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这个
夏天像从前的每个夏天
一样,将成为
千千万万年轻人的
人生分水岭。多年来一直被蓝
校服遮蔽的、看起来
大家都一样的
青春,因为一场高考,从此天上
人间,各奔西东。2000 年,一本名为《哈佛
女孩刘亦婷》的书由
作家出版社出版。刘亦婷当年曾是成都
外国语学校的
学生,1999 年被美国哈佛
大学以
全额奖学金录取,
作者刘卫华是刘亦婷的
母亲,她
描写了
女儿如何在
家教得当又有自身
努力的
情况下,成为
一代学霸的
学习历程。多年来,哈佛一直是
全球学子心目中的天边月,可以想见,该书面市所引起的
极大震撼,和所受到的空前
追捧。它甚至被许多
家长奉为一时无两的
教子宝典。4 年以后,作家出版社踵事增华,再出版《刘亦婷的学习
方法和
培养细节》,作者为刘亦婷本人。该书
作为《哈佛女孩刘亦婷》的
姊妹篇,被
描述为“
分享育儿心得和
成长体验的
家庭教育专著”,面市不久即入选
中国图书协会“2004 年
全国优秀畅销书”,到 2006 年春,已加印近 20 次,印数达到 48 万册。2018 年 4 月,作家出版社再出《哈佛女孩刘亦婷》的“
纪念版”,宣称已
畅销 260 万册,将
继续作为一代代家长们的枕中
秘笈。我不
知道这两本书给中国的
家庭教育生态到底带来了多少改观,不知道有多少家长因为这两本书的
醍醐灌顶而变成
孩子的
良师,更不知道又有多少学子因为这两本书而考入了
中外名校。我反而想知道的是,刘亦婷
自己现在怎样了?网上的
资料显示,刘亦婷从哈佛
毕业后留在了美国,先后在波士顿
咨询、百事和
一家对冲
基金工作,
时间都不长。她还
申请过哈佛
商学院,但被拒,于是自己开了一家“睿识
资本”,
失败后又开一家“慧恩资本”,4 年后再度关闭。刘亦婷嫁给了她的大学
同学,一个
白人,他在哈佛一直读到
法学博士,毕业后成为一家
律师所的
合伙人,专门给
有钱人打
离婚官司。而刘亦婷自己,现在的
身份是一家资本
机构的合伙人,但据说主要是做家庭
主妇,已经泯然
众人。就像所有
王子与
公主的
故事都在大
圆满的
时候戛然而止一样,刘亦婷的故事如果在她考上哈佛的时候
终结,那将无比
完美。然而,这当然是
读者的
一厢情愿,因为一切的
审美都应该是为
生活服务的,而不是反过来,要生活为审美服务。中
国人的教育,
根深蒂固是一种
精英教育,
望子成龙的
理想决不容质疑和
挑战。可一个冷冰冰的
事实是,如果精英是
金光闪闪的
金字塔塔尖,而更多的学子却只能做籍籍无名的塔身和
底座。成为塔尖
需要天分、努力、家庭
环境乃至好
运气的
合理搭配,成为塔身和底座却是大
概率的
结果。正如无数的
创业者都想成为
马云马化腾,但
事实上即使比马云马化腾还
聪明还努力,也依然
可能成为
炮灰。那些炮灰之所以不被我们知道,正因为他们成了炮灰,他们的故事即使再
精彩也无人提及。所以,其实有两个刘亦婷,一个是
神奇地由
丑小鸭变成
白天鹅的刘亦婷,一个洗尽
铅华、回到
红尘的刘亦婷。
世人总以前者为
榜样,而我却
更喜欢后者,前者是被作者、出版机构、
销售渠道甚至读者脑补共同
创造出来的,而后者却生活在
真实的
地面上,念书,嫁人,
创业,
不怎么成功,安
安静静做个家庭主妇,面对
天长日久,
柴米油盐。原来诗和远方都不在远方,恰在眼前的
苟且里。
本文摘录于《女报》杂志,
未经允许请勿随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