最后试着写下来。 这本书画面清新自然,文字简洁有力,没有繁琐叙述,有些画面甚至没有文字。这样的绘本恰恰能给孩子留下巨大想象空间,家长可以对画面进行提问,给孩子们补白的自由。例如,小蜘蛛出场部分,小蜘蛛的慵懒地趴在一片绿色叶子睡眼朦胧,这时候家长就可以提醒孩子注意小蜘蛛的体貌特征,提醒孩子把小蜘蛛与接下来出场的小蚂蚁进行比较,得出自己的结论。 这本书还穿插数字内容,例如小蚂蚁寻找种子的过程,就出现了5、6、7、8、9、10、11、12、13这些数字,家长就可以跟孩子一起数数,然后提问为何13粒种子还不够,小蚂蚁的烦恼该怎么解决呢?这个过程中,既加深了孩子对数字的印象,又可以培养解决问题能力。一段文字,也许就影响了孩子数学思维成长,通过亲子共读,孩子能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总之,薄薄的一本小书,需要家长和小孩用心探索,每一位家长都应该给孩子心间播散一颗成长向上的种子,待到种子发芽、长叶、开花、结果,那时候就是家人最快乐回忆

  《种子种子有魔力》读后感(二):“给我一颗种子,还你一片农田

  小朋友总是对自然界里的各种事物充满好奇,比如大树是出生就这么高大吗?玉米是怎么长出来的?吹落的蒲公英跑去了哪里?

  《种子种子有魔力》是一本写给小朋友的书,这本书用小蚂蚁和小蜘蛛的视角,给孩子制造出了一个充满自然规律世界

  小蜘蛛生活在有着温暖阳光和满目绿意花园里,他享受着自然界带给他的一切惬意,但在各种声音中,有一个声音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嘿呦,嘿呦,加油!“

  小蜘蛛好奇的去看,发现是一只在储备过冬粮食的小蚂蚁。小蜘蛛不懂为什么小蚂蚁要储存那么多粮食,小蚂蚁解释说冬天来临,到时候就找不到这么多种子来吃了,所以必须在冬天来临之前,努力储存粮食。

  小蜘蛛想到一个方法,他决定帮助小蚂蚁。于是他问小蚂蚁要了五颗种子,并给了他一条围巾作为交换。并承诺用种子为小蚂蚁变出一整座上那么多的种子。

  冬天来临,小蚂蚁吃着此前储备的种子,戴着围巾度过了寒冷的冬天。严寒过去,春天来临,小蜘蛛将种子埋下,经历了春雨、阳光之后,种子发芽长大了,最终变成了多汁的果实。小蚂蚁和小蜘蛛又等了很久,果实掉在地上,终于变成了新的种子!

  小蚂蚁知道了种子的魔力,明白了几颗种子变成一大片种子的规律,从此小蜘蛛再也听不到小蚂蚁费心费力搬运食物的声音了。

  绘本内容很简单,却蕴含了很多自然界规律。父母带领小朋友阅读过程中,可以边互动边阅读。

  比如询问小朋友:

  你来描述下小蜘蛛所生活的花园,都有些什么吧?

  嘀嗒叮咚是什么声音?风吹落叶是怎么响的?猫头鹰怎么叫?

  想要种子顺利发芽,需要种在什么地方

  种子发芽都需要什么才能成长为果实?

  ......

  小朋友的绘本一定是多次阅读的,通过询问、互动交流,小朋友会对绘本理解深入,也会真正了解种子的魔力所在

  《种子种子有魔力》内容简单,绘本图案简单又明朗,小蜘蛛和小蚂蚁的形象可爱又不失真,小朋友在了解种子魔力的同时大概也会在内心种下一颗种子,从了解玉米如何发芽成长开始,随着家长的引导,会逐步了解更多自然界里其他植物的成长过程。

  《种子种子有魔力》读后感(三):万物消长有魔力

  在电影《绿皮书》中有一个桥段大大咧咧的男一将啃完的鸡骨头随手扔出窗外,拘谨的男二效仿之,两人真正打成一片。但当男一将纸杯也甩出窗外时,却被男二制止,盖因松鼠会“清理”鸡骨,纸杯却总在那里。得自自然的可以还归自然,在都市中生活久了,我们越来越没有与自然呼应底气,又如何向孩子诉说呢?

