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几天没有更新公号了,如果要找原因,根源就是太懒,除了懒,其实底层原因还有一个,就是我发觉自己越来越不喜欢分享了。
最近有很多热点新闻,例如文章和马伊琍离婚,这些其实我都可以拿出来写写,看到很多公号分析文章和马伊琍离婚的原因,刨根问底把两个人从一起拍戏到恋爱结婚,所有的事情都给挖了出来,我都感觉是不是我的三观有问题?因为舆论的导向都在指责文章,原因是什么呢?因为文章之前出过轨。
当然,我不是想为文章辩解什么,出轨的确不对,马伊琍也的确不容易,我还曾和一位女性朋友说过,这个时代对于女性的确是非常不公平,但是文章和马伊琍离婚绝不仅仅只是因为文章之前出过轨这样简单,这就像是我们身边有一对情侣朋友一样,他们在一起很多年了,刚开始的时候非常恩爱,双方各种山盟海誓,可是过了几年之后激情褪去,两人突然分手了。
文章也曾在很多节目中讲他有多么爱马伊琍,我相信当时他的心里一定只有马伊琍一个人,但是后来为什么变了呢?
二是因为人性。
一个人如果能够修行到不会被环境和人性牵着鼻子走,那么这个人真的可以称得上是圣人了。
看过一部电影,里面有一对老夫妻,年龄都在七十岁以上,有位年轻人问这两位老人,是什么让你们能够在一起这么多年?其中一位老人的回答就一个字:忍,然后另一位老人回答:一忍再忍。
如果你有细心观察,其实我们的父母很多也是这样的,两个人在一起过日子几十年,各自都会对另一半有不满的地方,当看到另一半做的事情让自己看不惯的时候,内心都会埋怨几句,甚至会当面说出口,但是对方通常是不会听的,所以自己也只能忍着,长期能够忍住的,就能白头到老,中途实在忍不住了,就分道扬镳了。
这让我想起四个字:爱是允许。
还有前段时间霍顿拒绝与孙杨同台合影,有不少自媒体都在写孙杨如何如何的好,在采访时说的话有多么多么爱国,可是给我的感觉却是,孙杨这样的处事方式是否正确?
直到后来我看到一篇文章,讲述的是姚明在进入NBA时面对他国球员的嘲讽与嘲笑时是如何应对的,两相对比,才能够感觉出姚明的处事方式有多牛,用幽默化解尴尬,让对手肃然起敬,这才是高手。
我们很容易因为别人的行为改变自己原本的样子,就像是你初恋的时候,当时你的内心无比相信爱情,谁跟你讲爱情需要面对现实你都不会相信,然而后来你的另一半出轨了,或是骗了你的感情或金钱,这时候你的爱情观也会因为自己的经历发生改变,于是不再相信会有人真心的爱你,内心开始恐惧爱情了,既不想恋爱,又不想结婚,这就是因为别人的行为改变了自己的内心,很多人通常认为这就是成长,但是实际上这是跑偏了,因为内心受伤了,所以开始刻意的去逃避,这并不是所谓的成长。
成长是什么样的呢?
除了热点新闻之外,我还可以写写读书的一些思考,例如上个月买了一本《母爱的羁绊》,最近也在读,虽然这本书主要写的是女性,但是我觉得男人们也应该读一读,因为女儿和妈妈之间的问题同样也可以映射到儿子和爸爸之间存在的问题。
我在读的过程中我就能够联想到我和我爸之间的一些问题,很多我都有经历过,所以我觉得这本书非常适合每个人都读一读,不要以为心理问题不重要,或是可笑,倘若你现在觉得活的很累,活的非常压抑,活的不快乐,这都是心理问题的表现,我们需要重视自己的心理问题,因为这会影响我们一生的幸福度。
你看,有很多话题我都可以详细的去写一写,只是当我看到这些话题的时候,我不再像以前那样喜欢去分享自己的看法了,可能是年龄大了,老了?
前不久看过大数据的分析,80后现在大部分都不发朋友圈了,90后也开始步入这个阶段,我发觉我也有这样的倾向,几年前特别喜欢在朋友圈里嘚瑟,微信还没有普及的时候,我经常在QQ空间里活跃,最近看到QQ空间推荐了几年前我发的动态,点开看了看,我就一种感觉:我怎么会发出如此傻逼的动态。
有这样的倾向我觉得不好,人可以老,但心不能老。
有位朋友曾跟我说过,如果他40岁的时候还没成功,那么他就会放弃追逐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