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广州有一个7岁的小男孩,喜欢在家做各种科学实验,妈妈录下他做实验的视频,没想到走红了网络。
“这是小谢耳朵吧?”
据妈妈介绍道,科学实验其实对孩子的帮助很大,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而孩子做的实验都取材于网络和各种书籍中,有时候做实验做的非常开心。
孩子曾告诉妈妈,自己相当一个科学家,发明各种东西,还想登上月球,而妈妈的态度则是:
“我对孩子的兴趣很敏感,看到孩子对什么感兴趣了,就会去支持他。”
01
天空为什么是蓝的?
树为什么是绿的?
为什么太冷了,水就结冰了?
我们可以去星星上吗?
......
听到孩子问这些问题,父母们可能会觉得,啊,孩子能提出这些问题挺有趣,但这些不重要,必须去学些正经八百的东西,例如语数外。
大部分父母都是这种反应,所以当我看到这则新闻的时候,立刻想到了一个相似的故事:
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一个果园里,一个小男孩爬上了高大的樱桃树,准备修剪枯枝。看着远处和天空,他头脑中冒出一个念头:人要是能飞到星星上该多好,怎样才能制造出飞上火星的装置呢?
他开始沉思,想象着有种机器在草地上旋转,急速上升,飞向天空,飞向遥远未知的世界。
那天从果园回去以后,男孩的父母发现他几乎变了一个人,整天在学习数学和做科学实验,即使是生病了,也不放过一点时间。
这个小男孩就是美国物理学家和火箭技术的先驱者——罗伯特·戈达德。
他发射了世界上第一枚液体火箭,共获得了214项专利,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和月球上的戈达德环形山都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倘若他小时候不过是随意的看看天空,没有对星星产生好奇,就不会有未来的成就。
02
处于幼儿阶段的孩子们,有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好奇心非常重。
他们来到世上的时间尚短,那些还没见过的,让他们都想去试试,摸一摸,闻一闻,甚至尝一尝。
正因为孩子好奇,才会去尝试,去观察,去思考,于是便激发出孩子的学习欲望。一旦有了学习欲望,就会从内在驱动自己,去学习,去求知。
孩子还小,不会看书,又不会查资料,只能问父母,这种不断的提问,就是在一遍又一遍的告诉父母:
而很多父母面对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有的时候因为自己太忙太累,懒得理;
孩子会很敏感的感受到父母的态度,一次两次,于是孩子的好奇心就被渐渐埋没了,孩子也很少再提问了。
父母们,扼杀了孩子的求知欲!
老师告诉孩子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很多不理解的或者是开心的、不可思议的事情。
作为一个人,自然应该想要了解更多,学习更多,如果连自己生活的世界都不想了解还能做什么呢?
持久的学习力的驱动,来自求知欲,所以父母不但要保护孩子的好奇心,还要支持和引导孩子,使孩子发觉学习的快乐。
03
▍重视孩子的每一次提问
孩子好奇的事情是各种各样的,父母不可能知道每一个问题的答案,但一定要有重视孩子提问的意识。
孩子提出的每个问题,都是父母帮他培养学习的内驱力,往前进步的一次机会。
父母不是万事通,不知道某个问题的答案,没有关系,但万万不可随便说个答案去敷衍孩子。
孩子小时候是非常信赖父母的,会把父母说的一切话当真,一个随意的答案会给予孩子错误的指导。
如果父母也不知道答案,就大大方方告诉孩子:“哎呀,这个问题真有趣,妈妈也好想知道,我们一起查查看吧。”
人有不知道不懂的事情,很正常,只要去学习就是了。
▍尽量以引导为主
父母回答孩子的问题,是为了满足孩子的求知欲,引发对知识更大的兴趣,所以尽量以引导为主。
如果耍起父母权威,摆出一副我最大,你听我的就对了的态度,不但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还会让孩子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
父母要给孩子的不光是一个问题的答案,而是鼓励孩子自主思考的能力。让孩子敢于去挑战权威,敢于有自己的想法。
引导孩子通过一个又一个问题,自己去想方法去找答案,并且让这个行为成为孩子自己的习惯。逐渐的,孩子就能够擅于独立思考,并养成自己一套自主学习的方法,自觉学习。
▍允许孩子“犯点错”
每个家里似乎都有个“淘气鬼”,孩子因为年幼,又好奇,总会不停的“惹麻烦”。
我们家对门的孩子佑佑,从小不点时就很淘气,爬树、玩泥巴、翻围墙......一样都没少干过。
家里的椅子、台灯、小音箱、废旧的手机等等全部被他拆了个遍,有的能装上去,有的不能。他还特别喜欢玩水,总是在洗脸池里放满了水,放各种各样的东西进去。
佑佑的爸爸妈妈上班特别忙,每天都是外公带着他。佑佑搞的这些麻烦事,在外公眼里反而是很正常的,用外公的话来说:“孩子只要不干坏事,也没什么危险,就随他去,不要管太紧了。”
在外公的“放养”下,佑佑的兴趣得到了发展的空间。到了四年级,学校举办创新小发明比赛,佑佑还自己设计了一个鱼缸自动换水装置,拿到了二等奖。
看起来佑佑总是在“不务正业”,其实他各科成绩都很好。好奇心和求知欲成为了一个良性的催化剂,让孩子具备了主动学习的能力。
我们应该希望我们的孩子,长大以后依然能够保持对生活的热情,而不会成为对周遭麻木的成年人。父母现在就要好好的保护和激发孩子对世界的好奇心,重视孩子的问题,引导他们找到正确方向的途径。