  绘本《种子种子有魔力》是一把打开自然之门的钥匙。一只为冬天储备口粮的小蚂蚁,懵懵懂懂地把目之所及所有的玉米粒都攒起来了,这可急坏了小蜘蛛:玉米粒是玉米的种子,不留一些下来,来年就不能长出新玉米了,该如何向小蚂蚁解释呢?对孩子来说,最好的学习就是让他们亲自见证。小蜘蛛向小蚂蚁换取了五颗种子,待到冬天过去,它让小蚂蚁一起来见证奇迹,埋下种子,等待阳光雨露腐朽为神奇,植物生长出结出果实,种子干瘪掉落在地上,凋零重又是为孕育新生命做准备,方能生生不息。自然界的万物消长有魔力,这亦是呈现给孩子的精彩变化

  孩子非常敏锐,或许他们早就怀着疑问:食物从何而来?四季因何而变?自然界里的来去匆匆为何周而复始?他们观察到种种细小征兆:阳光、风、种子、温度气味、声音;他们还没有系统图景,不知如何参与到这个世界的脉动中,试图用枯燥理论折损他们的好奇心想象力未免可惜了。像绘本中的小蚂蚁一样参与和体验,是更适合他们的探索方式点滴的故事在感受中穿插渗透

  譬如,因冬日的寒冷,见草木凋零,见冰天雪地,知向时聒噪动物之隐匿不见;因热爱的应季时蔬,见植物生长,闻各异的香气,知其香气与虫鸟不可分的羁绊;因偶然的邂逅而知万物消长,与树木比赛生长、掉落的食物被动消化、雨后向荣的植被和清新的空气,自然的语言无处不在,在参与而不在纸上。

  多少人向往自然,可刨去光鲜田园牧歌,几人能忍受劳作的脏和累、单调与晦暗?小到可以无视的蚂蚁、可以碾进尘土的种子,它们不尽然是诗,却皆蕴藏生命真谛。在生命万物的消长间,时光静静流逝,如同另一头的我们静候孩子的成长。变化是一种魔力,让我们相信自然的包容,也让我们得以取舍与自然的相处之道。

  年前在户外跟儿子栗子,一颗滚落不见,半晌,是蚂蚁让我们找到了它。一队队,个个头顶针眼大小白色碎屑,望之并不觉得丑陋,倒像奋力生活的群像。何牢教导!它们的生存之道,便是自然生生不息的剪影

  ——己亥年读《种子种子有魔力》

  《种子种子有魔力》读后感(四):种子种子有魔力

  为肥桐挑选绘本作品对我来说是一件严肃又极具挑战力的事情,随着她年龄增长,能吸引到她的绘本越来越少,这本《种子种子有魔力》以其有如咒语般的书名走入视线并赢得阅读兴趣

  书的开本很大,几乎呈正方形,除却硬封内文仅有三十页左右。随手翻阅了下,整本书从内到外都透着浓烈的绿色气息封面布局巧妙主角以不完整个体分散开来并各据一角准备即将登场表演

  掀开硬封开启故事场景,环衬上的剪影一略而过,绘本正文的第一页便吸引了我的目光,它也是整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一幅跨页图。夏日最好的时节里,茂盛生长的作物郁郁葱葱地挤满了整个园子,从浅绿到深绿也分不清有多少个层次,夹杂着红、黄、浅紫的花朵点缀其中。陪着肥桐在这画前停驻良久,去分辨其中的每一种植物,而故事的主角之一小蜘蛛正待在这园子的一角享受悠闲的时光。

  园子的宁静偶被水滴声、风声又或是猫头鹰一家的低喃声所打破,而这些声音融汇一起就像一首美妙的歌,直到一个有力的加油声插入吵醒了小蜘蛛,原来是忙碌的小蚂蚁在为过冬而积蓄着食物种子,蜘蛛担忧的问蚂蚁若是冬天吃光了所有种子那到了春天该怎么办?而蚂蚁回答道先过了冬再说,蜘蛛提议用围巾换取了五粒种子并在春天来临时将其种下,种子发芽成长结出了满满的果实,蚂蚁看到了种子的魔力,也就不再搬光所有种子过冬了。

  绘本翻阅至此便已结束,整个故事看起来十分简单,也告诉了我们一个很浅显道理,不要只考虑眼前的利益,而是要将目光放得更长远些,有计划的去做事以及生活,如此一来有魔力的就不仅仅是种子,而是你的想法。这算是刷新价值观的一种方式吗?

  《种子种子有魔力》的文字与绘图分别来自澳大利亚的纳塔莉.麦金农及新西兰的玛格丽特.托兰,也不知道这两位是如何结合到一起制作出这样一本书的。文字翻过来还算优美,虽然极其简短言简意赅,比如在写小蜘蛛和小蚂蚁等待种子成熟时用的“等呀......等呀......” 中两个省略号及逐渐放大字号,都能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蜘蛛蚂蚁那急切盼望心情。而绘图的画风也采用了小朋友比较喜欢的粗线条及色块填充,孩童成人容易接受

  最后我想念及此书归在“漂流瓶绘本馆”之下,便应将其送至社区图书室幼儿区吧,肥桐毕竟还是大了,翻阅一次足矣,至于对深爱并收藏绘本的我来说,蜘蛛却是一个挥之不去童年噩梦

  疯猴勿杀20190314

  .yout�VX:��

  《种子种子有魔力》读后感(五):将“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具相化,带孩子领略种子神奇的魔力

  唐代诗人李绅写过: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还有一句大家就更熟悉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春种秋收是大自然的规律。春天播种下一粒小小的种子,秋天就能收获很多粮食。大自然有很多奇妙的地方,也有很多值得敬畏的规律。小朋友们通过几句诗知道了这些规律,却不能领略种子成长的过程。《种子种子有魔力》这本绘本就能让孩子通过图画和文字,了解生命成长的过程。小小的一粒种子经历过阳光雨露,风吹日晒,见证了生命的奇迹。

  一只小蜘蛛住在花园里的树叶上,每天晒着太阳,听着一首协奏曲,有水龙头滴水的声音,风吹落叶的声音,猫头鹰喃喃低语的声音,也不失快乐自在。有一天,这种平静的生活被打破了,小蜘蛛听到了“嘿哟,嘿哟,加油!”的声音。它好奇地张望,发现是一只小蚂蚁正在寻找过冬的种子。

  一提到小蚂蚁,大家的印象大概是勤劳、勇敢,一直忙忙碌碌的为过冬储存粮食。我本来以为这个故事也是这样,就觉得不免落入俗套话锋一转,小蜘蛛说:“你给我五颗种子,我帮你织一条最棒的围巾。”交易达成了,小蜘蛛满心欢喜的拿着五粒种子,给小蚂蚁织了一条闪闪发亮的围巾。

  《夏洛的网》里这本书提到,蜘蛛夏洛为小猪织了带文字的网,从而逆转了小猪被宰杀的命运。夏洛说,我为你结网,因为我喜欢你。再说,生命到底是什么呢?我们出生,我们活上一阵子,我们死去。一只蜘蛛,一生只忙着捕捉和吃苍蝇是毫无意义的,通过帮助你,也许可提升一点我生命的价值。《种子种子有魔力》的小蜘蛛如果能帮助小蚂蚁了解种子的魔力,那也算是提升自己的价值了。

  严寒的冬天过去了,温暖的春天来了。小蜘蛛小心翼翼地把种子埋在了地下。然后等呀……等呀……五颗种子在春雨和阳光的帮助下,破土而出。它们长大,长出挺拔腰杆,翠绿的叶子,长出了多汁的果实。等到秋风吹过,成熟的果实掉在地上,两个小家伙饱餐了一顿。

  小蚂蚁知道了种子的魔力,小蜘蛛再也听不到“嘿哟,嘿哟,加油!”的声音了。故事到这里也就结束了。故事结束了,但生命地轮回仍在继续。种子掉落在地上,第二年仍会发芽生长结果。小蚂蚁呢?不再收集种子了,它想让种子结出更多的果实。小蜘蛛呢?也许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已经老去了。

  生命就是如此,有着顽强力量,又不可避免的消失。我们尊重自然规律,又要敬畏自然的轮回。这本薄薄的绘本,能把“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画面化、具体化,让孩子同善良的小蜘蛛、勤劳的小蚂蚁一起领略种子的魔力。

  《种子种子有魔力》读后感(六):真的是种子的魔力吗?

  辛辛苦苦劳作、奔波,为的是储藏起更多的食物,以备在天寒冻、食物匮乏的冬天所需,这一点在勤劳的小蚂蚁看来当然天经地义,也必须是一种值得赞赏的行为。在更多的人看来,这似乎也无可非议,小蚂蚁还真的可以作为教育自家孩子应该如何去做好每一件事情的好榜样——最次,也比那些好吃懒做、一心只想着“啃老”却不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那部分人好多了!

  但真的是这样的一回事吗?很显然,在温柔善良的小蜘蛛看来,事情当然不止是这样。请一定记住修饰小蜘蛛的有四个字:“温柔善良”。这四个字,既是对小蜘蛛品质的一种评价,还是对小蜘蛛做事风格的一种评价。因为温柔,小蜘蛛能够心平气和地看待每一件事情,而不只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来考虑问题,它会想到更多、更长远、更全面;因为善良,小蜘蛛不仅能够友好地对待自己,还能够友好地对待周围的一切,心存善念,能够在更符合规律、更具有价值的层面上来考虑问题、做好事情。

  所以,不难理解,面对忙忙碌碌的小蚂蚁,小蛛蛛很自然地提出了一个问题:“哦,小蚂蚁,如果你把所有的种子都储藏起来,留着冬天吃,而不留一点儿给来年春天,那等冬天过去了,你该怎么办呢?”

  不过,小蚂蚁显然只想到了当下,能把这个冬天顺利地、“又温暖又舒适”地度过去,那就足够了。所以,它对小蜘蛛的这个问题显然多半会觉得不可思议。难道它做错了吗?似乎它也没有做错什么啊……

  温柔善良的小蜘蛛紧接着给小蚂蚁提出了一个建议,就是它可以给小蚂蚁编织“一条最棒的围巾”,以便让它“暖和一冬天”,交换条件就是小蚂蚁要给小蜘蛛“五颗种子”;并且,来年春天小蜘蛛还要用种子来表演一个魔术给小蚂蚁看。这个建议很不错,于是小蚂蚁愉快地答应了。

  接下来,读者们当然不难想到,而小蚂蚁也果真看到了:在下一个春天到来的时候,小蜘蛛种下了交换来的五颗玉米种子,到秋天长出了五个沉甸甸的玉米棒子!小蜘蛛果然用五颗种子变出了远远比五颗种子更多的玉米种子——虽然不是原来所说的“一座座山那么多的种子”,但形成的巨大对比已足以让小蚂蚁为之惊叹,或许还会为之感慨万千、沉思许多。

  等到小蚂蚁也明白了“种子的魔力”居然如此神奇的时候,它接下来会怎么做,也就顺理成章了。总而言之,用事实说话,这就是小蜘蛛做事的艺术;而小蚂蚁在事实面前明白过来,不也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吗?!

  由澳大利亚早期儿童教育家纳塔莉·麦金农和新西兰艺术家玛格丽特·托兰合作完成的绘本《种子种子有魔力》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小故事。故事虽小,但其中所蕴含的道理却很值得每一个小读者——甚至可以包括为小读者们讲解这个小故事的家长们或者老师们——去好好想一想,怎么样去做事情,才能做得更好一些!

  《种子种子有魔力》读后感(七):好书才是最有魔力的种子

  《伊索寓言》里有一则较为流传的故事《The Ant and the Grasshopper》,中文有多种版本的译名,诸如《蚱蜢和蚂蚁》、《蚂蚁和蚂蚱的故事》等等,虽然名字不一,但大意几乎无差:夏天里,蚂蚱无所事事的唱唱跳跳,而小蚂蚁则在烈日下勤勤恳恳地准备过冬的食物。启示我们做事趁早,特别是能够为未来做好准备,才能够像蚂蚁那样度过寒冬。

封面

  漂流瓶绘本馆引进的《种子种子有魔力》则讲述了夏末一只蚂蚁和一只蜘蛛围绕过冬食物发生的故事,故事里蚂蚁依然勤勤恳恳辛劳,准备过冬的食物,而智慧的蚂蚁教会了蚂蚁如何通过尊重自然应天势而省力的准备好食物。

  把这本书带回家拿给Cindy看。她指着书的名字说:“这个书名好像是魔法咒语”,真真突破成人的认知哈。本文下面的内容主要呈现共读时的几个交流场景,以一个孩子的视野来看看这本书第一次阅读的关注点。

  蝴蝶页里有蚂蚁和蜘蛛两种动物,爸爸二者的区别,轻松的出了三个点:触角长短、腿的数量,以及蚂蚁身体三节而蜘蛛身体头胸合一是二节。完美的知识!

“小蚂蚁,如果你把所有的种子都藏起来,留着冬天吃,也不留一点儿给来年春天,那等冬天过去了,又该怎么办呢?”

  读完蜘蛛对小蚂蚁说的这句话,爸爸问小朋友是如何理解的,小朋友嘟囔到“春天要种子干什么?春天也要吃么?不对不对,种子在春天里可以发芽”。是的,种子在春天里可以发芽,这句话不也像春风一样唤醒了你脑海里的知芽么?

  当看到图中横七竖八躺满食物时,小朋友说“如果这些都给蚂蚁过冬,他确实不需要再到处找了。”

  Yes,Right you are!

  读完书的时候,小朋友突然问“蜘蛛是如何过冬的”,借助于互联网,我们查到说法很多,较为共识的一种是“蜘蛛一般分为两种,一种会结网,另外一种不会结网的游猎蜘蛛。游猎蜘蛛多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温带,冬天是会冬眠的;而结网蜘蛛一般到了秋天产完卵就死了,不会冬眠。”

  “这本书的作者是澳大利亚人。澳大利亚人跨两个气候带,北部靠近赤道属于热带,南部属于温带,好像和我们中国恰恰相反。不知道他们那里的蜘蛛和我们这里有什么区别?”,书读完了,爸爸也变成了蜘蛛。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种子种子有魔力读后感精选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